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養雞怎樣養

  適合大量養雞的方法主要有山地養雞、塑料大棚養雞和籠養雞。那麼大棚要怎麼養雞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大棚養雞技術

  一、選址

  可利用果園菜地、河灘荒坡以及經改建的廢棄蔬菜大棚養肉雞。

  二、大棚搭建

  目前採用較多的是雙坡式大棚,棚長20~30米,寬7~8米,呈東西或南北走向。

  塑料薄膜比棚長1米,比棚寬2米。按棚長30米養1500只肉雞計算,每座大棚需長4.5米左右的竹竿200根、長8米左右的竹竿20根、磚2500塊左右。另外準備適量的細繩、鐵絲、麥秸或草苫。

  大棚兩端壘磚牆,一端山牆中間留門,兩側留通風孔,另一端山牆只留通風孔或安裝窗戶,還要留1~2個煙筒孔以供育雛或加溫時使用。在兩磚牆之間每隔2米埋一排立柱,中間1根與棚頂同高,左右兩側各2根***其中外部兩根與棚外側同高***,共計5根,這樣縱向立柱共有5排。在每排縱向立柱頂部用8米長竹竿連線就構成了大棚的縱向支架。然後用長4.5米的竹竿1組,對節綁牢,橫向每間隔30~40釐米,圍綁在縱向立柱之上,構成大棚頂部的橫向支架。

  塑料薄膜按規格事先粘好,蓋膜時選擇無風、無雨天氣,先鋪一層無滴膜,加蓋20~30釐米厚的麥秸、雜草或草苫,再加一層普通塑料薄膜,上面縱橫加鐵絲,埋地錨加以固定,最後覆蓋一層草苫。棚頂部每隔3~4米安置一個直徑40~50釐米可調節的排氣孔。棚的四周挖好排水溝。大棚養雞是我國農村近幾年在規模養殖中,興起的一項養雞新技術,應用此項技術投資低、效益高、環境汙染少,達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

  三、大棚養雞的優點

  1.解決了房屋緊張戶、經濟困難戶、養殖大戶的養雞場所,拓寬了養雞渠道。

  2.降低設施投資成本。①經濟棚:每平方米造價50元~60元,一般可使用5年~10年。②簡易棚:每平方米造價15元~20元,一般可使用2年~3年。

  3.利於退耕還田。若次年不再養雞,棚即可拆除,種植作物。

  4.病害輕。由於大棚通風透光,空氣新鮮,從而病害減輕,雞的成活率提高

  5.縮短了雞的生長週期。大棚雞一般飼養50天~55天就可出售,一年可養5批-6批。

  6.提高肉料比。經對比試驗,大棚比室內養雞肉料比可提高8%。

  7.節省用電量。由於大棚設計較合理,利於棚內溫度的調節,為此用電量可比室內養雞節電30%以上。

  四、大棚的設計

  1.棚址選擇。選擇地勢高燥、平坦、運輸方便、遠離村莊、水電來源保證的荒圩、荒地或大田。

  2.棚的位置。坐北朝南,東西向開門,南北向開窗。

  3.棚的面積。根據飼養量多少而定,一般以750平方米左右,養雞6000~9000羽的棚為好。

  4.棚的材料。①經濟棚:竹木框架,磚砌牆,開窗,水泥地面***下鋪一層尼龍布,上澆3釐米-5釐米水泥***。棚頂由內而外依次為尼龍布、稻草***3釐米-4釐米***、石棉瓦***或油毛氈***。②簡易棚:竹木框架,泥土地面,尼龍布或遮陽網作圍牆,棚頂由內而外依次為尼龍布、稻草、遮陽網***或尼龍布******。稻草起到夏天隔熱、冬天保溫的作用。

  5.棚的形狀。下部長方體,棚頂人字形。

  6.棚的規格。①棚體:長60米,寬12.5米,棚高3.5米。其中圍牆高1.8米,頂棚坡度1:4。②窗門:南北兩牆上每隔0.5米,開一個寬為1.3米、高為1.0米的窗。③天棚:在棚頂最高處每隔10米-12米,開一個長8.5米、寬3.5米、高1.0米的天棚,利於有毒氣體逸出和散勢。

