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開頭如何引述材料的

  引述材料是材料作文開頭的常用方法。那麼怎麼引述材料才能自然無縫又具有說服力呢?下面小編精心整理了材料作文開頭引述材料方法,供大家參考,希望你們喜歡!

  材料作文引論的寫作

  考生在寫作供料議論文時,在“引論”部分最容易犯的毛病是:1、引述材料過長,不簡潔,不概括;2、亮出的觀點不夠鮮明有力;3、材料和觀點之間缺乏有機的過渡,使觀點和材料成為“兩張皮”,不貼肉。

  要使材料引述簡潔、概括,必須根據觀點的需要進行定向敘述。所謂定向敘述,既是要分析論點中所限定的要素,按照限定的要素進行敘述。例如提煉的論點是“勤能補拙”,引述的材料必須具有以下三個要素:①要有“拙”;②要有“勤”;③能補“拙”,並出成果。這裡的“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缺少了“拙”就難以分析出論點。再如論點是“不要畏懼失敗”,這也限定了引述材料必須具備下列三個要素:①要有“失敗”;②要有“不畏的情況”;③經過頑強奮鬥後取得勝利。這裡的“失敗”因素很重要,而學生在引述材料時常常忽視關於“失敗”因素的引述。

  要使亮出的觀點鮮明有力,就必須明確表示反對什麼,主張什麼,擁護什麼,應該旗幟鮮明,愛憎分明,切忌語言閃閃爍爍,模稜兩可。

  要避免材料和觀點之間出現“兩張皮”現象,就必須對原材料作一點分析,它的好處是:①告訴讀者,我的立論是有根據的,使立論站住腳跟;②蓄勢。對材料的分析是圍繞立論進行的,這樣,就為進一步論證作了必要的準備。當然,對材料的分析要力求簡潔,一二句話即可。

  材料作文的種引述材料的方法

  照搬法 此法適用於短小的供料,引用時可一字不易地抄錄。如:根據“材料2”和“材料3”,自選角 度,自擬題目,聯絡實際,寫一篇議論文。

  [材料2]某雜誌社作調查:“你對同學最讚賞的品質是什麼?”調查結果是,排在第一位的是“樂於助人”。

  [材料3]某單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記名問卷調查:“你如果遇到別人碰上麻煩事時會怎樣對待?”回答“悄悄走開”的人不少。

  這是1997年高考作文試題,材料非常簡潔明瞭,引述材料可用照搬法,一次性照搬兩則形成對比,或一次照搬一則分而用之亦可。

  概述法 供料的篇幅比較長,內容比較豐富,引述時可用自己的話簡要地加以概括。如:1987年全國高考作文試題:

  [材料1] 1987年6月,A縣舉行小學生游泳比賽,育民小學取得了團體冠軍。

  [材料2] 1986年初,育民小學一位老師提出建議:“我們這裡河湖港汊很多,應該充分利用這一自然條件,為校內學生舉辦游泳訓練班。”

  [材料3] 1986年4月,育民小學校務會議同意了這一建議,並決定請一位教練進行理論指導。

  [材料4] 1986年4月中旬,育民小學聽到一些家長的反映。有的家長說:“舉辦游泳訓練班會不會影響孩子們的學習?有的家長說:“我們的孩子從小在水裡泡大的,還要訓練什麼?”

  [材料5] 1986年5月初,育民小學校長在家長會上說:“我們舉辦游泳訓練班有兩個目的:一是增強學生體質,一是為國家培養體育人才。近年來,我國游泳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現了一些具有國際水平的優秀運動員,在一些國際比賽中拿了不少金牌,但和世界游泳強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至於說在水裡泡大的孩子不需要專門訓練,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在水裡泡大的孩子要成為游泳健兒,也必須有理論指導和嚴格訓練。”

  [材料6] 1986年5月,在取得家長同意後,育民小學游泳訓練班正式開辦。經過科學訓練,學生游泳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結合以上材料,就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意義這個問題寫一篇短文,題目自擬。字數在400~600之間。

  這道作文題目的材料篇幅長、內容多,宜用概述法:

