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基礎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加強對會計基礎工作的規範化管理、提升會計基礎工作的整體水平對於構建規範的會計制度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會計基礎本科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會計基礎工作與環境的適應性思考

  摘要:會計基礎工作是會計核算和會計管理相關工作的總稱,會計基礎工作的質量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整體執行。會計基礎工作的執行環境指的是經濟、政治、社會文化、教育、科學技術等環境。會計基礎工作與環境的適應與否將直接影響到會計工作的開展。本文簡要概述經濟、政治、社會文化、教育、科學技術等環境與會計工作的關係以及這些環境帶來的挑戰,提出會計工作適應環境變化的必要措施,希望對相關企業會計工作的開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會計基礎工作;環境;適應性

  會計基礎工作是會計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會計工作的整體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企業要想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就要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而完善企業內部的控制體系,則需從會計基礎工作做起。就目前來說,我國大部分企業在會計基礎工作這一領域尚有欠缺,難以達到有效管理,因而導致會計工作無法正常開展。所以,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提高會計基礎工作的工作水平,是企業目前提高核心競爭力的主要基礎工作之一。

  一、環境與會計基礎工作的關係

  對於會計基礎工作來說,其與環境的關係密不可分,前者受制於後者同時又間接服務於後者,而後者的改變又會促進前者的改變和完善。企業只有對環境與會計基礎工作的關係有一個清晰明確的認識,科學合理地處理兩者之間的關係,才能提高會計基礎工作的工作水平,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發展。

  1.政治環境與會計基礎工作的關係

  政治環境與會計基礎工作是間接相關的,一般來說並沒有直接的聯絡。就企業來說,無論是哪一種政治體制,會計工作都是處理經濟利益關係的重要工具,這就間接使得會計工作含有一定的政治和社會色彩。由此可見,會計工作與政治環境有著間接聯絡,當政治體制發生改變時,市場經濟體制也會發生變化,因此會造成會計基礎工作內容也會發生變化。也就是說,政治體制對市場經濟環境和經濟體制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當政治體制發生變化時,經濟體制和市場經濟環境也會發生變化,從而造成會計工作內容的改變。另外,在不同的政治體制下,很多經濟條件以及監督管理政策也會有所不同,這些對會計工作也有一定影響。

  2.經濟環境與會計基礎工作的關係

  不同於政治環境與會計基礎工作的關係,經濟環境與其關係是直接相關的。對於市場經濟環境來說,市場經濟體制是隨著經濟環境不斷調整的,經濟環境對會計基礎工作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在不同的經濟體制下,隨著經濟環境的改變,會計基礎工作也被賦予不同的工作內容。企業會計工作的管理方式、會計規範、會計管理控制等都會隨著經濟環境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另外,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也會促進會計工作的不斷完善,會增加會計工作的深度,擴大會計工作內容的廣度。一般來說,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會提高市場經濟水平,市場經濟環境也就會變得更適宜企業生存,會計基礎工作也就會變得科學規範。同時經濟調控方式對會計基礎工作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會計工作的工作規範和管控力度都會隨著經濟調控方式的改變而改變。

  3.法律法規、制度環境與會計基礎工作的關係

  對於會計基礎工作來說,法律法規、制度環境既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它,同時又保護著它。具體來說,法律法規、制度環境主要是指政治體制下的各種法律法規以及政策環境對企業會計工作的影響。目前來說,對會計工作影響較深的有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範、會計準則等,這些對於會計基礎工作來說,既制約規範了它,同時又保護著它。總體來說,法律法規、制度環境既規範了會計基礎工作,同時對其工作內容又做出了更高要求。

