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的飼養方法

  在不同的季節養豬的具體管理要求是不一樣的,具體都有哪些的不同呢,要怎樣去管理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春季養豬的飼養管理方法

  做好早春管理,對於養豬生產十分重要,早春三月的天氣,大部分地區的乍寒乍暖天氣較多,氣溫起伏變化大,常有寒潮和強冷空氣影響。

  環境要乾燥:豬喜歡乾燥的環境,尤其是仔豬體溫調節機能尚末發育完善,體表沉積脂肪少,抗寒能力較差。忽晴忽陰的天氣變化無常,晝夜溫差相對較大,因此保暖能給豬群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保持豬舍溫暖、乾燥、通風是春季養豬的第一要務。做到掛好門簾,堵塞漏洞,圈舍扣棚,保證豬舍溫暖,環境乾燥潔淨,空氣流暢。在北方地區,經產母豬還要實行暖房產仔,以保證所產仔豬全活全壯。

  消毒要徹底:春季要對豬舍進行徹底消毒,防止病菌生長繁殖。對圈舍進行清洗,用20%~30%石灰乳或20%草木灰或2%~3%火鹼溶液對圈舍地面、牆壁及周圍環境噴灑和塗刷。對用具清洗後用3%~5%的來蘇水消毒,再用水沖洗,以免引起中毒或影響豬的採食量。

  防病驅蟲要加強:加強防疫,按時驅蟲。春季要嚴防豬瘟、丹毒、肺疫、仔豬副傷寒、喘氣病、豬傳染性胃腸炎、仔豬大腸桿菌等傳染病的發生。楊和平說,養殖戶要嚴格按照免疫程式做好豬隻的免疫注射,切忌漏注、疫苗失效等情況發生。如果周圍地域發生了疫情,除要搞好豬舍消毒外,還應嚴格禁止外來人員、車輛等進入豬場,自己的車輛、人員從疫區回來應進行徹底消毒。

  養豬的養殖7要點

  1.實行保護性飼養

  夏秋季節在豬舍外栽植葫蘆、大瓜、窩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蔭降溫,冬季推廣塑料暖棚飼養技術,並定期搞好驅蟲和免疫注射。

  2.推行高密度養成豬

  冬季0.8平方米豬舍養1頭育肥豬,夏季1平方米豬舍養1頭育肥豬。高密度養成豬,不僅建圈少,費用低,而且育肥豬爭搶吃食。沒有活動場地吃飽則睡,愛長肉,增重快,減少飼養費用。

  3.品種要優

  首先要根據市場需求來選擇品種。當前,要推廣多元雜交,至少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國PIC豬,五系配套,生長速度快,158天可達110公斤,瘦內率66%,料肉比2.8:1。

  4.欄舍要簡

  豬舍不要造得過於豪華,達到防寒保暖通風就行了。

  5.飼料要廉

  飼料佔養豬成本的70-75%。飼料配方要隨著市場價格、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不要一成不變。如夏季天熱豬吃得少,飼料要配得營養好些。飼料營養要均衡,以滿足生長需要為宜。

  6.防疫要嚴

  重視消毒,既要防止外來的疫病,又要防止糞便的汙染,傳播疾病,還要按免疫程式注射疫苗。

  7.出欄要適時

  如二元豬體重達到70公斤、內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國PIC豬105公斤時,為出欄的適時體重。此外,生豬市場價格高時,體重相對越重越好;價格低時以體重輕些為好,減少飼料消耗,降低成本。

  冬季養豬的飼養管理

  一、整修豬舍

  在嚴寒的冬季到來之前,應該對豬舍進行全面的檢修和維護,對有損壞的圈舍、牆壁、頂棚進行修理。為了增加保溫效果,開放式豬舍應該搭建塑料保溫棚,封堵窗子及多餘的通風口,在門口掛上棉簾、草簾,防止冷風進入。

  二、保持舍內衛生、乾燥、空氣新鮮

  冬季為了保溫,會降低通風強度而導致舍內溼度過高,以及過多的有害氣體的滯留。過高的舍內溼度、過多的有害氣體會誘發豬的呼吸道疾病和其他疾病,所以應該勤清除舍內糞便,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降低舍內溼度,降低因糞便存積而產生的有害氣體的濃度。在保持溫度的前提下,加大通風量,最大限度保持舍內空氣清新,降低因有害氣體超標而誘發的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

  三、提高舍內溫度

  過低的舍溫,給豬群帶來嚴重的冷應激,冷應激會使豬群健康水平下降,誘發一些疾病,尤其對子豬的影響更大,寒冷的環境會使子豬腹瀉病情加劇,從而導致子豬死亡率升高。提高舍溫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採用熱風爐、煤爐、暖氣等裝置提供熱源提高舍溫,也可以適當增加飼養密度,靠豬群自身溫度的散發來提高舍溫***適用於育肥豬***等。

  四、飼餵高品質日糧,改善飼餵方式

  在寒冷的冬季,給豬群提供營養完善的日糧尤為重要。農戶可以根據自己豬場所飼養豬的體重,合理選擇適合各年齡段豬使用的預混料。冰冷的飼料在冬季對豬群的影響更大,儘量飼餵乾粉料,或採用溫熱水拌料飼餵,有條件的應提供清潔的溫水,供豬自由飲用。在冬季,晝短夜長,豬群晚間空腹時間長,應在夜間增喂一頓夜食,使豬採食到足夠的營養全面的日糧,以利於日增重的提高,縮短飼養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