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個人心得體會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和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接下來就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去看一下關於吧。

  篇1

  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強調“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改革和發展”。這樣就完整地提出並闡明瞭科學發展觀的內容並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按照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辦公室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我通過個人自學、參加集中學習、聽輔導報告等,個人對科學發展觀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也有一些膚淺的認識和收穫,現將主要體會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彙報如下,懇請大家指正。

  一、深刻把握和全面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內涵

  科學發展觀是指導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嶄新的思維理念。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和外延極為豐富,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各個領域,既有生產力和經濟基礎問題,又有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問題;既管當前,又管長遠;既是重大的理論問題,又是重大的實踐問題。它的基本內涵是:一是堅持發展這個主題;二是全面發展;三是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所謂堅持發展,就是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所謂全面發展,就是要著眼於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等各個方面的發展;所謂協調發展,就是各方面發展要相互銜接、相互促進、良性互動;所謂可持續發展,就是既要考慮當前發展的需要,滿足當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為子孫後代著想。

  首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科學發展觀的前提。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糾正一些地方和領域出現的重經濟指標,輕社會進步;重物質成果,輕人的價值;重眼前利益,輕長遠發展的觀念。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提出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並不意味著發展經濟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意味著經濟建設不重要了。經濟發展是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我們要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沒有過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長,就沒有今天的大好局面,也不會有今後一個時期又好又快發展的基礎。因此,我們既不能以經濟發展代替社會發展,也不能因為強調發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經濟發展在社會發展中的基礎地位,更不能否定經濟建設這個黨的中心工作。我們必須在堅持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的基礎上,來統籌各方面可持續協調全面發展。

  其次,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這是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提出來的。這是因為:第一,我國是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發展經濟的目的就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圍繞的中心就是要滿足人民的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發展的需要和精神文化享受的需要。第二,我們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就是指以人為價值的核心和社會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發展作為最高的價值目標,一切為了人,一切服務於人。因此,我們要深刻認識到,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只是經濟的量的增長,還包括經濟結構的優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會的全面進步,歸根到底,是為了社會與人的全面發展。第三,注重以人為本,也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我們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的重要保證。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紮實了,我們就能凝聚起齊心協力戰勝困難、推進事業發展的強大力量。

  再次,制度建設是科學發展觀的重心。從根本上說,樹立科學發展觀,要解決的是體制、制度問題。中央是在《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提出科學發展觀問題的,它表明,科學發展觀同時也是科學的改革觀。因此問題不僅在於我們“要”以人為本,“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必須著眼於“怎樣”實現這一要求。這就要靠體制改革,制度創新。就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而言,造成許多現實問題與矛盾的原因固然不少,但關鍵的一點還是市場經濟體制在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決之道在於按“五個統籌”的發展要求來深化改革,致力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

  二、正確處理好幾個關係

  1、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係。發展是硬道理,只有堅持發展,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保持社會的穩定。改革是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必由之路。穩定是推進改革和發展的前提。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一定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把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作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的重要結合點,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

  2、正確處理好物質文明、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關係。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一定要正確認識和處理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的關係。一定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既大力促進物質文明發展,也大力促進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並努力使它們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相互協調。

  3、正確處理好經濟增長、經濟發展與社會全面發展的關係。經濟增長、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發展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相互促

  進的關係。經濟增長、經濟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社會發展則是經濟增長、經濟發展的目的和保障。只有經濟不斷髮展,才能為社會全面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才能有條件增加就業,消除貧困,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4、正確處理好經濟增長、經濟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關係。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一定要把保持經濟快速增長與合理保護環境、科學利用資源結合起來,把經濟發展建立在生態良好迴圈的基礎之上,努力實現經濟協調發展,社會全面進步,資源永續利用,環境不斷改善,生態良性迴圈的協調統一,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三、運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工作

  作為一名領導幹部,要自覺地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各項工作,踏踏實實幹好本職工作,認認真真完成工作任務。

  一、堅持認真學習,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學習是工作之基、能力之本、水平之源。必須要堅持勤奮好學、學以致用。我們不僅要從書本中、從媒介上獲取知識和資訊,而且要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從日常工作實踐中獲取營養,把學習的

