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昆蟲記的讀書心得體會

  好書需要多讀,每一次的閱讀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毛主席一本300萬字的《資治通鑑》竟然看過17遍,仍然手不釋卷,而我們缺少的正是這種靜心讀書的毅力,所以小編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昆蟲記讀書心得

  讀書心得一

  書籍是一位朋友陪伴在我們人生路上的每時每刻。咿呀學語時的早教書籍,上學時的課本,空閒時閱讀的名著。書在我們人生中無處不在,沒有書的人生是一個不完整的人生。

  在每個炎熱的下午,我都會捧著《昆蟲記》閱讀,伴隨著窗外的蟬鳴聲,鳥雀聲和作者引人入勝的文筆,冷靜又不乏幽默的言語,使我彷彿身臨其境,我看到了揮舞這“鐮刀”,用生命歌唱生活的蟬,看到了提“燈籠”的螢火蟲。

  提到螢火蟲就不能不提到它的另一面。 從螢火蟲的光來看,它似乎是一隻純潔善良的可愛小動物,

  但是,我不得不說,事實上它是一個無比凶猛的食肉動物,他在捕獵的時候往往會不擇手段。噓!你看!它發現了一隻蝸牛。

  螢火蟲靠近了蝸牛,它抽出“武器”—鉤子,這是一個非常細小,非常尖銳並且帶有麻醉劑的鉤子,用鉤子扎蝸牛。但是蝸

  牛並不會痛苦,所以與其說是攻擊,還不如說是“親吻”。就這樣“親吻”5到6次,蝸牛隻能任人擺佈了。然後,螢火蟲就可以享受它的“山珍海味”了。

  在這個奇妙的大自然中,一隻只貌似善良的小動物背後隱藏這許多鮮為人知的祕密,《昆蟲記》讓我瞭解了它們的祕密,使

  我增長了知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籍是叩開成功大門的敲門磚啊!

  讀書心得二

  這本書已經收到一段時間,因為近期較忙,所以我有時會看看書,一時也在時續時斷的感覺。對於昆蟲記,我老早就有耳聞,感覺是一套非常棒的書,群裡有也有媽媽在推薦它們,所以一看到網站上有試讀,馬上就申請試讀。

  拿到手,書也包裝得不錯,相當的仔細,本套書一共10冊,分別是:《蟬》、《胡蜂》、《蟋蟀》、《螳螂》、《蝗蟲》、《蠍子》、《花金龜》、《神天牛》、《聖甲蟲》、《蜘蛛》,我拿到是《天牛》。真是有意思,小時候我們也會經常看到這種昆蟲,現在反而越來越少見了。

  對於城裡的孩子們,高高的高樓建築,很少的草地,只有到公園裡才能尋得小昆蟲的芳蹤。在我們小的時候,這種小動物也是很多的,對於小動物我也是憑自己的喜好,有時見到某些小動物們很害怕。對於動物的生活習性可能更不瞭解,只知道玩樂。現在童年已過,但是對於讀書學習,永遠不晚,我們只有通過自己努力學習,可以在孩子問我們知識時不至於答不上來,也讓孩子在自然中與動物和諧相處,瞭解小生物的點滴生活。開啟書一看,看看天牛的樣子,原來天牛有這麼多好玩有趣的故事。

  本書從天牛的成長,從幼蟲、住宿、生活習性、成長過程,每一個過程都進行了詳細的描述,語言非常生動,而且寫得非常有意思,把看似強大的天牛從幼蟲到成蟲的過程寫得很清楚。天牛小時候住在橡樹上,每天都吃著木屑子生活,它們在橡樹上打洞,破壞能力很強,天敵有著鳥類等。每天天牛的幼蟲都在木頭上打洞,為它們的成蟲做準備,過上另一種生活。當它們渡過了一個冬季,終於安然成了另一幅模樣,有著長長兩節的觸角,像極了會唱京戲的.,然後可以振翅高飛,過上新的一種生活。

  本書寫法語言特別流暢,以第一人稱所寫,沒有深奧的文字,讓人一讀下來就覺得輕鬆,而且寫法以擬人的角度出發,描述動物時維妙維肖,以及很多彩色照片,而且都非常清楚。讓孩子能夠明白小天牛是怎麼成長起來的。我相信孩子一定會很喜歡,從認識昆蟲入手,對它們的生活習性的瞭解,以及它們生長的環境,比我們那時所知道的要全面的多。讓孩子多讀書,就有如插上一對翅膀,讓孩子熱愛書,學會觀察生物,熱愛自然!

  讀書心得三

  我們生活在一個資訊時代,滑鼠輕輕一點,搜尋引擎立刻彈出你需要的東西。老祖宗的預言是多麼精確: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古時候這句話是誇讚讀書人的,因為他們博覽群書,知道的多。那麼對於網際網路時代,這句話就是是褒貶不一了,大家都熱衷於網路搜素,對書本視而不見。於是流水線一樣的句子和作品充斥著這個世界。

  所以我們青少年是有必要讀一些好的有益的書,來豐富和陶冶自己的精神世界。

  好書需要多讀,每一次的閱讀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毛主席一本300萬字的《資治通鑑》竟然看過17遍,仍然手不釋卷,而我們缺少的正是這種靜心讀書的毅力。

  第一次接觸《昆蟲記》是小學時候,是學校裡暑期推薦閱讀書目,而我認為一些蟲子有什麼好看的呀,能寫出什麼,不外乎蟲子們吃飯,睡覺,打架,找食物。當時是極不願意地閱讀完了。看完了自己感慨地說:"呀,還真的很不錯!有趣極了。"貪玩的我很快就忘記了。

  這個寒假再次拿起《昆蟲記》細細閱讀竟然有了很不一樣的感覺。

  《昆蟲記》的作者法布林對昆蟲著迷,一生都致力於昆蟲研究,他把昆蟲當成自己的好朋友,廢寢忘食地觀察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用活潑生動的語言記錄下來。展現給人們一個豐富多彩,詩情畫意的昆蟲世界。

  "誰不認識這美麗的蝴蝶?它是歐洲最大的蝴蝶,穿著栗色天鵝絨外衣,繫著白色皮毛領帶"。瞧,這樣優美的描寫怎能不讓人愛上這大孔雀蝴蝶呢!

  他稱蟋蟀為歌唱家,他用幾百字來描寫蟋蟀的翅膀,他提著燈在黑夜裡極有耐心地等待著蟋蟀的光臨。他知道蟋蟀們在什麼唱什麼歌,他知道蟋蟀們是偉大的建築師等等。法布林就是這樣穿行於昆蟲世界,連線昆蟲與人類的橋樑,讓更多的人瞭解昆蟲,喜愛昆蟲。

  而我彷彿看到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大自然中,一個看似怪異的人趴在地上,一邊用放大鏡觀察昆蟲,一邊往本子上記錄,一邊情不自禁地微笑起來,一邊又絮絮叨叨地說著什麼,彷彿那昆蟲能與他對話一般。

  法布林也曾遭到別人的嘲笑和不解,也曾遭遇生活的困窘,可是他從沒氣餒,堅持自己的事業,為世界貢獻了這本既是科學又是文學的名著。

  昆蟲跟人類同處一個地球,它們也有日常生活、喜怒哀樂,而昆蟲帶給我們的啟示是無窮的,所以我們也像法布林那樣與昆蟲做朋友吧。

  大自然的奧妙是無窮的,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去發現。聽,鳥兒的歌聲多麼清脆,昆蟲的鳴叫是多麼迷人,綠草、鮮花是多麼充滿生機......聽到,看到這些怎麼能不賞心悅目,積極向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