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環境保護的論文

  農村環境的全面保護,只有建立在法制的基礎上,才能得到順利推進。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立法建設,對保護和改善農村環境,實現環境保護與農業及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我國農村環境保護問題研究

  當前,農村環境汙染問題日益嚴重,農村百姓環保意識淡薄、生活垃圾無序堆放、過量使用化肥等,導致大部分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受到威脅,農村環境問題對新農村建設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因此,解決農村環境保護問題,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已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1我國農村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分析

  1.1農村百姓環保意識淡薄

  現如今,農村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的關鍵原因在於農村百姓文化水平十分有限,對於環境保護內容十分淡薄,絕大部分農村百姓並不瞭解環保知識,更缺少環保意識,甚至對於環保這個詞非常的陌生。錯誤的認為環保與個人無關,環保是城市問題、是工業生產問題,與個人沒有直接關係。

  1.2過量使用化肥、農藥

  由於當前農村農民缺少化肥施肥技術,所以在化肥的用量上很難把握得當,化肥的使用率很低,大量使用化肥,導致大量的化肥並沒有被吸收,而是殘留在環境中,這是導致水體富養化的直接原因。同時,由於肥料沒有被合理使用,氮、鉀、磷使用的比例不正確,磷肥和鉀肥用量不足,氮肥超量,直接造成土壤有機物質含量降低,由於土壤肥力不足,因此出現了板結現象,農村土地嚴重惡化。國家已經嚴令禁止使用高毒農藥,但是仍然在農村隨處可見高毒有機磷、有機氯的使用,此類農藥的不合理使用,使得農副產品受到汙染,並對人類身體健康造成的嚴重的威脅。

  1.3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經調查顯示在農村只有部分養殖戶,將排洩物用作沼氣製作,而大部分養殖戶並沒有對動物糞便做出合理處理,通常只有少部分用作農家肥,大部分隨意排放,造成養殖場內外瀰漫著惡臭味。在夏天,隨著溫度升高,這些養殖場產生的廢棄物會發黴發酵,散發出難聞的氣味,直接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汙染。近年來,國家方面加大了對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如改造舊式公廁、整治排汙溝渠,在農村一些髒亂差的環境死角建設農村汙水處理設施,但是仍有部分地區出現了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將農村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停留在表面上,建設面子工程。另外,農村環保監管力度有待加強,鄉鎮缺少環保職能部門,缺少專職人員,環保部門的檢測裝置不夠完備,無法發揮出其自身的檢測作用。以上多種問題的存在,使得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無法有效開展。

  2完善我國農村環境保護的對策研究

  2.1提高農民環保意識,加大環保宣傳力度

  加強環境保護教育應從小抓起,教育部門應督促中小學校教師加強對學生環保教育,通過各種教學方式豐富學生的環保知識,使學生的環保意識得到提升,並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同時加強對廣大農村百姓環保知識的普及,提高農村百姓的環保意識,才能有效提高農村環境質量,促進農村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部門要加大農村環保的宣傳力度,可以通過貼標語、出板報、媒體宣傳等途徑,宣傳國家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加深農村百姓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和理解,提高農村百姓的環保意識,加強宣傳農業環保和生態農業使用技術,使農民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得到解決。此外,為加強農村環境保護,還要對地方幹部考核制度進行改革,將環境保護作為幹部業績考核的重要指標,改變幹部們過於重視經濟增長而忽視農村環境保護的意識。農村領導幹部的環境保護意識提升,才能將環境保護工作更好的落實,進而促進農村環境和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2.2依靠法律法規,規範農村環保秩序

  以前,我國相關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雖有很多,但這些法律法規更傾向於環境汙染防治方面,隨著2015年1月1日新的環境保護法的實施,賦予了環保部門更大的執法權力,特別是“按日計罰”“、查封暫扣”等措施加大了環境違法成本,將使環境破壞者受到一定的震懾,遏制其對環境破壞的行為。在我國新制定的環境保護法的基礎上,各地方政府可以結合當地環境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地方性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使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得到法律的支援。同時,加強農村環境執法力度,針對破壞農村環境行為執法,要將執法權力集中起來,由環境保護部門開展執法行動,並對違法行為進行統一的懲罰,有效開展農村環保執法工作。另外,做好農村環保執法的監督,避免出現執法漏洞,建立農村環境監督機制和公眾監督機制,定期監測農村環境,掌握當前農村環境的變化規律,採取有效措施將農村環境汙染降低,還百姓一片清新的環境。

  2.3依靠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村環保能力

  農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農村生態環境,同時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也需要依靠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作為保障,由此可見,農村經濟與農村環境是相輔相成的。農村切記不可一味的追求農村經濟的發展,而忽視了農村環境保護,要找到兩者間的契合點,實現農村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首先,加強對人員培訓,完善農村環保基礎設施建設,鄉鎮村必須建立環保機構,配備專職人員開展環境保護工作,同時對這些基層環保專職人員要進行定期的培訓,提高他們的相關知識和業務技能,加強領導幹部對農村環境的重視程度。其次,政府部門要增加在農村環境保護方面的投資力度,在年度預算中重視起環境保護工作,加強建設農村環保監測和科研機構。對於鄉鎮企業的汙染行為要加大稅收和罰款,通過多種途徑籌集環境保護的資金,確保農村環境保護資金充足,並得到專款專用。

