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企業文化心得體會3篇

  企業文化作為社會大文化的一個子系統,客觀地存在於每一個企業之中。優秀的企業文化,將極大地促進企業的發展,反之則將削弱企業的組織功能。下面是帶來的讀企業文化心得體會,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讀企業文化心得體會篇一:

  觀海爾CEO張瑞敏的視屏演講感觸很深,我從三個方面談一下我個人觀後感想;

  首先企業文化就是不斷的變化,“改變對事務的認識,沒有改變事實的本身”這一點我非常贊同。企業發展過程中沒有一成不變的,要發展就要創新,創新就要改變,改變就要創造性的破壞,因此企業要營造一種敢於創新的企業文化才是樹立百年企業的基石。我們企業目前處於發展階段,需要不斷的改變才能夠做到客戶滿意,因為市場在不斷的變化,消費者的生活習慣在不斷的改變,消費者的消費意識也在不斷的提高。因此企業內部變化是順應市場變化的需求,滿足客戶的需求,公司在發展方向不變的前提下,什麼管理模式,什麼薪酬體系,什麼營銷思路都可以改變,都可以嘗試,觀念改變,行動才能改變。只有不斷的改變觀念,提升公司內部員工對客戶的認識,對產品的認識,對市場的認識,才能夠做到不斷變化的持續提升的公司企業文化。

  其次是企業內部的1010原則:即公司內部樹立10%的標杆也就是榜樣,10%的淘汰制度,淘汰那些沒有創造價值的員工,建立持續向上發展的人力資源結構;這一點我也是非常贊同,企業就是在經營產品的同時在經營人,培養人。人無完人,只有不斷的改變自己提升自己,才能夠做出好的產品,優質的產品,客戶認可的產品出來。企業內部一定要樹立標杆榜樣,我覺得這是參照物,這是標準,只有這樣才能激起員工的使命感和進取心;也只有淘汰表現差,業績差,能力差的員工才能使企業內部形成一種無形的壓力,無形的推動力;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最終達到自己設定的企業目標方向;

  再次就是營銷的三易即變易、不易、簡易;非常有道理。在營銷過程中市場是不斷的變化,因此營銷的策略也是不斷的變化,沒有對策的營銷沒有市場變化的營銷是虛擬的,是沒有價值的,不易;在營銷中唯獨不變的就是誠信,誠信是根基,誠信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核心平臺,沒有誠信的交易是不長久的,沒有誠信的營銷是皮包公司,中國人講誠信,西方國家更加講誠信,因為西方國家信奉上帝,而中國企業誠信度隨著國際化市場競爭也要講誠信,也必須做到誠信,只有這樣才能做大做強。簡易:往往我們做企業管理說的多,做的少,檔案多,實效的少,無用的多,可控制的少,因為企業走入誤區,認為越多越規範,越複雜約有水平。我們一定要清楚凡事不要複雜化,企業最怕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一定要簡約流暢,簡單明瞭,儘可能讓小學畢業的工人明白,知道怎麼去做。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有效順暢的執行;

  以上三點是本人學習後的感想,也清晰了自己的工作思路,知道該怎麼去做,怎樣去做好份內的工作。

  讀企業文化心得體會篇二:

  阿里巴巴,一個於1999年由18個人開始創立B2B的網上貿易平臺,現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網路公司和世界第二大網路公司。它旗下還有個人網上貿易市場平臺淘寶網,基於中介的安全交易服務支付寶等多家子公司。然而,這樣一個大集團,從十幾個人到上萬名員工,究竟是怎麼管理的呢?正如作為阿里巴巴CEO的馬雲所說,答案只有簡單的五個字——價值觀,文化。凡是到阿里巴巴的新員工都必須進行為期一個月的企業文化學習。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生產經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並遵守的、帶有本組織特點的使命、願景、宗旨、精神、價值觀和經營理念,以及這些理念在生產經營實踐、管理制度、員工行為方式與企業對外形象的體現的總和。研究發現,企業的發展歷程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經營產品,第二階段是經營品牌,第三階段是經營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成功的基礎與支撐,它決定著企業的方方面面。

