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價專業畢業論文

  工程造價真實性審計是投資審計工作的重中之重。審計部門要在建築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的各個環節中充分發揮控制、把關與監督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工程造價管理方法 》

  【摘 要】 建築工程造價管理是基本建設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建築工程造價管理工作對其經濟利益產生最直接的影響,如何使建築工程造價管理與社會生產水平相適應,是建築工程造價管理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有加強建築工程造價管理工作力度,提高建築工程造價人員素質,才能使建築工程造價管理走上國際化的道路。

  【關鍵詞】 工程 造價 控制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methods.

  如何使某一時期建築工程造價管理與社會生產力水平相適應,始終是建築工程造價管理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建築工程造價管理的關鍵是通過科學的方法和手段確定工程造價。長期以來,我國都是採用通過概預算確定工程造價, 即“定額+費用+檔案規定”的模式,也就是按定額計算直接費,按取費標準計算間接費、利潤、稅金,再依據有關檔案規定進行調整、補充,最後得到工程造價,而且至今仍是採取這種程式和方法。這裡直接費與間接費的計算依據,分別是參照定額和取費標準。定額既包括了生產過程中的實物與物化勞動的消耗量, 同時還包括了各項消耗指標所對應的單價, 屬“量價合一”式的定額;取費標準是依據施工企業的資質等級由國家確定的。在計劃經濟體制下, 構成直接費用的人工、材料、機械價格長期相對穩定, 業主的主體以國營、集體單位為主;承包商絕大多數為國營、集體施工企業,管理模式單一。在這種條件下,採用“量價合一”式的定額和依企業資質等級確定的取費標準計算工程造價是可行的。可見,建築工程造價管理屬靜態管理模式,並且完全是政府行為,管理部門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編制、解釋定額, 制定政策、法規和糾紛仲裁等方面。

  1.建築工程造價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形成和發展, 人工、材料、機械的價格己不再長期穩定不變, 而是同其它商品一樣隨市場變化; 業主與承包商的性質大有改變並呈現出多元化, 目前施行的建築工程造價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

  1.1施工企業利益嚴重受損,造成施工企業“計劃經濟的收入,市場經濟的支出”的局面。如果為外資業主,則等於肥水外流。

  1.2施工企業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將管理費用大幅度降低,使工程管理大打折扣,從而影響建築產品質量。

  1.3由於業主與施工企業地位不平等,施工企業為承攬任務墊資施工,大量貸款,不僅使企業發展走入死衚衕,而且造成嚴重不良債務,給金融業帶來負面影響

  1.4在專案招標中業主片面壓低取費,從而造成資質等級低、管理水平低的企業的中標率高於資質等級高、管理水平高的企業,使國有大、中型施工企業的管理、技術、裝備優勢難以得到發揮,並且挫傷了企業進一步提高管理、技術和裝備水平的積極性。

  1.5導致了取費等級高的企業在承攬任務後,將工程層層轉包給資質等級和取費等級較低的企業,坐收管理費, 不僅產生腐敗, 而且, 由於這些企業管理水平低,技術、裝備水平有限,致使工程事故頻發,使業主利益受損的同時,帶來惡劣的社會影響。

  1.6承包商為了中標片面壓低報價,中標後利用增加現場簽證等手段彌補損失, 不可避免地帶來。“三超”,即概算超估算、預算超概算、決算超預算。國家對基本建設投資規模難以控制。

  2.工程造價管理

  為了使建築工程造價管理模式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建築工程造價管理形態正在由靜態向動態轉變,並在以下兩方面取得進展。

  2.1定額由“量價合一”改為“量價為離”,作為工程消耗量標準是統一、固定的, 而工程實物消耗量的單價和物化勞動,在空間上各地是有區別的,在時間上不同時期是變化的。因此,最新編制的定額只體現工程消耗量標準,而將全省各市、地的人工、材料、機械價格按季度定期在造價資訊刊物上予以釋出,並實現了全省市範圍的價格資訊聯網。

  2.2取費標準的確定依據由按施工企業資質等級取費,改為按工程類別取費, 實行以取費證書和取費認證單相結合的取費管理辦法 取費證書用以表明施工企業所具有的最高取費級別,取費認證單用以判定工程類別並確定工程專案的取費標準,這樣既避免了業主編制標底時片面壓價, 損害施工企業利益;又使達不到工程專案所要求的取費等級的施工企業被預先排除在招標範圍之外.從而保證了公平競爭的實現,也保護了業主的利益。工程類別是按照工程專案的規模、結構特點、技術要求、施工難易程度等來劃分。

