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測量實習技術總結

  控制測量是指在測區內,按測量任務所要求的精度,測定一系列控制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控制測量實習學習技術,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

  為時三週的測量實習即將結束了,雖然開始時大家都感到好累,但看到我們的收穫我們大家還是很高興的。我覺得自己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對以前零零碎碎學的測量知識有了綜合應用的機會。控制測量和地形圖測繪過程的整體概念有了一個良好的瞭解,我學會了更熟練的使用水準儀、經緯儀等測量儀器與工具,並且全站儀有了一些基本的認識,對較好的掌握圖根控制測量、地形圖測繪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很好的鞏固了理論教學知識,提高了實際操作的技能。原先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測量知識也都在實踐中得到應用,併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從而相互對照將我的測量知識和水平提高了不少,現在想來這場痛苦的實習是必要的。

  同時在這場實習中讓我再次認識到實習的團隊精神的重要性:每個人的一個粗心,一個大意,都可能直接影響工程的進度,甚至是帶來一生都無法彌補的損失。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這次測量實習培養了我們小組的分工協作的 能力,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雖然有時間我們會因為一些實習中的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吵的耳紅面赤,但大家都想著這樣把要完成的這次實習完成的更加完美。

  在這次的實習中我們對以前的學習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1.、水準測量

  我們第一次做的是從學校到平頂山的水準路線,這個主要是為了給以後的做導線測量做一個奠基的作用。在完成這第一次的任務中我們就遇到了很多的問題。比如在出學校的時候遇到的問題主要是過往的車輛和人都直接影響了我們測量的正常進行,但在進行測量的過程中我們保持那種平靜的心態來尋找合適的機會,來完成精細的工程測量。在檢驗所測資料的時候,做到發現錯誤立即解決對讀數超線的時候立即返工,同時還發現第三測量工作一般都在規定的記錄表格上如實地反映出測、算過程和結果,表格中有計算校核,∑a一∑b=∑h,這隻說明計算無誤,但不能反映測量成果的優劣。外業結束後,進行高差閉合差的計算,在限差允許的範圍內,即按水準路線長度或測站數進行調整,若超過限差,必須重測。只到合格為止。最後在我們上山的時候也遇到了一些麻煩,只要是上山的時候高程在短距離就相差的很大,有時在前視讀數直接在3以下了,或者是後視讀數在27以上了,這樣我們在上山的時候就打Z字型上山,同時在上去的同時選點,測量都要格外注意。只到在2天后我們符合到山上的那個點上時,才結束了這次的符合水準路線。

  2.、角度測量

  在角度測量對於我們專業科的學生來說要求非常高,用的是J-2的儀器。這就要求我們一直都秉著做事嚴謹的作風,對於每一個細節都不能馬虎。在每一個間歇點上,檢驗如果超限則立即返工重測。在實習中為了避免大的誤差我們也都總結了不少經驗,例如我們採用盤左和盤右觀測取平均數的方法,可消除照準部偏心誤差、視準軸不垂直於橫軸、橫軸不垂直於豎軸的殘餘誤差。但豎軸傾斜誤差不能採用此法消除。豎直角觀測時採用此法可消除指標差的影響。又如在短邊上的端點觀測角度時要特別注意對中,照準目標時要儘量瞄準目標的底部,因為它們對測角的影響與距離成正比。為了消除度盤的刻劃誤差,需要配置度盤的位置,每測回變換進行配置。在角度測量時我們遇到的主要問題是主要是儀器下沉和路邊行人帶來的影響。由於做導線的時候選點都較遠,過往的車輛行人都是很大幹擾,所以有時候必須在人少的時候抓緊時間幹。角度測量過程中,讓我們都看到了嚴謹作風在幹活中的重要性,經過角度測量後我們更好的團結到一塊。

