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養散養雞

  目前在我國農村,散養雞廣泛存在,且存在著成活率很低,飼養週期長,養雞戶很難賺到錢,那麼散養雞怎麼養,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散養雞的飼養技術

  1選品種

  要選擇放養的土雞或土雜雞為最佳, 因為它們具有耐粗飼、 抗病力強的特點, 而且產蛋高、 品質好、 肉質嫩、 味道美、 深受大眾喜愛。

  2擇飼料

  土雞的生長速度比較慢, 對飼料營養水平的要求也低, 但如果只喂單一飼料, 難會免造成營養缺乏, 影響發育, 降低成活率和產蛋率。所以要選擇優質土雞系列全價料、 混合料, 採取放養加補飼的形式進行飼養。也可以採用種植的南瓜、 薯類、 草類、雜糧等代替部分混合料。

  3建雞舍

  場地的選擇是非常關鍵的, 這既關係到衛生防疫、 雞的生長和飼養人員的工作效率, 又關係到養雞的成活率及效益。場地選擇應遵循一下幾個原則:

  ***1 *** 有利於防疫。

  ***2 *** 要交通方便。

  ***3 *** 在避風向陽, 地勢較平坦、 不積水的地方。

  ***4 *** 水源電源充足,植被好、 蟲蟻多、 隔離條件好的地方。

  ***5 *** 冬暖夏涼,溫度適宜。

  4談飼養

  4.1雛雞的飼養

  小於 60d 天的雞稱為雛雞, 比較嬌嫩, 小於 10d天內的死亡率較高。應注意安排好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 *** 實施變溫育雛。雞雛對所處的環境溫度有比較高的要求。因此溫度的控制對於育雛很關鍵。育雛所給的溫度也隨著雛雞日齡的增長而不斷降低。比如, l~3d 時為 35~34℃, 4~5d 為 34~33℃, 6~8d 為 33~32℃……25d 以後, 便可停止加溫。

  ***2 *** 雛雞管理要加強。雞的飼養度, 按雛雞的天數的增加而減少。用育雛箱時, l~10d 的雛雞 60只 /m2為佳, ll~30d 的雛雞 20 只 /m2為宜。同時,要滿足雞雛的光照條件。自破殼到 30d 要晝夜光照, 30d 後就可利用自然光照代替人工光照。

  ***3 *** 精心呵護雛雞。破殼後的雛雞如果出現啄食行為時,可喂點 5%的紅糖水或溫開水, 即可開食。開食時,放好飼料後可以用手做啄食飼料,以誘導雛雞吃食。要注意少吃多餐。1~20d 的每隔 2h 喂 1 次, 夜裡不需要餵食; 21~30d 的每天喂 5 餐; 31~60d 的每天喂 4 餐。與此同時, 保證充足的、 乾淨的溫水,而且要防止雛雞跑進水槽裡把羽毛弄溼。雞雛要喂混合飼料,日糧的粗蛋白含量要在 13%~20%以上,其中動物性飼料在 50%~55%。 同時, 在日糧中拌入15%~20%左右的碎青菜。

  4.2青年雞的飼養

  2 個月到 4 個月的稱為青年雞。這個階段雞生長髮育最快, 2~4 月的雞是生長最快時期,一般120d 就基本接近成年雞的大小。青年雞要在雞舍裡飼養。雞舍建造以座北朝南為好。斜坡式房頂, 房頂的最低處用木樁支撐, 雞舍裡面要安置水槽、 食盆、 棲架。青年雞公母雞要分開飼養。60~90d 的每日喂3 次為佳, 90d 以後可以減少為 2 次。如果留作種用的雞, 飼料不能喂得太多, 以免出現難產, 產蛋期推遲, 降低產蛋量。

  4.3成年雞的飼養

  成年雞營養要豐富, 以滿足產蛋雞和越冬雞要根據需要增加日糧中的營養成分。飼餵成年雞要保證供料充足。雞舍保持清潔, 防止疾病發生。

  5話病變

  5.1大腸桿菌病大腸桿菌是一種條件性致病菌, 大腸桿菌病的主要原因是致病性大腸桿菌,有著複雜的血清型。當地雞的大腸桿菌病主要可引發卵黃性腹膜炎、 敗血症及出血性腸炎等。發病特徵: 雞的精神萎靡不振、 食慾減退、 羽毛鬆亂、 翅下垂、 腹瀉, 蛋雞產蛋量下降。兩週病變會造成一定的死亡率。這時要保持雞舍的衛生, 加強管理, 及時治療。

  5.2組織滴蟲病雞的組織滴蟲病又可以叫做黑頭病, 是雞的一種原蟲病。發病特徵: 多發於三月內的雞, 常散發。發病雞一般體況較好, 但發病後期瘦弱。食慾減退, 嗉囊內基本沒有食物。這時要加強飼養管理, 常消毒, 及時清除糞便,保持雞舍清潔, 乾燥, 通風, 防止病原汙染飼料和飲水; 降低飼養密度。

