練功十八法圖解教程方法

  練功十八法是防治頸、肩、腰、腿痛及其他慢性疾病的一種鍛鍊方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練功十八法圖解,希望你們喜歡。

  練功十八法圖解一:頸項爭力

  預備勢:兩腳平行開立,稍寬於肩,兩掌叉腰,大拇指向後圖1。

  【口令】

  1.頭頸正直向左旋轉至最大限度,目視右前方圖2。

  2.還原成預備勢。

  3.頭頸正直向右旋轉至最大限度,目視右前方圖3。

  4.同2。

  5.抬頭望天圖4。

  6.同2。

  7.低頭看地,下頜觸胸骨圖5。

  8.同2。

  重複做2~4個八拍。

  【要點】

  頭左右旋轉及抬頭低頭時,上體正直,不能挺腹。頸部肌肉要有酸脹感為動作到位。

  【功效】

  頸部急性扭傷如落枕,慢性頸部軟組織疾病勿頸項強直。

  練功十八法圖解二:左右開弓

  預備勢:兩腳平行開立,稍寬於肩,兩臂屈肘,兩掌虎口相對成圓形,掌心向前,手距面部約30釐米左右,目視正前方圖6。

  【口令】

  1.兩掌左右分開至體側,同時,掌變空拳,拳心向前,頭向左轉,視線過空拳望遠處。挺胸、前臂與地面垂直圖7。

  2.還原成預備勢。

  3~4同1~2,唯方向相反圖8。

  重複做2~4個八拍。

  【要點】

  分掌時不能聳肩,肩胛骨儘量向脊柱靠攏,兩肘須保持在同一水平。頸、肩和背部肌肉有酸脹感,並可放射至兩臂肌群,同時,胸部有舒適感。

  【功效】

  頸、肩、背部痠痛、強直,手臂麻木及胸悶等。

  練功十八法圖解三:雙手伸展

  預備勢:兩腳平行分開站立,稍寬於肩,兩臂肩側屈,手握空拳,拳稍高於肩,拳心向前圖9。

  【口令】

  1.兩拳鬆開,同時,兩臂上舉至頂點,手腳成垂直線,掌心向前,抬頭,目視左手圖10。

  2.還原成預備勢。

  3~4同1~2,唯方向相反圖11。

  重複做2~4個八拍。

  【要點】

  兩臂上舉時,挺胸收腹,不能憋氣。肩帶肌肉、頸部以及挺胸收腹時腰部均有酸脹感。

  【功效】

  頸、肩、背部肌肉痠痛,肩關節功能障礙,如上舉動作不便等。

  練功十八法圖解四:開闊胸懷

  預備勢:兩腳平行分開站立,稍寬於肩,兩掌交叉於腹前,左手在前圖12。

  【口令】

  1.兩掌交叉,左前上舉,眼視左掌背圖13。

  2.兩臂經體側劃弧下落還原成預備勢,掌心向上,臂至下方時自然翻掌,眼視左手掌圖14、15。

  3~4同1~2,目視右掌背。

  重複做2~4個八拍。

  【要點】

  兩臂直上舉時要挺胸收腹。兩臂上舉時,頸與肩帶肌肉有酸脹感。

  【功效】

  肩關節強直、功能障礙,頸、背及腰部痠痛。

  練功十八法圖解五:展翅飛翔

  預備勢:兩腳平行分開站立,稍寬於肩圖16。

  【口令】

  1.兩臂屈肘經體後側成“展翅”,肘高於肩,掌背相對下垂,頭向左轉圖17、18。

  2.兩掌在臉前翻成立掌,掌心相對,下落,經胸前徐徐下按還原成預備勢圖19。

  3~4同1~2,頭向右轉。

  重複做2~4個八拍。

  【要點】

  做動作時不要聳肩,手腕放鬆,由肘關節帶動前臂成“展翅”動作。肩帶肌肉有明顯的酸脹感,兩肋也有酸脹感。

  【功效】

  肩關節強直如“漏肩瘋”等及上肢活動功能障礙等。

  練功十八法圖解六:鐵臂單提

  預備勢:兩腳平行分開站立,稍寬於肩同圖16。

  【口令】

