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近代政治哲學研究的轉型

  摘要:本文根據霍布斯著作《利維坦》、《論公民》,從性惡論、自然法、社會契約、絕對君權四方面來闡述其政治哲學理論。霍布斯第一次用人的本質,代替歐洲當時流行的“君權神授”觀點,用人權對抗神權,打開了長期封閉民眾觀念的思想閥門,傳播新思維,為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專政開闢了哲學道路,引領了政治哲學研究領域的轉型。

  關鍵詞:戰爭狀態;自然法;社會契約;政治哲學;君主專制

  歐洲著名思想家霍布斯作為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喉舌,他運用自己的政治哲學理論為當時英國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專制政權的時代性進行論述,根據他的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和認識論,以自然人的本質為基點,又在人性探討的基礎上論述了自然法和社會契約理論,最後推出了絕對君權的必然結論。

  一、性惡論

  霍布斯把他的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和認識論看作論證自己政治哲學理論的跳板,對此,他首先提出人們的慾望說。在早期原始社會時期,人們為了自己的生活和生存,不顧後果、瘋狂地索取其他群人的生活必需品,“渴望攫取佔有他人皆有共同興趣之物”。這是人們慾望的最初體現,也是主要體現,即霍布斯人的慾望說理論,它源於人的自然本性,是非自然力量所能及的,當然人們更無法自控,人的慾望是無限的,同時人們的慾望又不盡相同,於是人們為了自身的最大利益互相爭論,互相掠奪,互相殘殺,其後果就是把原始的自然狀態演變成一種每一個人對每一個人的戰爭狀態。在霍布斯看來,每個人的智商和力量的相似性,決定人們想說話辦事的相似性。但是因為人們的目的不同,事實上也不可能相同,人們都想實現各自的預定目標,於是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人們便會互相欺騙,互相競爭,乃至發生對抗。

  二、自然法

  人類的最大利益是保全自己,而這種每一個人對每一個人的戰爭狀態嚴重威脅的人們的生命權利,不是最大利益所追求的,人們為了保全生命就必須想辦法使這種狀態向著有利於人的最大利益方向轉化,但由於人的本性即人的自然慾望,人要實現自己的最大利益困難重重,“因為只要每個人都保有憑自己喜好做任何事情的權利,所有的人就永遠處在戰爭狀態之中”。對此,理性便是使人們脫離這種狀態的唯一方法,即霍布斯的自然法。“自然法是正確的指令,它為了最持久地儲存生命的可能,規定了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

  三、社會契約

  每個人只有把除生命權利以外的全部自然權利轉讓出來,並制定相關契約,才能從源頭上消除這種每一個人對每一個人的戰爭狀態。通過這種方法,也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地執行,使每個個體都把各自的自然權利轉讓給一個權利實體,由他代理全權負責,保證每個個體的最大利益。“這就是一大群人相互訂立信約,以便使他能夠按其認為有利於大家的和平與共同防衛方式運用全體的力量和手段的一個人格”。這也就是說,國家不是根據上帝產生的,而是人們通過社會契約產生的;法律不是根據耶穌制定的,而是人們通過社會契約制定的;君權不是神授的,而是人們通過社會契約轉讓的。

  四、絕對君權

  “國家的區別在與主權者的不同”霍布斯根據統治者的不同特點把國家分為君主制、貴族制和民主制三種。在他看來,君主制是三種政體中最好的一種。霍布斯以他的社會契約論為筆桿,對君主的絕對權力作了最大的辯護。在他的社會契約中,統治者並不包含在內,不屬於制定契約的任何一方,這樣統治者便不受契約的任何制約。在他的視野中,君主擁有絕對的權力,集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外交權等所有國家最高權了力於一身,不受法律和契約的限制,人民要絕對聽從他的號令,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不得以任何原因對君主有任何不滿、任何不服,人民起義或造反,是天理不容的,同時也違反了自然法法則,更是對自己親手製定的社會契約的踐踏。

  霍布斯的政治哲學理論以全面性和邏輯性的特點,奠定了其在世界政治哲學史上集大成的地位。他把上帝從天上拉回人間,從人的本性探討國家問題,瓦解了封建專制制度的理論基礎,同時使資產階級人權至上的思想深入人心、個人主義在英國盛行,帶有濃厚的近代色彩,是近代政治哲學研究轉型的體現,後來自由思想家洛克、盧梭等人揚棄了他的社會契約論,對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乃至當代的西方國家政治制度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霍布斯所提倡的君主制,是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的君主制,這種政體在英國的特殊時期,有利於防止封建王朝的復辟,有利於政局的穩定,有利於英國資本主義發展,在此意義上,他的政治哲學理論也具有鮮明的近代意義。但是他是從資產階級人性論、而非科學的唯物史觀看待國家問題,陷入了唯心史觀的泥潭,不可能知道國家的真正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