  4.教育和文化環境與會計基礎工作的關係

  教育和文化環境對於會計基礎工作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兩者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促進。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教育和文化環境也在不斷髮生變化,人們的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以及理想信念等也在不斷改變。對於會計基礎工作來說,不同的教育和文化環境形成不同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而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又影響著會計思想以及會計理論的形成,同時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也是會計工作的一個指導方向。另外,會計工作人員要具備相關的專業素質以及道德素養,而教育和文化環境正好是其培養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會計工作人員是否具備相應的專業素質和道德素養,對會計工作的開展有著重要影響,直接關係到會計工作的實施程度。因此,培養一個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環境對會計工作的開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5.科學技術環境與會計基礎工作的關係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科學技術的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目前在會計領域,科學技術環境已經成為其工作開展的重要物質條件。對於會計基礎工作來說,科學技術的應用既可以使會計基礎工作變得更有效率,同時還可以促進會計工作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在會計基礎工作中,很多資訊的傳遞以及市場經濟環境的改變,都可以通過科學技術進行高效率的管控,可以及時反饋市場資訊,便於調整會計工作的重心以及工作方法和工作內容。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會計資訊系統的建立,會提高會計基礎工作的效率,同時還能避免由於資訊反饋不及時造成的失誤,提高會計資訊準確性和實時性。另外,科學技術的應用還給會計基礎工作提供了新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使會計工作不斷髮生改革變化,從而促進會計學科的發展。

  6.管理環境與會計基礎工作的關係

  管理環境與會計基礎工作是直接相關的,而且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兩者之間關係變得越來越重要、越來越突出。會計基礎工作的開展與管理階層有著重要聯絡,上級對會計基礎工作管理控制的力度是規範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證。一般來說,管理環境直接影響會計機構和會計管理控制,而會計機構的完善程度以及會計管理力度又影響著會計基礎工作的開展。另外,健全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是會計基礎工作規範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內部控制體制關係到整個企業的發展,是約束體制、管理控制體制以及監管機制等共同組成的。會計基礎工作的規範化依靠於內部控制體制,兩者之間密切相關,相互約束。

  二、目前我國環境的變化對會計基礎工作的要求

  1.新經濟環境對會計基礎工作提出的要求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市場經濟環境也發生了改變,企業之間的競爭壓力不斷增大。競爭壓力的增大,致使企業為提高其核心競爭力而尋求新的發展機會。另外,經濟的不斷髮展,促進了資本市場的擴大和複雜化,在這種新的經濟環境下,會計問題層出不窮。這對會計基礎工作提出了以下幾點要求。第一,實現會計人員的素質標準專業化,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對會計基礎工作的開展有著重要影響,直接關係到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第二,實現企業會計機構組織標準多元化,促進會計工作的有序高效執行。第三,實現會計監督管理標準法制化,規範會計基礎工作,提高會計基礎工作水平。第四,實現內部控制體制標準系統化,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的管控。

  2.新法律環境對會計基礎工作提出的要求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市場環境不斷髮生改變,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治政策的頒佈對會計基礎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在新的法律環境下,如何開展會計基礎工作,規範會計工作,實現會計基礎工作更加高效的執行,提高會計基礎工作水平,是當今法律環境下對會計基礎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同時也是一個挑戰,是目前會計工作人員必須考慮的問題。

  3.新社會環境對會計基礎工作提出的要求

  我國的社會環境隨著經濟的發展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公眾慢慢開始關注企業的經營狀況,在這種社會環境下,對會計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企業對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並不高,這導致會計工作人員專業素質欠缺,難以適應新的市場經濟環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的發展。另外,會計工作人員專業素質欠缺,會造成會計基礎工作效率低下,影響公眾對會計人員的評價。而如今,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企業對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更高,同時對會計工作人員的道德素質也有一定要求。在現有的經濟體制下,會計工作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和道德素養,有利於在公眾面前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提高公眾對於企業的認識度,間接提高企業的知名度,促進企業的發展。

  4.新科技環境對會計基礎工作提出的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科學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隨著資訊科技的不斷更新和發展,現代資訊科技也慢慢融入到了會計工作中去,因而會計基礎工作發生了很大改變,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會計機構組織的扁平化以及服務集中化,同時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會計工作人員的文化知識以及專業素養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第二,會計資訊系統的建立,有利於保證會計資訊的即時性和準確性,實現會計工作的自動化和實時化。