  育民小學在A縣游泳賽中一舉奪得團體冠軍,為什麼呢?經過了解,原來該校辦了一個游泳訓練班。在一位教練的理論指導下進行了嚴格的科學訓練,這才奪冠的。

  運用概述法,一是扼要的概括要覆蓋材料的內容,二是行文要跟中心論點同向。

  裁縫法 供料的篇幅較長,但內容比較單一,可以先刪去不太重要的句子,再把主幹句連綴起來,這種處理供料的方法叫裁縫法。如:

  閱讀下面材料,以《更心愛的》為題,寫一篇思想評論。

  傳說華盛頓小時候曾把父親心愛的一棵櫻桃樹砍倒了。父親發現後質問家人:“這是誰幹的好事?”華盛頓心裡有點緊張,但還是勇敢地走到父親面前,帶著羞慚的神色說:“爸爸,這是我乾的。”父親問道:“砍掉我的櫻桃樹,你不知道我要揍你嗎?”華盛頓回答說:“可我告訴你的是一個事實呀!”父親聽後,不但沒有懲罰華盛頓,反而讚揚說:“承認錯誤是英雄行為,要比一千棵櫻桃樹還有價值。”

  用裁縫法引述,請看:

  華盛頓小時候曾把父親心愛的一棵櫻桃樹砍倒了,但他還是勇敢地走到父親面前承認了,結果父親不但沒有懲罰他,反而讚揚說:“承認錯誤是英雄行為,要比一千棵櫻桃樹還有價值。”

  這樣引述材料,其篇幅不及原來的一半,但把華盛頓砍櫻桃樹,向父親承認,以及受到讚揚的主要內容保留下來了,而且幾乎是引用原句,很有裁縫法的特色。

  切割法 在引述材料時擷取供料的部分內容用以開頭或用以議論的方法。如:

  請認真閱讀下面的材料,寫一篇議論文,不少於600字。

  一次,吉鴻昌將軍與國民黨駐美大使館的一位參贊去華盛頓郵局。郵局的工作人員看不起中國人,態度傲慢,吉鴻昌正要發作,那參贊悄悄地說:“你為什麼說你是中國人呢?你可以說是日本人,這樣就會受到禮遇。”吉鴻昌聽了勃然大怒,大聲訓斥:“你覺得做一箇中國人丟臉嗎?”說完怒衝衝地回到住聽,找了一塊木牌,在上面寫了“我是中國人”五個大字,佩在胸前,出入於美國大庭廣眾之中。

  對這道題目的供料就可以用切割法處理,先擷取供料的前半部分開頭,而後對參贊進行批評,再引述供料的後半部分,對吉鴻昌的愛國行為予以讚頌,這樣開頭和議論都會與眾不同,很有特色。

  議論法 不是直接去引述材料,而是在議論中引述材料,把敘與議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融合”的境界。如: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理論源於實踐並反作用於實踐,科學的理論對實踐具有有指導作用。育民小學的孩子們也許水性很好,至於如何才能減少水對身體的阻力,如何才能遊得快,他們就不知道了。而這些正是力學理論要告訴他們的。科學理論一經與嚴格訓練相結合,就成了孩子們提高游泳技術的物質力量。

  這是1987年高考作文優卷的選段,作者運用議論法引述材料,把材料溶解在分析說理之中,令人耳目一新。

  引述材料最大的誤區在於隨意性,致使引述材料的文字缺乏向心力。克服的方法:先定中心論點,後引述材料,剔除原材料中與論點無關或關係不大的內容,做到要言不煩,中心明確。引述材料過於繁冗,在文中佔過大的比例,也是常見的毛病。解決的辦法是力求簡潔,儘量少引述材料,把重點放在分析說理上。

  材料作文警戒誤區

  1、給材料的議論文寫作,切忌開頭不引述材料。

  如果整篇文章不見所給材料,你的作文與所給材料和寫作要求就無法聯絡起來,使人產生一種另起爐灶的感覺,因此,新材料議論文一定要一開頭就要引述材料,論證時還要回扣材料。

  2、材料中與論點密切相關或明確表達觀點的內容則要強調和突出,使材料的分析和提出的論點保持一致。

  材料裡凡是和論點關係不大或毫不相干的內容都要淡化和刪除

  3、不可用“讀了這則材料”、“這幅漫畫”之類的話代替你對材料的分析解讀,這樣你就把一般問答題和作文等同起來了,離開試卷就不知“這”為何物,文不成文了。返回搜狐,檢視更多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