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思考

  論文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數字化;資訊傳播
  論文摘要:在各種資料呈現出爆炸性增長的今天,高校傳統圖書館已遠遠滿足不了人們對資訊的需求,建立數字化圖書館已成為高校圖書館建設的必然選擇,完善網路結構與服務體系將成為今後高校圖書館發展的目標。

  1數字圖書館的產生與特徵
    圖書館作為人類資訊文明進步的象徵,己經出現了幾個世紀。長期以來,圖書館一直承擔著資訊的收集、整理及將有組織的資源提供給使用者的功能。傳統的圖書館收集了大量人類隨著時間的程序而遺留下來的文化、歷史、文字的痕跡。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計算機應用的普及,人類創造及產生的各種電子資料也呈爆炸性的增長態勢,怎樣高效的利用這些資訊成為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在此背景下,美國提出了***Digital, Library, DL***的概念,在國內直譯為“數字圖書館”。
    數字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不同,數字圖書館是以組織數字化資訊及其技術進人圖書館並提供有效服務,主要表現在資訊儲存、處理、檢索、傳遞、管理等方式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以數字資源的製作、儲存、管理、傳輸和服務為主要特徵的數字圖書館,涵蓋多個分散式、其大規模、可互操作的異構多媒體資源庫群,可面向社會公眾提供全方位的知識服務。它是文化產品的網路商務平臺,是一個網路應用系統的數字資訊資源基礎資料庫,這個庫存有聲音、文字、影象等資訊.它是分散式的,通過計算機網路可以跨庫查詢,它的資訊組織是按統一標準組織有序的電子資訊,它執行高速寬頻網路,將採用資料倉庫、資料探勘、資料推進等高新技術,為讀者提供方便、快速、全面的服務.它是一個分散式的圖書館群體;是數字化多媒體資訊庫;是與平臺無關的數字化資源集合;具有強大的資訊傳播與釋出功能。
  可以說,數字圖書館將實現對人類知識的普遍存取,並最終消除人們在資訊獲取方面的不平等,是面向未來網際網路發展的資訊管理模式。
  2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方向
    高校圖書館應該具備適應資訊化、開放型圖書館的要求。伴隨著數字化和網路化大潮的推進,作為知識的殿堂—傳統高校圖書館,正面臨著一次全方位的技術革新,建成具有一流設施、一流服務、一流管理水平的現代化圖書館,充分地發揮其傳播知識、傳遞資訊,進行社會教育、參與學術研究和儲存文化遺產的功能,為師生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的圖書館,已成為高校圖書館建設的主導.因此,一個集資訊儲藏、加工、交換與傳播於一體的嶄新載體—數字圖書館,正脫穎而出。
    而所謂數字圖書館,絕不僅僅是圖書館的數字化,它已大大地突破了傳統圖書館的概念和範疇,成為未來社會人們工作、學習、生活的重要支撐點和前提性條件。建立高校數字圖書館,首先必須充分利用計算機網路資訊科技,全面實現業務工作及辦公自動化,在對圖書採訪、編目、流通、文獻檢索、參考諮詢實行計算機管理之外,應重點建設中外文圖書、電子期刊、學位論文、經典著作、教學參考用書和其他重要文獻等全文資料庫,以及聯合書目、現刊目次、重點學科導航等二次文獻資料庫、專題特色資料庫、部分工具性資料庫等,形成以數字化圖書期刊為主,覆蓋所有重點學科的學術文獻資源體系。其次應逐步建立起內容豐富、精確高效的館藏書目資料庫、全文資料庫和多媒體資料庫,充分利用因特網共享資訊資源的優勢,開展網路資訊服務。最後要強化技術支撐環境建設和服務體系的建設,形成“集中資源、分工合作、均衡負載、用藏結合”的、高效的中國高等教育數字圖書館。
   高校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應該以建立符合國際主流、與未來的國家標準保持同步銜接的標準規範體系,規範數字資源加工與儲存、數字物件分類與描述、元資料標準與互操作、系統模式與互操作、服務模式為主導方向。
  3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目標定位
    高校圖書館的建設要放眼未來,力求創新。按照“統一規劃、分工實施、緊密協調、共建共享”的原則,加強數字圖書館標準與規範、數字化文獻資源、技術支撐環境和文獻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和強化系統的、統一的資訊檢索、館際互借、協調採購、聯機編目和參考諮詢等功能。
    首先,應當在地域資訊網路建設中成為地域資訊服務系統中的一個要害的資訊集藏地。這樣不僅可以通過資源共享平衡資源分佈,還可充分利用紙質資源,實現館際互借,達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效果,將數字圖書館技術集傳統圖書館的自動化系統、資訊服務系統為一體,對資訊基礎中的圖書館資源進行資源重組,使其在網路上最大限度的服務於讀者,構建整體有序、可靠實用、結構開放和資訊高度共享的系統資訊網路.
    其次,要立足於讀者服務這個中心,實現讀者服務質的飛躍。拓展服務空間,實現遠端檢索瀏覽;擴大服務深度,不僅能夠利用本館的資料資源,而且通過網上資訊導航建立虛擬圖書館,為讀者檢索利用因特網海量資訊資源提供方便;數字圖書館是網路時代的產物,其目標就是通過網路共享全社會的文獻資訊資源.通過網上自動應答、智慧檢索等手段實現讀者服務工作的智慧化,提高讀者利用圖書館的效率.進一步加強服務支撐體系和服務執行體系的軟硬體建設,提高服務和協調能力,形成“集中資源、分工合作、均衡負載、用藏結合”的、高效的CADLIS服務體系。
    再者,在館員培訓方面。傳統圖書館員的工作模式是人與書的結合,或者說是以書為媒介與讀者的結合,也就是人與人的結合。而數字圖書館中圖書館員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與計算機的結合,也就是所謂的“人機結合”。工作人員必須通過計算機和計算機通訊網路來獲取或提供資訊服務。因此,數字化圖書館要求館員既要有紮實的傳統圖書館學知識,又必須兼備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通訊技術知識、組織和檢索文獻的能力.我們可以通過加強與資訊專業機構的合作,強化館員對數字化圖書館的認知和日常處理數字化資料的組織能力和工作水準,拓寬館員的知識結構和應用能力,使館員具備數字化圖書館的專業知識,能夠適應數字圖書館的服務環境。
  4結束語
    數字圖書館的建設,不僅給圖書館業帶來一場革命,而且也為文化傳播打開了新的電子時代的大門。數字圖書館的數字化館藏憑藉高新技術,可以經濟、快速地傳播,方便地被人們所利用,從而不斷地激發人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成為今後經濟和文化的載體和催化劑。因此,高校數字圖書館的建設不僅是潮流和資訊科技革命的必然產物,也應該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引領文化大發展先鋒。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來看,為了實現更廣闊的資源的共享,在建立完善網路安全系統的基礎上,必將形成數字圖書館的資源共享,這也是未來高校數字圖書館的發展趨勢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