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吉他譜和木吉他譜的區別

  吉他譜我們經常會用六線譜,在這之中,有木吉他用的譜也有電吉他用的,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第一個問題:電吉他與木吉他的技巧符號是有一定區別的,先介紹以左手為主的技巧

  ***連音 倚音 迴音 顫音 漣音 滑音 移指 橫按 打弦 揉弦 左指獨奏***

  連音

  連音是吉它中的一個重要的技巧,也是掌握倚音、迴音、顫音、漣音等技巧的基礎。連音分同音連音和異音連音兩類。在樂譜上的符號是條弧線,稱為“連線”或“連音線”。

  同音連音,實際上它就是音符的延長,彈奏起來很容易,只要用右指彈出連音的第一個音符就行了,以後幾個音符不彈,讓左指按著不動,直到這些音符的規定時值。

  連音的主要是異音相音。同弦上的連音較常用,上行時彈上行連音,先把較低的音符用右指彈出,然後用左指用力地落在較高的音符上。這個較高音符是靠弦的餘震和左指的敲擊出聲的。

  下行時彈下行連音,先用右指彈出較高的音符,然後用按在這個較高音符上的左指斜勾出較低的音符。

  注意:較低音符若不是空弦上的音,則在勾之前一定要用其它左指事先按住較低的音符。在不同弦上的連音一般不常用,它的奏法和在同一弦上的奏法有所不同;上行時,左手同時按住要連奏的兩個音符,右手拇指從較低的音符滑彈到較高的音符上去,也就是拇指有兩個彈撥的動作。下行時,右指彈較高的音符,接著用左指使勁敲打出較低的音符。

  三個或三個以上音符的連音奏法,和兩個音符的奏法很少使用。

  倚音

  倚音有前倚音和後倚音兩種,它們的寫法都是用較小的音符寫在普通音符的角上,前倚音寫在普通音符的前面,後倚音則在後。演奏時佔用普通音符的一部分時間。按佔時多少又有長、短倚音之分,佔用普通音符一半的時值的倚音叫長倚音,只佔很短一部分時值的倚音叫短倚音。

  前、後倚音的彈奏方法大致一樣,只不佔時先後不同,前倚音佔前,後倚音佔後。倚音的演奏方法和連音奏法比較相似,但又有所區別。在同一弦上時,它的奏法和連音一樣。在不同弦上時,小音符和普通音符要分別彈奏。

  當倚音附在和絃音符上時,除了倚音後面的音符較晚出現外,倚音和其餘幾個和絃同時奏出,那個較晚出現的音緊跟著倚音用連音奏法奏出。倚音也可以有兩個或兩個音以上,叫復倚音。

  注意:復倚音的彈奏方法雖和普通一個倚音的奏法一樣,但倚音數目多了後,容易超出規定的時值,或與旋律音符平分秋高氣色,使旋律音符佔時過短。所以,彈奏這類音符時,一定要動作敏捷,切忌拖泥帶水。

  迴音

  迴音是一種出現在主音符前面的上下輔助音。這些輔助音都是以圍繞主音符級進行的形式出現的,從不跳進。從主音符上方開始的叫上回音,從主音下方開始的叫下回音。

  迴音可以帶升、降變化記號。要變化主音上方的音應把變化記號寫在迴音記號的上方。要變化主音下方的音應把變化記號寫在迴音記號的下方。迴音還可以和倚音結合在一起。

  迴音記號寫在兩個音符中間的奏法是:迴音出現在第一個音的後面,並且以第一個音為臨時主音,圍繞它作上下級進,迴音中的最後一個音落在臨時主音上,組成四個音。

  顫音

  在音符的時值內,用一個主音和一個比主音高一度或半度的音,以非常快的速度交替反覆地彈奏,就產生了顫音效果。顫音的記號是“tr”或“tr~~”。根據不同的演奏方法,分為下面三種:

  ***1***用連音奏法奏出時值內的顫音。

  ***2***彈出主音,把主音上方的音用連音奏法奏出。

  ***3***在兩根不同的弦上用左手按住兩個音符,然後用右手兩個或三個手指彈出。

  漣音

  漣音是顫音的一個片斷,所以有人把漣音叫做顫音,而把顫音***Trill***叫做大顫音。

  漣音有上漣和下漣之分,吉它上用上漣較多,通常在同一根弦上彈奏。上漣音的記號是“~~”,下漣音的記號是“~~”,右手彈出第一個音符後,左手用力一按,再一勾,就成了上漣音,下漣音則相反。

