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家教實踐心得暑期家教心得體會

  大學生暑期家教社會實踐活動作為服務社會和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有效載體,得到大學生的廣泛支援和積極參與。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暑期家教實踐心得,歡迎閱讀!

  暑期家教實踐心得篇一

  在這個炎熱的暑假裡,我選擇了做一名暑期家教來充實自己的暑期生活。大一在悄無聲息中悄然而逝,帶給我一些關於自己未來職業、生活的思考。從懂事起我就立志要做一名老師,所以在高考填志願的時候,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師範專業,選擇了當一名老師。現在我離這個理想越來越近了,因為努力了,總會有所收穫。總有這麼一段時間,腦海裡忽然閃現出自己站在講臺上自信滿滿、風趣幽默地講課,下面的學生聽得樂趣十足,全神貫注。那一刻我覺得我是幸福的人。

  在期末考試之前我就計劃著這個暑假得找個家教或輔導班老師的暑期兼職。掙錢多少是個小事,關鍵在於鍛鍊與學習經驗。經過自己的努力我很順利的進入了一家暑期輔導班做了一名英語老師。到今天已經工作了20天了。在這20天裡每天都會有一些體會、感悟。每天與可愛的孩子們在一起共同學習、吃飯、休息,感覺之前自己真的有點被“世俗惡化”了,他們的天真無暇、可愛調皮......給我帶來了許多歡笑和童年美好而幸福的回憶。這20多天裡我得深深的感謝這些孩子們。

  記得當初輔導班負責人讓我去試講一節英語課,下面坐著二十多個學生還有幾位有教學經驗的老師。剛開始還有一點害怕,心裡有所顧忌。但當自己真正拿著課本走上講臺時,我一點都沒感覺到緊張或者彆扭。瞬間,我感覺這裡才是我人生的舞臺,學生便是我的觀眾。我的職責便是讓臺下的每一位學生學有所收穫、成就。

  仔細回想這過去的20多天,雖說每天都是按著同樣的步伐進行著教學,但是和學生在一起受他們的影響我變得很輕鬆,無憂無慮。唯一的想法就是讓他們把我所教的搞明白,掌握好。由於缺乏經驗,有一次上課時我不經意地把一位學生給說哭了。我問她一個很簡單的單詞的拼寫,結果很長時間才說出來,而且還是錯的。於是我就問旁邊一位比他低一年級的學生。我當時氣地說:“你怎麼連低一年級的學生都不如的啊”。說過這句話我就感覺自己說的過份了,然後就過去趕緊給她道歉。那時感覺自己心裡也挺不是滋味的,畢竟傷了一個學生的自尊,還好得到了那位同學的原諒。作為一名為人師表的老師,我們要對自己說過的每一句話負責,不要說一些讓自己後悔,讓學生受傷的話。在輔導班裡,我既教小學又教初中。有時對小學生我會沒有耐心。一天教小學生讀單詞”present”,由於這個單詞對於他們來說很長而且讀音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反覆教了十來遍,可是他們就是讀不準。我惱怒了,把書往桌上一拍沒心思教下去了。可是當我靜下心來的時候,看見他們正在努力地糾正自己的讀音錯誤。眼淚差點流了出來,我感覺我又錯了,不應該去這樣對待這些可愛的祖國明天之星們。在給他們上課的時候我總是把自己所學的毫不保留的教給他們,擔心他們掌握的不牢固。

  考試對於學生來說可謂是家常便飯,當初自己也相當討厭經常要我們考試的老師。可是現在我也經常讓他們考試,因為只有在考試的時候才能暴露他們的缺陷,滅滅他們的“囂張氣焰”,這樣或許能給他們帶來一點點的反思。初一三個學生剛考試的時候,最低的考19,最高的80分。對於一個英語考19分的人來說基本上被判了死刑。但作為老師,不能輕易地去蔑視甚至去放棄學生。所以我也一直在鼓勵他,幫助他尋找學習英語方面薄弱的環節,嚴格要求他鞭策他。在近兩個星期的輔導下,英語有了點進步。這次單元考試也取得令自己滿意的成績。在這20多天裡,學生也漸漸地喜歡上我的英語課,我也盡我的努力給他們拓展各方面的知識。

  作為一名師範生,未來的一名老師。學生是我們的一切,為了教好學生,我們必須有豐富的知識和過硬的專業技能。同時也要摸索一套適合學生、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這個暑期過的很有意義,深深體會到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任何事情絕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得心應手。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未來的路充滿的未知,但我相信我會腳踏實地去兌現我的承諾,努力做一名好園丁!

  暑期家教實踐心得篇二

  上大學以前總聽到身邊的人說大學生只會享樂,學習上是忽悠,兼職是打醬油,帶著不理解的心情,我上了大學,還當起了家教兼職。轉眼間,一個炎熱的暑假過去啦!驀然回首,不能不感慨時光似箭般穿梭中那般無奈,準備收拾心情,重整出發時,發現原來匆匆的暑假中多啦一份沉沉的充實。

  這是上大學的第二個學年,為了讓自己有一個充實的假期,並在實踐中鍛鍊自己,我找到了幾份初中家教的工作。得到此工作的時,內心有著一種說不出的興奮之感。因為自己得到了一個鍛鍊自己能力的同時體現自身價值的機會。我的暑假生活又增添了一道絢麗的風景。

  我的暑假生活基本上是在東奔西跑中度過的,每天都過的很充實,但也很累。由於每天上午要去做家教,這就迫使我假期愛睡懶覺的習慣通常都睡到十點多的。開始的幾天都是在睡夢中起床,提著昏沉沉的腦袋去洗漱。那種轉變的滋味真是不好受!

