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豬的飼養方法

  香豬早熟易肥,皮薄骨細、肉嫩多汁,香味濃郁,乳豬無腥味,是加工高檔肉產品的最佳材料和烤乳豬的首選原料。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香豬養殖的經濟性

  1小香豬養殖是伴隨著香豬的知名度和良好的豬肉品質而興起的,香豬的青綠飼料佔總飼料85%左右,塊根、塊莖、糠麩等農產品及農副產品佔飼料15%左右。農戶飼養香豬不喂配合飼料、激素、抗生素等。近年來有機食品的發展,正好能夠帶動香豬養殖的發展,所以,從這方面來說,小香豬養殖前景還是非常不錯的。

  2香豬的抗病力強,一生都不打一次針。因此,香豬肉是最健康的肉食品。他特別強調,每天上午要圈著讓香豬餓一餓,下午才放出去覓食,夏季每天只補一頓精料。有飢餓感,豬才能更好地覓食,才會更健康,豬肉也就更香。

  雲南的藤本豆和油莎豆是養豬的好飼料,為草香豬的大力發展打下了堅實地基礎。

  3叢江和環江兩地小香豬頭型稍有區別。環江小香豬頭較大,額寬嘴短而粗,體型稍大於叢江小香豬,成年母豬體重約55千克,公豬39千克;叢江成年母豬30—45千克,公豬37千克。

  2、香豬的養殖特性

  第一:耐粗飼料

  小香豬以放養為主,常吃野草、稻穀等飼料。每頭後備母豬2—4個月齡平均每日消耗精飼料0.2千克,青飼料1千克。懷孕和哺乳母豬平均每頭每日消耗精飼料0.4千克、育飼料2千克。

  第二:適應性強

  小香豬對氣候有較強的適應性,很少生病。但小香豬膽小怕驚,容易逃跑,因此要求豬欄較高,飼養時環境安靜,運動場應大些。

  第三:容易管理

  小香豬性成熟早,耐近交,遺傳性穩定。

  公豬性成熟早,65—75日齡時出現性行為,120g齡可以開始配種利用。小母豬一般4月齡開始發情,6月齡體重25千克左右開始配種,發情持續時間3—4天,妊娠期115天左右,產仔數5.4頭,經產母豬6.6頭。公母比例以1:8—10:為好。

  第四:生長慢

  初生仔豬體重較小,約0.6千克;60天斷奶,平均每頭重5千克左右。成年豬體重僅為15—38千克。

  飼養5—7周齡的乳豬出欄、屠宰嘴為合適。

  3、香豬配料飼餵

  第一:飼料配製

  小香豬常用飼料有玉米、小麥、稻穀、麥麩、米糠、豆餅、花生餅等以及青綠飼料,其中應以飼餵青綠飼料為主幼豬青料可佔到60%。

  對日糧營養成份要求標準,試驗表明:消化能2500一2600千卡/千克,2—3月齡仔豬為14%一15%,4—6月齡和哺乳期母豬為12%一14%,母豬空懷期為8%一10%,種公豬為13%一15%,賴氨酸0.5%一0.62%。如果生產乳豬,營養標難可擬為消化能2900一3000千卡/千克,蛋白質15%一17%,賴氨酸0.74%。

  精飼料用量:大豬每天1.5—2千克,幼年豬每天1—1.5千克,仔豬每天0.5千克左右。公豬日糧配方:玉米30%、豆餅20%、魚粉5%、麥麩23.5%、粗料20%、新增劑1%、食鹽0.5%,青料每天2.5千克。配種期適當新增動物蛋白。新增劑可用豬複合維生素、微量元素。

  第二:飼餵方法

  粉狀飼料應加清水攪拌至於溼適宜再投喂;顆粒飼料可以直接投喂,但須保證飲水清潔、充足;青飼料可洗淨、切碎後拌入精飼料飼餵,也可在飼餵精飼料後單獨投放不要切碎,任其採食。

  飼餵次數一般要求大豬每天2—3次,小豬每天3—4次。

  4、小香豬的管理

  小香豬耐近交,遺傳基因較為穩定。自然繁殖公母豬比例按1∶8—10。有條件的地方最好採取人工授精方法,提高繁殖率。母豬一般在4—6月齡配種為宜,懷孕期115天左右,每年可產仔兩窩以上,每窩產仔豬7—12頭,成活率達90%以上。母香豬110天左右開始發情,發情周期18天左右,持續約4天。配種階段,無論公、母豬,除正常飼料外,還應新增一些精飼料,如玉米、豆餅,以滿足其營養需要。應特別注意的是,小香豬性成熟早,公豬2月齡8公斤左右就會出現爬跨行為,追逐母豬。因此,除留作種用的公豬外,對公香豬一般出生5—7天即施行閹割,閹割後的公香豬生長快、效益好。

  養殖香豬注意的事項

  1、注意豬種選擇。引種時應嚴格考察豬種的外貌、生長髮育、血統、 有無遺傳缺陷等方面的表現,要求品種特徵明顯,繁殖機能旺盛,並帶回豬種系譜卡片,以便儲存備查。

  2、注意當地環境。引進得香豬必須符合當地人們的生活消費水平和經濟發展需要。同時要了解品種、氣候、飼養管理等特點,以便確定香豬引入後的風土馴化措施,創造必要的飼養管理條件,這樣才能力保證香豬養殖效益。

  3、注意時節時候。香豬引種時最好在春末,經過溫暖的夏季,在氣溫逐漸降低的情況下度過秋冬季節,並要求入冬後做好防寒工作,逐漸適應當地的自然條件。

  4、 注意豬種月齡。 引進香豬最好引入4個月齡左右或稍大的幼豬,豬在幼齡階段,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容易接受改變了的外界生活條件。開始引進的豬種,不宜汾散餵養,應集中在1個或幾個豬場,創造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進行飼養, 同時做好觀察記錄,搞好繁殖和選育工作,待適應後逐漸推廣。

  5、注意防疫傳播。 由外地引入時要集中隔離飼養1~2個月,加強防疫和消毒,注意消滅和預防地方性寄生蟲病和傳染病的威脅,確保引入豬種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