  3.、做導線的最後一步是測距

  在完成了角度測量之後,鄧老師和高老師又讓我們見識了一種新儀器:全站儀。教了一些關於全站儀的基本操作,對於全站儀的快速對中整平,在儀器上的一些測距等一些操作,對於這種儀器我們都有了更深的認識。在2位導師兢兢業業的帶領下,我們迅速熟悉了全站儀的 基本操作。

  最後經過每個組員的和諧工作我們也完成了圖的工作,看到我們花好的圖大家也都興奮不已.如今的測量也算接近尾聲了,感覺收穫真的不少,當然其中不乏老師的教誨和同學的幫助.今天還於我們組的同學交流測量中的經驗大家感覺收穫都很多,有的說儀器的展點很重要關係到誤差的大小,對於架儀器及測量的速度可以說是一次飛躍,在我們面臨各種問題的同時我們也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於以後踏入社會有了一個很好的的接軌。感謝學校給我們的這次機會,讓我們能更好的迎合社會需求。

  篇二

  控制測量實習是在課堂學習結束後集中性的的實踐教學,將課堂上所講的內容與實踐相結合和深化,所以我們的老師安排了摺尺實習。控制測量是在一定能夠區域,按照測量任務所要求的精度,測定一系列地面標誌點的水平位置和高程,建立起控制網。測定控制點水平位置叫平面控制測量,同理控制點高程測定叫高程控制測量。我們這次的任務分為:導線測量,三角測量,水準測量。測量工作的首要原則是“先控制,後碎部。”所以控制測量是各種測量的基礎。所以實習時教學安排的重要環節,通過實習,不僅可以瞭解控制測量的全過程,系統的掌握儀器的操作與檢校,待定點的計算,而且可以為以後解決實際工作中的有關的問題打下基礎,同時是自己在組織和實際工作能力得到初步的初步鍛鍊。在實習中培養了我們嚴格認真的科學態度,踏實求實的工作作風,吃苦耐勞的幹勁和團結協作的集體觀念。雖然途中我們遇到了一些意見上的分歧,可是經過協商,討論,查閱有關資料並通過老師的指導,我們不但解決了遇到問題,同時進一步提高了我們協作能力。所以這次實習我們很順利的完成了。

  導線測量

  導線測量:在地面上選定一系列點連成折線,在點上設定測站,然後採用測邊、測角方式來測定這些點的水平位置的方法。導線測量是建立國家大地控制網的一種方法,也是工程測量中建立控制點的常用方法。所以導線測量的主要任務是:選點、測角、測邊、定向。

  踏勘選點及建立標誌

  一首先應根據測量的目的、測區的大小以及測圖比例尺來確定導線的導線,然後再到測區內踏勘,根據測區的地形條件確定導線的佈設形式。最好是結合已有的可利用的測量成果綜合考慮布點方案。

  導線點位選定後,要用標誌將點位在地面上標定下來。一般的圖根點常用木樁、鐵釘等標誌標定點位。點位標定後,應進行點的統一編號,並且應繪製點之記略圖,以便於尋找點位。

  二邊長的測量

  導線邊長可用測距儀、全站儀直接測量,也可用鋼尺丈量。若用測距儀、全站儀測定,應往返各測一次,達到精度要求後取其平均值作為最後結果。測定時,可以測定斜距,觀測豎直角,然後改正為水平距離。也可以直接測定水平距離。

  若用鋼捲尺直接丈量,應同向丈量兩次或往返各丈量一次,對於圖根導線,相對誤差小於或等於1/2000說,取其平均值最後結果。

  三觀測水平角

  導線的轉折角用經緯儀採用測回法觀測。導線的等級不同,使用儀器型別不同,那麼,測回數也不同。圖根導線用DJ6光學經緯儀觀測一測回即可。導線的轉折角有左角、右角之分,可以觀測左角,也可以觀測右角。但同一導線要觀測左角就確定為左角,要觀測右角就確定為右角,以免計算座標時發生錯誤。

  四定向:

