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財務風險的論文範文

  企業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各項財務活動過程中,由於各種難以預料或控制的因素影響,財務狀況具有不確定性,從而使企業有蒙受損失的可能性。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對企業財務風險防範的幾點思考

  摘要: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籌資、投資、資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等各項財務活動過程中,由於各種難以或無法預料、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業的實際財務收益與預計收益發生偏離,因而蒙受經濟損失的機會和可能性。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防範與控制企業財務風險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如果財務風險不能有效控制,就會影響企業的生存、發展和獲利能力。每個企業在其經營過程中,都必須考慮一旦發生財務困難或財務失敗時,如何處理企業的財務事宜,如何保護各相關主體的利益,通過財務重整緩解危機並化險為夷。

  關鍵詞:財務控制,財務風險,財務重整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籌資、投資、資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等各項財務活動過程中,由於各種難以或無法預料、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業的實際財務收益與預計收益發生偏離,因而蒙受經濟損失的機會和可能性。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防範與控制企業財務風險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如果財務風險不能有效控制,就會影響企業的生存、發展和獲利能力。所以,要用科學的方法分析企業財務。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時刻面臨著各種財務風險,除了因負債而產生的狹義財務風險外,還有遇到許多對於企業財務成果有重大影響的其它一些風險。如企業投資風險、企業財產風險、資金運作風險、企業市場經營風險等等,這些可以統稱之為廣義的財務風險。也就是說,凡是可能對企業的最終財務成果或企業財務狀況構成影響的風險都可稱為財務風險。如因投資失誤或因投資不能形成預期的收益使投資收不回或不能按時收回的可能;在經營過程中因市場環境變化使產品銷售狀況趨壞的可能,等等。這些都會從不同側面影響著企業的財務成果,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並構成企業的財務風險。企業負責人和財務主管在關注財務風險時,既要關注狹義的財務風險,更要關注廣義的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存在於企業經營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任何一項風險的發生都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財物損失,影響企業的正常發展和經營。所以,企業負責人和財務主管在理財過程中,必須樹立財務風險意識,加強風險的管理和防範,經常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風險分析,儘可能防止各項財務風險的發生和將風險的影響減少至最小程度。

  一、企業存在的財務風險

  企業負責人和財務主管應該密切關注本企業的財務動向,以防止發生意想不到的危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檢查企業財務中可能存在的風險。

  1.檢查企業投資、投資回收與資金是否平衡。

  要使企業成長壯大,必須先投資。投資主要是裝置投資,包括採購機器、現代化裝置和興建工廠等。這種裝置投資一步走錯就可能導致經營狀況急劇惡化。一般在投資前要進行充分的市場研究調查,由於裝置投資而增加的經費開支,包括裝置本身和維護修理、利息、折舊等費用,要按照這些開支與企業資金投放對資金狀況的影響和投資回收、回收期的比較,再決定是否投資。怎麼籌集資金也是一個問題。一般是長期貸款或增加資本,但有時也利用短期貸款。經營不好的企業,又不得不使用短期貸款的,則可能招致資金衝擊的危險。論文參考網。更增大經營惡化的可能性。執意進行裝置投資,可銷售額卻沒能按照預想的那樣提高,從而造成裝置閒置,資金呆滯,於是那些資金不雄厚的企業,就會面臨倒閉的命運。

  2.檢查企業不良債權的可能性。

  為了防止大額不良債權的出現,對每位客戶都要規定信任限度,應該控制不超過這一限度的債權。例如,決定A企業在五萬元以內,則應經常檢查是否在這一範圍內。沒有風險的買賣是不存在的,必須在充分調查客戶的經營狀況和財務內容的基礎上,決定信任範圍,將風險控制在一定限度內。另外在結算方式和銷售比率上也要加以控制,有條件的情況下儘量採取現金交易和購銷相抵結算,一家企業的銷售控制在企業銷售總量的一定比率以下等方法。

  3.檢查企業費用支出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增長傾向。

  如果對經費開支管理不嚴格,費用就會增加。經費的增加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所以,企業負責人和財務主管隨時都要注意檢查經費是否出現增長現象。首先要看經費的增長率是否高於銷售額的增長率,如果經費增長率高於銷售額增長率,說明經費增長並未對銷售額的增長做出實質性的貢獻。如果出現這樣的經費增長態勢,就應檢查經費開支內容,查清什麼原因使經費開支不斷增加,然後努力削減。其次要特別警惕諸如交際費、會議費等經費開支的浪費,浪費是經營的大敵,必須消除。最後應該關注可控制經費的管理和節約如節約用電、節約用油。

