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腐乳與紅腐乳的區別

  腐乳又被稱為“中國乳酪”,傳統中醫認為腐乳性味甘、溫,具有活血化淤、健脾消食等作用。現代營養學證明,豆腐在經過發酵後會得到更多利於消化吸收的必需氨基酸、煙酸,鈣等礦物質。尤其發酵還能得到一般植物性食品中沒有的維生素B12。

  

  根據製作方法和配料不同,腐乳的顏色、風味營養也有所差別。白腐乳不加任何輔料,呈本色。紅腐乳是由醃坯加紅曲、白酒、面曲和蛋白酶等發酵而成的,紅曲中含有的洛伐他丁對降低血壓和血脂具有重要意義,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青腐乳,其實就是臭豆腐乳,醃製中加入了苦漿水、鹽水而呈豆青色,比其他品種發酵更徹底,而含有更多的氨基酸和酯類。花腐乳,一般會新增辣椒、芝麻、蝦籽、香油、火腿、白菜、香菇等,其營養素最全。此外,有些腐乳上面會有白白的小點,其實那是酪氨酸結晶,可放心食用。

  除直接吃外,腐乳在烹飪中可起到賦鹹、增香、提鮮等作用,如腐乳爆肉,腐乳空心菜、腐乳花捲等。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壓、心血管病、痛風、腎病患者以及胃腸道潰瘍患者要少吃,以免加重病情;一般人群宜取少量腐乳或低鹽腐乳制汁後再入菜。

  有些人不宜吃腐乳

  值得注意的是,腐乳發酵後含有硫化物,過量食用對人體健康有害,因此每次吃半塊足矣。另外腐乳含鹽和嘌呤量普遍較高,高血壓、心血管病、痛風、腎病、消化道潰瘍患者宜少吃或不吃。

  根據SB/T10170規定劃分,腐乳分為紅腐乳、白腐乳、青腐乳、醬腐乳及其花色腐乳。

  紅腐乳又叫紅方,是在後期發酵的湯料中,配以紅曲釀製而成的腐乳。紅曲是一種天然著色劑。王致和紅腐乳有細、軟、鮮、香的特色,即口感細膩、柔糯,滋味鮮美,醇香、酯香濃厚。是人們日常飲食中塗抹饅頭、吃粥的開胃調味食品;也是拌食火鍋調料、烹飪菜餚的重要作料。

  白腐乳在後期發酵中,不新增任何著色劑,其顏色乳白或淡黃。吃白腐乳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要及時蓋好瓶蓋,並讓湯汁沒過腐乳。這是因為,白腐乳暴露在空氣中時,極易被氧化、變黑,影響美觀和口感。

  青腐乳,俗名臭豆腐。王致和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2、大豆異黃酮、低聚肽等,營養又美味,深受百姓的喜愛。據史料記載,臭腐乳因其顏色青灰,塊型方正,傳入宮中後被慈禧太后賜名“青方”。

  醬腐乳是在後期發酵中,以醬曲為主要輔料釀製而成的腐乳。其呈醬褐色或棕褐色,腐乳內外基本一致。

  以上四種不同的腐乳及其花色腐乳,因配料不同,風味特色也各異。腐乳是以大豆為主要原料,經過微生物發酵釀製而成的發酵性大豆食品,不含膽固醇,且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B族元素及礦物質元素等營養成分,是一種營養豐富、健康美味的調味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