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衝刺複習的方法有哪些

  初三第二學習的開始,就意味著初三的學生需要進行衝刺複習了。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初三衝刺複習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初三衝刺複習的方法

  1、精心設計和安排複習計劃,提高複習的有效性。

  制定的計劃首先要富有針對性、可操作性,有助於合理整合和優化複習時間。複習過程和學生的認知過程來看,要提高複習課的實效性,主要抓好以下三個環節,即有效預習、有效聽課,有效測試。有效預習,是指要落實預習環節,使複習能做到心中有數。有效聽課,就要學會選擇性的記筆記,注意把握每一節複習課的重點和核心,能做到記好筆記聽好課。有效測試,要注意做好複習反饋檢查,通過反覆的、階段迴圈式的針對性訓練來提高複習效果,使學生知識系統化。

  2、處理好概念與規律複習,提高知識複習的系統性。

  當學習過的知識增多時,就很容易記錯、記混。複習中,要注意分析在知識面與能力方面暴露的缺陷,理清知識的條理,找出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絡,要使前後知識聯絡起來,系統鞏固知識,形成一個由知識點到知識面、最後到知識網路的綜合體。適當地把知識條理化和系統化,可以使所學的內容化繁為簡,重點突出,脈絡分明,便於自己進行分析、比較、綜合、概括,有利於在頭腦中建立一個清晰的概念系統,使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少走彎路,使複習具有系統性。

  3、要精選精練試題,增強習題訓練的計劃性。

  與複習配套的習題要注意精選,突出典型性、通用性,能舉一反三,不輕易重複訓練做。家長也要督促孩子建立錯題檔案,錯題收集,注意定期進行錯題重做。複習中,要重視每次錯題的反思,同時要重視錯題練習的二次矯正,便於教學中的查漏補缺,真正做到相同題目不錯兩次。學生在解題中常犯的“五錯”有:看錯、想錯、算錯、寫錯、抄錯。針對解題中經常出錯的問題,要突出習題訓練的計劃性。

  4、注意質疑反思,強化歸納整理的習慣性。

  複習課中質疑能力主要通過重要概念或規律成立條件、範圍的認識來提高。在大量的解題訓練中,要注意解題後的反思和總結,不能盲目的陷於題海中。對於習題的訓練,要題目會解卻不能得分、不能得高分。精選精練,以一擋十,尤其是要注意解題方法的歸納和整理,及時的反思,做好測試中錯題錯誤型別的歸類整理,對自己錯誤較為集中的試題,分析後找出錯誤根源,做好錯題練習的二次訂正,從而使物理學習更加系統、規範,易於總結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5、處理好教材與資料的關係,提高複習錯題的有效性。

  近年來,中考命題總體上仍遵循“保持穩定,重視基礎,貼近生活”的命題方向。考綱是複習的依據,教材是複習的根本,資料是複習的補充。從學生學習的角度而言,有學習就需要有檢測,有檢測就會出現不同比例的錯題,這些錯題就是學生學習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往往也是考試的命題方向。以學生的錯題為線索,幫助學生利用碎片時間將錯題蒐集並建立個性化的錯題庫,通過拍錯題和傳錯題為學生建立完整的學習檔案,方便學生抓住自己知識體系的薄弱環節和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線上和線下輔導。

  初三學生中考衝刺的技巧

  一、制定詳細、周密的複習計劃

  第一輪複習應從3月份開始,重點是梳理知識點,系統複習,強化基礎訓練。

  第二輪複習應從5月上旬開始,縱、橫向進行知識是連結,將知識點、線結合,交織成知識網,注重與現實的聯絡,以達到能力的培養、提高,同時本階段還應注意試題的訓練和題型的分析。

  第三輪複習應從6月初開始,查漏補缺,以回顧性複習和中考模擬訓練為主。複習的要求是“回顧、模擬、強化、調節”通過回顧教材,模擬訓練,從而溫故知新,進一步提高應試能力。

  二、樹立堅定、必勝的複習信心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源於“動機”和“信心”,信心是力量的源泉,是做好一切事情的保證。中考是一場公正而又激烈的競爭,只有充滿信心,準備才能充分,效果才能保證。要相信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都有自己的優勢,只要揚長避短,人人都可以憑藉自己的優勢取勝。

  當今世界競爭激烈而殘酷,中考是人生第一次也是較關鍵的一次競爭,它甚至回影響、決定人的一生。要想在中考競爭中成為勝利者,必須有持之以恆的 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認認真真對待每一節課、每一個問題、每一次練習,不斷總結經驗,糾正不足,最終你一定會成功。

  三、運用適當、高效的學習方法

  中考命題的目的是選拔能力比較強而不是僅會死記硬背的學生。複習雙基,可以利用目錄進行回憶,先通過目錄一部分一部分地回憶,回憶起來的東西就讓它過去,回憶不起來的或有困難的就重點看課本,當全部回憶完某部分後就進行簡單的歸納總結。

  每一部分都按此方法複習完後,重點要搞清楚各部分之間的聯絡,使基礎知識系統化、網路化。基本能力可以通過對基礎知識的運用加以培養,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就加強了基礎知識的理解,因此,定時、定量的模擬練習是提高能力的關鍵。