  4.檢查企業資金總額的變化。

  企業負責人和財務主管必須查閱資產負債表填寫的資產總額每年是如何變化的。若發生增長過多或資產膨脹,就應引起警覺。特別應注意不合理的拖欠貨款,庫存積壓和機器裝置等投資的閒置。資產膨脹會帶來經營停滯,同時,資金的週轉也會隨之惡化,資產效率也會下降。所以,管理上必須想辦法使全部資產都運轉起來,不發生資產膨脹化現象。

  二、企業財務風險防範方法

  一加強財務控制,防止企業衰落

  要提前發現問題,儘早解決問題,企業陷入衰落後當然有可能走出困境,但最好的做法是在衰落跡象顯露之前捕捉到企業衰落的預兆。

  1.自由資金不足是企業衰落的預兆之一。

  企業經營的目標是利潤最大化,但在獲得利益之前,企業需要墊付大量資金,這些資金主要來自於自由資本和借入資金。商品出售之後,有時需要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後才能收回貨款,在這期間,企業墊付的資金有時相當可觀。有原材料貨款的支出,有工資薪酬的支出,有促銷費用的支出,還有其他雜費的支出。如果收支同期吻合的話,企業經營的難度就小的多。但一般來說支出的期限比收入的期限快。也就是說,等不到有收入,就先要支付的情形居多。在這個複雜的過程中,充足的自有資金是應付這一收支期限不平衡的最安全的方法。所以,在業務蓬勃向上之際,不能忘記增加自有資金。

  2.企業應收賬款不合理的增加是影響資金週轉的重要因素,也是企業衰落的前兆。

  應收賬款不合理增加意味著企業的銷貨政策有問題,更可能的是反映出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的減弱。一般說來,暢銷產品回籠貨款都較及時,就如80年代的彩電業。論文參考網。但當產品競爭力下降之後,為了穩定或增加銷售,企業就不得不忍受延長付款期限銷售貨款被擠佔的痛苦。所以管理者發現應收賬款增加過快時,首先得了解銷售部門盡力與否,若銷售部門卻已盡力,那就意味著應該早點想辦法推出新產品了。論文參考網。

  3.企業存貨的超常增長也是應該注意的預兆。

  存貨的過度增加引致的增長只是“虛”的增長,只有當存貨轉化為商品,銷售出去了才證明商品的價值得到確認。由於存貨是企業佔相當比重的資金佔用,在經濟不景氣之時,更為明顯,經濟低迷會造成銷售不暢,從而導致存貨過剩,資金拮据,資金週轉不暢。

  4.裝置的過度投資也可能導致企業衰落。

  審視企業的資金週轉是否良好,有一種簡單實用的方法,即將固定資產的總額與自有資本比較,若固定資產的比重過大,一般說來,資金週轉就會感到吃力。這是因為經濟高漲之時,不少企業會依賴銀行借入大量資金進行裝置投資,但是一般經濟高漲過後就會出現經濟衰退,這時,企業容易面臨銷售量下降,開工不足,收益達不到預期目標的困境,而裝置借款的還本付息將成為一個沉重的負擔。可以說裝置的過度投資是企業衰落的預兆之一。

  5.缺乏科學周密的資金計劃。

  擬定資金計劃,也就是立足現在,預測未來收支的大概情形,考慮應付資金不足的對策,利用各種靈活的週轉方法,維持資金餘裕。若果擬計劃質量不高,那後果要麼資金閒置痛失獲利之機,要麼事到臨頭手足無措,使週轉方陷入進退維艱的地步,進而帶來全方面的衰落。所以,無科學周密的資金計劃也是企業衰落的預兆之一。

  二 擺脫財務困境,進行財務重整

  日常風險控制和完善的預警系統都不能完全避免財務失敗的發生。每個企業在其經營過程中,都必須考慮一旦發生財務困難或財務失敗時,如何處理企業的財務事宜,如何保護各相關主體的利益,通過財務重整緩解危機並化險為夷。重整按是否通過法律程式分為非正式財務重整和正式財務重整。

