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畢業的心得體會

  作為大學生涯的最後一課,實習不僅重要更有其獨特性,正是通過實習,讓我逐漸掌握怎樣把學校教給我的理論知識恰當地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時光荏苒,青春行走在時間的河岸,漸行漸遠。初夏又至,七月的腳步越來越近,轉眼四年的大學生活即將結束,又要開始新的征程。在這裡,我度過了人生青春純真的四年,忘懷的四年,這將成為我人生美好的回憶。

  XX年9月,剛入校的自己還是個不諳世事的懵懂少年,現如今已經改變了許多,變得堅強自信。記得我踏入校園裡的第一刻,心裡感到一陣陣的失落,想想自己將在這裡度過自己的大學生活,不免感到一絲失望。在隨後的幾天中,我努力做著調整。我安慰自己,能夠來到這裡上學,這也算是冥冥中的註定吧 我也知道“既來之,則安之”的道理,因此我決定從此要珍惜我的大學生活,珍惜每分每秒,還要在以後的時光中愛上我的母校。事實證明,在這四年的大學生活中,我也正努力實踐著它。

  這四年中,學校中的許多教授與老師孜孜不倦的教誨著我們,把知識的火炬傳遞給我們,為我將來的工作打下了基礎。他們是一盞明燈,指引著我未來前行的方向。

  在這裡,認識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大學同學。大家聚到這裡,也是一種緣份。四年同窗,相儒以沫,豈是幾個字能將它們一一敘來。友情是財富,在我今後的幾十年中,它將伴隨著我,直至我生命的盡頭。

  我見證了學院的成長,

  從一個校園有點小的舊校區到如今星海環繞、煥然一新的新校區。看到它的成長,心裡產生了一種喜悅,因為在這四年產生了對母校深厚的感情。

  機會如同時間一樣,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關鍵在於能否將機會抓住。當機會來臨時,如果沒有實力,那便也只會白白喪失良機而已。在閒瑕之餘,我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學校的圖書館給了我成長的精神食糧,充實了我的大學生活。每當下晚自習的時候,一個人走在校園裡,望著路燈下的時而長時而短的身影,心裡暢想著未來,不免產生對未來的無限嚮往。

  大學給我們提供了展現自我的自由與空間,同時也給予羽翼未豐的我們以呵護,為將來能夠自由地在天空遨翔磨鍊著我們的翅膀。在大學中,我懂得了堅持、懂得了努力、懂得了拼搏、懂得了付出、懂得了放棄……是你架起了走向成熟的橋樑,為我步入社會作好鋪墊。

  也許我曾經有些失誤,也許曾經迷失過方向,也許曾經滯留在某處沒有前行,也許曾經有過讓老師失望。這許許多多的不足之處,將與那些曾經不愉快的事,徜徉在我歷史的長河中,經過時間的洗禮,經過回憶的洗滌。當再次回想時,嘴角的微笑便是對此的最好詮釋。

  生活是實實在在的,每一個人都很普通,很平凡。夢想就像天空裡可以遠飛的風箏,但追求過高也難免於飄零。所以,還是腳踏實地的好。也許別離的時候,抱著簡單的行囊說,好像落了什麼東西,又想不起來是什麼。也許,這種隱隱的失落會陪伴我很長一段時間。我的這一段青春,這些同路人,我們攜手創造的一個時代,這些我最珍貴的,我怎麼也帶不走了,它永遠的留在了校園裡。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其實走過的路並非坦途。在學習生活中,我們都會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然而當面對困難與挫折時,我們應當敢於拼搏,勇於攀登,不應該自暴自棄,怨天尤人,更不應該生活在那自己所幻化出來的五光十色的自我解脫的肥皂泡中蹉跎歲月,虛度自己的青春年華。“挫折是一份財富,經歷是一份擁有,不是自己的,就別再勉強!”

  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 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可是在母校的四年時光卻一去不復返。只留有一份彌足珍貴的回憶,一種割捨不掉的友情,一段終身難忘的經歷。

  如果說潘朵拉的匣子是把希望留在匣子的底部,那麼我四年美好的回憶則刻在時光卷軸上。當閒瑕無事的時候,能開啟時光卷軸,重溫大學中的點點滴滴、酸甜苦辣,或許能找到生活的慰藉。

  人生最美好的大學生活就要永遠的劃上句號了,並將隨著時間的流逝,成為回憶。在今後的漫漫長路中,大學生活將是我永遠美好的回憶。它是我生命的一個里程碑,記載著我的一段最為美麗和寶貴的人生。七月,我將遠行,帶著對母校的深深眷戀和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告別我的學生時代。如今掉頭一去是風吹黑髮,也許回首再來,已是雪滿白頭了!昨天畢竟短暫,明天才是永遠,前方的道路依然會有很多荊棘,未來的日子未必就是風和日麗,但我堅信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讓我們一起期待明天會更好,期待母校的明天更美好!