  體會和成果轉化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轉化為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

  二、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堅持以人為本,是黨的先進性的重要體現。我們要把堅持以人為本,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帶著責任,帶著感情,關心群眾安危冷暖,著力解決好關係他們切身利益的具體問題。要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使全社會的各個階層、各類群體的每一個人都能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上迎來小康生活。

  三、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改進作風,踏踏實實幹好本職工作。良好的作風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條件。要高度重視思想作風建設,自覺地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各項工作,認認真真完成工作任務。在工作中注意顧全大局,確保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確保機關工作部署的貫徹落實。同時善於把上級精神與自身實際結合起來,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注意團結同事,自覺接受組織和群眾的監督,共同營造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良好局面。

  四、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切實轉變舊的思想觀念。要堅決破除一切與科學發展觀不相符合的觀念,積極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上來,從習慣於老經驗老辦法的思維定勢轉變到科學務實創新的思維上來,使以人為本、全面協調、持續發展、科學統籌、質量效益、自主創新等新觀念,進入到思想深處、落實到工作實踐,真正轉化為推動本職工作的思維方法和發展思路,切實做到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篇2

  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是黨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是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的重大舉措,是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必然要求。根據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從今年9月開始,我中學黨總支已經就如何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進行了動員和部署。這些天來,通過對科學發展觀的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對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有了進一步準確把握,思想上進一步統一,認識上進一步深化,行動上進一步增強。作為一名教師,下面就本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談些心得體會。

  一、進一步認識和把握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立足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鑑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我國三十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總結,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胡錦濤強調指出,“樹立和落實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對於我們更好地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具有重大意義。”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域性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性的發展觀,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和世界觀。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開創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新局面,就必須抓好“發展”這一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而“發展”這一第一要務,必須是科學的。

  二、以科學發展觀推動校黨總支工作新發展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是一項重大的政治活動,要充分發揮好黨總支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切實做好精神領會,紮實組織好、開展好學習實踐活動,切實做到行動落到實處,效果明顯突出。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大力宣傳科學發展觀。學習上採取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的方式,組織好全體黨員讀好《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一書,深入帶動全體黨員和廣大教職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不斷推動我校科學發展觀學習新熱潮,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提高黨總支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以實實在在的行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真正實現科學發展觀深入廣大黨員頭腦,進入靈魂,化為行動,實現我校“人人學先進,組織新發展”的新突破。

  以此次學習實踐活動為抓好思想教育的重要契機,針對思想不解放,因循守舊,缺乏開拓創新、幹事勁業,視野不開闊,自我滿足,自我欣賞,缺乏進取精神,對工作標準不高,要求不嚴,學習願望不強,素質提高不快,工作作風不紮實,工作不落實等存在問題進行清除解決,進一步增強黨性意識,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提高黨總支凝聚力和戰鬥力,推動黨總支工作核心引領、輻射全校的新發展。

  三、以科學發展觀促進校工會工作有效開展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就要樹立好“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的新理念,重視和關心教職工生活。充分發揮好校工會“橋樑”作用,讓教職工在學校“大家庭”中感受組織上的溫暖關懷,不斷提高教職工幸福指數,鼓勵教職工關注學校發展,出謀獻策貢獻力量。要切實把科學發展觀核心理念融會到實處,認真開展好“溝通與共識”活動,積極聽取教職工心聲,及時送上組織溫暖,開展教職工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增強教職工愛崗敬業、樂群奮進的精神意識,將人心凝聚統一到謀求學校又好又快發展的教育事業上來。

  四、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好實際教育教學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就要求我們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既要講究科學,又要謀求發展。首先,樹立好“以生為本”的理念,繼續解放思想,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轉變為人師者角色,更進一步融入教育教學,發揮好“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角色新定位,積極營造融洽、平等、民主、協商的課堂氣氛,努力實現“自主、合作、探究”新課程理念融入課堂新突破,深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敢於創新和探究。其次,要在“教書育人”的職責上下真功夫,在實際細節上滲透體現,不斷紮實工作,切實提高教科研水平,進一步改變工作作用,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重塑教育者職業道德,為人師表,甘為人梯,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無私奉獻,真正把科學發展觀精神融入實際工作當中去,著力提高推進教育教學科學發展,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實際工作中的突出問題,著力解決學生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促進和諧幸福校園新發展。