  2.4依靠科技,推廣環保技術

  在農村環境保護工作中科學技術發揮著重要作用,針對農村環境的現狀和規律,只有依靠科學技術才能制定出有效的環境治理措施。農村環境問題要得到根本性的解決,就要充分的發揮出科學技術的作用,首先,建設農村問題科研機構和生態專家隊伍,對農村環境保護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其次,針對農村土壤鹽鹼化、水土流失等問題,加大農村環境的研究力度,促進農村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篩選評價農村環境保護科學技術,在保證科學技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基礎上,加大推廣力度。農村和城市有所不同,城市中可以使用大型汙染治理裝置,但是農村不可以,只可以使用小而精的環境治理設施,同時要求操作性強、成本小,做好汙染物的集中處理。最後,成熟的農業技術要在農村積極的推廣,使農村百姓能夠合理的使用化肥,避免濫用化肥對農村環境造成汙染,引導農民如何正確使用化學肥料減少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汙染,同時大力推廣和宣傳汙染處理技術,充分體現出科學技術在農村環境保護中發揮的作用,增強農民對廢物資源再利用的能力。

  結束語

  總之,農村環境保護問題直接關係到農村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廣大百姓的身體健康。當前農村環境問題尤為突出,依靠農村經濟發展,提升農村環保能力,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加大環保技術的推廣和宣傳,同時依靠法制合理規範農村環保秩序,提高農村百姓的環境保護意識,加大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只有這樣農村環境問題才能得到有效解決,實現農村經濟與環境保護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範文二:農村環境保護農村經濟論文

  1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環境問題

  目前,農村環境汙染不僅威脅到農村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且由於當地的生態環境持續霧化,造成了農村地區的極端天氣頻發,使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面臨著嚴重的挑戰。在我國西南部的很多農村地區,自然環境不斷惡化,生態環境脆弱,基礎設施建設十分落後,農村地區的貧困率在不斷升高。而由於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農村地區的農業災害預警幾乎不存在,當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時,往往受損最嚴重的是農民。當前,環境問題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汙染由城市不斷向著農村蔓延,由東部逐漸向著西部轉移。

  2農村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對策研究

  2.1建立完善的農村環境法律保護體系

  國家應該制定適合農村地區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需要的環境法律保護體系,出臺獨立的保護法規和政策。將農村地區的環境保護納入到國家的法律體系中,從法律層面上賦予“農業環保執法部門”行政執法的權利。加大農村環境保護執法力度和督查力度,充分利用法律、經濟和行政的手段,加強對農村環境汙染的治理力度,確保各項法律和政策真正的落實到位。

  2.2強化政府治理職能,加大對農村環境的綜合治理力度

  在治理農村環境問題過程中要堅持“可持續發展”觀點,將農村環境治理工作置於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地位。在農村經濟發展決策過程中需要建立對環境保護的約束機制,積極引導農村基層的各級領導、幹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在農村建立激勵性的農村環境保護政策,改進農村改革幹部行政考核和任用制度,讓那些“有可持續發展理念、並重視環境保護”的幹部得到重用,從而激發幹部對環境保護的意識,理順地方政府和環境保護部門之間的關係,強化環境保護部門的監督職能。

  2.3依靠科技發展生態農業

  在發展生態農業過程中,應採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運用現代生物技術為農業生產提供更多優質、高效、高產的“農作物新品種”。第二,還可以利用生物研究出能夠分解多種有害物質的菌種,高效地消除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的各種因素,並積極地開展“水汙染”治理工作。第三,開發生物農藥、植物源殺蟲劑和殺菌劑,減少“化學性農藥”對水源和土壤結構的破壞。第四,積極推廣“養殖業”生產良性迴圈模式,不斷優化生產技術,引導“養殖場”積極建立沼氣池,並將發酵後的“沼液和沼渣”進行再生產、再利用。第五,加大對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技術研究,實現農業資源的迴圈和高效利用。

  2.4加強生態文明村和美麗家園的建設

  首先,加強農村地區“人居環境”建設,對農村的生活垃圾以及院落開展治理,對“生活垃圾”實行定點堆放和排放、並進行無公害化處理。加強對“危房、舊房”的改造力度;科學規劃農村住房建設,實行“人、畜”分離,不斷強化“村落及其街道”的綠化。通過有效的多形式、多元化的思想文化教育,不斷提升廣大村民的環保、衛生、文明素質和意識。其次,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應該重點治理水汙染、大氣汙染以及耕地汙染,加大荒山綠化力度。有效控制部分荒山的“石漠化”,嚴格控制不合理的資源開發,強化對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如在建水縣東南部珠江水系的“南盤江”裡,因前幾年江岸邊的礦業開發及其排汙,江裡的“漁類和水生物”日漸減少。最後,加強農村市場的監督、檢查力度,堅決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特別是“農業生產資料偽劣產品”進入農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