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期末複習的方法有哪些

  馬上就要到高二的期末了,想把自己的生物成績提高的話,就要做好複習工作。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二生物期末複習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高二生物期末複習的方法

  迴歸課本最重要,不能忽視基礎

  經過對一部分的同學做試卷分析,發現很多的人覺得生物的題出得很難,但實際上他們錯的題更多的是最基礎的內容,長時間沒有回顧學過的內容,很多人已經忘了一些很基礎的知識,有誰還能準確地說出性狀、相對性狀、顯性性狀、隱性性狀、性狀分離等概念?還有誰能記得有氧呼吸的三個步驟?或者伴性遺傳病與常染色體遺傳病的區別?如果不能的話,孩子們,迴歸課本吧!先將基礎知識梳理清楚再說!

  分模組複習

  生物知識考查更多的是知識點間的聯絡,比如說代謝模組中光合呼吸的綜合題,遺傳模組中常染色體遺傳與伴性遺傳的區別等,在複習過程中多挖掘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絡,比如說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中間紐帶是二氧化碳、氧氣和有機物的含量變化,那麼該如何利用這三個量進行計算光合與呼吸的速率呢?如果影響光合和呼吸速率的因素比如光照強度發生變化,那麼光合和呼吸的速率又有什麼變化呢?什麼時候相等,什麼時候光合速率大於呼吸速率,什麼時候呼吸速率又大於光合速率,又有哪個時刻只有呼吸作用?這些都是我們應該注意的考試重難點。尤其是實驗模組,一定要將這學期學過的那幾個實驗的原理、設計思路、注意事項等好好理解。

  多想幾個為什麼

  生物的考察的另一個重點就是通過現象看本質。那麼這就要求我們在複習的過程中除了要理解透徹基礎知識外,還要多想想為什麼是這樣。比如說為什麼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水分、溫度等,它們是怎麼影響光合作用的。要考慮從化學反應方程式本身的一些條件,這樣理解就容易多了。還有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中,被動運輸與主動運輸的區別為什麼是這樣?是否和物質本身和細胞膜結構有關?為什麼甘油、脂肪酸、乙醇等脂溶性小分子能順濃度梯度自由通過細胞膜?

  錯題整理,歸類解決

  將這學期所有的錯題整理下,這個很有必要。很多同學覺得自己很努力,做了很多題,但是始終成績提不上去,感覺很委屈,這其實和他們不愛整理是有很大關係的。很多人做完題不整理,做了很多題之後,該不會或常錯的還是會錯,該會的還是會,根本沒有解決問題。這時候將錯題整理歸類就很必要了。自己分析或找有經驗的老師幫助分析為什麼會錯,如果是基礎知識的不紮實,那麼拿起課本再好好看一遍,強化一下,下次爭取不要犯同類錯誤,如果是知識點間的聯絡不明瞭,那麼就好好想想知識的內在聯絡。一個人只有不斷的消滅自己的薄弱之處,才會更快的進步。

  熟記概念、原理能使用課本語言答題

  仔細分析了近年來的理綜生物試題。她認為,今年的生物試題依然屬於試題難度不大,是理綜中可以比較順利得分的部分,考查的知識點緊扣教材,從教材內容中取材,同時又考查學生的推理判斷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很多材料來自課本,又高於課本,考查學生的理解掌握情況和綜合分析能力。如:細胞核功能、端粒、染色體結構變異等均取自教材,甚至是必修中閱讀內容。

  建議,考生考前一定重回教材,不放過必修本中任何一個問題,包括習題、閱讀材料等,這些都會成為高考試題命制的資訊材料,把生物學概念、原理記準、記熟,課本黑體字背會,儘量能使用課本語言回答問題提高得分率。同時,注意準確理解掌握生物學概念、原理的物理、化學、數學含義,學會用數、理、化基礎知識和方法解釋解決生物學問題,真正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以應對圖表、實驗類試題。

  歸納重點難點熱點知識

  加強知識對比、歸類

  後期複習,建議,考生緊跟老師的複習節奏要求,可以事半功倍的解決大部分問題,但屬於不同考生的個性問題,需要考生在課下找時間,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解決個人問題。考生應該注意構建知識體系,注重知識聯絡,歸納重點難點、熱點知識及考查方式,抓住核心、重點,同時加強知識對比、全面歸納細節,總結易錯點,減少細節丟分。

