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的前期準備

  創業者在即將做創業錢,一般都要做哪些準備工作?看完小編整理的後你就會明白了!文章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21世紀,人口爆炸、資訊爆炸,競爭彷彿變成了腳手架,卡在了每一個人的脖子上。容不得你去選擇爭或者不爭,自然會有人找上門來掄起拳頭打你的臉。你想要安安分分、一輩子找個普通工作、取個普通老婆、生個兒子、過個小日子了此一生。現在看來這真不諦於是痴人說夢。

  看過《奮鬥》、看過《蝸居》,每個人的心理彷彿都紮上了一把刀子。做普通人也得慘死。金融危機更是喚醒了一票人。現在有句話說的很是淒涼“畢業就等於失業”,以前可能還覺得這是開玩笑,現在輪到自己畢業了,連笑著看這句話的心情都沒有了。一個屁大點的小公司,沒保險、沒戶口、沒補貼、工資巨低,都有n個海龜、北大的博士、中科院的碩士跟你爭,作為本科生的我,才真正明白了什麼叫“悽慘”。

  與其拼死拼活搶每個月一千的工作,到真不如自己出來創業,每個月發別人工資。也許有人覺得這更是個夢。但時代把你逼到這一步了,是像項羽一樣“死亦為鬼雄”,還是做個狗熊,這個選擇權還是有的。兄弟我算是找工作找的心灰意冷、體無完膚了,接下來就算是死,也想悲壯一把。決心舉起“創業”大旗了。

  雖說是“創”,但首先得學會“仿”,正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最近先找了一堆“創經”,聽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經驗、教訓,希望自己能走的更順一些。大家應該都知道《辦公室有鬼》這部話劇吧,最近有關注一個專門做職場的訪談節目,恰巧採訪的就是它的製作人郭郭,談的便是她本人的“創業經驗”,因為年齡相仿,所以感覺在思想上很有碰撞。講了很多,關於初期的市場調查、資金的經營運作、合作方的尋找等,其實不光關於創業、就連如何社交、怎麼帶團隊都有提到,而且講的很不錯。

  一、創業前的準備?

  興趣愛好是最好的創業動力,也是創業者在困難時期能堅持下去的理由。

  創業者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偏好、長短、以及底線能力的底線、道德的底線 、承受能力的底線,然後做高於底線的事情;創業前要做好市場調查,明確客戶的需求,找出現有競爭格局中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從而制定合適的策略;

  二、創業中應如何應對突發困難?

  創業中的困難往往是創業前想象不到的,創業者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最好能在前期提留足夠的風險準備金;困難時期要學會堅持,任何創業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堅持下去往往會出現轉機;

  三、創業者自身應該具備哪些素質?

  創始人要懂得“畫餅”與“烙餅”的藝術,要既能激勵團隊給他們希望,又要讓團隊成員感到自身的價值;職場上最大的感悟是要做自己喜歡的事,並且要踏踏實實地去做;調查發現目前職場人士普遍面臨工作成就感缺失與社交機會匱乏;建議想創業者要選擇好合作夥伴、真正熱愛所做的事並堅持下去;

  四、創業的一些注意事項。

  創業初期人是最重要的因素,選擇正確的合作伙伴比選擇專案重要;

  受眾是否願意為其消費,以及認知度與口碑是專案是否成功的表現;

  創業準備包括哪些創業準備包括哪些,創業就是一條只有前進的路,假如你不為了你的目標去全力拼搏,那麼你遇到的所有的風都是逆風。為了獲得成功,你必須問自己一下幾點:

  你是否敢冒風險:現代型商人的最大特點就是敢於想象、善於開拓、敢冒風險,對機會的把握十分準確,並且永遠領先於時代。

  你是否確定好創業期限:一個很大的公司,至少要花3-5年才能做出來,時間越長,風險越大。因此創業最好以兩年為準,要想辦法在兩年內把產品做到最好。

  你是否確定開辦公司需要多少資金:有了創意後,下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用多少錢可以實現它,還要考慮到有多少錢才能挺過創業初期艱難的階段。

  你是否為公司設立構想:創業者首先要有一個構想和一定理想,然後從構想開始,考慮如何組成一個團隊,怎樣再將其發展成為一個完善的公司,怎樣預見公司的發展前景,確定其發展方向。

