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財務報表論文

  財務報表即會計報表是企業會計系統在一個會計期間內企業經濟業務和交易活動的最終貨幣反映.它通常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財務狀況變動表以及其他文字說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公司財務報表注意事項分析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上市公司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在謀取公司長遠發展的過程中,財務報表分析方法顯得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在進行財務報表分析時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並針對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提出了改進意見。

  關鍵詞: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注意事項

  一、正視財務報表分析使用資料自身的缺陷

  1.財務報表自身的真實性。企業會計資訊質量要求企業的會計資訊必須具有真實性,不能提供虛假的財務報告。上市公司與審計單位合謀,要求審計單位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是長期以來一直在困擾廣大財務報表使用者的問題。早先的“瓊民源”事件,作為我國第一家被取消上市資格的上市公司,正是因為當時出具了不真實的會計報表而被查處的。可見,注意財務報表自身的真實性,對於上市公司來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事項。

  2.財務報表自身的可靠性。會計資訊質量要求一個企業的會計資訊必須要具有可靠性,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事項作為依據,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但是在實際操作時,尤其是上市公司財務人員較多,可以說是魚龍混雜,有些人會利用權力之便去提供虛假的交易、事項確認收入,如果公司監管嚴格可能會控制這種狀況的發生,但是上市公司往往是一體的、利益是共享的,財務人員之間很容易相互包庇促使這種違背會計資訊可靠性的狀況發生,那麼上市公司期末出具的各種報表資料也相對性的存在不可靠性,而作為財務報表分析使用資料的主要來源,上市公司應將其自身的財務報表資料的可靠性作為特別的注意的事項。

  3.財務報表自身的及時性。及時性要求企業對已經發生的交易事項,應及時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它也是會計資訊質量的要求。但是,上市公司在進行實際賬務處理時,往往因為公司體系龐大,特別是銷售人員經常在外出差跑業務,時間長,報銷單時常常是數十天之後的事情,而之後的財務報銷單常常被列入管理費用進行賬務處理,這樣就會直接影響利潤表的填制。再如,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是業務範圍廣泛,不僅僅限於國內,業務發票處理即使通過EMS或者目前被稱得上很快的物流快遞,但是畢竟還是具有滯後性,在確認收入時根據收到的發票進行收入確認,便會造成財務報表資料的不及時性。不管是利潤表還是其他的財務報表資料作為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時所使用的主要資料。那麼,上市公司都應特別注意自身財務報表的及時性。

  4.財務報表資料的謹慎性。企業會計資訊質量要求,企業在進行會計交易事項時,無論是會計確認、會計計量還是報告均應該保持應有的謹慎性,不能高估自身的資產與收益、低估應有的負債與費用。在市場經濟環境的影響下,上市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會面臨風險、會有不確定性,如果上市公司不能嚴格按照謹慎性原則進行賬務處理,那麼最後出具的報表根本不可能避免虛增利潤、資產等一系列問題。因此,作為龍頭引導者的上市公司就應當以身作則,堅持謹慎性原則,將它也作為一個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進行考慮。5.財務報表內容的完整性。通常所關注的四大會計報表主表都有固定的框架結構,報表附註作為報表內容的延伸,能夠陳述出財務報表不能反映或者不能詳細反映的資料來源,但沒有統一的格式,在企業會計準則中也只是列示出了企業必須要列示的主要內容,這就給很多上市公司了一個空隙。很多上市公司往往會忽略財務報表附註的重要性,例如重要會計政策的變更、關聯方交易、或有事項的發生以及重要報表專案的說明等,會對上市公司在進行財務報表分析時造成影響,所以上市公司要把財務報表的完整性作為一個特別注意的事項。

  二、認識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的侷限性

  1.比較分析法的侷限性。比較分析法可以幫助上市公司看到自身的發展狀況以及自己所處的位置,但是比較分析方法在使用時要求使用者一定要選擇具有可比性的比較物件才有意義。很多上市公司在實際選擇時往往會受到經營規模、經營方式等因素影響,在選擇計算方法、計算基準時會選擇各自的比較物件。如若選擇不恰當就會使財務報表分析失去意義,甚至會影響決策者做出錯誤的決策,導致公司走上困境。所以,上市公司在使用比較分析法時,要將其存在的侷限性作為一個特別考慮的事項。

