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公共藝術中所體現的價值取向論文

  公共藝術屬於當代藝術範疇,它使公共空間的藝術與社會公眾產生相互影響,體現著公共空間民主、開放、交流、共享的一種精神和態度。與古典藝術和現代主義藝術相比,最顯著的特徵在於其公共性。“公共性”作為公共藝術的核心理念,對公共藝術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提摯作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談公共藝術中所體現的價值取向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談公共藝術中所體現的價值取向全文如下:

  摘要:當今,公共藝術媒介的多樣性賦予了公共藝術造型無限的創造力,也營造了更為生動的公共藝術環境。“公共藝術”這個概念的價值和意義,不在於它是什麼形態,事實上,公共藝術可以採用各種方式來實現,諸如建築、雕塑、繪畫、公共設施;它也可以是地景藝術、裝置藝術、影像藝術、高科技藝術、行為藝術等。本文由公共藝術中的表現媒介展開,對城市文化價值的實現以及當代公共藝術作品存在的缺失多個角度探討公共藝術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公共藝術所體現的價值取向。

  第一章 公共藝術的界定

  公共藝術被界定為,處於公共環境之中、以訴諸公眾為目的併為公眾所認可、所接受的藝術。公共藝術的核心理念是彰顯具有普遍價值意義的社會公眾文化,倡導健康的審美意識和公共精神。同時通過公共文化領域的藝術實踐去推動公眾的社會理想及主人翁的觀念意識。

  但實際上,公共藝術這個概念是來自西方背景的概念,無論在國外還是在今天的中國,它的使用,基本上是被限於在美術或視覺空間藝術領域而非所有的藝術領域的。從邏輯學上說,這個貌似“全稱判斷”的概念,實際上是一個“特稱判斷”。所以,公共藝術其實是處於公眾可不受限制地自由流通的公共環境之中並與該環境相協調、以訴諸公眾為目的併為公眾所認可、所接受的長久存在的造型藝術。

  公共藝術是存在於公共空間的藝術,在當代文化的意義上與社會公眾發生關係的一種思想方式,體現公共空間民主、開放、交流、共享的一種精神和態度呈現。

  第二章 公共藝術的發展

  2.1時代特徵

  比較不同時期的城市公共藝術可以看出都具有獨特的個性魅力和時代特徵。

  過去,公共藝術大多采用名人、英雄、政治家的英姿樹立於廣場公園之中,雕塑背後一個個教育和激勵後人的了歷史故事。但這對於今天層層生活壓力之下的人們未免過於沉重。現代人呼喚具有平易近人、輕快活潑的公共藝術作品。所以,公共藝術正追求著一種與人對話,讓人浮生聯翩的藝術效果,讓公眾自己去解讀作品。

  就公共藝術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特點,揭示了在多元化的社會發展影響之下城市公共藝術的新思潮。

  2.2地域文化

  可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養一方文化。”我們可以說一方文化孕育一方雕塑藝術。最通俗的做法是當今眾多公共藝術專案中選擇諸多的當地文化歷史名人,或是在雕欄玉砌中借用歷史圖案,以及挖掘當地歷史典故、神話傳說等等,加以形象化展示,以此標註“具備了豐富的人文精神”。其實,所謂人文精神的體現仍應重在對當代族群的普世關懷方面。讓公眾最大化地享受到公共藝術所帶來的潛移默化的文化育惠,讓公眾在公共藝術中感受到身心愉悅並能夠喚起人們心底集體向善的情懷,讓公眾在公共藝術中增強自身民族自豪感與公民自主自律精神以獲得共生,讓公民在公共藝術中切實體會到其中所具有的公眾性與參與意識,如此,才是人文精神的要旨。

  第三章 公共藝術品的表現媒介

  3.1傳統媒介

  傳統意義上的材料媒介有如木材、金屬、泥料等,這些材料的使用由來已久併發揮著重要作用。傳統的材料可歸納為土屬類、金屬類、綜合類三類,來分析說明傳統媒介作為裝飾語言的特質與表現。土屬類包括所有從土地而來的物料如泥質、石質、木質等,土屬材料讓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包容、和諧的特質,具有強烈的親切感。例如朱樂耕教授的環境陶藝作品,即他在麥粒美術館前的大廳裡製作的一幅七米高,十七米長的傑作――“生命之光”,以瓷材質的美感來追求一種凹凸的光影效果,其視覺上的衝擊力使人感到一種生命內在力量的勃發和顫動。而金屬類包括不鏽鋼、銅、鐵等,具有經久耐用的特徵,與建築環境相得益彰。綜合類材料包括所有化纖合成、塑料、矽膠等,基本取自工業應用。

