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活讀書心得體會

  讀書使人視野寬闊,讀書使人知識淵博,讀書使人品德高尚讀書的好處真是多得像天上的繁星,地上的細沙,大海的水。下面是帶來的,歡迎檢視。

  一:

  這神聖而又渴望的大學,在我心中是無比的高興,來到大學時我們每個人的夢想。 學校有許多的地方沒有其他同類的學校好,但­我們“既來之則安之”,來到學校裡,我們不能夠只學習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最重要的注意到人際交往和同學上的交流。大學是人生的轉折點,我們應該努力去把握這兩年半的時間,在這兩年半的時間學習多方面的知識和理論,好為我們大三的最後一學期實在打好基礎,也為自己的人生道路作鋪墊。以前我們班主任說:大學是享受人生的天堂,是戀愛的天堂。我帶著一種疑惑的態度。到了大學真的是這樣的,上課的時候想什麼時候去上課就什麼時候去上課,自己的時間可以自由的安排,星期五的下午放假過後就可以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沒有任何人去幹涉你的。

  進入到我們班的第一天,我看到了我們班集體是團結和拼搏的大家庭。開學的第二天晚上,進入學校的第一次班會,老師讓我都自我介紹,同學們都主動上臺說出自己的名字,­家庭住址,以及興趣愛好等等!又特別是在我們影視傳媒學院舉辦籃球比賽,每一場比賽,我們班的同學幾乎在一起看比賽,只到爭取第三名的時候,由於裁判員的問,導致我們輸了這場比賽,我們都差點兒哭了,老師你說沒事的,明年我們還是機會,相信會有這麼一天。

  沒有任何人去幹涉你的個人生活。我們在以前的時候多想的離開自己的媽媽爸爸一個人生活,今天我們的夢想實現,終於達到了自己目的,可是進入大學以後,有誰沒有天天懷念自己媽媽爸爸,懷念自己生病了,他們會第一時間的趕到學校裡,看你病的重不重,看你變得消瘦沒有。可現在學校離家裡遠,趕車都會用一天的時間才能夠到,在也不是趕車只要一個小時就到學校裡。生病過後,給媽媽爸爸打電話說,媽媽爸爸“自己多注意了,離家遠,自己要多學會照顧自己,多穿點衣服,把被子蓋嚴點”多麼溫馨的一句話,等在過20年,在也不會聽到這句話。

  進入了學校後,我只加了兩個部門:一個是影視傳媒學院的紀檢部,一個是校園電臺的技術部。在這兩個部門裡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回想當時,自己在高中時一天除了學習就是吃飯,而在大學裡面,自己所加入的部門有不同工作任務。就先拿我加入的紀檢部,每週星期一和星期三晚上要對我們學院晚上同學到寢室的情況進行檢查,還要防止學生進行打架等一些重大安全事故發生,但在這裡我要重點進行對技術部說明,我在上面花費了很多很多的時間,基本上從11月份開始,我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技術部的工作,真的有的時候感覺到是太累了,有的時候下午放學後都會弄到晚上十一點,有幾次我們回到寢室裡時,燈都關了,有兩還被樓管說了,但心裡也還是挺高興地,今天自己做了事情,沒有白白的過了這一天。但有許多開心的事情,是值得我們大一第一學期懷念的,有的時候心情不好的時候,到廣播站聽幾首歌,心情就會好許多,每個人的煩惱產生很久,但只要短短的幾秒鐘消失。人生就得自己去創造奇蹟,使自己發光。

  最讓我後悔的事情就是,12月份下旬有個星期一的下午,我沒有來上自習。老師都給我們說過,每天下午上完第一節課就開始上自習。當天下午第一節課是體育課,上晚課後,好多同學都累了,都自己去辦自己的事情了,沒有想上自習的想法,班上只有十幾個人上自習。老師第二天上課收檢討,我都不知道怎麼回事情,才想起來:他們回來了就我把檢討寫了,明天要交上去。突然,心情變了,作為班級體的一員,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要愛護班級體,為班級體爭光,為班級體創造好的榮譽,要以集體榮譽為標準,為我們所想的目標看準,不能獨自一個人,在那裡做自己的事,要想著班集體。

  中國共產黨一心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我們應為班級體榮譽而奮鬥。我們只要有了共同的目標,相信我們班級體更加團結,拼搏,頑強。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古人都知道這個道理,我們作為改革開放,二十一世紀的青年更加知道這個道理。時光如飛剪般的走過了十九個春夏秋冬。假如我們活到八十歲,我現在已經走了四分之一啦!我現在應該為自己職業生涯進行規劃,從現在做起,不然等到大三的時候沒有找到工作,在那時候著急,還不如現在就做自己以後需要的證書和資料,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就是你大顯身手的時候,到那時正是你輝煌的時候 。

  周恩來說:為中華之崛起讀書。我們呢?讀小學和初中的時候,都認為為自己的父母讀書,爸爸媽媽拿錢給我,我就去讀書,要不然就不去。當在高中的時候老師給我過了這個時機,在想學習都沒有了機會。有的同學選擇了大學校門,有的同學選擇了外出打工,個自選擇的不同。我們是祖國的接班人,應該知道“讀書”這兩個字的含義。媽媽爸爸拿錢給我們讀書,為的是自己子女能過上幸福地日子。為自己的將來,為自己的夢想,為自己的家庭,為這個社會,­我都應該努力地去完全它。還要把它做好,要不然我們什麼都不要去做。這樣才對得起我的老師,更重要的是對得起自己的爸爸媽媽。

  二:

  發現已經好久沒有拿起筆寫東西了,記憶中文字是內心最好的詮釋,是因為忙而沒有時間寫東西嗎?其實不然!每次都感覺自己很忙,可是這麼長時間以來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忙些什麼?只是每次都是再為自己找藉口,一個可以讓心安理得的藉口。

  每個人都在憧憬自己以後美好的未來,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你能看見的遠方有多遠?你永遠不知道未來的自己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甚至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你都無法預知,所以何談未來?