  3.建築工程造價管理方法

  當前,建築工程造價管理的許多措施尚屬過渡性質,針對建築工程造價管理未來的發展, 業內人士提出了多種設想。

  3.1簡化費用專案,保留直接費、間接費、利潤和稅金,其它能夠反映企業間競爭的費用因素如:冬雨季施工費、二次搬運費、措施費、遠征費等均按實際發生計取,作為個別成本報價。

  3.2完善工程造價管理的法律法規。目前由政府行使的糾紛仲裁職能將轉變為法律仲裁,建築工程造價管理走上法制化軌道。

  3.3建築工程造價管理由政府管理轉變為行業管理,建立建築工程造價行業協會,政府部門只負責協調和巨集觀指導工作。由行業協會進行行業規範,實現自我約束、自我發展,並全面參與到國際工程造價業的競爭與發展中去。

  3.4建立並完善行業協會監管下的工程造價中介諮詢服務體系。由中介機構確定工程造價,定期釋出人、材、機的價格及價格變動指數, 預測有關價格走勢,為使用者提供動態的工程造價基礎資料,參與工程專案從立項投資分析到招投標標底、標書的編制,到工程決算全過程的工程造價管理,並承擔法律責任,使工程造價管理真正納入市場化軌道, 最終形成以業主、中介諮詢機構和承包商為建設市場主體的格局。

  3.5做好與建築工程造價管理相關的其它工作,如: 招投標管理、承包商的監管、工程質量的監督、合同和技術資料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從而形成較為健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建築市場管理體系。

  從長遠看,建築工程造價管理的最終目標是與國際接軌。目前在建築工程造價管理的改革中所採取的諸項措施都是以此為出發點進行的, 我們只有加強建築工程造價管理工作力度, 提高建築工程造價行業專業人員的素質,才有可能使建築工程造價管理走上國際化的道路。

  篇二

  《 淺析工程造價控制 》

  [摘要]近來,在我國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工程造價控制越來越先進、科學,採取的手段也逐漸多樣化。本文從工程造價的控制含義入手,分別對其原理、施工各階段的工作重點及具體措施幾大方面作了詳細闡述。

  [關鍵詞]工程造價 成本控制 價值工程 施工階段 竣工階段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迅發展,城鎮化步伐的加快,房地產業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就是求生存、謀發展,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設資收益是重中之重的工作,而提高收益的主要途徑就是降低工程成本。

  一、工程造價控制的含義

  控制就是指行為主體為保證在變化的條件下實現其目標,按照事先擬定的計劃和標準,通過採用各種方法,對被控物件實施過程中發生的各種實際值與計劃值進行對比、檢查、監督、引導和糾正的過程。控制的狀態是動態的,工程造價在整個施工過程中處於不確定狀態,如設計變更、材料價格漲跌、工資標準、機械使用、費率等的變化必然會影響到造價的變動。只有竣工決算後才能最終確定工程的實際造價。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是以合理確定為基礎,有效控制為核心。工程造價的控制是貫穿於專案建設全過程的控制,就是在投資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和竣工結算階段,把建設工程造價控制在批准的造價限額以內,隨時糾正發生的偏差,以保證專案管理目標的實現,以求在各個建設專案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取得較好的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工程造價控制的措施

  1.決策階段工程造價的控制

  工程造價的確定與控制貫穿於專案建設全過程,但決策階段各項技術經濟決策,對該專案的工程造價有得大影響,特別是建設標準水平的確定、建設地點的選擇、工藝的評選、裝置選用等,直接關係到工程造價的高低。投資估算是基本建設前期工作中的重要環節之一。是決策性的檔案,它是研究、分析建設專案的經濟效果的重要依據。投資估算必須是設計的真實反映。在投資估算中,應該實事求是的反映設計內容,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從工程規模和專案內容上真實反映設計意圖。主要工藝要進行多方案比較,方案要優化,設計方案不僅技術上可行,而且經濟上更應合理。所以工程經濟人員從建設方案的優選開始,就應該滲透到設計的全過程中去,按照工程造價管理的原則,合理預測投資估算中各種動態因素的變化,儘可能打足投資不留缺口,這是編制投資估算工作的關鍵,也是下階段的重要依據。

  2.設計階段工程造價的控制

  工程設計是建設專案進行全面規劃和具體描述實施意圖的過程,是工程建設的靈魂,是處理技術與經濟關係的關鍵性環節,是確定與控制工程造價的重點階段。合理的設計是控制工程造價的關鍵。有資料分析表明,影響專案投資最大的階段,是設計階段。