  2.比率分析法的侷限性。比率分析法要求在計算口徑上保持一致,相對比較簡單,但該方法是建立在財務報表資料的基礎上,若財務報表資料不真實,那麼採用比率分析法時所計算出的結果就很容易誤導財務分析者。另外,單純的比率分析法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評判標準,比率的高低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劃分。所以,上市公司在採用比率分析法時,需要考慮到它自身的侷限性,將其作為一個特別注意事項。

  3.趨勢分析法的侷限性。趨勢分析法可以反映一個公司的發展趨勢,合理使用能夠為公司長遠發展做出預測。趨勢分析法是在財務報表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的,而這些資料隸屬於不同的會計期間,目前的市場經濟發展狀況,上市公司的經濟很容易受到諸如通貨膨脹等因素的影響,嚴重時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會受到很大的波動,那麼採用趨勢分析法時就會失去分析的價值。所以,採用這種分析方法的上市公司應當將趨勢分析法自身的侷限性作為一個特別注意的事項。

  4.杜邦財務分析法的侷限性。杜邦財務分析法雖然能幫助上市公司找出自身問題所在而廣泛使用,但它也存在侷限性。首先,在計算總資產週轉率時它所採用的總資產與淨利潤,他們並不匹配,所以它並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的實際報酬率;其次,經營活動損益與金融活動損益、經營負債與金融負債也並沒有進行區分,所以在這個基準上的盈利能力分析是不夠明確的;最後,雖然現在很多上市公司對杜邦分析體系進行了改進,但內容複雜,工作量較大。所以,上市公司在使用杜邦分析方法時一定要考慮到它所存在的侷限性.

  三、關注財務報表分析的人為因素影響

  1.財務人員的工作能力。對於上市公司而言,懂財務知識、具備專業能力,是一個財務人員最基本的要求。從財務報表分析人員的角度,雖然上市公司都會選擇經驗豐富以及專業能力知識很強的人,但是畢竟進行分析時,需要大量的資料才能得出一個分析結果,這樣的工作量很大,上市公司的財務人員分工結構這塊都很細緻,原始憑證在經過層層的傳遞、稽核過程中,它的錯誤率被降得很低,但是人的工作耐力總是有限的,財務報表分析人員在分析時,很難免在工作中出現錯誤,並不能保證分析出的結論就是準確無誤的。所以,對於上市公司而言,無論是財務人員,還是整個財務團體的工作能力都至關重要,對財務報表分析都有很大的影響。那麼,財務人員的工作能力就應該作為一個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

  2.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有的財務人員在一個小公司內做到一把手,但是為了得到更大的進步,他們往往都會選擇跳槽到更大的平臺,而上市公司也基本上也是他們的選擇物件。那麼一個新的工作的開始,除了開始的不適應以外,職位的落差也會造成他們內心的不平衡,有開始的滿心歡喜到排斥,他們就會不認真的工作,嚴重的甚至會喪失自己的職業道德,使最後出具的報表有誤,以致財務報表分析結果也並不可靠。可見,一個良好的職業道德操守對一個上市公司的重要性,所以,上市公司在進行財務報表分析時應把它作為一個特別注意的事項進行考慮。

  四、考慮企業自身的行業及經營環境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一個上市公司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它會受到與之相關的各行各業的影響,特別是它自身所處的行業環境。站在手機前端數年的諾基亞產品,它所附屬的公司是當時芬蘭最大的上市公司,它之所以走上被收購的道路,不是因為它退出新產品過慢,而是當大多數手機廠商著力於安卓市場的開發時,它仍然沉迷於自己的塞班王國以及微軟藍圖,進而廣大的消費者迅速的接受安卓系統後,很自然就對它造成了極大的市場衝擊。同時,一個上市公司也應當關注自身的經營環境狀況。當時震驚財務界的“銀廣夏”以及“鄭百文”事件,最後出現倒閉破產的局面,從他們自身的經營狀況的角度考慮,他們並沒有對自己所處的經營環境進行詳細分析,也或許他們是認識到了自身的經營環境而不願意面對,提供虛假財務資訊、虛增收入及利潤、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給其提供不真實的財務報告等等一系列的行為,最終導致被查、破產。因此,上市公司在進行財務報表分析時要正確認識自己所處的行業環境和經營環境,尋找自己的問題,以免重蹈覆轍。

  參考文獻:

  [1]王慧萍.淺談財務報表分析[J].財務與會計,20109.