  你是否確立好目標:業者不能以賺多少錢為目標。賺錢是重要的目標,但創業本身應該有理念,理念會帶動很多新產品的創意和實踐衝動。

  你的創意是否獨特嗎:創業者必須對市場有相當的瞭解。因為一個很好的創意,在市場上並不一定有價值,市場上有價值的東西,並不一定很難做。關鍵是怎樣把市場的需求和產品結合起來。

  你是否組織好的團隊:開公司需要幫手,而且至少有兩個幫手你得用好。一個是針對公司內部的,你要有意識地建立一個高效率的團隊;另一個是針對公司外部的,創業初期,公司的規模通常都很小,許多行政事務如人事、財務報稅等,其實你可以外包給社會上的一些中介機構去代理。

  你有是否具有創新精神:創辦公司或實體是一種求新、求變、求發展的過程,是一種不斷追求盈利的過程。因此,刻意地尋找變化,適應變化,甚至迎接與利用變化,正是發展的契機。

  創業的前期準備

  一、從三百六十行中選擇你的最愛

  人人都可以創業,但是,卻不是人人都可以創業成功的。這其間有著許許多多成功創業的小祕訣,而這些祕訣並非都來自創業成功個案的經驗,很多是從失敗的例子中去反省、領悟而來的。綜合這些經驗談,創業者首先必須做的便是決定要從事哪一種行業,哪一類專案?在你下決定之前,最好先為自己作個小小的測驗,瞭解自己在哪方面較有創意、潛力;哪方面的事業較能吸引自己的注意力、並鞭策自己奮往直前等。一旦做好選擇,接下來的許多課題便需要創業者一步步地去執行,才能逐漸地邁向成功之路。

  二、持續自我成長與學習

  有了完整的創業點子,下一步驟便是儘量讓自己多接觸各種資訊與資源管道;諸如專業協會及團體等組織機構。這些團體、組織不僅可以幫助你評估自己的創業機會與潛力,並可以儘早讓創業計劃到位。

  其它有效的資源:諸如創業者的自傳、創業叢書、商業雜誌等;或是專業的商業組織,如中小企業管理局的計劃書顧問群等,也都可以提供許多的好材料給創業者去腦力激盪。創業者也可主動出擊,把公司資訊告知當地的商業組織、團體等來增加公司曝光率。即使有可能遭受到地區性競爭者的妒忌,你還是可以試著與其它地區的同業交換創業心得、徵詢適時的忠告。有很多成功的創業者都有這種相同的經驗,差別只是解決方法不同而已,所以別太早死心,枉送別人的美意。

  三、慎選你的品牌或公司名稱

  最佳的品牌或公司名稱是要能夠充分反映你的產品或服務與眾不同的特色及單一性。基本上,品牌或公司名稱與產品之間的關係是成正比的;亦即是要能在消費者或顧客群的心目中產生一種緊密的聯想力。具創意的品牌或公司名稱不僅有助於建立品牌的形象,同時也能打動顧客的購買慾。選擇的品牌或公司名稱時應該具有前瞻性與遠見;所選擇的品牌或公司名稱要能很有彈性地將自己推薦給消費者。最後,別忘了先作註冊公司名稱調查,確定你所選擇的名稱仍然還未被登記或已在公司商標法的保護中。切記,別取一個過於冗長的名稱,消費者不容易記得。

  四、決定公司的合法組織與法律架構

  在開始計劃營運前你必須選擇何種法定組織架構適合你的創業大計。簡而言之,首先你必須決定是要自己創業?還是合夥創業?如果選擇合夥創業,公司的起始資本額要如何分配?

  合夥創業的模式可以是有限股份公司制或是以一集團公司名稱方式創業。這中間並沒有一套可依循的準則,來分析各種可能狀況以區分孰優孰劣;因此,你必須先了解各種公司組織型態的利弊及運籌方式,再選擇最適合組合模式配合你的創業計劃方式。

  儘管各種公司營運架構有些細微的差異性,但是最需要注意的焦點是一旦公司營運出狀況時,公司內部將由誰負起最後法律上的財務責任?舉例來說,以獨資或合夥人型態創業,公司組織法要求個人自行負擔公司的債務歸屬問題。也就是說,一旦公司因牽連上財物官司而敗訴,則個人名下所屬財產及不動產等都會受到法院的扣押、拍賣以償還債務。無論一開始你選擇哪一種經營模式,都不代表公司的經營體制已經定型不變,還是可以依據公司的發展與未來潛力做適時的變更。