  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正是由於有了這個屬於企業的使命,才讓馬雲等高層管理者在做重大決策時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與目標,也讓整個團隊整個公司始終保持著堅持不懈的動力,成為奮鬥的主人,同時也是這種使命感吸引著全世界的優秀人才,讓擁有特殊技能的精英融入集體中,不遺餘力地將自己的所學貢獻出來,實現知識共享。對於阿里巴巴,它是中國第一,所以它沒有得模仿,這時候,就是這個偉大的使命驅動著阿里巴巴的發展,同時也讓所有成員都感覺到自己正在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阿里巴巴的願景有三個:1、成為一家持續發展102年的企業;2、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3、打造全球最佳僱主公司。一個企業,擁有共同的美好的願景,就會擁有共同的嚮往與希望,一起加油鼓勁,在共同的使命感的驅動下,大家就會形成凝聚的力量,勁往一處使,團結一致,竭盡所能,創造出一個個非凡的成績。阿里人還擁有一個共同的夢想:通過發展新的生意方式創造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它激勵著阿里人為著奮進,也充實著每個阿里人的人生價值。

  阿里巴巴的價值觀是著名的“六脈神劍”,即客戶第一、團隊合作、擁抱變化、誠信、激情、敬業。阿里巴巴的所有人都必須牢記企業的價值觀,他們在工作中、日常生活中、與他人相處交流中,始終秉承著這些觀念,才讓企業都能夠在時代的變遷中始終處於不敗地位。一個企業,只有擁有正確的價值觀,才能讓每個人都時刻維護企業形象,才能正確對待面臨的眾多挑戰與誘惑,才能在經濟飛速發展、挑戰與機遇並存的當今時代壓力下歡聲雀躍,也才有客戶滿意、員工開心、公司輝煌的共贏。只有生產的產品滿足顧客的需要,始終站在顧客的角度上看問題,一切從顧客的利益出發,從而達到並且超出顧客的期望值,企業才能深得人心,所以有了“客戶第一”。時代在變化與發展,一個團隊,只有每一個員工都彼此相互合作,取長補短,共享共擔,同時還要擁有適應與變化的能力,既具有前瞻的意識,善於創造變化,創造機會,又能夠主動接受變化,在變化來臨時很好的適應變化,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企業才能發展,所以有了“團隊合作”與“擁抱變化”。阿里巴巴,為了讓員工抵制誘惑,貫徹“永不把賺錢作為第一目的”這一原則,時刻擁有樂觀積極、永不放棄的激情,擁有專業執著、盡職盡責、追求卓越的工作態度,於是有了“誠信、激情、敬業”。不同企業的價值觀的具體表達或許不同,但是,一個企業的價值觀,決定著企業的每個人的處世態度與方法,只有當企業的價值觀是既符合本企業又符合時代要求的,是正確的並且具有積極作用的,是對員工具有指導作用的,是切實的融入到企業每個人心中的,才能不斷激勵著每個員工自覺地維護企業形象,為企業著想,腳踏實地,全心全意,從容而堅定地為企業奮鬥。

  阿里巴巴還有一些針對子公司的“阿里橙”文化,它通過LOGO一張笑臉傳遞著笑臉文化,代表著激情與歡樂;淘寶通過要求學會倒立傳遞著倒立文化,自非典時期開始,便開始傳播著健康與成功挑戰自我的快感與自信;支付寶通過讓員工在logo上摁手印傳遞著手印文化,代表著責任與承諾,也代表著員工與企業的融為一體、共同成長;中國雅虎通過形成創業型團隊傳播著光腳文化,“沒有顧慮,沒有負擔,全新的衝刺在創業的前線上”,堅定執著地重新開始自己的門戶搜尋網站之路;阿里軟體通過從“蝦米市場”切入卻有著“讓天下沒有難管的生意”的使命傳播著紅軍文化,有理想,有困難,像紅軍一樣闖出一條新路來。一個企業,不同的子公司,不一樣的文化表現,卻有著一個共同的價值觀,有著一個共同的企業文化核心,共同為了母公司而奮鬥。

