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公司註冊新流程圖是怎麼樣的

  重慶公司註冊需要走什麼流程?註冊重慶公司有哪些材料要事先準備好的?小編把整理好的公司註冊新流程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

  公司註冊新流程圖

  註冊公司的流程

  1、核名: 到工商局去領取一張“企業字號名稱預先核准申請表”,填寫你準備取的公司名稱,由工商局上網工商局內部網檢索是否有重名,如果沒有重名,就可以使用這個名稱,就會核發一張“企業字號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

  2、租房:去專門的寫字樓租一間辦公室。租房後要簽訂租房合同,併到房管局備案。

  3、編寫“公司章程”:章程需要由所有股東簽名。

  4、刻私章:全體股東去街上刻章的地方刻一個私章,給他們講刻法人私章方形的。

  5、到會計師事務所領取“銀行詢徵函”:聯絡一家會計師事務所,領取一張“銀行詢徵函”必須是原件,會計師事務所蓋鮮章。

  6、註冊公司:

  到工商局領取公司設立登記的各種表格,包括設立登記申請表、股東發起人名單、董事經理監理情況、法人代表登記表、指定代表或委託代理人登記表。填好後,連同核名通知、公司章程、房租合同、房產證影印件一起交給工商局。大概15個工作日後可領取執照。

  7、憑營業執照,到公安局指定的刻章公司,去刻公章、財務章。後面步驟中,均需要用到公章或財務章。

  8、辦理企業組織機構程式碼證:憑營業執照到技術監督局辦理組織機構程式碼證,需要3個工作日。

  9、辦理稅務登記+辦理企業組織機構程式碼證:

  現在實行三證合一

  10、去銀行開基本戶:

  憑營業執照、組織機構程式碼證、國稅、地稅正本原件,去銀行開立基本帳號。

  11、申請領購發票:如果你的公司是銷售商品的,應該到國稅去申請發票,如果是服務性質的公司,則到地稅申領發票。

  公司章程起草注意事項

  一符合法律規定

  公司章程的制定由股東會通過後,股東在公司章程上簽名或蓋章,然後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設立登記。公司章程的修改應遵循以下程式:首先由董事會提出修改公司章程的提議,並提出公司章程的修改草案;其次將修改公司章程的提議通知其他股東;第三由股東會對公司章程修改條款進行表決。

  修改公司章程的決議必須經代表2/3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並製作股東會決議。關於公司章程修改的股東會決議作出後,公司應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二圍繞公司治理經營來起草

  我國有限公司治理的模式大多由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構成,股東會是公司的權利機構,董事會是公司的執行機構,監事會是公司的監督機構。在制定和修改公司章程的過程中,要將三大機構與公司治理有機結合,以致發揮最大功效。如何做到有機結合,則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應規定明確、詳盡的股東會議事規則,使股東會的召集、表決、決議的制定、通過等系列問題有章可循。同時,應將股東、股東會的權利義務制定得詳盡並具有可操作性。

  應規範董事會的運作。規範董事會的運作,一是要明確董事會的權力範圍,尤其要使董事會和股東會之間權力配置明晰化;二是要規範董事任免規則、建立規範的董事資格,候選人推薦、評審、股東大會選舉、罷免等規則,同時明確董事只能由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擔任;三是要建立健全董事會議事規則,包括對董事會會議的召集、通知、出席有效人數、議題的準備、表決方式、效力、代理、記錄、資訊披露等內容做出明確、具體的規定;四是要強調董事勤勉義務,要求董事不但要遵守法律、法規和章程,還要強調其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禁止董事越權、侵佔公司財產、挪用公司資金,利用職務便利損害公司利益等。

  應充分發揮監事會的作用。不但要明確監事會、監事的權力、義務,還必須完善監事會構成及議事規則,更重要的是要明確監事會行使權力的途徑及保障,使監事會能真正起到監督的作用。

  三儘可能地完善章程內容

  由於法律規定往往過於原則,在實際運用中缺乏可操作性,公司章程自身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將這些原則性的規定細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制定一部規範、科學的公司章程會使公司及股東有章可循,避免股東之間發生糾紛。公司的股東和發起人在制定公司章程時,必須考慮周全,規定得明確詳細,以免產生歧義。

  法定記載事項必須予以載明。我國《公司法》第25條所規定的前十個方面的事項,都是公司得以設立和運營所必不可少的,任何事項的遺漏,都會造成公司章程的無效,從而公司也就無法註冊登記。

  因此,在制定有限責任公司章程時,要特別注意將章程規定的內容涵蓋所有必要記載事項。另外,關於這些必要記載事項的規定,還必須做到合法、真實、明確,內容不得與《公司法》及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相違背。

