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綜合評價論文

  綜合素質評價按照素質教育要求進行全面發展評價,關注學生的特長和潛能,體現學生之間的差異,促進學生在打好共同基礎的同時,實現有個性特長的發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綜合素質評價方法初探》

  【摘要】 隨著中學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讓評價促進學生髮展”這一新課程觀念正逐漸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現代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綜合化需求呼喚綜合素質評價的方法儘快完善。一、學校、家庭、社群教育相結合,評價學生的道德素養。二、教師、家長、學生共同評價學生的身心健康。三、各學科同步管理,評價學生的文化素養。四、學以致用,評價學生的綜合實踐評價。五、德益雙馨,評價學生的藝術素養。

  【關鍵詞】 綜合素質評價 道德素養

  【中圖分類號】 G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962201302b-0107-01

  隨著中學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讓評價促進學生髮展”這一新課程觀念正逐漸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顯然傳統評價學生素質的測驗方式已在許多方面不符合現代教育教學目的以及教育的特點,目前在各學科的評價中教師開始用新的評價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改變了評價過程中學生的“被告角色”,學生們開始主動參與到評價體系中,原來單純的受測者也成為了評價者。現代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綜合化需求呼喚綜合素質評價的方法儘快完善。

  1 學校、家庭、社群教育相結合,評價學生的道德素養

  基礎性發展目標評價內容涵蓋了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六個方面,每一個方面又涉及到一些具體領域,從中我們都可以體會到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的重要性。道德作為一個民族的靈魂,如何在學生一生髮展中起導向作用這也有賴於在中學階段對學生的培養,中學階段更是學生道德品質的成形時期,所以教師與家長對學生正確的道德評價,也對學生在這一時期道德素養的形成起到了關鍵的護航作用。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要遵循學校德育工作基本框架,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袋,實行過程記錄評價,體現學生自主管理、自我發展需要。每位學生建立一個檔案袋。詳實記錄學生成長軌跡進步表現,突出評價的階段性和基礎性。這些具體的日常行為涉及到學生在學校、家庭、社群三大範圍的表現,因此也要求學校、家庭、社群三方面對學生的道德素養作出評價,只有這樣,才能改變目前有的學生在家裡和在學校、在社群裡表現不一樣的現狀,使學生的思想道德更加完美,培養出高道德素養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2 教師、家長、學生共同評價學生的身心健康

  現實中單調片面的考試評價方式使得學生、教師、學校、家長以及全社會形成了一種誤解:考高分的學生是好學生;班級平均分高的教師是好教師;升學率高的學校是好學校。量化的分數成了主宰命運的上帝,成了區分好與不好的標準。這種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評價方式的負面影響背離了教育的初衷,教育變成了為考試做準備,而不是為學生生活做準備。如果說思想道德對學生的發展起導航作用,那麼身心的健康則對學生的發展起保駕的重要作用。高度文明的社會主義社會不但要求高道德素養的接班人,同時也需要身心健康的接班人,只有身體和心理雙健康才能符合現代高速發展的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才能滿足這種需求。如何以正確的評價引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是現代教育亟需解決的問題。

  評價應是教師、學生和家長多方共同參與的互動活動。根據不同的評價指標,不同的主體可以擁有各自的評價權。要努力改變過去學生被動接受班主任評判的狀況,特別要發揮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的制定,讓學生在評價資料的收集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通過“協商”達成評價結論,只有這樣才能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3 各學科同步管理,評價學生的文化素養

  中學生的文化素養不僅僅是文化知識與技能,而且還是以能力為核心,是能力和知識、思想情感、思想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為了使評價具有可操作性,簡單、易行,階段性評價可主要以直觀的物化成果呈現,終結性評價則除了呈現等級評定、綜合性評語,還應注意收集並儲存表明學生髮展狀況的關鍵資料,應附有綜合素質報告單、標誌性成果記錄卡和學科教師贈言,以全面反映學生的發展變化軌跡,清晰把握學生在某個階段的成長狀況,直觀看出學生髮展的優勢和不足,便於家長準確掌握學生各方面素質發展資訊,更清晰地引導學生反思,明確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真正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要做好這些,各學科教師要共同注重學生的文化素養,以杜絕學生面對班主任老師和其他學科老師不一樣的現狀。

  4 學以致用,評價學生的綜合實踐評價

  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得到自主發展,力求做到五個一:找到一個崗位,扮好一個角色,鍛鍊一種能力,承擔一份責任,體驗一種感受。對學生綜合實踐的評價,要根據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表現及完成情況,參加研究性學習活動、社群服務和社會實踐的實證材料等,客觀反映學生在綜合實踐方面的表現。

  5 德益雙馨,評價學生的藝術素養

  學生藝術素養的評價,根據學生在學校藝術課程和參加學校藝術活動的表現及作品,客觀反映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和表現能力。

  總之,對普通初中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的基本出發點是反映學生全面發展的情況。綜合素質評價按照素質教育要求進行全面發展評價,關注學生的特長和潛能,體現學生之間的差異,促進學生在打好共同基礎的同時,實現有個性特長的發展。通過評價主體的互動、評價內容的多元和動態的評價過程,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評價體系。通過普通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引導基礎教育階段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積極穩妥地推進普通初中新課程實驗,探索科學可行的教學評價方式,建立科學的教學評價制度,根據普通初中教育的實際,制定科學可行的評價方式,規範、完善評價的內容、標準、方法和程式,加強公示、監督、申訴等方面的制度建設,確保教學評價工作的實效和公正。通過探索普通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式,建立健全普通初中學生教育教學評價制度,形成實施素質教育的長效機制。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