  四、注重複習技巧,提高學習效率

  加強落實:千法、萬法,落實好才是好法。初三複習每一步都離不開知識是落實,哪位同學知識落實得好,將來在中考中的收效就比較大。要經常性地進行歸納,沒有知識是歸納總結,就沒有知識是落實。特別是每次練習和考試的失誤,要認真總結,防止今後再出現同樣的問題。

  獨立思考:要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不要過多地依賴同學和老師。越往後複習,同學們自身的作用就越來越大,同一個老師教的班級,不同的同學成績差別很大。老師講的題、與同學討論的題易忘,自己做的題、特別是做錯後改正過來的題便不易忘記。

  講究質量:不要只追求做題數量,而要追求做題的質量。糊糊塗塗做三套,不如明明白白做一套,要講質量,講效果。只追求數量,什麼問題都摸稜兩 可,知道的越多越糊塗。對於老師精心組合的題、自己平時害怕的題、容易出錯的題要精做,用多種方法做,全方位地“透視”;其餘題目而已一般化地做;有把握 的題目、做過多遍的題目可以不做。

  建備忘錄:對疑難問題和錯誤隨時記錄,不能輕易放過。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記下來以備以後解決。經常性地反思自己的錯誤,才能使自己的弱項變為強項,劣勢變為優勢,否則問題得不到解決,學習成績就很難得到提高。

  勞逸結合:記住公式8-1>8,每天學習7個小時,再休息放鬆1個小時,其效果要優於8個小時全用於複習。切記不能選擇玩電腦上網來調節大腦,因為玩電腦或上網容易上癮,容易在大腦裡形成優勢興奮灶,抑制已掌握知識的發揮。

  初三中考的複習誤區

  大量做題補課

  面對升學在即,九年級學生會積極地嘗試改變自我,在意志上、在行動上尋求自我完善,希望克服以往學習過程中思想上、行為上的不足之處,爭取大幅提升學習效果,以求實現理想的升學效果。於是,在其中很多人的身上,大量耗時間、大量做題目、大量去補課的現象時常可見。這種精神是值得嘉許的,但“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式的做法是不科學的。

  分析在九年級學習中,不光要努力,更要掌握學習的科學方法,掌握學法、提升效率、循序漸進、適度緊張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能只靠喊口號扎猛子,而是首先要靜下心來仔細分析個人的學習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充分徵求老師的意見,借鑑成功同學的做法,認真制訂個性化的學習計劃。

  要求高

  中考是選拔考試,這就對七年級、八年級年級時學習成績並不理想的學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於是,在一些孩子身上,會出現與家長、老師的要求格格不入的行為,諸如對學習成績無所謂、行為習慣逐漸散漫,甚至發生更為嚴重的叛逆對立現象。要求越緊,反抗越強,失望也就越大。

  分析對於這一部分學生,需要家長、老師保持冷靜,切忌一味地責怪埋怨,要多去了解孩子,經常進行平等的交流,把握問題的所在,解除孩子的困惑,爭取孩子的配合,加強科學的引導。家長要改變不切實際的要求,和孩子共同確定符合孩子實際能力和意願的目標,共同向著這一目標努力,使之認識到“我盡力,我也行”。

  專攻難題

  許多成績好的學生都會在課後攻克“偏題”、“難題”,這種戀戰的方式,對中考壓軸題有所幫助,但是在總體意義上講是浪費時間的,是不值得的。做偏題難題可能會帶給成績好的學生成就感,但是一旦做不出來,也會打擊到學生的自信心,從而影響中考的複習與考場的發揮。這種做法不好,也沒有必要,更不提倡。

  不求實際

  分析別人的一些學習方法看似不錯,但並非與自己的個性特點和學習習慣吻合,全盤接受、臨時改變自己也許會帶來學習上的不適應。面對各種繁複的資訊,家長和學生一定要保持冷靜的頭腦,不慌亂,不盲從,要認真分析研究,多方諮詢,信任老師,這樣才能確保無誤。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分數不夠,花錢來補

  在升學過程中,要面對自費擇校的問題,“分數不夠,花錢來補”,是相當一部分家長和學生的選項。在實際生活中,不少家長對孩子提出的要求是“我們沒錢給你自費上學,只有靠你自己努力”。但是,你還會看到一部分家長會說“只要你好好努力,哪怕分不夠我也願意花錢給你上學”,甚至還聽到家長會這樣說,“沒事,你該怎麼學就怎麼學,學校我們已經給你花錢找好了”。

  也許分數確實不是最重要的東西,但是一部分家長這樣的觀念,帶給孩子的有時不僅僅是對學業的鬆懈。更重要的是,有可能讓孩子在人生的一次考驗中失去了奮鬥、拼搏的動力,讓孩子過早對家長產生依賴心理。所以,提醒家長們在孩子的九年級時光中,一言一行皆要慎重,要傳遞積極情緒。多加強學習,多諮詢老師,提升自身素養,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這人生的重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