  強調,考生還應注重把做過的試題重新回顧審視,糾錯反思,查漏補缺的同時,必須有一定量的練習來進一步鞏固提高。最後階段複習,限時訓練必不可少,以此提高應試綜合能力。

  高二生物高考備考記憶方法

  1.簡化記憶法

  即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例如DNA的分子結構可簡化為“五四三二一”,即五種基本元素、四種基本單位、每種基本單位有三種基本物質、很多基本單位形成兩條脫氧核酸鏈、成為一種規則的雙螺旋結構。

  2.聯想記憶法

  即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

  3.對比記憶法

  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於這樣的內容,可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列出來,然後從範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鮮明,容易記憶。例如: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物質迴圈與能量流動等等。

  4.綱要記憶法

  生物學中有很多重要的、複雜的內容不容易記憶,可將這些知識的核心內容或關鍵詞語提煉出來,作為知識的綱要。抓住了綱要則有利於知識的記憶。例如高等動物的物質代謝就很複雜,但它也有一定規律可循,無論是哪一類有機物的代謝,一般都要經過“消化”、“吸收”、“運輸”、“利用”、“排洩”五個過程,這十個字則可成為記憶知識的綱要。

  5.衍射記憶法

  以某一重要的知識點為核心,通過思維的發散過程,把與之有關的其他知識儘可能多地建立起聯絡。這種方法多用於章節知識的總結或複習,也可用於將分散在各章節中的相關知識聯絡在一起。例如:以細胞為核心,可衍射出細胞的概念、細胞的發現、細胞的學說、細胞的種類、細胞的成分、細胞的結構、細胞的功能、細胞的分裂等知識。

  高中學好生物的注意事項

  1、 掌握規律

  規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絡。生物有自身的規律,如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區域性與整體相統一、生物與環境相協調,以及簡單→複雜、低等→高等、水生→陸生的進化等。掌握這些規律將有助於生物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如線粒體學習就應緊抓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規律:有雙層膜,內膜向內折迭形成嵴,擴大了膜面積,有利於有氧呼吸酶在其上有規律地排布;因而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這樣較易理解並記住其結構與功能。

  2、觀察比較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感知,不僅可以獲得新知,也能驗證已知。生物學是實驗科學,觀察是獲得生物知識的重要環節。如觀察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生長髮育等等,有效地發揮觀察在生物學學習中的作用。而我們生物學的原理、規律都是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得來的。

  比較是認識事物的重要方法,有比較才有鑑別,生物中能比較的東西很多,如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冬眠與夏眠等等。比較時注意對比較物件全面瞭解,然後確定比較專案,並做到簡明扼要,如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這兩類生理過程,可從場所、條件、過程、結果、意義等進行全面瞭解。通過比較有利於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實質。中學生物概念多,易混難記,比較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3、綜合歸納

  教師授課尤其是新授課,一般是分塊的,但各塊各知識點之間有內在的本質的聯絡,各年級生物知識是連貫的,是一個整體。學習時要將分散的知識聚集起來,歸納整理成為系統的知識,這樣易理解好記憶。

  綜合歸納要做到“三抓”。一抓順序、二抓聯絡、三抓特點。抓順序就是要將各知識點按照本身的邏輯關係將其串聯,如高中遺傳的物質基礎知識可按中心法則這一主線串聯。抓聯絡,如神經細胞與腦、脊髓聯絡點在於神經細胞分細胞體、突起兩部分,細胞體組成:腦、脊髓灰質等。抓特點,就是要抓重點抓主流。綜合歸納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不是大雜燴,應該將次要的東西簡化甚至取消。

  4、靈活運用

  這是學好學活生物的關鍵,認識的目的全在於應用。靈活運用知識才能記得牢,學了才真正有用。運用知識解理論題或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尤其是後者正是中學生薄弱環節,必須高度重視。如高中學了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弄清了這兩種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形態、數目行為的變化,運用這些知識就可用來判別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圖。學了生態學等知識在自家嘗試建設生態小區,發展庭院經濟等等。只要有心,生物無處不在,無處不用,定能學好,學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