  阿里巴巴,在員工招聘時就通過多方面來考查員工是否具有與企業相同的價值觀,招聘進來後還要先進行一個月的企業文化培訓,平時也經常性的進行企業文化薰陶,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讓企業文化融入人心,凝聚人力,激勵人心,約束與指導著員工正確而積極地為企業而奮鬥,同時通過企業文化也可以看出一個企業在社會的地位與價值,從而讓員工自主而自豪的為企業奮勇前進。阿里巴巴體現企業的不僅有著精神上的文化,還將企業文化通過Logo、手印、倒立舉動等多形式地表現出來,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行為化,潛移默化中讓企業真正成為一個整體,一個積極向上的整體。

  讀企業文化心得體會篇三:

  目前,我們公司面臨著重大的發展機遇,發展與機遇並存,對我們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挑戰,我們的工作如果每天都有一些進步,都會對公司的蓬勃發展一個有力的推動。作為一個部室主任,如何更好的完成公司交給的任務,帶領部室的員工努力的工作,是我經常思索和研究的問題,也存在一些疑問和難題。通過學習餘世維博士主講的成功經理人的管理藝術—《企業變革與文化》報告後,使我深深的意識到本部門的管理工作有許多需要加強的地方,下面按照餘世維博士的報告結合自己的工作進行分析,使我受到很大的啟發。

  在餘世維博士的報告中以貝爾.阿爾卡特公司為例,講述一個公司不可能沒有文化,一個公司不可能完全不知道文化是什麼,只能說我們有哪些地方需要補強,就是還要再加強一下,或者說我們原來有這個文化,慢慢的就不見了,我們在企業發展中間面臨很多激烈的競爭,需要多補強這種文化。對於一個公司是這樣,對於一個部門更是這樣,正如餘世維博士所說的,一個企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獲勝,就必須不斷的補強自己不足的地方。那作為一個部門,同樣得需要補強自己存在的不足,才能形成強的凝聚力、執行力的團體。

  要做到及時與快速。這是指決策迅速、反饋迅速、作業迅速。作為一個部門負責人一旦接到公司的任務,必須快速拿出實施方案,將方案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反饋完善,並及時推動方案的實施與落地,抓住快速發展的時機,保證任務的順利完成。正如餘世維教授所說的:我們比對手快一個月、快一週、快一分鐘,哪怕快一秒鐘,我們就獲得勝利。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曾說過,我們的改革是摸著石頭過河,意思是說,改革發展是一個新生的事物,我們沒有任何經驗和成功的模式來汲取借鑑,我們要變發展邊摸索,不要貽誤戰機。同樣我們接到公司的任務後,要決策迅速、反饋迅速、作業迅速,哪怕比競爭對手快一秒鐘,我們的勝算就高一籌。

  在我們單位有許多年輕的員工,工作積極性也特別高,或多或少的存在看重自我發展的想法,針對這種情況,我在做他們思想工作的時候,要求他們把自我發展與企業的振興聯絡一起,在為企業做貢獻的過程中獲得自我發展。在以後的管理中,要加強對員工主動與進取的教育。在工作中培養競爭與取勝的心態,不斷要求自我調適與自我發展。一個人不應問公司能給我什麼,而應問自己給公司做些什麼,自我除錯自我發展,培養取勝的習慣。每天都要求自己有一點進步,做同樣的事情一定要做的比上次更好,這樣日積月累,離成功的距離會越來越近。

  餘世維在報告中講到,在工作中,還要做到變通與簡化。凡事都儘可能的簡單跟靈活,做工作不要拘泥於固定的模式與思維,不要一動就說過去就是這麼做的,即使這樣工作十年、二十年仍舊是這個樣子,不會有多大的進步。我在和員工交流的時候總是提出:每天都有一點收穫,每件事都要有一點改進。做工作就應該用心去做,一件事情交給我,應該怎麼做,應該考慮的周到些,如果這件事由別人來做,會做到什麼效果,而自己做會有什麼沒考慮到的地方。吸收別人的方案的優點,彌補自己沒有考慮到的地方。每天都有一點收穫,每天都有一點改進,日積月累我們的工作就會不斷的進步,緊跟公司快速發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