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公共藝術畢業論文

  公共藝術中已經容納了抽象藝術的形式,抽象藝術對中國傳統文化具有的特殊意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公共藝術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公共藝術畢業論文範文一:論公共藝術中的人文精神

  內容摘要 :公共藝術是存在於公共空間,並能夠在當代文化的意義上與社會公眾發生關係的一種思想方式的藝術,體現公共空間與民主、開放、交流、共享的人文主義精神,既是一個歷史性的文化載體,又有本身設計與製作的規範,它屬於藝術與設計的範疇。公共藝術的規劃與研究已成為當今以藝術設計為主體,綜合生態學、環境學、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工程學等交叉學科的內涵應用理論研究系統。其中有功能與文化的綜合、文化消費與文化教育薰陶、文化氛圍的營造等等。

  關 鍵 詞 :公共藝術 環境空間 人文精神

  公共藝術是城市環境中的一個特殊的景觀空間要素。它的體量、尺度、比例、空間、功能、造型、材料、色彩等對城市空間環境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公共藝術設計及其相關環境因素的形成,不僅在於成就自身的完整性,而且在於對環境產生積極的影響。在城市環境設計領域中,公共藝術可以採用各種方式來實現,如建築、城市雕塑、壁畫、園林景觀小品、公共設施、大地藝術、裝飾藝術、行為藝術、表演藝術等。由於歷史的發展與社會的需求,現代城市公共藝術正越來越成為一門新興而富於生命的學科。從世界範圍來看,幾乎所有的發達國家無不關注城市文化藝術與環境建設,它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的形象。

  一、公共藝術含義與環境空間的對應關係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必將對改善生活環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共藝術作為城市中文化藝術的傳播媒體,它不僅是高度物質文明的體現,而且還是人們尋覓的一個未來精神生活的空間。一件好的公共藝術作品,不但要求藝術家在改造時空的活動中發現新的造型和空間元素,而且要求觀賞者所有的感官同時參與和感應。

  公共藝術又是一種純粹賦予物體以形式和結構的載體,或者說是形式的創造活動和美學活動。作為一種試圖賦予物質觀察和文化現實秩序的創新行為,它始終關聯著社會歷史程序中的意識形態因素。它給予社會的物質秩序和文化秩序創造富有美感的形式和結構,滿足人們的物質和文化以及審美的需求。

  公共藝術與空間環境的關係是第一性的。在強調公共藝術作品的空間感的同時,拓展其時間感和流動感。它是將生活世界的各種因素,反映在空間形態、介面、構件等感覺體上。人們在置身這個空間環境時,由於形式與內容的結構相似而使公共藝術形態具有一定的適應性,便產生方向感,由方向感產生了認同感,使得公共藝術確立了與環境的關係,體現了社會文化的關聯,從而產生歸屬感。

  公共藝術為人們的精神文化活動提供了一種可視的形態,而人們的活動又遍佈生存環境的每一個角落,因此,公共藝術隨著人的活動而擴充套件成互相滲透密不可分的環境形態。

  公共藝術所置身的場所空間體現的是一種文化關係,是藝術家的創造與公眾互動構成對話的領域。置身於公共空間中的公共藝術是最具有大眾性的藝術,因為它直接向公眾展示。與公眾構成一個共同的場所空間,因而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融於生活之中,顯示其社會化的本質傾向。所以,一方面公共藝術作為場所的存在,受到了各種因素的影響,為人們審視生活的意義提供了一種角度,使觀賞者感悟到其中的文脈與美感。另一方面,公共藝術設計有賴於場所因素,是一種整合性的藝術創作。

  二、公共藝術的百分比制度

  現今世界上不少國家在發展公共藝術上採取了“百分比制度”的有效做法,它的基本含義是:用藝術來從事環境建設,使藝術與周圍環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種新型的公眾藝術。它的做法是從中央政府到各地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規定在公共工程總經費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為藝術基金,它僅限於公共藝術品建設與創作的開支。

  第一,確立公共藝術基本的審美標準以及在環境中的存在比例與投資比例。按照公共藝術城市化的審美標準實施規範,現代化比較發達的國家公共藝術在城市環境中的比例為60%或70%以上,而發展中國家的公共藝術在城市公共藝術上都採用“百分比藝術建設”的措施,即政府根據地方經濟實力制定出公共工程建設基金,用於環境藝術的建設。因此,公共藝術作為城市環境的美化載體,所形成的形態必然有著城市化的審美烙印。

