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推進圖書館學科館員制度建設的策略論文

  學科館員制度建設的第一要義是建立一支既懂專業知識又精通圖書館業務的圖書館館員隊伍。

       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地方高校推進圖書館學科館員制度建設的策略相關論文。具體內容如下,歡迎參考閱讀:
 

  [關鍵詞]館員 制度建設 學科 圖書館 策略 高校

  [論文正文]

地方高校推進圖書館學科館員制度建設的策略
 

  學科館員制度是“為了保證學科館員與對口的學科專業人員及部門保持經常性的聯絡,為其提供專、精、深的資訊服務制定的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學科館員應具備的專業素質、培養目標、基本職責、服務內容和方法等。”[1]對於地方高校而言,實行學科館員制度有助於加強院系與圖書館之間的業務聯絡,較好地解決教師迫切需要的對口服務、針對性服務的問題,使各種文獻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使圖書館更好地融入學校教學、科研工作中去。

  在學科館員制度的實踐上,地方高校圖書館應專門成立學科諮詢服務部,學科諮詢服務部組織相應的學科館員深入到學校各對口的教學、科研單位中,採用個性化的學科知識服務手段,利用所學的圖書情報學與圖書館知識及相關專業的知識背景以提升使用者資訊獲取與利用能力為目標,滿足圖書館使用者對資源資訊深層次的需要,為教學、科研單位提供資訊保障。儘管如此,由於人員素質和條件的限制,圖書館的學科館員建設相對於211院校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正因如此,地方高校才要在圖書館資訊化建設過程中採取必要措施推進學科館員制度建設,使之對高校教學和科研的推動作用得以進一步發揮。
 

  一、實施學科館員制度的必要性

  對於地方高校而言,實行學科館員制度改變了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模式,學科館員能夠深入到對口院系,時刻關注院系科研教學資訊,並對其進行整理反饋,通過嵌入對口院系教學科研中,利用自己掌握的圖書館學、圖書情報學專業背景,為使用者提供專業化學科分析,進行科學合理的文獻資源服務,在完成基本的資料收集整理的同時對資訊資源進行加工整理,為院系教學、科研團隊收集、整理、分析相關專業資訊,為其教學、科研活動提供有價值的情報。除此之外,針對對口院系師生使用資料庫的實際,學科館員可以採取多種方式對此進行培訓,使師生經過培訓對資料庫和相關軟體有深入的瞭解並能熟練使用。通過這些深層次的服務,學科館員制度基本能夠滿足師生對資訊服務質量與深度的要求。

  地方高校圖書館實施學科館員制度能夠提升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質量。在文獻採訪過程中,學科館員可以憑藉豐富的圖書情報知識和較高的學科文獻知識有計劃地對學科的文獻資源進行系統的收集和選擇,改變了以往的外行人選內行書的尷尬處境,對重點學科文獻資源建設工作有很大幫助,對館藏資源質量和文獻利用率的提升起到積極作用,使文獻資源能夠滿足學校的教學科研需求,館藏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二、地方高校學科館員制度存在的問題

  在地方院校圖書館中,長期存在著人員緊張的狀況,多數學科館員由業務館員或文獻檢索課教師兼任,由於事務性工作繁雜,使學科館員的本職工作難以有效開展。對於地方院校圖書館而言,制約學科館員制度建設的主要因素是人員素質不高、科研能力薄弱,特別是缺乏專業的圖書館學、圖書情報學人才。人才的匱乏導致學科館員很難融入到對口院系的教學、科研工作中去,使學科館員制度的優勢難以發揮出來。

  在學科館員的管理方面,多數地方院校圖書館採取分散式管理的方式,在開展工作中,多數情況是學科館員個人直接面向教學科研單位、課題組開展學科服務,學科服務往往成為學科館員的個人行為,不利於提高學科館員的工作責任心,不利於圖書館對學科館員的管理、組織與協調工作,不利於對學科館員的工作質量進行量化評價。除此之外,學科館員與各教學、科研單位缺乏有效的溝通,多數學科館員很少深入走訪教學、科研單位瞭解其需求,僅僅是採購文獻時象徵性地徵求意見,導致學科館員不能將教學、科研單位對文獻的需求反饋給圖書館,使圖書館的文獻開發、利用水平難以得到提高。

  除此之外,多數教學、科研單位建立了資料室後,與學科館員的聯絡日漸減少,導致學科館員很難開展相應工作。除此之外,由於圖書館的教輔單位的定位,帶來了學科館員缺乏必要的考核與獎勵機制,在收入上明顯偏低,與之相應的學術地位也偏低,在與教師、行政幹部的收入分配競爭上處於劣勢,這同樣會導致圖書館優秀人才的外流以及很難吸引優秀高素質人才來參與圖書館學科館員隊伍的建設。

  近年來,地方高校在辦學發展過程中都能夠給予圖書館足夠的重視,但是,在制定圖書館工作發展規劃過程中仍是依照傳統的觀念,只關注館舍面積、圖書數量、閱覽座位等硬體設施,而沒有通過學科館員制度建設來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導致學科館員制度始終處於徘徊不前的狀態。就地方院校的管理制度而言,目前正處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時期,在學科館員崗位沒有得到權威確認、學科館員制度的優越性沒有明確體現的前提下,要求學校黨委為學科館員制定特殊的優待政策是不可能的。面對以上困難,需要地方院校克服畏難情緒,針對自身辦學實際,採取必要措施以達到真正推進學科館員制度建設的目的。
 