  人的這一生,其實是多美的可悲!就像曾經老師說到的蕭紅的那本書《生死場》,每個人從一生下來,就在一步步走向死忙。就像一個宇宙的輪迴,每個人都在趕著生,趕著死。或者這樣的說法,未免有些悲觀,但是,道理卻是很實在。每個人兩手空空的來到這個世界,最後在兩手空空的離開人世。在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中,只是一粒小小的塵埃。

  在曾經所謂的大學裡,有同學問我:你是人才還是人渣。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你肯定會回答我:我既不是人才也不是人渣,我介於這兩者之間。如果是這樣,我覺得:你正是在向人渣一步步墮落。而墮落不需要理由,只需要藉口。

  什麼是大學?我的精神曾經死在大學。大學是一個讓大多數人墮落的地方。很多人曾經懷著的遠大的夢想,鬥志昂揚地走進了大學的校門,但是當三年,四年大學生活過去了?究竟是成為了人才還是人渣?結果或許只有自己才知道。

  中國如今的大學擴招得得如此厲害,每年畢業走出校門的學生就有好幾百萬,剛踏上社會想就業就已經失業了。這是才發現文憑是多麼的一文不值。因為招聘單位看中的是你的能力跟工作經驗。

  曾經站在人多攢動的校園招聘現場,招聘單位是很多,但是你中意的能有幾個呢?如今的畢業生多如牛毛,企業不怕缺人,學歷高的多的是,所以他們不擔心找不到人。這是你才發現,他們會把工資壓得很低很低,低的還趕不上通貨膨脹買柴米油鹽的錢。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開始彷徨了......是馬上工作還是去考公務員,還是繼續讀書考研呢?

  當一個人在社會上待久了,才慢慢體會到社會的心酸。發現要做一番事業是多麼的艱難,你不是富二代,不是紅二代,只有靠自己,而自己的力量是那麼微不足道。在這個社會歲上,有幾個人能成為馬雲,馬化騰或者李彥巨集?大多數都是普通人,掙扎在社會的最底層。步入社會了,壓力隨之也越來越大。這個世界什麼都可以很虛偽,就是社會很現實。

  希望可以變成失望,失望可以變成絕望,但是誰有時這一變化的決定者? 責任,並不是別人給你的,而是自己成熟的思想內定的。每個人都說自己長大了,都說自己成熟了,或許只是一種成熟的表象。對自己父母具有永遠都無法推卸的責任,但是現在的我們拿什麼去承擔這份責任。

  從小學時代“我的理想”,到初中時代“我的將來”,到高中時代“我的大學”,到大學時代“我的迷茫”,這一過程中雖然完成了人生目標的蛻變,但最後剩下的是死掉的軀殼。

  痛苦、偉大、新生的過程。人生,難道不是一樣嗎?

  三:

  時間如流水一般流去,轉眼,就已經有了三年。回首過去的大學生活,快樂與苦惱共存、興奮於迷茫同在。在這一段時間裡,我沒有什麼特別值得驕傲的東西,唯一的收穫便是讀了一些文學著作,寫了大約八、九萬字的讀書筆記,這是最令我開心的成果,因為它見證了我的大學讀書歷程。從進入大學的圖書館以來,我便愛上了那泛黃泛黃的書頁,翻著它們,就像是在翻著我的夢想一樣興奮。

  讀書最重要的便是學會思考,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是人具有思維,我們不應停留在表面的文字意蘊上,也不應侷限在作者的思想上,而是要擴充套件思維,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死讀書,讀死書,那麼就如同沒有去讀一樣,毫無收穫。人若放棄思考,那麼就和動物沒有什麼區別呢?

  讀書,讀什麼書?這也是大多數人疑惑的問題。我的一位好友,現在也是大三的學生,她們幾乎沒有課,她不知道要幹什麼,很無聊,便詢問我,我提意見讓她多讀書,可是她卻說不知該讀什麼。這種情況我想應該是大多數的人都出現過的。許多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能繼續讀書,而在他們想讀書的時候,又不知道從那本書開始閱讀或者不知道讀哪一類的書。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讀雜書,所謂雜書,是指各種各樣存在的書。讀雜書,就是不管它是什麼書,你都可以去閱讀。閱讀了,你才知道它的好壞;閱讀了,你才有了不同的比較。人是一種好奇心極強的動

  物,好多東西,不管別人說他有多好、多精彩或者多壞、多醜陋,你都沒用多大的感覺。唯有自己體會了,才不會去盲目的追求。

  讀書的好處就不用多說了,相信愛讀書的人讀書都有說深有體會。而我,正在用我剩下的大學時光,讀更多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