  1.左臂經體側上舉成託掌,眼始終看左掌背,同時,右臂屈肘,掌背緊貼左腰後部圖20、21。

  2.左臂仍經體側下落還原成預備勢。

  3~4同1~2,換右臂做圖22。

  重複做2~4個八拍。

  【要點】

  上舉時上體正直,手臂伸直,眼跟手動。當手臂上舉託掌時,同側頸、肩部有酸脹感,並覺胸部舒暢。

  【功效】

  肩關節強直,活動不便,頸、肩、腰痛及胃脘脹滿。

  練功十八法圖解七:雙手託天

  預備勢:兩腳平行分開站立,稍寬於肩,手指交叉於腹前,掌心向上圖23。

  【口令】

  1.兩臂上提至臉前翻掌上託,掌心向上,抬頭挺胸圖24。

  2.兩臂帶動上體向左側屈一次圖25。

  3.再側屈一次。

  4.兩臂經體側下落還原成預備勢。

  5~8和1~4相同,唯方向相反。

  重複2~4個八拍。

  【要點】

  反掌上託時,上體正直,手臂伸直,體側屈時,髖關節不要移動。身體兩側及腰部肌肉有明顯酸脹感,並放射至肩、臂、手指。

  【功效】

  腰強直,脊柱活動不便,脊柱側彎等。

  練功十八法圖解八:轉腰推掌

  預備勢:兩腳平行分開站立,稍寬於肩,兩手握拳與腰部,拳心向上圖26。

  【口令】

  1.右手立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前,同時上體向左轉90度,眼視左後方,左肘伸向左後方,拳頭頂於腰部,兩臂成直線圖27、28。

  2.還原成預備勢。

  3~4同1~2,唯方向相反。

  重複做2~4個八拍。

  【要點】

  推掌時用內勁慢推,轉腰時保持上體正直,兩部能做出旋轉力距來。推掌轉腰時腰部有明顯酸脹感,此外,肩和背也有酸脹感。

  【功效】

  肩、背和腰軟組織勞損,如腰痛、手臂麻木和肌肉萎縮等。

  練功十八法圖解九:叉腰旋轉

  預備勢:兩腳平行分開站立,稍寬於肩,兩手叉腰,大拇指向前圖29。

  【口令】

  1~4兩手依次用力推動骨盆,作順時針方向繞環一週圖30~34。

  5~8同1~4,做逆時計方向繞環一週。

  重複做2~4個八拍。先做順時針方向1~2個八拍,後作逆時針方向1~2個八拍。

  【要點】

  繞環時,前三拍腰部動作幅度要大,兩腿伸直,後一拍腰部放鬆。切忌挺腰做環繞動作。腰部有明顯酸脹感。

  【功效】

  腰部急性扭傷和慢性腰痛,身體長期佝僂或呈某種固定姿勢而形成的腰骶部痠痛等。

  練功十八法圖解十:展臂彎腰

  預備勢:兩腳平行分開站立,稍寬於肩,兩掌交叉於腹前,掌心向內圖35。

  【口令】

  1.兩臂前上舉,抬頭、挺胸、收腹,目視掌背圖36。

  2.兩臂經體側下落至側平舉,掌心向上圖37。

  3.兩手翻掌,同時上體挺腰前屈圖38。

  4.兩臂體前交叉圖39。

  5.兩臂緊貼兩耳,上體挺腰伸直成1勢。

  6~8同2~4。最後一拍還原成預備勢。

  重複做2~4個八拍。

  【要點】

  做上體挺腰前屈或伸直時,要注意“挺腰”動作,以增加腰際活動的力距,達到鍛鍊的目的。上體前屈時兩腿伸直,手指儘量觸地。腰部有明顯的酸脹感,雙掌觸地時腿後肌群有酸脹感。

  【功效】

  頸、背及腰痠痛。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練功十八法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