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昆蟲記的讀書心得體會

  昆蟲的世界,也就是我們的世界。昆蟲也是地球上不可缺少的生物,昆蟲的生命一樣值得我們尊重,小編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昆蟲記讀書心得,有需要的也可以收藏起來哦。

  讀書心得一

  我記得小時候我是很討厭昆蟲的,因為總覺得它們的樣子很讓我害怕。尤其是蜂,蜂的刺使我不敢接近它,因為我被刺過。但讀了《昆蟲記》後,我不再對昆蟲們那麼反感了,反而覺得它們變的可愛了。

  這本《昆蟲記》的作者是法國的亨利.法布林。他寫的《昆蟲記》裡面,有好多昆蟲的名字,有很多是我連聽都沒聽過的,尤其是蜂的名字,我以前只知道兩種蜂的名字:竹蜂、馬蜂,但沒聽說過什麼採棉蜂、採脂蜂......

  竹蜂和採脂蜂的居住之處頗為有趣,它們是住在遺棄的蝸牛殼裡。那些愛捉弄蝸牛的朋友們可就要小心了,如果你倒黴的正好拿到的是已經居住了採脂蜂的蝸牛殼,那就只能怪自己了。採脂蜂往往選蝸牛殼中大小適宜的一節做它的巢,它們常常用細砂嵌在樹膠上做成有圖案的膜。在用樹脂和沙粒做成的蓋子下,還有第二道防線,用沙子、細枝等做的壁壘。在第二道防線後面就有兩間房間,一間大的給雄峰住,一間小的給雌蜂住,因為採脂蜂的雄峰比雌蜂大。

  有時候,採脂蜂築巢的時候,會因一個小疏忽而造成下一代的悲劇。如果採脂蜂在一個蝸牛殼中築巢,但它卻不知道蝸牛殼已經有主人了,等巢裡的蜂長大了,它們咬破了膠膜,衝破了防線,想解放自己。但是,它們的通路被一個陌生的家堵住了,因為這殼原本的主人的幼竹蜂還在孕育。就這樣,可憐的幼採脂蜂就因母親的一個小疏忽就結束了生命。

  這一個小故事,可以讓我們明白,一個小小的錯誤是不可忽視的,它可能會釀成一個讓自己終生後悔的結果。

  讀書心得二

  輕輕合上《昆蟲記》,我卻仍然沉浸在法布林引領我走進的昆蟲王國,一隻只可愛的昆蟲仍在我的眼前嬉戲。是什麼讓法布林獲得許多名人的讚許?是什麼讓他為我構造出了一個如此活靈活現的昆蟲世界?難道僅僅是他對生命的敬畏之情嗎?不,這裡還包含著法布林對科學的熱愛與執著。 法布林——這個人類傑出的代表,耗費其一生的光陰,就為了為這眾多平凡的自然界子民——昆蟲譜寫一部精彩的生命樂章。法布林用他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抒寫,為我們締造了一個昆蟲的樂園。從字裡行間我們都能深深地感受到法布林對生命的敬畏,以及他相信科學、注重觀察和尊重真相的精神。頓時,有一種深深的敬仰之情從我的心底蔓延開來。

  剛翻開這本書,我堅定地認為它一定是枯燥乏味的,可讀著讀著,我就發覺這本書比無聊的小說有意義、有趣味多了。我尤其喜歡的是描寫螢火蟲的那部分:在螢的皮上有一種白顏色的塗料,形成了很細很細的粒形物質。於是,光就從這個地方發出來。在這些物質附近,還分佈著一種非常奇特的器官,它們都有短幹,上面還生長著很多細枝,

  這種枝幹散佈在發光物體的的上面,有時還深入其中。這是多麼細緻的描寫呀!此時,我彷彿看到了法布林正在草叢中艱難地捕捉螢火蟲;此時,我彷彿看到了法布林正坐在顯微鏡前仔細地觀察螢火蟲;此時,我彷彿看到了法布林正在燈光下,認真地記著什麼,臉上露出喜悅之情......

  讀書心得三

  世界上的昆蟲都是各種各樣、形態怪狀的,《昆蟲記》這本書中就有許多昆蟲。

  說起昆蟲,那可是多的數不清呀,有石蠶、樵葉蜂、黃蜂、松毛蟲……其中最新奇的昆蟲要數樵葉蜂、赤條蜂、紅螞蟻。下面,我就向大家重點介紹一下樵葉蜂和赤條蜂。樵葉蜂是白色的,帶著一些條紋,它常常寄居在蚯蚓的地道里。當樵葉蜂遇到危險時,它會用零零碎碎的葉子把地道里的一段堵住,就平安無事了。樵葉蜂生卵時的巢是用大小相當形狀的碎葉組成的,大了也不行,小了也不行,你們說,是不是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