  任意記載事項必須合理合法。章程內容是股東之間的約定,只要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就是合法有效的。

  因此,公司的章程應充分考慮公司自身情況,將可以考慮到的、易產生糾紛的情況規定清楚、詳細,對法律沒有規定或規定不夠具體的內容進行細化和補充。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內部治理結構

  公司的治理機構,即公司的組織機構,能使公司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獨立自主從事市場交易活動,實現公司的自我管理。傳統的公司治理結構是建立在公司有多個股東的基礎上,公司內部組織機構相對完整,公司三會各司其職,能夠有效發揮自身作用,相互監督與制約。下面由法律快車編輯在本文為您詳細介紹。

  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這一結構系統是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在奉行資本平等、同股同權,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權力明晰、相互制衡原則的基礎上確立起來的。

  通過將公司權力分解給公司內部的三個機構,使各個權力機構之間相互制約與平衡,從而保證公司的良性運轉,同時也最大程度的運用制度的力量來限制公司經營管理者濫用權力。然而,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和普通有限責任公司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即公司的股東只有一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唯一直接導致了公司決策由股東壟斷,因此可能導致股東濫用決策權、決策不科學等不利情況出現。

  一建立監事會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由於股東的唯一性,使得單一股東身兼股東和董事之職,決策權與執行權於一體,公司內部的監事難以有效發揮監督職責,從而容易使股東濫用公司獨立人格。因此,必須在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中設立監事會,在公司內部真正形成能夠與股東權力相互抗衡的監督權。為了促使監事會能夠有效發揮監督職責,必須對監事會成員身份做出限制。

  首先,公司股東不得入選監事會成員,不得干預監事會行使監督權。

  其次,公司員工是公司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的發展狀況與他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因此必須讓公司員工進入監事會,而且必須適當的提高公司員工所佔監事會成員比例,可以設定為公司員工人數不低於監事會總人數的三分之一,以提高員工參與公司管理的積極性,形成對公司股東的有效監督。

  再次,引入獨立監事制度,可以委託社會上與公司和股東沒有利害關係的第三方,且具有相關專業知識以保證能完成相關工作。獨立監事的工資報酬可以委託相關的會計事務所或律師事務所分發,且標明公司不得無故解除獨立監事身份,以保證獨立監事能獨立行使監督權,避免股東干擾。

  最後,引入浮動監事制度,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由於自身特殊性,導致公司債權人更加容易受到損害,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發展狀況直接關乎到自己的債權能否實現,因此債權人定會更加認真的監督公司執行,當發現公司做出危害其債權實現的行為時,債權人可以及時拿起法律武器來捍衛自己合法權益,有利於保護債權人的利益。因此在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監事會中應當有適當比例的債權人代表,以更好保護債權人利益。

  二建立股東個人財產登記制度

  《公司法》第59條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在公司登記中註明自然人獨資或法人獨資,並在公司營業執照中載明。”這一規定只能表明公司投資主體的身份,不能真正起到防止公司股東財產與公司財產混同的作用。為了避免股東濫用權力,維護債權人利益,對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個人財產進行登記,並在每年公司分配利潤以後對股東財產及時更新登記,以防止股東個人財產與公司財產發生混同。

  與此同時,為了保護股東的隱私權,必須嚴格限制股東個人財產資訊的公佈範圍,只有特定的人如公司交易相對人、債權人等經法定程式如向工商局申請、訴訟程式等才可以查詢股東的個人財產資訊。這種資訊披露制度的設計,有助於藉助外部的監督力量主要是法院、仲裁委員會等督促股東,防止其將個人資產與公司財產混淆,保護債權人利益。

  三建立提取資本儲備金制度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損害債權人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財產混同,將公司財產轉移到股東個人財產上,致使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沒有足夠的財產來清償債權人,從而損害債權人利益。

  2004年《公司法》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最低註冊資本為10萬元,目的是想通過最低註冊資本金的設定,儘可能的保護債權人債權實現的可能性,但實踐中由於操作性不強,導致債權人利益受損的案例屢見不鮮。

  而2014年的《公司法》更是取消了最低註冊資本額的要求,更為一些人開辦“皮包公司”大開方便之門,加大了債權人實現債券的風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制度滿足了個人投資者承擔有限責任降低投資風險的需求,吸引了更多的資金流入投資市場,推動了市場經濟的發展。但由於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的特殊性,公司股東往往成為最大受益者,公司交易相對人和債權人卻經常得不到保障。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經營狀況良好時,單一股東可以通過分紅或報酬等形式輕鬆將公司財產轉化為股東個人財產,而一旦公司運營狀況惡化或者面臨破產清算時,股東只需要以其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公司破產帶來的損失完全由債權人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