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投資論文

  作為一種結構性融資方式,資產證券化自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誕生以來,就得到迅速發展,並很快被其它許多國家成功借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證券公司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

  摘要:隨著經濟市場的發展,證券行業逐漸承擔起重要作用,加強並完善我國證券公司的風險管理意識和內部控制制度迫在眉睫。本文在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關係和風險類別基礎上,結合我國證券公司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現狀提出了加強措施,以期為證券行業健康穩定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證券;風險管理;內部控制;措施;

  以金融為核心的現代經濟正發揮著愈發重要的作用,但近年來我國證券公司風險不斷爆發,致使多家證券公司因資金不足等問題而被撤銷關閉,此外還有一些證券公司因未能有效化解經營中所出現的過高風險而制約其發展。這些證券公司的情況對整個證券市場穩定發展均造成嚴重影響,其中風險的高頻發生反映出我國證券公司在管理水平與內部控制環節上存在諸多問題。鑑於此,並結合證券行業的高風險性與高收益性,各證券公司只有對內部控制進行完善並改進風險管理手段,通過及時預警和防範,才能有效躲避或化解風險,進而推動行業發展。

  一、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

  只有將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進行有機融合才能有效促進證券行業的發展,證券公司的風險管理通常是指證券公司用於管理、監督、控制風險的一整套政策和程式,來實現通過辨別、測量、分析、報告、監控和處理證券公司所面臨風險的目的,進而實現證券公司承擔的風險規模與結構的優化、風險與回報的平衡。而證券公司內部控制則是指證券公司為實現經營目標,根據經營環境的變化來對證券公司經營與管理過程中的風險進行識別、評價與管理的制度安排、組織體系和控制措施。對於二者的關係,國際上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內部控制包括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由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資訊溝通及監督五要素組成;另一觀點則認為風險管理包涵內部控制,後者是協助前者來通過有效的防範規避措施提升公司的治理結構。但隨著對二者的認知不斷深化,已意識到只有將二者進行有機融合方能使證券企業更好發展。在我國,傳統觀點認為內部控制多側重會計審計,並且我國證監會於2001頒佈了《證券公司內部控制指引》證監發【2001】15號,這主要從環境、業務、資金管理、電子資訊、會計系統及內部稽核等控制內容上進行了闡述,以實現促進證券公司的安全穩定發展目標。隨後於2003對上述指引進行了修訂並重新發布《證券公司內部控制指引》證監機構字【2003】260號,其結合國際規範在內容上進行了一系列細化,這不僅標誌著我國證券公司的內部控制逐步與國際接軌,也反映出我國證券公司逐漸重視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聯絡性,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相互聯絡:在風險面前,完善的內部控制能夠使證券公司得到有效規避並通過自身風險來獲得風險收益。同時兩者又相互區別:風險管理側重與風險的定量方面,主要包括風險辨別、測量、分析、報告和監控,而內部控制則側重與定性,主要是指內部控制制度的流程。

  二、我國證券公司的經營特徵及所面臨的風險類別

  根據我國公司法規定,我國證券公司是經國務院證券監督機構審查並批准的從事證券經營業務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而且《證券法》規定,只有依法設立的證券公司才能從事證券業務經營,其業務職能與經營範圍如下:證券承銷業務:即作為證券發行人的代理機構,包銷或代銷證券;證券經濟業務:即提供交易設施、服務條件,擔任證券交易活動的中介;證券自營業務:即運用自有的或依法籌集的資金,以自己的名義買賣證券;法律允許的或經證監機構核准而進行的其他業務。由於證券公司時時刻刻都處於高風險市場之一的證券市場中,因此其風險無法避免,通過結合我國證券公司所面臨的風險情況以及國際證券委員會對風險的研究,可將風險劃分為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資金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系統風險、會計風險和違規風險八大類。其中市場風險的出現頻率最高,指因市場波動而使證券公司蒙受損失的可能性;信用風險則是因某方在履行合約責任過程中出現問題所導致,我國證券公司的合約主要包括由代理髮行債券引起的墊付債券協議、證券買賣與回購協議、對外擔保協議以及其他合約義務;操作風險是指由於制度不健全、管理失誤、控制錯誤、欺詐以及人為因素等所造成的潛在損失,例如1995年宣佈倒閉的巴林銀行,就是由於新加坡巴林期貨公司的某一員工越權並隱瞞了衍生工具交易而產生的鉅額虧損所致;系統風險包括某市場或公司的波動而引發的大面積甚至整個證券市場崩潰的風險,它是指因政治、經濟及社會環境的突發性變化而使證券公司蒙受損失的可能性;常見的會計風險會直接導致報表顯示高盈利,而實際利潤相對較小甚至虧損,這是由於不適當的會計資訊所導致的決策、政策制定實施以及錯誤計劃的風險;違規風險指證券公司的經營行為不符合或者違反了法律法規、條例等的規定而使公司遭受損失的風險,這一風險多源於公司對不當利益的過分追求,如越權交易、隱瞞盈虧情況等。

