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現象和蘇木傑現象的區別

  糖尿病的蘇木傑現象與黎明現象同樣是早上血糖高,但卻是不同原因造成的,那麼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1、黎明現象是什麼

  黎明現象指的是在黎明時分***或夜間結束時***出現自發性血糖升高現象,在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都能發生。由於夜晚結束時肝臟葡萄糖的生成,發生黎明現象2型糖尿病患者大約在凌晨3點至4點時,血糖水平從最低值開始自發性升高。非糖尿病個體不會發生此現象,因為正常人能自動調節內源性胰島素生成來對抗肝臟葡萄的生成。

  2、蘇木傑現象是什麼

  蘇木傑現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夜間低血糖,早餐前高血糖的現象。“蘇木傑現象”表現為夜間低血糖,早餐前高血糖,簡單地說,也就是“低後高”現象。它主要是由於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使用過量而導致夜間低血糖反應後,機體為了自身保護,通過負反饋調節機制,使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如胰高糖素、生長激素、皮質醇等***分泌增加,血糖出現反跳性升高。

  3、

  黎明現象是胰島素用量不足,血糖“高後高”,蘇木傑現象是胰島素用量過大,血糖“低後高”。這兩種現象在表現上都有一定的隱蔽性,不容易被發現。比如,“黎明現象”發生時,患者可能沒有任何典型臨床症狀,常常是由於早餐前出現高空腹血糖和三餐後高血糖難以控制而引起注意。因此測血糖,尤其是對凌晨3點血糖和晨起時空腹血糖的監測,是及時發現“黎明現象”並制定處理對策的關鍵所在。若凌晨3點血糖大於6.1mmol/L***110mg/dl***,同時早餐前空腹血糖大於8mmol/L***145mg/dl***,即“高後高”,就可斷定為“黎明現象”。還有一種說法是:在早餐前空腹血糖高的條件下,如果凌晨3點血糖<3.3mmol/L則診斷為Somogyi現象;如果凌晨血糖>3.9mmol/L則診斷黎明現象。低血糖指標為<3.9mmol/L。

  的處理方

  1、“黎明現象”的處理措施

  1.1、餐前短效胰島素加長效胰島素混合注射;

  1.2、晚餐前或睡前加用中效胰島素。其中,在睡前加用中效胰島素效果最好,因為它作用高峰時間恰好可位於黎明前後,也就能充分補充黎明時機體對胰島素的需要量。

  1.3、可將早餐前使用的胰島素提前在早晨6時注射,以縮短高血糖持續時間。

  1.4、應用胰島素閉環泵治療,可依據患者的血糖高低自動調節胰島素輸入量。這也是目前最理想的方法,缺點是費用昂貴,無法普及。

  2、“蘇木傑現象”的處理措施

  2.1、減少晚餐前胰島素的用量;

  2.2、睡前尿糖陰性或血糖接近正常水平者,可適當進食少量糖類。

  糖尿病的危害

  1、對心腦血管的危害心腦血管併發症是糖尿病致命性併發症,這是糖尿病的危害。

  2、對腎臟的危害由於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血脂,腎小球微迴圈濾過壓異常升高,促進糖尿腎病發生和發展。早期表現為蛋白尿、浮腫,晚期發生腎功能衰竭,是Ⅱ型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這也是糖尿病的危害。

  3、糖尿病的危害都有:對周圍血管的危害主要以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為主,糖尿病患者由於血糖升高,可引起周圍血管病變,導致區域性組織對損傷因素的敏感性降低和血流灌注不足,在外界因素損傷區域性組織或區域性感染時較一般人更容易發生區域性組織潰瘍,這種危險最常見的部位就是足部,故稱為糖尿病足。

  4、對神經的危害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死和致殘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神經病變以周圍神經病變和植物神經病變最常見,這是糖尿病的危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