  6說免疫

  目前對散養雞沒有統一的免疫程式, 而是依據當地的禽類流行病特點而制定免疫程式, 導致散養雞死亡率最高的是雛雞白痢桿菌病、 新城疫、 禽流感等。所以養殖戶在為散養雞做免疫時, 既要考慮散養雞自身的特點,又要參考群養雞的免疫過程,制定可行性較高的散養雞免疫程式。

  散養雞的五種雞舍的建設方法

  ***一***簡易棚舍

  在放養區找一背風向陽的平地,用油氈、帆布及茅草等借勢搭成坐北朝南的簡易雞舍,可直接搭成金字塔型,南邊敞門,另外三邊可著地,也可四周砌牆,其方法不拘一格。要求隨雞齡增長及所需面積的增加,可以靈活擴充套件,棚舍能保溫,能擋風。只要不漏雨、不積水即可。或者用竹、木搭成“人”字形框架,兩邊滴水簷高1 米,頂蓋茅草,四周用竹片間圍,做到冬暖夏涼,雞舍的大小、長度以養雞數量而定。在荒山林地內搭起一定的臨時蔭棚,供雞防風避雨和白天盛料盛水。值班室和倉庫建在雞舍旁,方便看管和工作。

  ***二***普通型

  在建築結構上,採用比較簡單的方法,修建成斜坡式的頂棚,坡面向南,北面砌一道2 米的牆,東西兩側可留較大的窗戶,南側可用尼龍網或鐵絲網,但必須留大的窗戶。面積以16 平方米為宜,這種雞舍通風效果好,可以充分利用太陽光,保暖效能良好,南方、北方都適用。這種雞舍配有較大的運動場,可以建在果園裡採用半開放式飼養。雞既可吃果園中的害蟲及雜草,還可為果園施肥。既有利於防病,又有利於雞隻覓食。放牧場地可設沙坑,讓雞洗沙浴。地面平養,每平方米麵積可載大雞10 只左右,用木屑、稻草桔等做墊料;籠養、網養用木料和塑料***l 釐米*l 釐米的網目***自制。注意搭支架時,要保證雞隻自由進出、上下雞舍休息和活動。

  ***三***塑料大棚雞舍

  塑料大棚雞舍***圖3 一2 ***就是用塑料薄膜把雞舍的露天部分罩上,利用塑料薄膜的良好透光性和密閉性,將太陽能輻射和雞體自身散發的熱量儲存下來,從而提高了棚舍內溫度。它能人為創造適應雞正常生長髮育的小氣候,減少雞舍不合理的熱能消耗,降低雞的維持需要,從而使更多的養分供給生產。塑料大棚雞舍的建造,棚舍的左側、右側和後側為牆壁,前坡是用竹條、木杆或鋼筋做成的弧形拱架,外覆塑料薄膜,搭成三面為圍牆、一面為塑料薄膜的起脊式雞舍。牆壁建成夾層,可增強防寒、保溫能力,內徑在10 釐米左右,建牆所需的原料可以是土或磚、石。後坡可用油氈紙、稻草、秫秸、泥土等按常規建造,外面再鋪1 層稻殼等物。一般來講,雞舍的後牆高1 . 2~1 . 5 米,脊高為2 . 2~2 . 5 米,跨度為6 米,脊到後牆的垂直距離為4 米。塑料薄膜與地面、牆的接觸處,要用泥土壓實,防止賊風進入。在薄膜上每隔50 釐米,用繩將薄膜捆牢,防止大風將薄膜刮掉。棚舍內地面可用磚墊起30~40 釐米。棚舍的南部要設定排水溝,及時排出薄膜表面滴落的水。棚舍的北牆每隔3 米設定l 個1 米*0. 8 米的窗戶,在冬季時封嚴,夏季時逐漸開啟。門應設在棚舍的東側,向外開。棚內還要設定照明設施。

  ***四***開放式網上平養無過道雞舍

  這種雞舍適用於育雛和飼養育成雞、仔雞。雞舍的跨度6 ~ 8 米,南北牆設窗戶。南窗高1 . 5 米,寬1 . 6 米;北窗高1 . 5 米,寬1 米。舍內用金屬鐵絲隔離成小自然間。每一自然間設有小門,供飼養員出入及飼養操作。小門的位置依雞舍跨度而定,跨度小的設在雞舍內南或北一側,跨度大的設在中間,小門的寬度約1 . 2 米。在離地面70 釐米高處架設網片。

  ***五***利用舊設施改造的雞舍

  利用農舍、庫房等其他裝置改建雞舍,達到綜合利用,可以降低成本。必須做到通風、保溫。一般舊的農舍較矮,窗戶小,通風效能差。改建時應將窗戶改大,或在北牆開窗,增加通風和採光。舍內要保持乾燥。舊的房屋低窪,溼度大,改建時要用石灰、泥土和煤渣打成三合土墊在室內,在舍外開排水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