  三、我國證券公司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現狀

  我國證券公司近年來隨著市場行情的持續陰跌以及國外證券公司逐步緊逼,已受到各類風險的衝擊,並且這些風險所帶來的影響進一步加大,制約著我國證券行業甚至國民經濟的安全穩定發展。目前我國證券公司在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上普遍缺乏良好的監督管理機制,多因股權結構欠佳並缺乏現代企業的三權分立監督管理機制,使得內部控制機制形同虛設,內部監督力度較小,這就導致了內部控制的執行情況不容客觀。另外,由於我國證券公司起步相較於國際較晚,規模相對較小且資金匱乏,使得經營管理水平也相對偏低,這些現狀對於高風險性的證券行業來講,都將我國證券公司置於不利地位,面臨著更多的風險,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缺失或失效是導致我國證券公司經營失敗、甚至違規違法經營問題的原因所在。

  四、加強證券公司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措施

  針對我國證券行業現狀可以看出,並重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對於證券公司的發展尤為重要,證券公司只有以規範經營為基礎,並對法人治理結構、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不斷進行完善才能得以安全穩定長遠的發展,進而參與到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去。

  一明確健全的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的特徵

  首先,健全的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應要求公司全員將二者作為實現責任目標的重要組成,具備相關的知識技能、資訊和授權來建立、執行並監督公司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進而對其進行主動維護和改善。其次,公司的監管部門要及時發現公司管理中所存的缺陷並進行分析和提出,進而使公司能夠及時採取有效措施,讓公司能夠形成一種良好的發現、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氛圍。再次,證券公司對於面臨的各類風險要能夠進行動態監控與及時應對,這就要求證券公司從上到下均要具備一種適應能力,來結合市場變化和行業法律法規的挑戰而對公司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措施進行完善。

  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通過建立專業委員會、集體決策來規避化解經營決策風險

  在證券公司中,法人治理環境是影響其良性經營執行的基礎性環境,股份制證券公司則應通過使用董事會、股東大會和監事會來形成有效的制衡機制,以體現股份制證券公司的三權分立的法人治理結構優越性。應將總經理與董事長進行清晰明確的權責分配,以避免一股獨大內部人控制的情況出現,此外,公司管理層應設立公司內部控制框架等對管理層進行內部審計、對內部控制效果進行評估和監察,總之,通過權力責任制衡來有效監控與防範可能產生的風險會使證券公司進行客觀獨立的決策,並且使重大決策更為合理有效。

  三證券公司要建立並完善自我內部控制機制

  通過加強公司內部控制的基礎性工作來完善內部控制,如對員工進行不斷的資訊科技培訓來防範其在資訊平臺上的資訊科技風險與操作風險等,通過對公司資金進行統一管理、結算、調撥等實現財務集中制度以規避資金流動性風險和經營風險等。另外,對於內部資訊的嚴密性進行有效管理,培養公司各職位員工的保密意識,做到人員、資金、賬戶隔離操作,避免因商業機密的擴散而引起的利益衝突。