  非正式財務重整。當企業只是面臨暫時性的財務危機時,債權人通常更願意直接同企業聯絡,幫助企業恢復和重新建立較堅實的財務基礎,以避免因進入正式法律程式而發生的龐大費用和冗長的訴訟時間。重整的方法之一是債務展期與債務和解。所謂債務展期即推遲到期債務要求付款的日期,而債務和解則是債權人自願同意減少債務人的債務,包括同意減少債務人償還的本金數額,或同意降低利息率,或同意將一部分債權轉化股權,或將上述幾種選擇混合使用。在企業經營過程發生財務困難時,有時債務的延期或到期債務的減免都會為財務發生困難的企業贏得時間,調整財務,避免破產。而且債務展期與債務和解均屬非正式的挽救方法,是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達成的協議,既方便又簡捷。雖然債務展期或債務和解會使債權人暫時無法收回賬款而發生一些損失,但是,一旦債務人從困境中恢復過來,債權人不僅能如數收取賬款,進而還能給企業帶來長遠效益。所以,債務展期與債務和解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普遍存在。

  重整的方法之二是實施準改組。如果企業長期虧損,留存收益出現鉅額紅字,而且資產的賬面價值嚴重不符合實際。如果通過撤換管理部門,實施新的經營方針,可望在將來扭虧為盈。為此,企業便可以通過減資來消除虧損,並採取一些旨在使將來成功經營的方法。例如,企業可以出售多餘的固定資產,對有些固定資產或其它長期資產進行重新估計,並以較低的公允價格反映,為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建立新的基礎,以減少計入將來期間的折舊費用和攤銷費用。準改組不需要法院參與,也不解散企業,只要徵得債權人和股東同意不立即向債權人支付債務和向股東派發股利,便可有效地實施準改組。

  正式財務重整則是將上述非正式重整的做法按照規範化的方法進行,它是在法院受理債權人破產案件一定時期內,經債務人及其委託人申請與債權人合議達成理解協議,對企業進行整頓重組的制度。

  重整制度的設定對債權人、瀕臨破產企業和整個社會經濟都有重要意義。利益與權利各方均應樹立重在挽救的指導思想,想法使有條件的企業繼續生產,使無條件存續的企業儘量減少損失。通過財務重整的挽救方法,瀕臨破產企業中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能夠重新振作起來,擺脫破產厄運,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防範企業眼前的財務風險。

  參考文獻

  [1]約翰·韋伯.財務審計案例示範[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

  [2]朱柯.資產評估[M].大違: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篇2

  財務風險芻議

  財務風險是指由於調節、組織、控制資金運動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所造成的損失,它表現為目前、將來的費用成本升高或收益減少。由於財務活動是資金籌集、投資、佔用、耗費、收回、分配等活動環節的有機統一,各活動環節中都有可能發生風險,因此對財務風險的認識,必須從財務活動的全過程和其總體觀念出發,並聯繫到財務收益上來。

  一、財務風險的內容

  根據企業資金活動的特點,財務風險可分為以下五種風險。

  一資金籌集風險

  當前,企業的籌資萬式和籌資渠道逐步走向多元化。除向銀行借款外,企業還可以採用發行股票、債券、實行租賃、聯營以及用廣泛的商業信用等籌資方式。由於不同的籌資方式和籌資渠道,形成資金成本率不同,不同的籌資結構會對未來的收益產生不同的影響。在期望投資收益率高於利息率的條件下,借人資金對自有資金的比率愈大,自有資金的收益就越低。如果對於所有者投入的資金,投資收益較少,投資者股利分配也較少,企業就面臨著投資人低價轉讓原有投資或不再追加投資的風險。

  二投資風險

  投資風險是指投資專案不能達到預期效益,從而影響企業盈利水平和資金回收的風險。衡量投資專案是否有風險,一是要看這個專案能不能取得理想的效益,能不能達到一定效益水平。是應以企業目前的資金利潤率來衡量。如果投資專案的利潤率低於企業目前的資金利潤率,就會削弱企業的盈利能力,則對該專案的投資也就是一種風險投資。因此,企業在進行一項重大投資前要做市場調查和科學、周密的測算,認真考慮到投資可能出現的風險,以減少決策失誤。

  三資金使用的風險

  資金使用的不當必然會發生不能及時償債的風險。由於對資金排程的不合理,對資金的流入、流出和週轉,在時間、金額上的規劃和安排的不妥,會造成企業資金緊張和調轉失靈。另外,由於對企業的效益事先估計不足,對市場資訊分析的失誤,以及不能迅速適應各種環境條件的變化,造成企業產品銷路不暢,產品滯銷積壓,企業投入生產領域的資金擱淺,借款無法到期歸還,企業必然面臨著嚴重的財務和經營危機。