  [2]邵輝.財務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業務技術,20088.

  範文二:財務報表與內部控制的雙向審計研究

  摘要:繼世通和安然事件發生以後,越來越多的執業界人士意識到僅僅依靠財務報表審計來評估上市公司存在的財務舞弊風險是遠遠不夠的,據此,提出把財務報表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結合起來,把投資者、債權人等利益相關者的監督和企業內部控制結合起來,整合審計一經提出,得到了廣泛推崇。

  關鍵詞:財務報表審計;內部控制審計;整合審計

  一、緒論

  1、財務報表審計基本理論

  財務報表審計是指註冊會計師接受委託,在實施審閱程式的基礎之上,通過執行審計工作,對企業對外提供的財務報告是否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編制,財務報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適用的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真實公允地反映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發表審計意見的鑑證業務。財務報表審計最早起源於19世紀以前,目前在世界各國範圍內已發展成熟,美國、日本等國家很早就頒佈實施了財務報表審計準則,我國也早在1996年就釋出了國家審計基本準則,相關學者對財務報表審計的研究成果不計其數。

  2、內部控制審計相關概論

  內部控制審計是指註冊會計師接受審計委託,對被審計單位特定基準日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設計和執行的有效性進行審計,並在此基礎上發表審計意見。在研究美國COSO釋出的《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和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中有關內部控制概論的基礎上,將內部控制進一步細分為:廣義內部控制和狹義內部控制,廣義內部控制採用COSO《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和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中內部控制的概念;狹義內部控制概念借鑑美國PCAOB釋出的AS2中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概念,是指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旨在實現與財務報告有關的內部控制審計目標的過程,其目標主要是為了合理保證企業財務報告及其相關資訊的真實公允完整。

  3、整合審計基本理論

  整合審計是指會計師事務所接受審計單位委託,依照相關法律法規,通過利用兩次審計工作的相似性來制定實施雙向審計的流程,在整合審計的實施過程中,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和內部控制制度由同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的同一專案組來執行,實施審計的整合計劃,合理運用他人的審計成果,以求實現兩種審計共同的審計目標。財務報表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的整合審計研究已經成為國際執業界最新的發展趨勢。在近十年的發展過程當中,理論界和實務界一直在孜孜不倦的對整合審計的效率和方案進行探索和研究。

  二、財務報表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的區別、聯絡

  企業的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的最終目標相同,整合趨勢明顯,但是財務報表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是兩種不同的審計模式,二者在實施審計程式的過程中也有著明顯的區別,筆者通過下表分析二者的區別和聯絡:

  1、審計業務範圍

  財務報表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都需要了解企業內部控制的設計和執行的有效性,必要時進行內部控制測試,但是二者在審計範圍方面有著本質區別,財務報表審計的審計物件主要是對某一時點的或某一會計期間的財務報表、內部控制測試的必要性、並在必要時測試內部控制有效性,在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方面,除了瞭解與財務報表審計有關的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外,對於其他內部控制不需要進行了解和評價,內部控制審計主要是對特定基準日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審計,對於內部控制必須要進行測試,對注意到的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在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中增加“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予以披露。

  2、審計目標

  財務報表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的具體目標不一致,但是二者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共同目標都是向財務報表外部的資訊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高質量的財務資訊,並對提供的財務資訊的真實公允性提供合理保證;但是,財務報表審計的具體目標主要是對財務報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都進行了真實公允反映,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編制發表審

  3、整合審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基於上述財務報表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兩種審計模式的區別和聯絡的研究,筆者認為,實施整合審計有可行性,有利於提高審計效率,節約審計成本,改善審計效果。從被審計單位的角度來看,整合審計可以有效避免被審計單位重複實施審計程式,收集審計證據,從而減少註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量,由此,整合審計可以有效減少被審計單位的經濟負擔。

  參考文獻:

  [1]李哲.財務報表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的整合研究[D].雲南大學,2015.

  [2]廖菲菲.內部控制審計、整合審計對財務報表資訊質量的影響[D].西南財經大學,2014.

  [3]黃雅丹.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審計與內部控制審計整合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