  滑音

  滑音按其滑動的方向分有:由低音滑向高音的上滑音;由高音滑向低音的下滑音。按右手的動作來區分,有前一個音要撥,後一個音不要撥的連滑音,和前後兩個音都需要彈撥的斷滑音。

  除少數情況,一般滑音都在同一弦上進行,上滑音和下滑音的奏法相同,但上滑音比下滑音容易發出聲。另外,在吉它上,較快的滑音比較慢的滑音的效果好,近距的滑音比遠距的滑音效果好。

  連滑音的奏法是:左手手指按在弦上用右指彈出第一個音,然後用同一個左指緊貼在面板上,作平滑柔和地移動,到達指定位置。即靠弦的餘振把經過音***半音階式的滑音效果***和最終音發出來。

  在連滑音中有一個特殊的情況,就是滑音的兩個音之間只相差半度,即小二度關係,在吉它上只相差一個音品。這時滑音的效果是無論如何也聽不出來,而和連音效果倒差不多,不過,其奏法仍屬於滑音性質。採用這種方法大都是為了運指的方便,因為它等於換了一個把位。

  斷滑音的奏法是:右手先彈出左指按著的第一個音,然後用這個左指緊貼指板平滑柔和地移動到指定位置,用右指把最終音再彈一下。

  奏滑音時左指可不必拘泥於同一個指頭,根據需要在滑的過程中可以換指。

  換指的方法一般有兩種:順勢換指和逆勢換指。

  順勢換指,即在上行時用下面的手指替換上面的手指,在下行時用下面的手指替換下面的手指。用這種方法不會使滑動的手指超出第二個音符的位置 。具體方法是:按第一個音符的手指按連滑音的方式向第二個音符的位置滑動,在滑到另一個手指能夠按到第二個音符的同時,馬上把另一個手指按下,按在第二個音符的位置上。

  逆勢換指,即上行時用上面的手指替換下面的手指,下行時用下面的手指替換上面的手指。這各方法會使滑動的的手指超出第二個音符的位置,因此使用時很有可能一不小心使超出第二個音符的音響了起來。這時正確的方法是:按第一個音符的手指照連滑音的方式向第二個音符的位置滑去,在滑到第二個音符位置的一剎那,手指鬆開,同時馬上把另一個手指按下,按在第二個音符的位置上。

  在不同弦上的滑音也可用斷滑音奏法奏出,但這種滑音其二者之間的經過音不能全部滑奏出來,而只能滑奏出其中的一部分。如何滑奏這一部分經過音呢?一般認為這一部分經過音放大滑音的前一個音符所在的弦上比較合適,同時經過音的終止端不能有太明顯的痕跡,應該讓它漸弱,含糊些,以免後一個音符出現時產生一個大跳的感覺。

  注意:滑音,特別是換指的斷滑音的演奏方法很多,不僅僅侷限於為上幾種,有些演奏家用自己的獨特方法,同樣能得到很好的效果。例如有的人在滑音時注重滑音的前一階段,而讓後一階段逐漸淡化;又如在逆勢的換指斷滑音中,用前後兩個音符所需的兩個手指同時按在指板上滑動,在滑動的過程中巧妙的換指,等。總之,要注重效果,特別是換指滑音,不要讓人聽出換指的痕跡,使滑音自然,賀滑。

  雙音的滑音方法和單音的滑音方法一樣。

  注意事項:在需要滑音的兩個音符中,滑動過程這部分時間總是佔在前一個音符上,而第二個音符總是在拍子上出現。因此,在使用滑音技巧時,就要掌握並處理好這部分時間,既要使前一個音符在時值比重上站得住腳,又要使後一個音符在時值上不受影響。有些學生在滑音時,前一個音符剛一出現,就進入滑音過程;也有些學生為了突出滑音效果,盲目地延長滑音過程,結果適得其反,而且影響了後一音符的出現,造成節奏上的脫拍。這些都是不對的。適當的滑音過程僅佔前一音符的很小一部分比例。