  第二,組合與引導包括公共藝術社會化的運作機制,公共藝術是整體社會完整系統的一部分,在社會系統規劃中擔當著重要角色,擔負著具體的社會實用功能,公共藝術活動也是一種社會活動。因此,公共藝術的運作機制必須服從經濟規律,市場規律。這樣就需要加強公共藝術與歷史的關聯性研究,通過對歷史與藝術的探討,瞭解社會發展的各種因素對公共藝術的影響。

  三、公共藝術與人文精神價值

  公共藝術多元化的形式形成與環境的有效聯絡,體現了公共藝術的文化哲學態度與精神。公共藝術是介於純藝術與設計之間的綜合性藝術。從公共藝術的本質屬性來看,體現出一種融合的趨勢。很多好的公共藝術作品能引起人們審美的想象;很多藝術家也越來越多地應用新的媒介、混合媒介在公共場合表達自己的情感意識。特別是公共藝術的目的性與功能性並存於設計,因而所產生的形式也是多樣的。所以,公共藝術形式的表達實際上是對環境文化哲學態度與精神的綜合表達,是一種設計文化。

  隨著現代公共藝術的發展,公共藝術已從純粹意識形態的紀念性、宣傳性而轉向對藝術形式語言的探索;開始關注到環境藝術與地域文化及其生態環境的關係;強調設計對現實文化整體的關注與對話,開始了對城市環境及公共設施形態的整體規劃與合理設計的參與。

  結語

  由於公共藝術不僅僅是把藝術設計展現於公共藝術空間,此外,它還要求藝術設計具有與社會大眾進行對話的可能。一方面,公共藝術要能夠產生與大眾溝通的藝術語言及展示形態。另一方面,公共藝術不一定都要求具有觀念上的前衛性,它同樣可以表達人類恆常的理性與普通情懷。在多層次與多元化的文化時代,公共藝術具有較為獨特和明顯的文化價值,恰恰是它與所在的文化背景一道,被社會公眾引申出更廣泛的話題,並載入公共文化生活的視覺記憶的核心中,體現出公共藝術的“公共性”及“公共參與性”,體現出公共藝術與社會所產生的雙向互動性。

  從另一角度來看,公共藝術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以藝術表達方式去傳達公共社會領域的各種意向、價值觀念及審美態度等。公共藝術所要強調的公共精神的基本態度,是力求在具有社會理性與道德理想的公眾之間,恪守必不可少的“大眾認同”。這種“大眾認同”是公共藝術精神的內涵所決定的,也是公共藝術賴以生存與發展的社會基礎條件。因此公共藝術必須體現人文精神。

  參考文獻 :

  [1]韓巍.形態.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2]鄒文.美術社會觀——當代美術與文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

  [3]陳連富.城市雕塑環境藝術. 哈爾濱:黑龍江出版社,1997.

  [4]田衛平.日本環境雕塑. 哈爾濱:黑龍江出版社,1999

  公共藝術畢業論文範文二:論公共藝術品的表現媒介

  內容摘要:21世紀的今天,公共藝術品在材質的選擇上已進入了全新的時代,各種表現媒介的不斷交融、更新,使人們駕馭媒介表現的能力愈來愈強。從載體到自我表現、從外部形態到內部蘊含、從自身的表現到創造力的釋放,無不彰顯了材料作為一種藝術設計語言所呈現出的生命力。新時代的城市公共藝術品需要有新的語言、新的形式,在不同的背景下與時代對話、與環境對話、與大眾對話。而藝術家、設計師認識材料、領悟材料效能、感受材料的質地美,在探求材料內部規律的前提下,實現材料的正確選擇與合理運用,揚長避短,達到材料與公共藝術作品內容、形式的統一,公共藝術品與環境的和諧。

  關 鍵 詞:公共藝術品 媒介

  材料作為一種表現媒介,不僅是人們生活和生產的物質基礎,從藝術表現來說,更是一種“藝術語言”,是藝術的載體。這裡所說的“藝術語言”是指其在被藝術家或設計師放進了某種由它們自己或與別的材料共同組成的藝術環境中,構成某種藝術語境時,它便具有了語言的因素,材料便成為藝術語言,成了藝術家思想及意志的代言者。

  在材料的發展過程中,從使用純天然的材料製造器皿的初級階段到人們利用火製造材料的階段,從材料的複合階段到材料的智慧化階段,藝術家及設計師實現了從意識到觀念、從使用到審美意義上的轉變,即材料作為一種裝飾語言、一種造型要素出現在藝術設計領域。