  三、提升學科館員制度建設的舉措

  學科館員制度建設的第一要義是建立一支既懂專業知識又精通圖書館業務的圖書館館員隊伍。對於地方高校而言,圖書館學科館員制度建設最大障礙是高素質人才匱乏。以北華大學圖書館為例,儘管70%以上的館員具有大學本科學歷,部分館員具有研究生學歷,有四分之一的館員具有副高階專業技術職稱,但是,目前存在的情況是圖書情報專業出身的館員不懂其他專業,其他專業出身的館員不通曉圖書情報知識。

  正因為如此,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學科館員隊伍對於地方院校圖書館學科館員制度建設才顯得尤為必要。地方高校圖書館應挑選符合學科館員條件的館員赴具有優秀的圖書情報專業的高校進行圖書情報專業知識培訓,通過為準學科館員進行相應的圖書館情報專業培訓,讓他們能夠相對專業系統的學習瞭解圖書情報學理論知識,熟練掌握圖書情報學中的資訊資源建設、資訊資源共享、資訊服務技能等。

  培訓內容包括館藏資源佈局、資料庫及平臺使用、學科使用者分析方法、熟悉各種網路資訊資源型別、熟練掌握網路資訊資源檢索方法等。對於專長為圖書情報專業的學科館員,地方高校圖書館須加大對口學科專業知識的培訓力度,組織相關人員深入到對口學院,通過參與對口學院的教學、科研工作或者外出專業培訓等手段,儘快熟悉瞭解相關教學、科研背景領域研究成果與研究動向,使得學科館員能夠熟練掌握對口專業的學科資訊。在人才引進過程中,地方高校圖書館應優先選擇本科攻讀其他專業的圖書情報學碩士畢業生和具有圖書情報學與其他學科雙學位人才,使館員的整體素質得到充分改善。

  學科館員工作不是看過程,而是效果,因此,地方高校要建立一套第三方參與的、由教學科研單位主導的、側重於效果的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促進學科館員健康合理發展。地方高校圖書館應實施雙向考核制度,學科館員既接受圖書館方面的考核又接受對口院系師生使用者的考核,以教學、科研單位師生的滿意度為考核的主要標準,對學科館員的業務素質、工作能力、工作量完成情況、使用者服務滿意度進行定性考核。

  其中包括:學科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測試,該學科專業教學與科研掌握情況學科館員提交擬任對口院系或學科的工作思路方案等評價[。與此同時,圖書館組織業務骨幹從專業角度對學科館員進行以服務效果、服務效益、服務影響力、服務滿意度為內容的考評。同時,在評價過程中注重結合學科館員的自我評價、相互評價、組織評價,使學科館員的工作質量評價更為準確、客觀。

  學科館員制度推行的關鍵在於學校主管領導的決策和參與。針對當前多數地方高校學科館員制度推行困難的實際,地方高校要採取將壓力上移的新思路,由學校領導牽頭,以品牌活動的形式在學校層面營造學科服務氛圍,在此基礎上,再由學科館員到教學、科研單位開展學科服務。地方高校圖書館在學科服務推行過程中,學校主管圖書館的校領導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從圖書館品牌活動的構思、策劃到組織實施,學校主管領導全程參與,使圖書館的學科服務引起了全校教學、科研單位的廣泛關注。在主管校領導的主持下,圖書館積極從教學、科研單位負責人、學科專業帶頭人、專家學者入手,從學科專業發展層面、學科教學科研動態、學科前沿熱點問題入手,詳細分析教師、學生對文獻的需求,細緻規劃活動,使學科館員制度依託學校良好的整體環境不斷深化與拓展。

  由於學科館員對教學、科研工作發揮著重要和特殊的作用,學科館員掌握較高的圖書館學、圖書情報學知識以及具有對口學科的專業背景,這就使得學科館員在圖書館不等同於其他圖書館工作人員,因此學科館員需要具有優先的職稱聘任資格及相應的晉升、福利待遇、外出學習深造機會等等。同時地方高校須在人事制度改革中明確圖書館員的教師身份、享有教師的專業技術職務、行政級別、福利獎金、職務權利等待遇。

  作為一種深入和拓寬圖書館的資訊服務、深化了服務層次的舉措,學科館員制度適應了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因此,地方高校需要有效借鑑國內外成功經驗。與此同時,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圖書館通過合理的實行學科館員人才的聘任選拔制度、科學的圖書館館員管理與考核制度等一系列針對學科館員的制度,建立學科館員績效考評制度和分配製度。

  從而有效地實施、穩步地發展學科館員制度,真正把學科館員工作落到實處,充分發揮學科館員應有的作用,讓學科館員制度步入良性迴圈,使得學科館員能夠秉承以服務為本的辦館理念。通過學科館員制度,深入到一線學院的教學、科研中,為學校的教學、科研提供文獻資源資訊的深層次服務,成為學校的教學、科研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