  四公司管理層務必對風險管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視

  只有具有風險意識,設立相關部門來負責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的執行情況,才能確保其發揮作用。公司管理層的重視程度決定了各層管理人員的執行力度,因此要強化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意識,將利用、控制風險來獲取公司價值最大化作為公司的經營理念,並使其深入到每個部門與職位。證券市場能否安全穩定執行對我國國民經濟至關重要,而證券公司作為證券市場的中樞,其運作規範和穩定發展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證券公司只有重視並從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兩方面著手,才能有效規避並化解在激烈的市場經濟鬥爭中所遇到的各類風險,進而促使證券公司能夠長久安全穩定的發展,並推動證券行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

  範文二:實踐性教學證券投資學論文

  一、實踐情況

  在進行理論課程授課的同時,我們在叩富網上申請了一個名為“濰坊學院2012國貿證券投資實踐課程”的模擬炒股的小組,主要服務於濰坊學院經濟管理學院2012級國貿專業證券投資學課程學習,讓同學們熟悉股票市場的操作,通過實踐操作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相關的理論,更好的認識投資。但是,證券投資學實踐教學的模擬炒股實踐並不是從本學期才開始,而且也並不限於這一個小組,最早的實踐是從2009年開始。當時申請了“濰坊學院3+2市場營銷專業2009模擬炒股”的小組,之後幾年又先後申請過三個小組分別為當年的課程進行模擬炒股的實踐性教學。在此主要以2014~2015學年第一學期的模擬炒股小組實踐為例,對實踐情況存在的進行總結和介紹。具體要求的設定為:

  1初始本金為100萬;

  2交易品種只允許操作滬深A股市場股票、封閉式基金,不允許操作權證;

  3比賽時間為2014-1015學年第一學期;

  4為了方便考核與管理,要求以學生的學號為使用者名稱;

  5股票買賣的具體規則同證交所公佈的證券買賣規定基本一致。目前,小組總共有136人蔘賽,該專業實際人數為127人。由於是開放性的小組,申請加入並不需要小組管理員的稽核,因此不排除小組中存在其他非本專業成員加入的情況,所介紹的情況沒有排除這種情況。按照規則,沒有交易的不能進入排行榜,目前進入排行榜的總共為130人,6人沒有交易。

  二、存在問題

  儘管實踐教學在證券投資學的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所存在的問題仍然明顯。通過對本年和前幾年模擬炒股情況的分析,結合證券投資學課程教學,發現在模擬實踐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模擬操作存在盲目性,與課本相關知識點的結合不夠緊密

  模擬操作小組從學期伊始就能夠報名並開始進行操作,而證券投資學課程教學則需要按照既定進度逐步推進,在學期前半部分還沒有涉及到證券投資分析,大部分是關於證券投資工具和證券市場的基本知識的介紹,因而此時學生並沒有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在這段時間所進行的模擬操作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不是針對相關知識和分析方法的實踐,也與實踐性教學的目的,即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實踐,從而掌握相關理論知識不相符。儘管可以把在這段時間看作是作為培養學生證券投資興趣,熟悉證券投資的一個階段,但是這也是無奈之舉,因為進行證券投資分析的意義在於減少投資決策的盲目性,從而提高投資決策的科學性,所以盲目性仍然需要改善。

  二學生存在應付現象

  一是應付性的模擬操作,按照模擬操作排行榜的規則要求,僅僅報名參賽沒有任何買賣股票操作的是不能進入排行榜的,能夠進入的必須是在比賽期間曾經有過操作,而期末能夠得到成績的是必須在排行榜中的,這也使得一部分學生不得不應付性的進行一筆操作,例如很多收益為0左右、倉位為空倉的基本上都是屬於這種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包括意識惰性、風險規避的心理或者試探性的操作。意識惰性是由於學生的懶惰所導致,可以通過口頭督促和規則的引導得到一定的改善,試探性的操作則可能隨著學生理論知識和試探性經驗的積累能夠逐步增加操作,而風險規避的心理偏好一般很難改善,如果是由於對股票和證券的心理牴觸造成,仍然可以改善;二是別人代為操作。這種現象能夠很容易被發現,在過往幾年的模擬時間的小組中多次出現。在按照收益高低進行排序的小組排行榜上較為明顯的出現收益率完全一致,並且二人的所持有的股票相同,操作時間相仿的現象,基本可以斷定這兩個帳號是一個人進行操作,這是較為明顯地狀況。當然肯定也會存在一人操控兩個帳號進行不同操作的狀況,這就很難發現了。但是這種現象是否應該禁止也存在爭議,因為在金融領域,信用託管也是合理和正常的現象,這種別人代為操作的現象如果以託管進行爭辯,也很難對其反駁。