  5.內部管理的改變對會計基礎工作提出的要求

  目前,現代企業管理是開放型的,以滿足市場需求為基礎前提,適應市場經濟發展,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企業的內部管理以系統為出發點,注重的是社會整體經濟效益。另外,資訊管理也是目前企業內部管理的重點,與此同時還需要注意國家的巨集觀調控政策。總體來說,隨著市場經濟環境的不斷改變,現代企業內部管理對會計基礎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要加強資訊管理控制,適應新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也要符合國家巨集觀調控政策,注重社會整體效益。

  三、會計基礎工作適應環境變化的必要措施

  1.轉變會計管理工作的觀念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政治、經濟、教育與文化環境也在不斷髮生變化,會計基礎工作適應環境變化對會計工作的開展執行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轉變會計管理工作的觀念是會計基礎工作適應環境變化的重要舉措之一。對於會計財政部門來說,積極組織統籌經濟收益,科學合理地進行財政支出,對於企業經濟實行有效調控,使企業適應新的市場環境是其現今需要重視的地方。另外,還要加強對會計部門的管理控制,建立合理的獎罰制度,明確責任和義務,提高會計基礎工作水平。除此之外,會計基礎管理工作也有待加強,會計的基礎管理工作是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的重要基礎,對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與其核心競爭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2.切實履行對會計基礎工作的管理權

  對於會計基礎工作來說,貫徹落實對其管理權,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推行問責制,加大管理階層對於會計部門的指導和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就目前來說,問責制的施行有助於責任和義務的落實,同時還有利於權責意識的形成,規範會計基礎工作。另外,問責制的推行對提高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第二,建立完善的會計資訊系統,提高會計基礎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會計基礎工作的現代化的程度。在建立完善的會計資訊系統的同時,要加強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化培訓,提高其文化素養和專業素養,建設一支適應新時代要求的現代化優秀人才。第三,注意會計監督工作之間的協調合作,加強會計工作的監督力度。第四,提高對會計工作人員的道德素養要求,嚴格進行人員的錄取和篩選,培養工作人員的責任感和職業道德素養。

  3.單位內部統一思想

  要提高會計基礎工作與環境的適應性,單位內部必須統一思想,各個部門之間協調合作,實現會計基礎工作的規範化。在企業單位內部,領導管理人員要給予其足夠重視,協調各個部門之間的關係,提高會計基礎工作水平。另外,相關會計部門還要提高管理監督水平,建立完善的內部會計管理體系,嚴格規範會計基礎工作的每一個環節,規範會計基礎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會計部門要和其他部門協調配合,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絡,加強內部管理控制,實現會計基礎工作的規範化、標準化。

  四、結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加強會計基礎工作與環境的適應性研究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經濟、政治、教育與文化環境對會計基礎工作的開展執行有著重要影響,要提高會計基礎工作對環境的適應性,轉變會計工作管理觀念,嚴格履行和落實對會計工作的管理權,統一單位內部思想,規範會計基礎工作,提高會計基礎工作水平。

  參考文獻:

  [1]翟晉.會計基礎工作與環境的適應性研究[J].吉林畫報,20147:111-112.

  [2]趙愛儂.會計基礎工作與環境的適應性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7:107-108.

  [3]張燕,張肖.資訊化環境下的會計基礎工作創新[J].財經界,201335:141-142.

  [4]劉梅玲.會計資訊化標準體系研究[D].北京: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3.

  [5]孫新憲.民航企業會計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財經大學,2014.

  [6]韓春偉.基於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業績評價研究[D].青島:山東大學,2009.

  [7]張洪玲.基於企業環境變化的資訊系統規劃方法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7.

  [8]吳鳳娟.ERP環境下電力企業會計基礎工作探析[J].財經界,20154:211-212.

  [9]趙愛儂.會計基礎工作與環境的適應性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7:100.