  設計階段應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階段的投資估算進行限額設計,控制概算不超過投資估算,主要是對工程的裝置、材質的控制。為此,初步設計階段的限額設計工程量應以可行性研究階段審定的設計工程量和裝置、材質標準為依據,對可行性研究階段不易確定的某些工程量,可參照設計和通用設計或類似已建工程的實物工程量確定。

  3.招投標階段工程造價的控制

  招投標階段工程造價控制的重點是招標檔案的編制、工程量清單的稽核、投標書的審查、施工單位的選擇及施工合同的簽訂等。招標檔案作為整個招投標過程乃至於工程專案實施全過程的綱領性檔案,它將直接影響工程造價的確定與控制,所以在編制過程中,應力求在文字上表達清楚。招標檔案是造價控制的關鍵。

  工程量清單是造價控制的核心內容。它是招標人編制標底的依據,是投標人報價的依據,也是工程竣工結算調整的依據。應重點審查工程量清單編制是否符合招標檔案和設計圖紙的要求,是否按統一的工程量計算規則編制,每一個子目的工作內容與工作要求表述是否準確完整,取費標準是否合理,編制說明是否完善,有無多算、少算或漏項的子目,暫定專案是否合理。 投標書的審查過程中,價格是關鍵,是競爭的核心。為實現合理低價中標,在評標之前先形成內部標底,作為判斷報價合理性的依據。在中標後,施工合同條款的簽訂應嚴謹、細緻。

  4.施工階段工程造價的控制

  工程專案的施工階段是建築物實體形成階段,是人力、物力、財力消耗的主要階段。工程量大,涉及面廣,影響因素多,施工週期,政策性變化,材料裝置價格,市場供求波動大等。要提高建設質量,控制工程造價,發揮投資效益,就要在工程實施階段加強工程建設的管理和監督職能,從而加強了對工程專案建設的全方位、全過程的造價控制。

  施工階段是成本控制的關鍵。房地產開發企業在施工階段對工程造價的控制除了加強合同管理外,還應重點加強工程施工現場管理,杜絕浪費。 在施工過程中儘量減少設計變更,如:工程設計粗糙,使工程實際與發包時提供的圖紙不符;當前市場供應的材料規格標準不符合設計要求等等。嚴格現場簽證管理 應建立工程簽證管理制度,明確工程、預算等有關部門、有關人員的職權、分工,確保簽證的質量,杜絕不實及虛假簽證的發生。.嚴格稽核工程施工圖預算 根據施工圖設計的進度計劃和現場施工的實際進度,及時核定施工圖預算。對於預算超出相應概算的施工圖設計部分,要加以詳細分析,找出原因,並及時與專案負責人通氣,調整或修正控制目標,對工程造價實施動態控制。

  擇優確定專業分包單位,防止少數壟斷性行業任意抬價。 在工程建設中,有些特殊專業工種不得不委託專業施工單位承擔,如變賠電所安裝工程、通訊工程、綠化工程等,而這些行業往往又帶有一定的壟斷性質。深入現場,收集和掌握施工有關資料 在工程施工過程,審價人員和費用控制人員經常深入施工現場,對照圖紙察看施工情況,有時與監理、總承包方及施工人員進行座談,瞭解、收集工程的有關資料,及時掌握現場施工動態;協助業主及時稽核因設計變更、現場簽證等發生的費用,相應調整控制目標,併為最終的工程總結算提供依據和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

  5.竣工結算階段工程造價的控制

  竣工決算是以實物數量和貨幣指標為計量單位,綜合反映竣工專案從籌建開始到專案竣工交付使用為止的全部建設費用、建設成果和財務情況的總結性檔案,是竣工驗收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竣工決算是正確核定新增固定資產價值,考核分析投資效果,建立健全經濟責任制的依據,是反映建設專案實際造價和投資效果的檔案。竣工結算是控制工程造價的核心。工程結算時應堅持以現行的工程造價管理規定為依據,按照甲乙雙方在施工合同中的約定,根據竣工圖結合隱蔽簽證、現場簽證和設計變更進行稽核計算,審查是否按圖紙及合同規定全部完成工作,認真核實每一項工程變更是否真正實施,該增的增,該減的減,實事求是。實行工程結算複審制度和工程尾款會簽制度,確保工程結算質量。

  綜上所述,工程造價的控制與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要求我們自始至終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使工程的計價、審查、確定、結算、決算制度化,規範化,系列化,並建立一套強有力的監督、檢查機制和獎懲措施,使各種資源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利用,以取得較好的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要有效地控制造價,必須更新觀念,將造價控制重點轉移到建設專案的前期階段上來,尤其設計階段這個關鍵,未雨綢繆,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