  五、評估一份具體的預算報告

  經營一項有利潤的新事業必須要有充分的流動資金,並且要能與實際經營運作時所需的開銷相平衡,是以草擬一份年度預算表是必要且馬虎不得的。要草擬一份精確的年度預算表並不容易,即使是一位最有預算概念的大師來編列預算表,還是多少會有低估預算,或遺漏些小細節,這些小細節常常是發生在預算表中的雜支及超支專案;另外,有時公司成長太快也會出現這些小麻煩。總之在開始編列預算時必須注意的是公司草創第一年的年度預算應該包括公司首次營運費用及持續營運的每個月開銷。

  不管公司狀況如何,一份理想的預算報告最好在編列預算時,稍微調高所需預算比例,直到公司可以負擔營運成本以及本已低估的獲利能力。最好是聽聽其它同業的意見,並在編列具體的預算評估表時能按照專家建議,把最好和最壞的財務評估案例折衷試算,然後把預算設定於兩者之間。專家則建議去一趟會計事務所將會讓你對公司的開銷、營收及流動資本運作計劃更瞭解。

  六、選對地址,事半功倍

  在決定了自主創業也選好了專案之後,接下來最重要的恐怕就是選址的問題了。選址對於辦公司開店鋪到底有多重要?專家的看法是:不論創立任何企業,地點的選擇都是決定成敗的一大要素,尤其是以門市為主的零售、餐飲等服務業,店面的選擇,更往往是成敗的關鍵,店鋪未開張,就先決定了成功與否的命運。可以說,好的選址等於成功了一半。

  儘管在選擇經營場地時,各行業的考慮重點不盡相同,但是有兩項因素是絕對不可忽略的。即租金給付的能力和租約的條件。經營場地租金是最固定的營運成本之一,即使休息不營業,都照樣得支出,尤其在房價狂飆後,租金往往是經營者的一大負擔,不能不好好“計較”。有些貨品流通迅速、體積小而又不佔空間的行業,如精品店、高階時裝店、餐廳等,負擔得起高房租,可以設於高租金區;而傢俱店、舊貨店等,因為需要較大的空間,最好設定在低租金區。租約有固定價格及百分比兩種,前者租金固定不變,後者租金較低,但業主分享總收入的百分比,類似以店面來投資作股東。租期可以訂為不同時限,但對於初次創業者來說,最划算的方式是訂一年或兩年租期,以預備是否有更新的選擇。

  七、募集充足的創業資金

  俗話說的好:“用錢創造財富!”在眾多創業失敗的例子中,資金的不足經常是最後讓創業者黯然落下“英雄淚”的主要原因。因此,信心滿滿的創業者別忘了在公司正式營運前,一定得先把資金募集充足;換言之,創業者必須明白公司在草創期的第一年內可能無法賺到一毛錢,創業者因而要有所警悟及萬全的準備,以度過難關。

  創業者在籌措創業資金時,必須是以能支付公司創業第一年內所有的營運開銷為目標。一般而言,除非中了彩票第一特獎外,創業者的最簡單、最方便的募集資金方式便是從每月的薪資袋中節省下來。如果這方式對你而言並不是個好辦法,向外募款的辦法也是最普遍的資金來源。

  創業者募集創業資金的來源相當多,簡單的說,親戚、朋友、銀行、房屋抵押、退休金,甚至是信用卡借貸也能派上用場。但是,創業者必須謹記在心的是,一位成功的創業者總是知道如何善用各種管道去募集充足的資金,來做為創業的堅強後盾,千萬不可只從單一管道取得資金,以免一旦資金吃緊時找不到後路來救急。

  八、完成公司登記及瞭解各種法律相關條文

  就在開始營業之前,你必須去了解所有與商業法規相關條文規定、執照或許可證申請的細節與表格。切記一點,各縣市政府對營利事業單位的規定可能有所差異,因此別忘了詢問在你工作室或辦公室所在縣市區域內,有哪些是該特別注意的法律規範條文。通常,你可以在各地的中小企業協會或商會取得這些資訊;同時,別忘了留意營業執照相關申請規定及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