  二:單位工會會計基礎工作管理

  摘要:健全的監督管理體系包括完善的管理制度、工作內容的稽核、工作流程的監督。單位要加強對工會會計基礎工作的管理,就應該制定一個健全的監督體系,不斷的約束相關人員的行為,確保會計工作能夠有效並順利的進行。

  關鍵詞:單位工會;會計基礎

  隨著我國企業的不斷髮展和改革,單位內部的各項管理體制都得到了不斷的完善,但是在改革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影響著企業的未來發展。單位中工會會計基礎工作的管理是單位財務工作中重要的內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能夠直接影響到單位財務問題的健康發展,文章中結合了當前單位工會會計基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系列的分析,並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見解。

  一、當前單位工會會計基礎工作存在的問題

  1.會計工作中財務分析存在的問題

  財務分析是在財務工作中最為基礎的工作內容,隨著社會化程序的不斷加快,我國各個企業中的管理體系也不斷的吸取了很多國外的經驗,在國內的很多單位中,也都進行了管理體系的改革,對於單位的會計工作及管理也都進行了不斷的完善,但是在各項制度的落實和應用中,還存在著很多因素的制約,導致財務分析制度無法發揮出實際的作用。無論是在財務人員編制財務預算的報表上,還是有關單位中各個科室部門的相關分析報告中,相關財務人員不能進行全面的資料分析和部門之間的溝通,這就給單位中財務分析的工作帶來了困境,導致單位工會會計的基礎工作無法順利的進行。

  2.單位中工會會計內部管理的不規範

  在單位中工會會計的基礎工作中,首先要規範的就是單位中最初的憑證,很多單位對於這項問題,沒有進行統一的規定和管理,這就會在最初憑證中出現相關問題,比如憑證的規格統一性、內容的完整性、資料的準確性等等,這些基礎工作長時間得不到相應的規範和管理,就會給財務工作帶來很大的困擾,影響了會計工作有效的進行下去。還有很多單位在會計這一工作上並沒有應用於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傳統的人工工作,給相關的財務人員帶來了重大的壓力,特別是對於單位來說,單位中所涉及到的財務問題眾多並且內容複雜,如果只靠人力進行,那麼完全會因人工的失誤導致一系列財務問題的產生。還有一種問題就是相關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及能力需要進一步的提高,由於財務人員在會計知識和實際的經驗中缺乏一定的能力,這就會導致在會計報表的財務分析等各項財務基礎工作中,無法進行正確和規範的資料整理,這就會影響到工會會計後續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3.單位中對工會會計工作沒有完整的監督系統

  會計工作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工作,涉及到整個單位有關的財務問題,對於這項工作而言,雖然很多單位都設立了關於工會會計監督的制度,但是在制度實際的執行中,並沒有有作用的執行力,監督人員在認識上意識薄弱,實際的工作中也是以走過場的形式結束,在監督人員的專業知識上,不能完全瞭解有關會計工作的知識,這也就讓整個監督的體系形同虛設,完全發揮不出任何監督的職能。4.工會會計人員整體素質能力偏低在很多單位中,工會會計的整體素質能力普遍偏低,在單位進行招聘相關人員時,沒有針對這類人才進行統一的標準和整體的培訓,這就導致工會會計人員的整體能力不一,很多會計不能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工作流程,這就會影響相關工作的質量,還有很多工會會計人員素質低下,只看重自身的利益而忽略了單位企業的利益,在工作中弄虛作假,完全影響了單位中各類財務資訊及資料的準確性,為單位帶來了損失;在進行工會會計職能劃分時,沒有進行有效的人員分配,這也就浪費了工會會計的人力資源,應該在不違背制衡性原則的前提下,設立一人多崗制度,實現工會會計的最大價值。

  二、加強單位工會會計基礎工作管理的有效途徑

  1.增強領導對會計基礎工作管理的意識

  想要不斷的完善在單位中工會會計各項基礎工作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讓相關領導加深對這項工作的認識,並加以重視,單位中的財務支出和收入問題是影響單位能否正常執行的重要問題,只有相關領導能夠意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加強對財務工作的各項管理。