  從材料自身角度來說,純粹意義上的材料媒介往往會使公共藝術品顯得單薄,只有找到公共藝術品的語境與材質美的結合點,才能彰顯作品的藝術感染力,體現材質所附加的精神內涵。如何將材料媒介的這種“物質性”轉變為具有精神內涵的“文化屬性”,真正體現材料媒介的自然美、生態美及帶給公眾視覺上與心理上的愉悅感,是我們研究材料作為公共裝飾藝術品的表現媒介的出發點;如何藉助媒介語言來表達公共藝術品的語境與大環境的融合、藝術家或設計師與公眾在思想上的交流與碰撞,這是理性與神祕的交織,是我們需置身其中探求的領域。

  從材料媒介的發展歷史出發,筆者將作為公共藝術品表現媒介的材料分為傳統型媒介、新型媒介和超媒介。這種分類有其相對性。依其作為語言要素來分析它的語境意義及與大環境的關係。這種關係是清晰與模糊、是確定與不確定、感性與理性的綜合。

  傳統媒介——感官與直覺的延伸與交融

  我們生活在各種媒介交織的世界裡,被各種形式及媒介的公共藝術品所影響、所感染。不同材料的公共藝術品帶給我們的資訊及其所表達的思想內涵千差萬別,這不僅是因為不同審美公眾的感覺有別,更是他們的感覺與直覺相交融的複雜性的表現。就傳統媒介來說,通常情況下軟質材料傳達給人一種隨意、溫馨、浪漫等感受;而硬質材料則表達一種莊嚴、力量等;木質材料傳達一種自然、原創;金屬材料傳達的是冷竣、威嚴……但這些材料所傳遞的資訊也不是唯一的,要根據具體材料的造型、具體紋理及色彩表現來詮釋自身的“內涵”。

  傳統意義上的材料媒介,是自古以來所運用的如木材、金屬、石質、泥料等等,這些材料的使用由來已久並還會繼續發揮重要作用。故在公共藝術品的創作設計中,研究如何利用傳統材料結合新的觀念,把傳統材料轉化成現代裝飾設計語言,將傳統材料與技術含量較高的現代材料很好地融合在一件作品中,是公共藝術品設計運用中的重要一環。如何把傳統材料成功地運用到公共藝術作品的創作中,藉以完成對傳統材料所蘊含的文化與社會意義的反思與批判,完成與現代思想的結合,是公共藝術品設計創作領域值得研究的一項內容。

  傳統媒介作為材料表現在公共藝術品中的運用是較為廣泛的,這與傳統媒介所具有的性質特點是分不開的,是作為永久性的藝術品而置於城市環境中。傳統的材料多種多樣,不可能一一羅列,筆者將其歸納為土屬類、金屬類、綜合類三類,來分析說明傳統媒介作為裝飾語言的特質與表現。土屬類包括所有從土地而來的物料如泥質、石質、木質等,土屬材料讓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包容、和諧的特質,具有強烈的親切感。

  例如朱樂耕教授的環境陶藝作品,即他在麥粒美術館前的大廳裡製作的一幅七米高,十七米長的傑作——“生命之光”,以瓷材質的美感來追求一種凹凸的光影效果,其視覺上的衝擊力使人感到一種生命內在力量的勃發和顫動。

  他利用火和土的語言,不僅巧妙地表現出了具有音樂節奏般的陶瓷肌理的美感、陶瓷材質特有的色澤美感,同時讓人通過這猶如土地、岩石般的肌理得到了人和自然的某種親密感,使人彷彿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中。而金屬包括不鏽鋼、銅、鐵等,具有經久耐用的特徵,與建築環境相得益彰。這也是傳統媒介一直以來被看好的原因。綜合類材料包括所有化纖合成、塑料、矽膠等,基本取自工業應用。

  21世紀的今天,公共藝術品在材質的選擇上已進入了全新的時代,新媒介、超媒介的出現,使人們駕馭媒介表現的能力愈來愈強,而在公共裝飾藝術品表現媒介的選擇上,藝術家趨向於傳統媒介表現的主要原因,是它既能滿足公眾的視感又能滿足公眾的觸感。

  新媒介——表現介質的多元化

  由於現代藝術的蓬勃興起,引發了材料世界的大變革,藝術家、設計師們開始認識到材料不僅是可視的、可觸控的,而且還是可嗅的。從有形的材料到無形的材料,從客觀的具象到主觀的抽象表現,個性化、個人化語言的追求,促使藝術家找出與個人獨特語言相適應的材料和技術手段,而形成多元化的格局。