  篇2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離開學校到公司簽訂的合同。從而完成了學生到社會人的轉變。離校那天沒有傷感有的只是嚮往。畢業對我而言是一件好事。只有經濟上獨立了,生活才能真正的獨立起來,才能逐步實現自己想要的一切。那一天感受了秦皇島的涼爽宜人,也體會了唐山火爐一樣的天氣。這就像學生生活與工作之後。

  我現在生活的這個城市很小,位於哈爾濱市的北部。五月雪化,十月下雪。夏天很美,冬天有些恐怖。現在正是藍天白雲,鬱鬱蔥蔥的季節。出差的時候會看到一望無盡的麥田和廣袤的森林。但也能感覺到這個地方的落後與貧窮,偶爾去趟哈爾濱,大城市的繁華有點讓我眩暈。我想想那些在北京工作的同學,我們的差距會不會越拉越大呢。

  剛來的時候我總是早早的起來跑步,去體育場打完籃球再回來。現在體力下降的太多了,即使能堅持跑步過去也要坐公交車才能回來。所以現在主要是在小區的廣場踢踢腿或者慢跑一會兒。

  工作之初沒什麼事,主要是負責打掃衛生,做個飯。現在負責的區域越來越大,經常是從早忙到晚,辦公室裡有很多excell要反饋,市場上有很多工程要談,公司裡還有很多客戶的貨沒有發出。做夢的時候還在崔貨,跟客戶解釋晚到的原因,現在最喜歡夜晚,沒人崔貨,沒人追要表格,沒人做單子,沒人找我抱怨。可以靜靜的看會兒書或者看會兒電視。

  賈經理前段時間鬧胃病,半個月的時間裡只能喝粥,所以一天三頓變換大米粥,小米粥,八寶粥。有次他對我感慨:“一定要注意身體啊,千萬別學我,我才29歲啊。。。。。” 是啊,我也剛剛25歲啊,看看自己漸漸鼓起的肚子和越來越少的飯量,我似乎對未來沒什麼太大的把握。

  有時會聽人講誰誰誰一個月掙了多少錢,我從不羨慕。我能拿到現在的工資已經很吃力了。

  畢業的時候一個老師發信息說“工作後多看些書”這句話我一直記著,所以買了很多文學和歷史方面的書。晚上的時候大多讀一些散文,心情煩躁的時候就練練字,心情特別壓抑的時候就讀中國古代史,幾千年的時間濃縮在一本書裡,一頁翻過去,很多人的人生就結束了。無數人的努力,到頭來只換回一句話。多少個朝代的往事,就像是在昨天。這讓我感覺到自己的渺小,人生不滿百,何懷千歲憂。

  還有人跟我講過 “日子都是熬出來的”現在越來越有體會。生活中的委屈,不是抱怨就能解決的,要進步就要有代價。要成長就必須交學費。

  工作中的煩惱總是讓我焦慮,但工資卡上不斷增長的數字卻時時的安慰我。這一年裡對酸甜苦辣的理解越發真切。日子總是要過的,願明天越來越好。

  篇3

  不知不覺中,我已經在社會崗位上度過了六個月的時間,這六個月的日子是我從青蔥校園走向複合型社會的過渡期,也是我人生歷程中很重要的一個轉折點。

  作為大學生涯的最後一課,實習不僅重要更有其獨特性,正是通過實習,讓我逐漸掌握怎樣把學校教給我的理論知識恰當地運用到實際工作中,讓我慢慢褪變學生的浮躁與稚嫩,真正地接觸這個社會,漸漸地融入這個社會,實現我邁向社會獨立成長的第一步。

  站在時間的這一端倒回去看,五個月的實習經歷教會我許許多多的東西,無論是對我以後的職業生涯還是對於我的人生來說,都是有益的。

  感觸挺深的,總結起來,那就是要認認真真做事,對自己負責。

  用姜汝祥博士的話來說就是:

  從依附型向獨立型轉變,堅守原則去執行;

  從服從型向主動型轉變,積極主動去執行;

  從個體型向團隊型轉變,協同一致去執行;

  從避責型向守責型轉變,承擔責任去執行;

  從封閉型向分享型轉變,開放心態去執行。

  第一、我們要學會自己獨立,不養成依賴的習慣

  社會是一個複雜的社會,適者生存也是社會一成不變的潛規則,當我們還是學生,我們可以躲在溫室裡,可以依賴,也可以無條件地索取,一旦踏入社會,我們就必須讓自己獨立起來,要學會選擇,學會自己作主,沒有誰可以幫誰一輩子,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我們處的時代講究優勝劣汰,不能獨立,勢必就要被社會淘汰。所以,我們要學會擺脫依賴的心理,讓自己慢慢獨立,自己為自己負責。

  第二、在物慾縱流的現代社會,要做到不隨波逐流,保持真我,堅持做自己。

  社會是一個大染缸,形形色色的人都有,不公平的現象也會有。社會終究是社會,它不是校園,也不若校園裡的一切那麼簡單明瞭,單純透明。社會充斥了成人之間的明爭暗鬥,面對這些我們無力改變的狀況,我們能做的,就是堅持自我,不隨波逐流。

  臺灣著名的作家劉墉說過,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應該有這麼一座堡壘,在平時的時候可能顯示不出其重要性,但是,一旦遇到特殊情況,我們可以一退再退,但是,退到不能再退,我們誓與堡壘共存亡。

  這也就是告訴我們,什麼叫原則。

  在工作中,我們可以忍受,可以退避,但是,我們不能放棄我們自己的原則,我們要堅持做自己,端正做人,專心做事。

  第三、工作的時候,要做到眼看四方,耳聽八方,也就是要眼到手也到。工作的事情,要主動地去做,而做任何的事情,都要勤快。

  作為辦公室的一個新人,在這個新的環境裡,勤快一點總是沒錯的。論輩分,辦公室的同事都是我們的長輩,論資歷,我們又都只是初出毛廬,沒有一點社會工作經驗,出於對前輩們的尊重,也是為自己創造學習的機會,辦公室的小事我們都要主動勤快地去做,不要認為自己主動多做一些事情就是自己吃虧,其實,事情做的比別人多並不一定就是自己吃虧了,有時候恰恰相反,我們做的愈多,我們得到的學習機會就愈多,便愈能鍛鍊我們自己。

  我們的主動積極會給我們創造更好的環境和的機會,只有去做,去付出,才會有收穫。

  第四、營造良好的人際關係網,有助於你的工作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