  2.加強單位工會會計財務分析工作的管理

  財務分析是在財務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內容,單位中要保證財務基礎工作能夠順利的進行下去,就應該在這項工作中設立嚴格的監督和規範制度,確保相關的財務人員才進行財務分析工作時,能夠準確有效的進行,並保證財務人員能與單位中的各個部門及負責人進行及時的溝通,不斷的加強會計人員對本單位有關業務知識的提高,在加強自身素質和能力的同時,更要意識到自己這項工作的重要性,負責財務分析的人員一定要針對所核算和分析的資料進行反覆的核實和計算,提高資料及報表內容的準確性,為工會會計的後續工作做到良好的鋪墊。

  3.規範憑證的有效性

  對於單位中的各項憑證,一定要實現統一的標準,並嚴格的要求相關人員填寫資料和內容的清晰和準確性,加強各項制度的執行力,對於手續不全或內容不準確的憑證進行堅決的杜絕,並不斷的培養單位各員工的素質及能力,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

  4.實現會計電算化

  會計工作本身就是一項要求非常嚴格的工作,傳統的會計管理工作不但影響了會計工作的準確性,還存在著很多的限制,利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實現會計電算化,能夠有效的減少人為計算失誤的產生,並能通過會計電算化系統進行全面的管理和分析,提高單位中工會會計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不但能夠有效的解決傳統工作解決不了的會計問題,還大大降低了財務人員的工作負擔,為工會會計的基礎工作帶來了良好的保障。

  5.培養相關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能力

  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及能力影響著各項會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單位應該將這個問題高度的重視起來,並加強對會計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在招聘工會會計人才時,一定要制定嚴格的標準,並確保會計人員具備一定的經驗和基礎,在實際的工作中也要進行定期的培訓,不斷豐富相關會計人員的綜合能力,培養財務人員正確的觀念,以單位工會的利益為主,鼓勵他們在不斷的工作中積累相關的經驗,實現工會會計工作的創新管理。

  6.建立健全的監督管理制度和體系

  健全的監督管理體系包括完善的管理制度、工作內容的稽核、工作流程的監督。單位要加強對工會會計基礎工作的管理,就應該制定一個健全的監督體系,不斷的約束相關人員的行為,確保會計工作能夠有效並順利的進行。單位相關負責人要制定一個完成的規章制度,設立合理的獎懲制度,規範財務人員日常工作的程式和內容,並設定達到工作目標的標準,在財務人員進行資料整合及分析前,加強資料的稽核,需要稽核的內容由領導或負責人進行,檢查各項資金支出和收入是否有專門的印章及負責人的簽字,核實資料的真實性和合法性,要建立健全的稽核制度,實現各個部門和階層之間的銜接性,有關財務工作的問題一定要進行反覆的核實,實現各個部門之間的監督,確保審查時間的有效性,實現財務工作的專款專用和專賬核算等制度,並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的積累相關的工作經驗。充分發揮工會經審委的監督作用,在發現問題和漏洞的時候,一定要進行及時的處理和解決,實現監督管理體系的創新和完善性,為會計基礎工作的管理提供有效的保障。

  三、結束語

  在現代化單位的建設和管理中,要加強單位中工會會計基礎工作的管理,需要相關領導具備一定的創新管理意識,不斷的加強自身對這項工作的意識,並完善單位中各項規章制度,確保各項憑證資料和內容的準確性,為會計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財務人員是整體素質及能力,加強和完善財務分析的制度和監督體系,利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應用在實際的管理中,實現會計工作的會計電算化,提高會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並不斷的完善會計工作監督和稽核的制度,使工會會計基礎工作管理得到完善。

  參考文獻:

  [1]王卉卉.加強單位工會會計基礎工作管理[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0,10,28:67.

  [2]葉華.淺析加強單位工會會計基礎工作管理的有效途徑[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誌,2014,10,35:298.

  [3]崔莉.淺談會計基礎工作與物價監督體系[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15,0528:87~88.

  [4]王紅霞.企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的稽核工作之我見[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2,08,22:51~52.

  參考文獻

  1、政府會計確認基礎與權責發生制預算改革的思考馬蔡琛;財會通訊學術版2006-07-30

  2、基於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以高職《基礎會計》實訓課為例謝春苗;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