  當我們面對一種新材料,也許我們會發現其本身就包含的獨特意義,我們可以從中解讀出不同的藝術資訊和文化內涵。比如說設計師為滿足公眾親水的心理要求,通過各種設計手法和不同的組合方式,如靜水、動水、落水、噴水等不同的設計做出了水的精神,給人以良好的視覺享受。

  以水為媒介構成的景觀小品如景觀噴泉包括與聲、光、霧、電巧妙結合音樂噴泉、景觀瀑布以建築物、山體等為背景的瀑布、水池、疊水等,多是利用水的流動直接設計水景,用自然元素作為造型要素,給城市人營造了一種自然和諧的環境。當下新媒介公共藝術呈現出非常良好的態勢,其創作領域相容了聲、光、水、電以及多媒體技術,它們在表達上的自由完全打破了陳舊的格局。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新媒介藝術對架上藝術最大的貢獻,是嘗試在傳統媒介的基礎上與新的媒介之間建立的一種對話。

  以聲、光、水、霧等媒介作為造型語言的出現,給城市增添了絲絲靈氣,也豐富了我們的視域。以光為媒介構成的公共裝飾藝術品是利用光作為造型的主要要素,這類藝術品有兩種效果:一種是普通光;一種是各種色燈光。它們都是通過光影對比造成的光影效果、光色對比所產生的不同光色效果來營造一種內外不同的空間光環境,豐富的光的色彩及層次給公眾一種溫馨、浪漫之感。光與傳統媒介的巧妙結合,產生了更加豐富的視覺效果。

  像著名導演張藝謀的《印象劉三姐》,是新媒介綜合運用巧妙的典型。《印象劉三姐》可以說是最具魅力的山水實景劇場,他利用晴、煙、雨、霧、水、光、聲等作為造型藝術語言,給作品增添了無窮的神奇魅力。作為一部大型的公共藝術作品,它集藝術性、民族性、視覺性、震撼性於一身,是一次視覺上的革新。

  相對於傳統意義上的新媒介,如聲、光、電、水、霧等,利用這些媒介所創作的公共藝術品的一大特點是其暫時性,所以具有大的靈活性,可以隨著時間的變化呈現不同的形態、色彩。這種新媒介的產生符合了現代都市人求新、求異、求變的心理。當下設計師與藝術家利用新媒介所創作的公共藝術品呈現給我們的多數是一種形式的表達,而缺少文化內涵及思想性。

  超媒介——尋找個性表現語言

  超媒介是在傳統媒介、新媒介的基礎上,藉助於多媒體、網路來接受和傳播資訊,它是非物質性的表現媒介。公眾在接受以超媒介為表現介質的公共藝術品所傳遞的資訊時,所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模糊的、不確定的、複雜的關係。與公眾的互動關係上一方面表現為真實的呈現,而另一方面又表現為虛幻的,是真實與虛幻的交織。

  與傳統媒介、新媒介的公共藝術品相比,超媒介更多的是強調自身語境的重要性,與環境的關係表現得較為模糊。比如城市廣場的資訊牌、指示牌等,設計者考慮得更多的是畫面的廣告性、資訊量以及畫面的裝飾性。而在大的環境上、在公眾的心理需求上又做了多少努力呢?畫面形式、顏色等資訊語言與環境的關係如何?畫面的造型語言與所處環境的和諧情況怎樣?這應是設計師及策劃者多多思考的。

  今天,我國城市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正在縮短與國外先進國家城市發展的距離,城市公共藝術亦然。但在網路技術等多媒體作為超媒介在公共藝術的運用上,在規劃的整體性、設計觀念的更新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比如說一個城市、一個小區的規劃可以說很經典,卻缺少具有形象性、象徵性的標誌;一條街道風景亮麗、極具特色,卻唯獨不見指示牌,讓人難以理解。有人說城市公共藝術是一個城市的名片,它不僅反映了城市的精神,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徵。所以我們的設計師要綜合利用網路、攝像、多媒體等媒介語言來展現我們悠久的民族文化。

  總之,不管是傳統媒介、新媒介,還是超媒介,媒介本身所帶來的資訊與表現公共藝術品語境傳遞給公眾的資訊是不同的。在公共藝術品的表現上,它融合創作者的思想觀念而傳達出文化資訊。這種資訊隨著不同創作者的不同觀念、不同文化素養、不同閱歷、不同表現方法而呈現出不同的語境。故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及用不同的方法去挖掘、發現公共藝術品表現媒介的意義、審美價值以及在作品中傳達出的思想,對公共藝術品的創作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翁劍青.城市公共藝術.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2]費菁.超媒介.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5.

  [3]孫振華.公共藝術時代.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3.

  [4]李硯祖.環境藝術設計.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