  橫按

  橫按是吉它上和絃組合指法中一類特殊的指法,非常重要。當左手食指橫倒按在六根弦上時,相當於一個機動靈活的移調夾,而且它比移調夾更具一個優點,就是能夠對正在振動的弦進行制止,食指稍微鬆一鬆,便能使聲音嘎然而止。使用橫按可以節省用指,騰出來按別的音,或者避免幾個手指同時擠在一個音品裡。橫按在伴奏、獨奏中都有重要的應用。

  手指橫倒按住六根或五根琴絃叫大橫按,按住一部分***通常二、三根***琴絃叫小橫按。橫按的符號比較多,而且它和表示把位的符號一樣,經常和數字連在一起,表示在第幾品上橫按。

  大橫按的符號有:C.***Ceja的縮寫***;B***Barre的縮寫***;gr.barre***Grand Barre的縮寫***,其中以C.最為常用。小橫按的符號有:M.C.或M/C***Media Ceja的縮寫***;1/2C.;4.;pet.barre***Petit Barre的縮寫***等。

  有時也可見樂譜中一些音符或一個和絃的左邊有“[”的符號,並標有左手手指的記號,這也是橫按記號,大小不分,記號上下端蓋括多少音符就橫按多少音符。

  大橫按和小橫按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對握琴姿勢來講,小橫按遠比大橫按來得影響小。小橫按一般總是橫按在高音的二、三根弦上,手指略微放倒就行,對整個握琴姿勢影響不大。小橫按的進入和出去都比較方便,不會影響旋律的連貫性。大橫按由於要按所有的弦,因此用一般的握琴姿勢就不行了。下面把大橫按的按法要領歸納一下:

  ***1***大拇指的位置從琴絃的左側下降到琴絃的中間。

  ***2***食指根部抬起。

  ***3***食指伸直,與大拇指隔琴相對,平放在弦上。

  ***4***用食指兩個側面相交的部分用力按在六根弦上。注意要按在音品稍後的位置上,不要按住音品。

  ***5***使其它三個手指放在各自的位置上。

  初學者剛剛接觸到橫按,一定會感到這個指法很彆扭,很不好按。第一,伸直的食指容易彎曲,使中間幾根弦上的音發不出來,而且其它三個手指按不到各自的位置。第二,勉強按好後,彈一下卻一個音也不響。第三、不一會,左手就酸不可支,等等。解決要領如下:

  首先,食指彎曲,若是食指纖弱無力,就應該加強手指練習;但也可能食指按弦的部位不對,如果用食指的下面部分按弦,那麼照手指指骨的構造,自然容易彎曲了。而且這樣的按法容易使其它三個手指按不到位。其它三個手指按不位的另一個原因是初學者太想使手指按到位了,但又不知如何去按,無形中使手掌拚命往高把位方向提,結果又使手掌貼住琴頸,失去了手掌與前臂間的角度,造成按弦困難。如果改變方法,使手腕適當向外突出一點,把手掌送出去,再使手指彎進來,應該好一點吧。其次,發音不響亮,不紮實且有噪聲,這個問題產生的原因可能是橫按的食指位置不當,不是蓋到音品上,就是遠離音品,致使聲音發悶或發毛,但也可能是食指彎曲,沒有把弦按到底。第三,如果橫按的方法都對,但還是手痠,那麼就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手指缺乏鍛鍊,肌肉不夠強勁有力,那只有多煉了。二、琴絃離指板距離太遠。它們之間正常距離應是在第一品時不超過去時1.5mm,在第十二品時,高音弦不超過4.5mm,低音弦不超過5.5mm,超過這個距離手指按琴絃就會感到吃力,這時就應該修磨弦枕和琴馬,調整琴絃和指板的高度。

  一般地就,橫按大多數用食指,但其它三個手指也能作橫按,只不過機會比較少。食指既可大橫按也要小橫按,其它三個手指都只能作小橫按,特別是中指,只是偶爾同時按兩根相鄰移指

  從處形上粗看,移指和滑音的動作好象差不多,但實際上是很不相同的,首先兩者的目地不同;移指是為了移動把位以便手指達到某個音或某群音,或為了取得某弦所特具的音質;而滑音大都是為了取得半音階式的效果。其次,雖說同樣是手指的移動,但其方法是不同的。