  他家距學校不遠,但因起的較晚,為了不遲到,我總是風風火火地趕路,無論是晴天、陰天還是下雨,我到達他家時都是滿頭大汗。屁股尚未坐穩就要開始工作。

  他聽課時時常會走神,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有時我心裡會感到很惱火:自己如此賣命的講,你卻置之不理,真無情!好在我很有耐心,每當他走神時,我都會提醒他,耐著性子講下去。

  他做題時,喜歡用眼鏡觀察,而懶於動手。聽課時,也只是“洗耳恭聽”,從未做筆記。這正是他學習懶惰的體現。我清楚地知道:懶漢在學習上是絕對吃不開的。於是,我三番五次地告誡他,一定要改掉懶惰的惡習。但是,他實際是“陽奉陰違”,也許他不願嘗試那種轉變的痛苦吧。

  他有時會給我帶來“沉重”的打擊。記得有一次,我給他講解了幾道數學習題,中等難度。他聽課時,顯得有些吃力。我講完後,問他是否還有疑問。他點頭表示全聽懂了。過了兩天,為了檢驗複習的效果,我把那幾道習題拿出來,讓他去做。結果,他幾乎是“全軍覆沒”。當時,我感覺自己彷彿從九霄雲殿一下子跌進了無底深淵。這是我家教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事後,我不斷地反思:是自己的原因,還是他的原因?不管怎樣,有一點很清楚:那幾道習題,他根本沒聽懂。但他為什麼撒謊呢?通過與父母的交流,我找到了答案:他的懶惰思想使他遇到稍難的題目就會放棄,不懂也懶於發問,因為他懶得鑽研。

  面對懶惰成性的他,我顯得“束手無策”。學習成績的好壞,往往取決於學習習慣的好壞。懶惰是學習的“大敵”。我沒有什麼“靈丹妙藥”可以讓他一下子轉變過來,只得不時地督促他,鞭策他,使他逐漸變得勤快起來。

  一晃開學的時間到了,我也結束了家教生活,他的學習態度端正了許多,以前的疑難問題基本得到解決。這就是我的家教效果,他父母很感激我這段時間的幫助。 將近一個月的家教生活讓我想起了很多東西,得到了很多感觸。現在的我對於"老師”不再陌生,當別人稱呼我“老師”時,沒有了 昔日的逃避與羞澀......有人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神聖的職業。雖然我的兼職只是沾上了“教師”的丁點邊,可我分明感到這兩個字所帶來的豪邁感。 家教培養了我的耐心與寬容,關心與責任,這些將是我在踏入社會後需永遠銘記的,,耐心,寬容,關心,責任,友善。我想這應該是我今年盛夏收穫的最豐碩的果實。

  暑期家教實踐心得篇三

  今年暑假我的實踐工作是在作為家教老師在學生家裡為一名初二的女生補習英語。作為一名師範生,畢業之後走入教室是多數人的不二選擇。實踐是一個師範生成為教師的必經之路,教育輔導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技能方面發揮著相當的作用。一對一的輔導沒有站在教室裡講臺上的授課體驗,但它的好處在於近距離接觸可以更全面地瞭解學生的學習和心理狀況,並對各種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水平。這次實習雖然只有短短的20天,卻同樣令我生出許多感觸。

  首先,在實踐中我感觸最深的是作為一名合格的老師應該保持的心態——耐心,真誠,平等。

  實踐過程中我發現,有一個大家都懂我也知道的道理經常會被無意識忽略——年齡差距所導致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的差距。我輔導的學生名叫小星,講解知識的時候,我認為簡單好理解的部分,比如可數名詞複數的變化,小星也需要反覆地琢磨才明白;或者5分鐘前講的知識,再讓她做練習也常常不知如何下手。最初我感覺疑惑,後來想想,應該是小星對英語不熟悉造成的結果。英語是一門外來語,語言系統與我們熟悉的母語中文存在著不小的差異,再加上不可時間已是暑假後一個月,久不接觸自然生疏不少。我們補習用的是初中總複習的參考書,書上的描述我懂,但小星似乎不理解,有時我需要轉換幾種形式才能找到讓她明白其中含義的講法,彼刻,作為老師的存在感尤其地強烈。通過這兩種現象,我更深地體會到了要求老師“耐心包容”的含義,已經有一定自我學習能力的初中生尚且如此,今後我要頻繁接觸的年齡更小的小學生,想必需要更多地耐心呵護。

  此外,學生的學習情緒是否良好是教學工作中舉足輕重的問題。小星所在的學校原本不值得暑期作業尚未完成,為了配合英語補習我另外添置了相應的練習,小星覺得麻煩又煩躁;再加上練習不會做的沮喪和“別人旅遊我補課”的心酸,又是在天氣悶熱的夏季,小星產生了消極情緒,逃避做作業甚至偶爾有“反正我不會做再多也是錯,乾脆不要浪費時間”的想法。初中生對老師已經沒有小學的那種信賴和崇敬,更何況還是個補習老師,就更不好哄勸,思慮再三,我決定先解決小星的情緒問題。和小星聊聊天談談女孩子的心事,對她之前的成績多加肯定,並鼓勵她繼續堅持。課時雖然被耽擱,但時間的流逝同樣帶走了小星消極的情緒,才能保證接下來課程的有效性。老師的一句無意之言可能是動力也可能是枷鎖,尤其對敏感的女生和學習成績不好的同學來說,影響力可能更大。試問如果老師缺乏耐心與愛心,有怎麼照顧敏感的孩子們呢?溫柔而有耐心,真誠負責地教導學生,這樣的老師才能對得起家長的託付和社會的信任。

  看過" 暑期家教實踐心得"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