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員工警示教育心得體會_銀行員工警示教育片觀後感

  警示教育是反腐倡廉建設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下面是帶來的銀行員工警示教育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銀行員工警示教育心得體會範文1

  xxx年x月xx日晚,觀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管好身邊的人》、《守住第一次》和《難逃其咎—鄭筱萸受賄瀆職案警示錄》。這些片子通過深入剖析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全景展示了違紀違法“第一次”從小到大、從量變到質變的演變過程,深刻揭示了放縱身邊人的種種惡果與教訓,以及由此引發的悲劇結果。

  鄭筱萸等人作為黨培養多年的領導幹部,身居要職,辜負組織信任,無視黨紀國法,大搞權錢交易,影響惡劣,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其理想信念動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嚴重扭曲的結果,另一方面是權力沒有得到有效制約的後果。我們要從中吸取教訓,將廉潔自律作為修身立職的根本,將黨紀法規作為從業履職的底線,從思想深處築牢拒腐防變的基石。

  一、要堅定信念,不斷加強道德修養。“物必自腐,而後蟲生”。案例再次警示我們,無論身處什麼崗位,無論在什麼時候,都不能放鬆對主觀世界的改造,都不能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全行員工,尤其是各級領導人員,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增強自律意識,不斷敦品勵行,認真算好政治、經濟、名譽、家庭、親情、自由、健康“七筆賬”,時時刻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律。

  二、要嚴於自律,自覺抵制物質誘惑。當前,全行正在開展“學黨章、守紀律、正品行”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我們一定要以活動為契機,採取多種形式加強對廉潔從業相關規定的學習宣傳教育。要始終明白,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廉潔底線都不能退,違法紅線都不能碰,拒腐防線都不能鬆,從而切實增強抵制誘惑、拒腐防變的能力。

  三、要心存敬畏,堅決破除僥倖心理。涉案人員並非不知法、不畏法,而是抱有僥倖心理,認為作案手段隱蔽,輕易不會暴露。結果,在這種僥倖心理的驅使下,其受賄金額由小到大、積少成多,從而掉入“溫水煮青蛙”的陷阱,一步一步走向犯罪道路。案例警示我們:“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對黨紀國法、廉政規定,一定要破除僥倖心態,保有一份敬畏。同時,慎重擇友,特別是要遠離居心不良、品行不端之人。要公私分明,堅持原則,正確處理朋友的請託,不要盲目地講“哥們義氣”,要勇於拒絕不合理、不合規、不合法的要求。

  四、要從嚴治行,加強對幹部員工的教育和管理。銀行要害崗位人員,特別是各級領導人員,手中或多或少握有一定的權力,能夠對信貸客戶的推薦、授信業務審批、物資採購、資產處置、工程招投標等施加影響。因此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謹慎行使權力,要嚴格在黨紀法規和規章制度的範圍內使用權力,謙虛謹慎,用權為公,勇於接受監督,嚴防權力濫用。加強對員工的日常管理、教育、監督非常重要,慘痛教訓表明,“嚴是愛,鬆是害”。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到,對幹部員工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要求,是對其最大的關心和愛護。在幹部管理上,一定要將關口前移,多做事前、事中的監督工作,多做超前的教育和防範工作。對一些有錯誤苗頭的幹部,要及時進行提醒和誡勉,做到敲響警鐘,防微杜漸。

  銀行員工警示教育心得體會範文2

  4月9日至10日,中國銀行鶴壁分行200多名員工到新鄉監獄開展“現身說法警示教育”,持續強化合規操作意識,進一步深化“合規執行年”活動效果。

  在新鄉監獄,該行員工在監獄幹警的帶領下,列隊參觀了服刑人員勞動改造的場景、戒備森嚴的監舍以及建國以來的警示教育圖片展。

  在警示教育會上,2名服刑人員分別講述了自己從“光芒四射”到階下囚一步步蛻變過程,深刻剖析了自己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思想根源和社會根源。第一位服刑人員曾經是名牌大學的高材生,他講述了自己不學法不知法,放鬆思想改造,為給朋友幫忙,在私慾膨脹下違規操作、火中取栗,墜入犯罪深淵的過程。錚亮的手銬,親人的肝腸寸斷驚醒了他的“糊塗夢”。他告誡中行員工,學法知法,遵紀守法,認真做人,就會樂在其中。第二位服刑人員用自己的犯罪經歷詮釋了“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真理,他白髮蒼蒼,其實只有40多歲,他手中的實權曾經炙手可熱,在同事眼中他是能人,在父母眼中他是好兒子,在孩子眼裡他又是個好父親,剛參加工作時也曾兢兢業業、理想遠大,就是因為虛榮心作怪,放棄世界觀的改造,挪用公款,一步一步走上犯罪道路,自毀了大好前程。

  他告誡中行員工,人時刻不能忘記世界觀的改造,要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工作生活中要堅持原則,法律的高壓線絕不能碰。他們二人共同的特徵,都是有過曾經讓人羨慕的過去,由於放鬆思想的改造,貪慾一步步侵蝕了他們原本善良的心靈,使他們人生目標逐漸脫離正確的軌道,價值觀不斷退化惡變,人生態度強烈扭曲,最終走向犯罪的深淵。正如古人所云: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他們的蛻變軌跡和由衷懺悔,強烈的震撼了員工的心靈,為全行員工提供了一部明辨是非得失的警示教材。

  座談中,許多員工表示,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嚴把依法合規關口,慎對“第一次”,要從他們多變的人生中領悟到跌落深淵的根源,謹防一失足成千古恨。今後在工作生活中要自覺加強學習,提高自控能力,遠離“汙染源”,在人生的“易發生事故地段”,經常提醒自己,管住嘴,管住手,管住腿,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溼鞋。要從案件中受到觸動,得到清醒,汲取教訓,自我警示,自我教育,以此為戒,增強遵紀守法自覺性,抵制不良誘惑,把握自我,永不迷航。

  現場教育結束後,為鞏固教育成果,該行發動全行員工開展為期半月的“警示教育大討論”活動。通過討論,讓員工真正認識到案件對個人、家庭、事業造成的重大影響和沉重打擊,清楚明白原江蘇省徐州市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靖大榮以身試法總結出的不合算的“七筆賬”,同時要求每位員工撰寫一篇觀後感,對總結深刻、落實有效的單位及個人,市分行將給予通報表揚與獎勵。

  下一頁還有更多銀行員工警示教育心得體會>>>


銀行員工警示教育心得體會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