  移指的奏法是:移動的手指略微向上抬起一點,完全鬆釋手指在弦上的壓力,使手指浮按在弦上迅速地移動。正確的移指是絕對不能聽到經過兩音之間的各音痕跡的。

  注意:移指時,在兩音中間移動的過程也不要太長,要儘量縮短這段無聲的時間。做到聽不出手指移動的痕跡,就象手指在一個把位內按音一樣。

  由於移指經常是為了使手指達到在原把位按不到的音,因此移指總是和換把緊密相關的。關於把位的概念是這樣的:吉它上每一個音品都是一個把位,最靠近琴頭的是第一音品,下一個音品叫第二音品……,依此類推,直至最靠近音孔的音品***即第十九格***叫第十九音品,通常古典吉它擁有十九個音品。決定整個手究竟在第幾把位,主要是左手食指。食指在第幾音品就叫第幾把位。

  把位的英文是Position,常縮寫為P.或Pos.。如果表示某個把位,則要和阿拉伯數字或羅馬數字結合在一起。如Pos.9表示第九把位即食指在第九音品上,有時也有單用羅馬數字表示把位,如“VI”表示第六把位。另外,在一些歐洲出版的樂譜上,我們也常會見到“2e,7e”等。或在西班牙和南美洲出版的樂譜上見到“Ca2a,Ca7a”等寫法,它們都是表示第二,第七把位的意思。

  打弦

  在音樂上,這些單詞通常是指“揉弦”。但揉弦一般是由演奏者自己決定的,吉它譜上從不標出。樂譜上如果標出這些單詞,一般就指打弦。這些單詞的縮寫都是“Vibra.”或“Vibr.”。

  打弦完全不用右指,僅靠左指用很強的力乾脆果斷地在琴絃上敲打,使琴絃起振動發出聲音。在奏上行連音時,左指多少能借一點琴絃的餘振,因此還比較省力;而打弦時,左指一點兒也不能借助這種餘振。打弦奏法對左指的要求就更高了,左指軟弱無力是打不出高質量的音來的。

  在打弦時要注意:

  ***1***連續打弦,要注意左指抬起時,不要勾到空絃音,手指應該垂直起落。

  ***2***在低把位的打弦較容易;在高把位的打弦容易打出另一端的音,這個音大都比想要的音低。打弦前先用其它手指按住比要打的音低一、二個音品的音,然後再打弦。

  揉弦

  在吉它上,揉弦的的方法有下面三種:

  ***1***使靠近音品按著的手指指端緊貼指板固定不動,將其作為支點,使整個手掌圍繞這一點作往返搖動,方向是:高音品《===》低音品。注意不要使作為支點的手指隨便滑動。這種揉弦方法是常規用法,在小提琴上也是用這一方法,採用這種方法,音的變化幅度較小。

  ***2***按住需要揉弦的音,使這個左手手指帶著這個音所在的弦作拉推動作,方向是:高音弦《===》低音弦。注意不要使弦離開指板。在第一弦上用這種方法揉弦容易把弦拉出音品位,這也是應該注意的。採用這種方法,音的變化幅度較大,必要時可以相差半個音。

  ***3***第一種方法和第二種方法相結合就是第三種方法。

  注意:無論哪種方法,揉弦時,前臂要保持不動,不要使琴左右搖晃。也不要誇張和濫用揉弦。

  揉弦是絃樂器中最最重要的一種裝飾聲音的方法,它賦予聲音以感情和活力。如果在該用揉弦的地方而不用,這段樂曲演奏的效果將是呆板和缺乏表現力。

  怎樣全理使用揉弦,全憑演奏者對樂曲的領會,自己加以斟酌。不過一般情況可有一個原則供參考:屬於優雅性質的音符和樂句、低音域的樂句、弱奏的樂句時,揉弦速度應該放慢,振幅加大;遇到強烈的音符或樂句、高音域時樂句、需要強大的聲音時,揉弦的速度應該加快,振幅減小。

  一般在沒有掌握相當熟練的其它技巧之前,不要輕易地學揉弦,否則將會對正規地學習吉它起很大的妨礙。

  第二個問題:電吉他的掃撥

  電吉他的掃撥是一個右手的技巧,一般情況主要是演奏的是和絃的各個音比如C就是135,F就是461,開始要慢練,放鬆右手

  木吉他與電吉他彈奏上的區別

  我個人覺得電吉他最主要是它有效果器的配合發出多種聲音吧!