  五、大棚養雞技術

  1、棚雞的飼養與管理參照室內養雞技術,

  2.飼養量***每平方米***。春、秋8羽-9羽,夏7羽~8羽,冬11羽~12羽。

  3.大棚調溫方法***1***冬天,溫度降低時,選用透明度好,保溫性強的塑料膜或大棚膜覆蓋窗、門、天棚,當室外溫度降到零度以下時,窗、門內加蓋一層塑料膜,地面加墊礱糠、稻草或棚內加設熱源。但應注意通風換氣,防止疾病發生。***2***春秋天,隨著溫度的升高或降低,及時適度揭開或覆蓋塑料膜。***3***夏天,主要做好降溫工作。偏熱時,要開啟所有的窗和通風口,有條件時開電風扇降溫,被陽光照射到的地方外掛遮陽網。

  4.禁止煙火、鞭炮在雞棚旁施放,避免雞受驚而死亡。

  5.做好大棚的消毒工作。每批雞售出後用生石灰、燒鹼、百毒殺或甲醛等進行消毒。

  養雞的疾病控制

  導致雞病發生的原因很多,物理因素,如飼料配合不當、溫度過高過低、應激與外傷等;化學因素,如藥物過量、誤吃農藥吸入有害氣體等;生物因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入侵。所以,在疾病防治上應抓好如下幾點:

  牢固樹立防重於治的觀點。這是疾病防治的基本方針,但在養殖戶當中,很多人都是重治輕防,導致雞隻發病率高、死亡率高、成本高、效益低。

  樹立用疫***菌***苗防治疾病的觀點。這是防治疾病最重要、最有效、最經濟的措施。多數重大傳染病都可通過接種疫苗進行預防,疫苗接種成功與否,與雞隻的母源抗體、接種方式和接種時間有直接的關係,因此,不同的雞場各有不同的免疫程式。

  樹立綜合防治的觀點。即從建場、進苗到飼養管理的各個環節都要從有利於防疫的角度去考慮,這是防疫規則的總要求,是養雞業走向產業化、集約化的基本要求。

  養雞的注意事項

  1, 對雞的飼養管理,

  飼養管理好的雞舍,可以節約飼料,避免飼料浪費,使投入的飼料最大化的轉化為雞的增長,飼養管理好的雞舍,雞病發生的少,既可以節省疫苗購置費用,又可以節約常規預防用藥費用和治療用藥費用,

  2, 飼料,

  飼料是養雞的基礎,是養雞成敗的關鍵因素。一般情況下,飼料費用佔養雞成本的70%~80%,所以怎樣合理地選擇、利用、開發飼料,提高飼料報酬率,降低耗料率,對提高養雞的經濟效益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3, 品種,

  品種是提高養雞經濟效益的首要條件,品種的好壞直接決定了雞的生產效能、飼料消耗量、飼養週期和料肉比等。眾多試驗表明,飼養優良的雞種,可使每隻雞增重提高l0%~30%,飼料利用率提高10%~l5%。好的品種比一般的雞生長速度快、飼養週期短,可提高經濟效益l0%~l2%。

  4, 防疫,

  養雞場一旦暴發疫情,定會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甚至是滅頂之災。縱觀現有的養雞場,普遍存在防疫觀念淡薄的問題,防疫工作仍然是盲目性、隨意性、僥倖性,不少雞場一年四季雞群疫病不斷,此起彼伏,年年如此,反反覆覆,在經歷若干年之後不得不將雞場關閉,損失是慘重的,教訓也是深刻的。養雞戶總是把注意力盯在雞的價格上,認為價格是養雞場能否盈利的決定因素,其實不然。如果具體到一個養雞場1500只雞、月均出欄500頭雞的養雞場,冬季的一個流行性腹瀉,造成的直接損失就是5000元左右;而雞價如果每千克降l元,一隻4kg的雞降4元,500只雞因降價月均損失2000元,僅相當於流行性腹瀉造成損失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