  1、 獨立導線:用羅盤儀測定起始邊的方位角。

  2、 當導線與高階控制點連線時,應由已知點的座標反算已知邊的方位角。

  導線測量計算的目的是求得各導線點的座標。

  步驟:

  第一步:先只考慮角度閉合條件角度閉合差應該“反符號平均分配”。

  第二步:用改正後的角值計算各邊的座標增量,再計算量個座標閉合差。

  第三步:只考慮x座標閉合條件。把x座標閉合差 “反符號按邊長

  為比例配賦給各邊的座標增量”

  第四步:只考慮y座標閉合條件。 把y座標閉合差 “反符號按邊長為比例配賦給各邊的座標增量”

  閉合導線座標計算

  1.角度閉合差的計算與調整 n邊行的內角和應為:n-2*180

  2.導線邊座標方位角的計算 相同前進方向的相鄰兩條導線邊,其座標方位角 的關係為或

  3.相鄰導線點之間的座標增量計算 座標增量:就是兩導線點座標值之差,也就是從一 個導線點到另一個導線點的座標。

  4.座標增量閉合差的計算與調整標增量閉合導線的縱、橫座標增量代數和在理論上應該分別等於零。

  水準測量

  水準測量是利用一條水平視線,並藉助水準尺,來測定地面兩點間的高差,這樣就可由已知點的高程推算出未知點的高程。

  水準儀的使用包括儀器的安置、粗略整平、瞄準水準尺、精平和讀數等操作步驟。

  一、安置水準儀

  開啟三腳架並使高度適中,目估使架頭大致水平,檢查腳架腿是否安置穩固,腳架伸縮螺旋是否擰緊,然後開啟儀器箱取出水準儀,置於三腳架頭上用連線螺旋將儀器牢固地固連在三腳架頭上。

  二、粗略整平

  粗平是藉助圓水準器的氣泡居中,使儀器豎軸大致鉛垂,從而視準軸粗略水平。在整平的過程中,氣泡的移動方向與左手大拇指運動的方向—致。

  三、瞄準水準尺

  首先進行目鏡對光,即把望遠鏡對著明亮的背景,轉動目鏡對光螺旋,使十字絲清晰。再鬆開制動螺旋,轉動望遠鏡,用望遠鏡筒上的照門和準星瞄準水準尺,擰緊制動螺旋。然後從望遠鏡中觀察;轉動物鏡對光螺旋進行對光,使目標清晰,再轉動微動螺旋,使豎絲對準水準尺。

  當眼睛在目鏡端上下微微移動時,若發現十字絲與目標影像有相對運動,這種現象稱為視差。產生視差的原因是目標成像的平面和十字絲平面不重合。由於視差的存在會影響到讀數的正確性,必須加以消除。消除的方法是重新仔細地進行物鏡對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動,讀數不變為止。此時,從目鏡端見到十字絲與目標的像都十分清晰。

  四、精平與讀數

  眼睛通過位於目鏡左方的符合氣泡觀察窗看水準管氣泡,右手轉動微傾螺旋,使氣泡兩端的像吻合,即表示水準儀的視準軸已精確水平。這時,即可用十字絲的中絲在尺上讀數。現在的水準儀多采用倒像望遠鏡,因此讀數時應從小往大,即從上往下讀。先估讀毫米數,然後報出全部讀數。 精平和讀數雖是兩項不同的操作步驟,但在水準測量的實施過程中,卻把兩項操作視為一個整體;即精平後再讀數,讀數後還要檢查管水準氣泡是否完全符合。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準確的讀數。

  水準測量外業式作結束後,要檢查手簿,再計算各點間的高差。經檢核無誤後,才能進行計算和調整高差閉合差。最後計算各點的高程。

  五、技術要求

  1不少於3km或20個測站單程二等水準測量的觀測和記錄,並取得合格的觀測成果

  2水準路線全線外業觀測成果的驗算和成果表的編算。

  3二等精精密水準測量作業限差與技術要求:

