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入團第一課心得體會範文

  《入團第一課》是共青團中央於2017年5月2日在中國共青團成立95週年到來之際釋出的教育視訊,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你參考!

  篇1

  五月,是個鮮花絢爛的季節,空氣中四溢的花香,合著春韻、伴著夏律。當和煦的春風吹遍亞洲大地之時,我們迎來了共青團九十五歲生日。今天的中國繁榮昌盛,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但是我們不能忘記那些曾經為中華民族的民主、獨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青年們。

  五四青年節源於中國1919年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39年,陝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青年節期間,中國各地都要舉行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青年們還要集中進行各種社會志願和社會實踐活動,還有許多地方在青年節期間舉行成人儀式。

  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於探索、敢於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理性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而所有這些,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因此,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應該把這些方面結合起來,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鬥。

  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95週年的到來之際,由共青團中央出品的教育視訊《入團第一課》5月2號在多家媒體正式釋出。

  我係也響應中央號召,全系團員一起觀看《入團第一課》,觀看後全體起立、面對團旗宣誓。

  通過觀看該視訊,能夠進一步加深黨對青少年和共青團的親切和殷切希望,瞭解團的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瞭解共青團的品牌工作,瞭解發展團員的基本要求和程式儀式。

  篇2

  踏著五月青春的足跡,在紀念“五四運動”98週年之際,5月4日下午,鵬城社群開展紀念“五四青年節”主題團日活動,觀看《入團第一課》,進行“一學一做”團知識競猜,激發團員的光榮感和責任感。

  《入團第一課》是共青團中央於2017年5月2日在中國共青團成立95週年到來之際釋出的教育視訊,立足於青少年的接受特點,圍繞“入團”這一主題,生動展現“黨的關懷”“團的歷史”“身邊的共青團”“青年典型說”“加入共青團”等內容,使青少年能總體瞭解黨對青少年和共青團的親切關懷與殷切期望。

  紀念“五四青年節”主題團日活動是“一學一做”教育實踐系列活動之一,也是一堂生動的加強團員意識教育的思想政治課。通過本次活動,社群青年團員進一步加強了對共青團員的瞭解和認識,相信日後作為團員將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實際行動,表達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的堅定決心和喜迎黨的勝利召開的喜悅心情,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篇3

  為慶祝中國共青團成立95週年,進一步加強引導青少年增強對團組織的理解與認同,培養團員意識和先進性,於5月4日“五四”青年節,開封市第十中學組織開展部分共青團員參加“入團第一課”學習教育活動。

  本次活動主要以觀看教育視訊《入團第一課》為基礎,緊緊圍繞“入團”主題,生動展現了黨的關懷、團的歷史、身邊的共青團、青年典型說、入團程式和入團儀式等內容,培養團員意識和先進性,使新老團員在思想意識方面有很大的幫助和提高。

  此次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們體會到了黨對青少年的親切關懷和殷切希望,瞭解了共青團的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明確了團員需履行的義務和所享有的權利以及發展團員的基本要求和程式儀式,為學生今後的學習和生活指明瞭方向。

  篇4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標誌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 命的興起。從五四運動開始,中國青年作為社會進步 群體,在馬列主義影響下,投入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 反封建鬥爭中,並在這場鬥爭中發揮了先鋒作用。 繼上海青年團早期組織成立之後,1920年秋至 1921年春,北京、武漢、廣州、長沙等地的革命青年 分別在李大釗、董必武、譚平山毛澤東等人的領導 下,也在當地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的早期組織。在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1922年5月5日,中國社會主義 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市東園隆重開幕。 至此,中國的青年團組織實現了思想上、組織上的完 全統一,中國青年運動從此有了自己的核心,開始進 入了嶄新的階段。

  1920年8月,上海首先發起組織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北京、廣州、長沙等地區相繼成立。 1922年5月5日至10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 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正式成立中國社會主義

  青年團。 1925年1月改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35年11月黨決定將共青團組織改造成為民族解放 性質的抗日救國的青年團體。 抗戰勝利後,黨中央在1946年10月提議建立民主青年 團。 1949年4月召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 會。宣告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