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城的詩集讀後感

  一本詩集幫助我們還原一個完整的顧城,一個朦朧詩外的顧城。我們讀他的作品,感受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一位當代詩歌史上的“童話詩人”

  顧城在《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中宣佈自己是被“幻想媽媽寵壞的孩子/我任性”、這一句描述了他的一生,任由自己的想法,固執地編制自己的夢,這是顧城的執著,也是他的魅力。在紛繁、骯髒的成人世界裡,顧城情願“閉上眼,世界就與我無關了”。他甘願守住的是自己心中的世界,他要“集合起星星、紫雲英和蟈蟈的隊伍,向著沒有汙染的遠方出發”。顧城認為“詩是理想之樹上,閃耀的雨滴”,他要用“心中的純銀,鑄一把鑰匙,去開啟天國的門”,去表現“純淨的美”。這種詩觀,建立在這樣的信念之上:現實世界的不可彌合的分-裂,不和-諧的痛苦將在詩觀中得到解決,以實現人的心靈的“絕對自由”。這追求在未經涉世的孩子的眼中和未經人類涉足的大自然中流露出來。《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採用兒童視角,在兒童的理想裡改造著成人世界。顧城此詩裡的孩童形象如清新的風,敲擊著成人世界的汙塵。他在用稚氣的理想拯救天地,他要在“大地上畫滿窗子/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都習慣光明。”悲涼又崇高,非常聖潔。這很有力量,一語洞悉了大世界的斑駁。而用孩子般的夢想,訴說這一切更具震撼,比成人的吶喊更振耳發聵。北島吶喊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時,顧城卻在執著的畫著“笨拙的自由”,他讓小河快樂,讓“長滿淡淡的茸毛的丘陵相愛”,讓“每一陣靜靜的春天的激動/都成為一朵小花的生日”,他沒有詛咒黑暗,而是把自由和光明搬進詩中,就像一場暴風雨後,一切都非常平靜,世間甚至沒有一星塵埃飄動,受了洗禮般,世界變得乾淨,心也不染風塵。在一群汙七八糟的人寰世界裡,會出現一個非常無辜的小孩子。德國作家托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中,就出現了這樣一個小天使,他幫助陷入絕望的音樂家萊維屈恩創作出輝煌的音樂。這個小天使是希望,是一個亮點來平衡這個世界當中所有人的罪。顧城用未涉世的孩童的眼和心靈感受著成人世界,構建著自己的童話家園。在國外接受採訪時,他曾專門對“童話”作過解釋,他特別強調這個“童”是李贄“童心說”的“童”,指未被汙染的本心,而不是指兒童幼稚的心,因此,他的詩中住著“不會流淚的眼睛”,“天空和屬於天空的羽毛和樹葉”,“淡綠的夜晚和蘋果”,它們擁有“像彩色蠟筆那樣美麗”的時刻。

  顧城的詩,每讀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正如這首《一代人》,短短的兩行詩句,卻清晰地勾畫了一群探索者的堅定形象。我暗歎詩人獨特的想象,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僅僅是十幾個字,字裡行間卻還有著看似簡單實為複雜的意象。在顧城的詩作中,人們總能找到一種與眾不同的感覺。

  篇二

  黑暗的夜給了我黑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顧城

  很早就買過顧城的詩集,印象裡的是人應該是執著於“黑暗的夜給了我黑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的朦朧詩人。他就像一個純粹的藝術家,將心中那些倏忽而至的意象與色彩轉化為飄忽、絢麗的詩句,童話般明媚,還帶著些許憂傷。我始終記著形容他的那句話:“當代僅有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說的很矯情,卻又很妥帖。

  大眾印象裡的顧城總是戴著一頂用褲腿改造成的帽子,為什麼呢?按照他的解釋,是為了避免塵世汙染了他的思想。因為他的靈魂告訴我們,他的詩歌告訴我們,他眼中的世界總會蒙上一層層薄薄的灰塵,而他的高潔卻是與生俱來的。拿頂帽子,讓他遠離了世界,也親近了世界。

  篇三

  早就知道顧城是當代的朦朧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忙於工作一直沒有拜讀過。這次仔細的品味了幾首詩,確實如此,詩中表現出一種純稚風格、夢幻情緒,用直覺和印象式的語句來詠唱童話般的少年生活,心中浮想聯翩,特別是名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喚醒了我對童年的回憶,充分表達了我們那一代人的憂傷,覺醒後的憂傷,是覺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現實而產生的憂傷。

  回想我們走過的路,孩童時期夢想著成為華羅庚式的科學家,成為黃繼光和雷鋒式的英雄……,充滿著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正如“我想在大地上畫滿窗子”,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幻想而掙扎、奮進、努力拼搏,表達的正是龍的傳人的精神血脈,表現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渴望。“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願意編織美好的畫,畫下未來,去尋找光明的前程。

  但現實的路並不是想象中的美麗,所有的幻想就像肥皂泡一樣,一個一個的破滅,“我只有我,我的手指和創痛,只有撕碎那一張張,心愛的白紙”。現實的生活需要自己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才能夠實現,從來就沒有嗟來之食,需要腳踏實地學習和工作,經歷生活風雨的磨鍊,最終才是美麗的彩虹。“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不斷地畫,不斷地努力,最終會尋找到我的歸宿,雖然許多的夢想破滅,但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傳承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我是“一個被幻想媽媽寵壞的孩子,我任性”,每當讀到這一句時,我就想呼喚:祖國-我偉大的母親。

  聯想到當代,社會進步非常大,生活條件優越,不能坐吃山空,依靠前人的成果,更應該大力倡導和弘揚我們民族的精神血脈,發揚中華龍的優秀傳統,任性地堅持、任性地傳承,為民族永遠的屹立在東方添磚加瓦。我任性,“一個被媽媽寵壞的孩子”,這是一個偉大民族的脊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