  也許是它的多種音色的魅力吧!反正我玩的時候,就覺得很不錯,喜歡那種很失真度大的

  音色!喜歡玩猛的那種音樂!呵呵。。。。。。。。。

  其實那不是音樂,那是我自己亂來的吧!:***

  木吉他嘛!最主要是乾淨音色。反正一把好琴能發出很好的音色啦!我最喜歡威辰的牌子!不知道大家用過這牌子的琴嗎?

  我覺得他 有一個缺點就是弦鈕鈕多了會滑牙!

  它們各有各的優勢,也無所謂哪個好,這要看大家是需要什麼樣的演出,就用什麼樣的琴對吧?

  雖然大家認為電吉他能發出很純的木琴聲,但是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就是純木吉他的聲音加個麥克會很不錯!

  如果說電吉他是通過拾音器來拾音,然後經過效果器處理,最終通過音箱來表現音樂的,那麼脫離了拾音器,它就彈不出聲音了麼?

  木吉他是通過琴的箱體來提高音量 而電吉他是通過拾音器來拾音,然後經過效果器處理,最終通過音箱來表現音樂的 通過對效果器引數的調整,可以有無數種的音色 而木吉他一把琴就只有一種音色

  在演奏上,木吉他的演奏按音樂風格可分為民謠與古典兩種 民謠吉他演奏不拘與一種,可以指彈或者用撥片,演奏技巧也靈活多樣 而古典吉他必須用指彈而且對技術要求,演奏姿勢等要求十分嚴格;按彈奏方法來分有指彈與撥片兩種 前者分類也比較多,如弗拉門哥 等 後者使用塞路路製成或金屬製成的撥片進行演奏要求一般為上下交替演奏

  電吉他和木吉他的區別

  吉他用風格劃分比用樂器劃分更合理。我就先粗略劃分下風格然後把風格一般情況下使用的吉他和演奏方式放在後面。

  古典/弗拉門戈-原聲吉他尼龍弦-手指演奏爵士/布魯斯/鄉村/搖滾-原聲吉他鋼弦/空體或實體電吉他-手指或撥片演奏指彈-原聲吉他鋼弦-手指或撥片演奏

  一般情況下是這樣,但是樂器通用的情況也很多。也有弗拉門戈吉他手使用撥片和鋼弦原聲吉他;新古典一般被劃入搖滾,用撥片演奏電聲或鋼弦原聲吉他,但是內容來自於古典音樂;弗拉門戈和古典音樂單純作為音樂風格對樂器並沒有嚴格的限制。

  爵士樂既用原聲音色演奏和聲與節奏也用失真音色演奏主旋律,比如芭莎諾娃爵士經常使用手指演奏尼龍弦的原聲吉他,空體的爵士吉他經常被作為原聲吉他使用,吉普賽爵士則主要是原聲鋼弦吉他和撥片演奏的配置。

  技巧方面,弗拉門戈和指彈的右手技巧最為複雜,其次是古典吉他。指彈嚴格的說其實並不是一種風格而是用右手手指演奏的形式,近些年一些用原聲吉他演奏現代音樂的人給指彈添加了新的涵義,但是用手指演奏傳統布魯斯或爵士的樂手依然稱自己為指彈吉他手,還有人用撥片的時候比用手指還多,但是他依然稱自己為指彈吉他手,這裡可能有翻譯的問題,但我只能用中文回答問題。

  弗拉門戈節奏技巧和一些貝斯slap技巧以及點指技術廣泛的被應用於指彈和電聲爵士演奏,融合電吉他手一般也熟悉指彈或古典再或者弗拉門戈,這讓他們的編曲形式更加多樣。

  簡單的說,實體電琴不能打板,鋼弦吉他難以輪指,原聲吉他一般不支援大音程的推絃,更不能失真,失真音色不容易演奏複雜柱式和聲,此外只要能合理發揮音色安排指法,各種吉他就沒有技術不能通用的地方。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