  四分配資金的風險

  企業取得的最終收益,首先在國家和企業之間進行分配。按照所得稅法規定,稅後的利潤一般應由企業自行安排。如何分配稅後利潤,可能有不同的方案,而不同的分配方案將對未來的收益產生不同的影響。如企業的任意公積金和公益金應提取多少?公積金是否轉增資本金或股本?本年的利潤是全部分配,還是作為本分配利潤結轉廠年?這些問題的抉擇,都可能產生~定的風險,在股份公司表現得更為突出。如股份公司在股利發放與保留盈餘的比例以及支付股利方式的選擇上都會影響到公司的股票價格及產生不同的現金流量風險。

  五資金回收風險

  產品售出後,要經過從產品資金轉化為結算資金,再從結算資金轉化為貨幣資金。在這兩種轉化過程中,在時間上和金額上的不確定性,抗是資金的回收風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為擴大銷售,搞活經營,採用賒銷方式。這一方面可以促進企業擴大銷售,同時也加大了資金回收的風險,增加了壞帳損失的可能性。

  成品資金向結算資金的轉化,即要求產品能儘快實現銷售,這是影響企業順利回收的重要環節;結算資金向貨幣資金的轉化。即銷售產品的資金回籠。為順利實現這兩種轉化,企業必須改善經營管理,努力生產適銷對路、質量上乘的產品。同時,要注意商業夥伴的資信狀況,利用一些迴避和轉移的方法,力求降低風險程度,提高經濟效益。

  通過以上幾種財務風險的分析,我們可以認識到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與發展,在企業真正走向市場,成為自主經營、目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相對獨立的商品生產經營者和市場主體的條件下,就應該研究和探討財務風險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這有助於增強企業財務風險觀念,提高企業的經營風險意識。為適應這一要求,我們應當學會規避、防範財務風險的方法,同時還應該把財務風險提高到作為財務管理內容的高度上來,有效地控制財務風險,變被動為主動。

  二、防範財務風險的措施

  一科學組織資金來源,合理確定負債經營規模

  現行制度給了企業自主籌資權,同時在會計核算上也明確了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對企業的不同權力與責任。通常負債資金的來源有一定的期限、固定的利息,並要求負債到期還本付息;所有者投資是永久性資金來源,一般情況不會抽回,但有權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所以適度負債經營已成為現代經營的一種重要方式。企業負債經營、其負債比重保持在多大限度內,要視實際情況而定。如果企業生產經營和市場銷售良好,資金利潤率高於借款利率,企業以舉債方式取得資金,投入生產經營,就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收益;反之,如果企業資金利潤率低於借款利率時,就不宜以借款方式組織資金,而應通過增加所有者權益,如增發股票或減少稅後利潤分配等方式籌集資金。同時,企業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比例對財務風險也有一定影響。當企業負債特別是流動負債佔所有者權益的比例過高時,容易發生危機,財務風險就大。一般來說,企業的流動負債大致相當於流動資產時,財務風險就小。因此,企業要正確利用財務槓桿作用,把握適當的負債比例,科學組織資金來源,以規避未來的財務風險。

  二計提壞帳準備金,防範壞帳損失的潛在風險

  壞帳損失的處理方法在現行制度中有備抵法和直接轉銷法兩種。針對目前企業的實際情況,為符合會計期間配比原則,均衡負擔壞帳損失,正確反映經營成果,採用備抵法更為科學。這樣,企業就能避免某一會計期間確認壞帳損失而帶來財務危機,充分體現了穩健原則。

  三預防和降低資金回收風險

  1注意評估對方的資信狀況。一般來說,資信狀況良好、信譽高的企業,資金回收的風險較小。企業首先應摸清客戶的情況,如單位性質、實力如何等;其次,應對客戶進行資信排隊,儘量選擇那些資信等級高的單位銷售產品,對資信度低的單位,則需要採取一定的防範措施,如款到發貨或收取定金等。

  2簽訂購銷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及違約處理辦法,以預防壞帳損失的發生。如有出口業務的企業,還應辦理信用證,委託銀行進行監督。

  3加強銷售貨款的催收工作。企業財務部門應定期進行帳齡分析,對各種應收帳款採取相應的催收措施,如發函、上門,必要時還可訴諸法律。

  四提高固定資產折舊水平,加速固定資產成本補償

  目前固定資產折舊實行多種折舊方法,折舊年限規定有彈性區間。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規定的企業,其機器裝置可以採用加速折舊,允許實行“雙倍餘額遞減法”或“年數總和法”。企業可依法自行選擇折舊方法,自行確定折舊年限。在國家規定範圍內,企業可選擇加速折舊法和低區間折舊年限計提折舊,以提高固定資產折舊水平,加速固定資產成本補償,有利於保證固定資產更新改造資金的需要,也有利於企業加速資金週轉,增強支付能力,防範財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