  3.2新媒介

  隨著現代藝術的蓬勃興起,引發了材料的變革,藝術家們開始認識到材料不僅是可視的、可觸控的,而且還是可嗅的。從有形的材料到無形的材料、從客觀的具象到主觀的抽象表現,促使藝術家找出與個人獨特語言相適應的材料和技術手段,而形成多元化的格局。

  聲、光、水、霧等媒介作為造型語言的出現給城市增添了靈氣,也豐富了我們的視域。光被作為公共裝飾藝術品造型的主要媒介,利用光豐富的色彩及層次感與傳統媒介的巧妙結合,能產生更為豐富的視覺效果。如著名導演張藝謀的《印象劉三姐》,就被稱其為“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實景劇場”。這正是新媒介綜合運用巧妙的典型。

  3.3超媒介

  超媒介是在傳統媒介、新媒介的基礎上,藉助於多媒體、網路來接受和傳播資訊,它是非物質性的表現媒介。相比傳統媒介、新媒介的公共藝術品,超媒介更多的是強調自身語境的重要性,與環境的關係表現得較為模糊。超媒介更多的是強調自身語境的重要性。如城市廣場的資訊牌、指示牌等,設計者考慮得更多的是畫面的廣告性、資訊量以及畫面的裝飾性。而公眾的心理需求、畫面形式、顏色等資訊語言與環境的關係卻不盡如人意。

  所以,不管是傳統媒介、新媒介,還是超媒介,媒介本身所帶來的資訊與表現公共藝術品語境傳遞給公眾的資訊是不同的。在公共藝術品的表現上,它融合創作者的思想觀念而傳達出文化資訊。這種資訊隨著不同創作者的不同觀念、不同文化素養、不同閱歷、不同表現方法而呈現出不同的語境。故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及用不同的方法去挖掘、發現公共藝術品表現媒介的意義、審美價值以及在作品中傳達出的思想,對公共藝術品的創作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章 公共藝術對城市文化價值的實現―長沙為例

  湖南一帶是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這塊土地上孕育了燦爛的湖湘“淳樸重義”、“勇敢尚武”、“經世致用”、“自強不息”的文化。這種精神也深深地影響著公共藝術理念。近幾年來,長沙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雕塑也有長足的進步,為美化長沙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城市雕塑的題材和型別也逐漸豐富,突破了過去紀念偉人、英雄人物等為主的單一敘事模式,進而呈現了多元格局。並開始走向和貼近人的生活。一些反映民族的,地域的,歷史的雕塑頻繁登場,湧現出了一批優秀作品。

  如黎明創作的大型紀念性雕塑《青年毛澤東》於2009年12月26日再長沙橘子洲落成,他創造性地還原了一位領袖青年時期的外貌形象與精神氣質,是一件可以激發民族奮鬥精神的當代文化紀念碑。作品中所隱含的中華民族英雄主義精神,是其他中國當代藝術作品所不能替代的。這件作品只有在當代環境下才能產生,藉助周圍的自然環境更見豐富、增強了作品的英雄主義精神內涵。可以看出他對於紀念性雕塑創作所進行的感性與理性、學術性與時代性的思考,可以看到在當代語境下,大型紀念性雕塑創新得可能性。這對當代紀念性雕塑走向有更深層的現實意義。

  第五章 結論

  公共藝術不僅僅是把藝術設計展現於公共空間,它還要求藝術設計具有與社會大眾進行對話的可能。一方面,公共藝術要能夠產生與大眾溝通的藝術語言及展示形態。另一方面,公共藝術不一定都要求具有觀念上的前衛它同樣可以表達人類恆常的理性與普通情懷。在多層次與多元化的文化時代,公共藝術具有較為獨特和明顯的文化價值,恰恰是它與所在的文化背景一道,被社會公眾引申出更廣泛的話題,並載入公共文化生活的視覺記憶的核心中,體現出公共藝術的“公共性”及“公共參與性”,體現出公共藝術與社會所產生的雙向互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