  三過程控制管理不夠

  目前,進行實踐性教學設定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依據資產和收益率,而這種考核只能是在學期末進行一次性考核,並且要根據考核結果給出學生的平常成績。這種完全按照收益進行考核的方式存在明顯的問題。如果至學期末只進行一次模擬交易,收益率為0左右的情況與進行多次交易、收益率為負的情況相比較,成績會比較高,這種單純以“成敗論英雄”的情況並不合理,所以平常成績需要綜合考察學生的操作頻繁程度和收益情況。但是,頻繁交易在真實的股票投資中也被總結為大忌之一,如果對操作頻繁的同學給出過高的成績,又似乎在鼓勵這種行為,因而,給出的成績是要在進行綜合評判。期末進行一次性的綜合性評判的做法同時也存在另一個問題,就是過程管理不夠。模擬實踐教學法要求學生不斷地從每次模擬中總結經驗、分析教訓,完成每一個階段的教學任務。而期末一次性綜合評判考核並不能對實踐過程中每一階段教學任務的模擬實踐情況進行評價和考核,給出的成績也很難反映出各個階段操作情況,這都不利於引導和鼓勵學生有針對性的應用相關理論進行模擬實踐演練。所以,必須完善過程考核規則,能夠對學生的實踐情況進行更合理的考核,讓規則起到規範和引導作用。

  三、整改建議

  實踐性教學本身也是一種實踐,儘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仍然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完善和改進,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實踐性教學的作用,不至於流於形式。

  一制定階段考核的要點和實踐的重點對知識點實踐的特定考核

  由於實踐性教學跟理論教學的知識點結合的不夠緊密,因而需要設計對相關知識點有針對性的實踐操作。由於主要知識點會在課程授課過程中逐步介紹,因而可以結合授課的進度將主要知識點劃分為幾個實踐階段,每個階段都制定相應知識點實踐操作的操作要求。楊建平2009提出了全程考核,並制訂了19個實踐內容。餘麗霞2011認為應該從證券交易模擬、證券投資基本分析模擬、證券投資技術分析模擬、證券投資組合分析模擬和證券投資分析報告五個方面進行應用。參考這些研究,我們將實踐過程分為了4個階段,各個階段的操作要求和內容以及考核辦法。

  二完善考核規則

  考核規則應該設計為期末考核和過程考核兩個階段。期末考核以收益率為單一指標非常不合理,需要進行改進,增加更多的考核指標綜合進行考核,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進行。

  1收益情況。在真實交易中,收益是唯一指標,在實踐演練中,也必須是重點指標,設計的指標權重為50%,收益用收益率指標來衡量;

  2分散投資情況。分散投資在證券投資中是規避非系統性風險、降低投資風險的最基本手段,也是投資者最應該掌握的策略,因此需要增加為考核的重要專案,鼓勵學生分散投資,設計的權重為30%。而具體指標則需要通過觀察學生同時持股的數量和行業分佈來綜合考察;

  3操作頻繁程度。既需要防止學生應付,又要避免激勵過分頻繁交易,因此需要將操作頻繁程度納入考核指標,設計權重為20%,具體指標可以用週轉率來考核。一買一賣才是一次週轉,週轉率為總交易額的1/2與本金之比。同時,也要增加實踐過程的考核,主要是對相關知識點的實踐情況和實踐效果情況進行考核。並根據學生的在各個階段的操作實踐情況和實踐效果進行考核。考核主要靠授課老師的主觀評價,評價標準是:

  1是否進行過要求的操作;

  2操作的效果,主要以收益情況作為評價依據。包括了期末考核和過程考核的考核規則,能夠激勵學生更好的進行實踐,更好的掌握證券投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