  偶然中誤差 全中誤差

  三角網

  小三角測量的特點是邊長短,觀測時只量1—2條邊的長度,測出網中所有三角形的內角。不考慮地球曲率的影響,按平面三角學公式及近似平差方法處觀測成果。

  小三角測量可設布成單三角鎖,中心多邊形、大地四邊形和線形三角鎖等不同圖形。

  小三角測量的外業工作包括:踏勘選點,建立標誌,起始邊丈量和角度觀測。

  小三角測量內業計算內容包括:外業觀測成果的整理,檢查、角度調整,邊長和座標計算。

  測角是用的是方向觀測發。方向觀測法是當有3個以上方向時,在上、下各半測回中依次對各方向進行觀測,以求得各方向值,上、下兩個半測回合為一測回,這種方法稱為全圓測回發。

  觀測方法:

  1. 安置儀器

  O點置經緯儀,A、B、C、D設定目標。

  2. 盤左

  對零度,瞄A,再順時針瞄B、C、D、A,第二次瞄A為歸零,分別讀數,記入手簿,上半測

  3. 盤右

  瞄A、逆時針瞄D、C、B、A,分別讀數記入手簿,下半測回。

  4. 上、下半測回,組成一測回

  觀測n測回時,起始方向讀數變化為180°/n。

  5.計算

  *計算兩倍照準差2C

  2C=盤左-盤右±180°

  *計算各方向平均值

  平均讀數=[盤左+盤右±180°]/2

  *A方向平均值,填寫在括號內

  *計算歸零後的方向值

  *計算各方向的測回平均值

  *計算各目標間水平角值

  6.限差

  *半測迴歸零差

  *上、下半測回同一方向的方向值之差

  *各測回的方向差

  根據不同精度的儀器有不同的規定

  實習體會

  通過本次實習,鞏固、擴大和加深我們從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首先,我明白了控制測量的重要性。既然是要測量就離不開實踐。實踐是對測量學知識的最好檢驗,只憑在課堂上的聽,我並沒有掌握很多具體知識,尤其是對儀器的使用,對課堂知識的實際應用更是一塌糊塗。當第一天開始測量的時候,我的心裡還一陣的發愁:該如何把任務進行下去。當動手的時候,發現其實並不難,聽別人一說或者翻閱一下課本,然後自己動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測量精度,還要經常練習,這樣才能做到舉一反三。這些知識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礎的知識。

  團結就是力量,紀律才是保證。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這次測量實習培養了我們小組的分工協作的能力,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我們完成這次實習的原則也是讓每個組員都學到知識而且會實際操作,而不是搶時間,趕進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們每個組員都分別獨立的觀察,記錄每一站,並準確進行計算。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我們懷著嚴謹的態度,錯了就返工,決不馬虎。直至符合測量要求為止。我們深知搞工程這一行,需要的就是細心,做事嚴謹。經過每個組員的團結工作,我們完成了測量的工作。

  在外面測完後,還要回來計算,檢驗測完的結果是否符合要求及在規定的線差內。

  測量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對以前零零碎碎學的測量知識有了綜合應用的機會,很好的鞏固了理論教學知識,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之間的交際合作的能力。當然其中不乏老師的教誨和同學的幫助。一週中我們也體會了不少酸甜苦辣,有的測量很順利甚至零誤差,有時測量處處碰壁,但也算過去了,完成了測量還是很高興的。雖然測量中大家也有懶的時候不想測了。

  我很珍惜學校為我們安排實習這理論與現實連線的重要環節,通過實習,不僅理解了基本測繪工作的全過程,系統的掌握測量儀器操作、實測、計算、等基本技能,而且為以後的工作打下基礎。還使實際工作能力得到鍛鍊。在實習中培養了踏時求是的工作作風、吃苦耐勞的獻身精神、團結協作的集體精神。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