  篇3

  落實科學的發展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堅持以人為本,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的發展觀的基本內涵。它是我們黨對長期發展實踐的經驗總結和理論昇華,是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域性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和指導方針。作為教育工作者,要用科學的發展觀統領教育工作的全域性。無論是從優化育人環境,還是從自我完善的要求,都要準確地把握科學的發展觀的深刻內涵,並予以貫徹落實。那麼,教師如何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呢?我認為應該從一下幾方面做起:

  一是落實科學的發展觀要注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作為教師要培養的是人材,而不是造就產品。產品一旦加工完成,它就不會改變;要說變,那就是磨損、消耗和毀滅。而我們造就的人材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他應該是可持續發展的。所以,教師要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著想,讓他們學會認知,學會生活,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在實踐中不斷的充實和完善自己。我們不應該只為了今天的所謂的質量而肆意地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把學生僅有的微薄智力全部挖掘出來,讓"黔驢技窮"。就像沒有計劃的亂開採礦產資源一樣,用幹吃盡,總有一天會枯竭的。我們要學會開發和合理地利用學生的智力,讓他們的智力在學習和活動中得到長足發展,而且為將來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是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必須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構建和諧社會需要的是高智慧的複合型人材。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都得到協調發展,而不能讓學生死讀書,讀死書,教師把落實新課程標準掛在嘴邊,而不落實在行動上,這樣,有礙學生的全面發展。其實,學生的各項技能是能夠互補的,我們在發展學生德育、體育、美育的同時也在發展著學生的智育。但是,如果我們只注重學生的智育,而忽視其他各育,這樣是對學生身心的嚴重摧殘,同樣阻礙著學生智育的發展。我們的學生就會在教師的"讀書啊!讀書"聲中變得麻木、愚昧了。這樣,他們只能成為書的奴隸,而不能成為書的主人,就不會把書本上的知識應用到未來的實踐中。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書都得越多越反動越迂腐",這就是為什麼在學校讀書時的尖子生,走出社會反而能力往往不如當時的後進生的根本原因了。教師要把課堂變成學生髮展智力、培養能力的樂園,要讓學生愉快地學習,健康地發展。

  三是落實科學的發展觀要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我們在使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要注意保護和培養學生的個性能力的發展,我們不能抹殺學生的個性,而把學生培養成千人一面的羔羊。我們要把學生培養成個性鮮明,具有獨立人格的合格人材。要保護和發展學生鮮明的個性,尊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特點及教育的規律,使學生生動活潑的積極主動地發展自己的個性。

  四是落實科學的發展觀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以人為本是科學的發展觀的基本價值取向,也是我國改革與發展的核心思想。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所在,也是教育科學發展的根本目的。1、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變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探索新課程評價與考試製度的改革,對學生進行經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2、要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大力整治校園周邊環境,還學生一方淨土,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3、要搞好校園文化建設,美化校園環境,優化育人結構,陶冶學生情操。4、要建立師生平等的民主關係,讓學生能和教師進行平等對話,平等交流,使學生在和諧的學習環境中發展自己。5、要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合理利用現有的教育媒體,讓學生開闊眼界,擴大視野,豐富知識。6、教師要確立服務意識,樹立服務育人,服務管理的思想,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人格,培養他們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

  五是落實科學的發展觀教師要注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要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進取的拼搏精神,樂觀向上的處世哲學,開朗大方的個性,寬廣坦蕩的胸懷,不畏艱難的韌性和耐力。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珍愛生命的情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要以身作則,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和教育學生,使學生氣質優雅,性格開朗,胸襟開闊,精神飽滿,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成為的新時代新型的合格人材。

  總之,作為教師要站在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高度,自覺地按照科學的發展觀的基本要求,總結經驗教訓,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思路,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我們的首要任務,為全面建設和諧社會提供智力支援與人材保證。只有我們用科學的發展觀來指導和統領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才會取得優異的成績,我們的學生才會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材。教師用實際行動落實科學的發展觀,這不僅是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