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環境第三方物流企業策略論文

  隨著現代企業生產經營方式的變革和市場外部環境的變化, 電子商務下第三方物流 的發展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在電子商務應用中所佔的份額也越來越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電子商務第三方物流企業策略論文範文一:電子商務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策略

  【摘 要】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電子商務和第三方物流的發展非常迅速。電子商務的實現需要現代物流作為後盾,在電子商務活動中,第三方物流業的建立與完善,影響有形商品的網上商務活動。因為顧客在下單之後,希望儘快得到所購買點產品,而在這一過程中,對產品的分揀、備貨、運輸、配送、搬運都是物流的任務,如何來縮短各個環節中的時間,因此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電子商務環境下第三方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以及第三方物流發展的策略分析。

  【關鍵詞】電子商務;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對策

  一、第三方物流與電子商務概述

  第三方物流3PL是指為公司提供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務的外部供應商。3PL供應商提供的物流服務包括運輸、倉儲管理、配送等。從生產到銷售的整個物流過程中進行服務。

  電子商務的運作模式已廣泛運用於各個企業之間,對第三方物流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電子商務採用現代資訊科技手段,從而實現了商品交易以及交易管理等活動的全過程無紙化,企業獲得訂單、將貨物及時地從倉庫傳送到顧客的手中、及時更新價目單、及時獲取結算資訊以及正確處理顧客的訂單。要求物流企業之間相互聯合起來,以實現物流供應鏈的高效化、合理化、系統化。

  二、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現狀分析

  第三方物流供應商大部分是港口、鐵路部門中的貨運代理部門,而大多數工商企業在供應鏈意義上所需要的第三方物流供應商,則應有適應我國目前市場環境的企業組織和功能。?絕大多數企業仍然保留著“大而全”“小而全”的經營方式,習慣於自己幹物流,忽視供應鏈管理的模式。有關專家認為,由於對現代物流缺乏深刻認識及其他多種原因,大多數工商企業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的意識和意願不強。據有關資料顯示,第三方物流佔物流市場的比重,在美國為58%,在歐盟為39%,在日本為82%,在中國卻不足25%。第三方物流在美國的年增長率是16%,在美國物流業特別是在交通運輸業中,維持最高速度的增長。雖然中國還沒有達到美國那樣的發展程度,但是在將來中國的第三方物流肯定也和美國一樣發展,應該向著同一個方向發展。雖然還存在許多問題,但第三方物流的未來是很廣闊的。

  三、電子商務下第三方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整合能力,市場對於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不足

  尋求第三方物流服務的主要還是跨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對現代物流重視程度不夠,自建物流體系,採取傳統的自營物流方式,致使整體物流水平效率低下。第三方物流企業功能單一,集中在倉儲、運輸,配送,能夠為客戶提供高附加值的就更少,不能為電子商務企業提供完備的物流設計、開發、運作的綜合能力使得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缺乏競爭力。

  二第三方物流企業資訊網路範圍小

  第三方物流企業自建的倉儲和運輸隊伍大多數規模較小,無力投入大量人力、資金開展資訊化建設。分散的物流單體只有形成網路才能滿足現代化生產與流通的需要,一些物流的運作過程也只有藉助電子商務的支撐才能更加完善。現有的貨運站與貨運樞紐之間的網點少,技術裝置落後,缺少具有現代化裝備的貨運樞紐及其執行體系。

  三經營分散,缺乏規模效應

  第三方物流企業以中小規模的居多,物流服務內容簡單,組織化程度低,橫向聯合薄弱,而且大多數物流網點分散佈局,沒有有效整合,不能充分發揮規模效應和整體協同效應。物流系統中有許多專用性資產分屬於不同物流企業所有,相互之間沒有通過投資、簽訂長期協議等方式建立戰略聯盟,從而不能共享資源,不能將分散的各自為政的物流要素集中起來,形成一個新的整體,以發揮單個物流要素不可能發揮的功能。

  四對物流認識滯後,缺乏專業人才

  缺乏現代物流人才,已成為物流業發展的瓶頸之一。國外物流教育很發達,從業人員具有一定的物流知識和實踐經驗,而我國在這方面還很落後,現有物流人才十分缺乏,數量嚴重不足,質量也不高。

  四、電子商務下第三方物流發展的對策

  一企業建立無縫連結的物流體系

  建立一個與電子商務相適應的物流體系。結合高效、合理、暢通的電子商務系統,物流的作用將會得到充分展現。根據客戶的生產及銷售模式,全面規劃物流服務模式、優化業務流程、整合物流供應鏈。為客戶“量身定做”,提供“門到門”的一體化綜合服務,以降低物流成本,提供客戶核心競爭力。

  二完善企業的資訊網點建設

  物流資訊系統可以對整個物流和配送體系實行統一的管理和排程,按照使用者定貨要求,然後進行理貨工作,並將配好的貨物送給收貨人,從而實現物流的數字化管理。保證企業外部資訊的暢通,實現企業內部員工之間資訊的共享,大大提高服務質量,降低物流成本,優化庫存配置,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高客戶服務水平。

  三建立“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同盟關係

  隨著上網工具的逐漸增加,由個人計算機上網增加到手機、資訊家電、汽車、PDA上網等裝置,相信上網的普及率及消費者逗留在網海中的時間一定會越來越多,與電子商務企業聯盟,同其建立“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共生關係。通過建立電子商務企業和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戰略聯盟,培育雙方長期的夥伴合作關係,既可降低電子商務企業的物流成本,又可促進物流企業的發展。與其他第三方物流企業聯盟,將各自獨特的企業資源整合為一體,不僅可以實現服務的綜合化、一體化,還可以使企業形成規模化經營,降低運作成本。

  四培養專業物流人才

  首先,企業要與高等院校建立完善的物流專業教育體系,然後分配到企業中實踐,培育從事物流理論研究和實務的專業人才,使其在掌握紮實的物流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又懂得尖端的電子商務與IT技術,成為物流企業的頂尖人才。其次,要充分重視第三方物流從業人員的在職教育,從而不斷為我國的物流企業輸送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五、總結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擴大了第三方物流的需求和市場,同時也以資訊化技術帶來了新的變化和發展。這就要求物流企業以資訊化為發展依據,更好地發展第三方物流業,這需要企業要打破傳統經營模式,建立無縫連結的物流體系;完善企業的資訊網路;建立“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同盟關係;培養專業物流人才。

  【參考文獻】

  [1]魏修建.電子商務與物流[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

  [2]劉志學.現代物流發展對策[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11.

  [3]梅紹祖.電子商務下物流發展策略[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電子商務第三方物流企業策略論文範文二:電子商務第三方物流發展策略研究

  摘 要:隨著社會分工和科技革新的發展,商品流通和物流方式發生了很大變革。第三方物流正逐步成為物流的主導形式,對縮短流通時間,加快流通速度,提高社會生產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尤其是電子商務的發展,對第三方物流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已經成為影響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文章試圖立足於我國的國情,以電子商務發展需求為背景,對第三方物流進行系統研究,試圖揭示電子商務背景下第三方物流的本質特徵和我國發展第三方物流的一般思路,以促進我國第三方物流的健康和穩定發展。

  關鍵詞:第三方物流;電子商務;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F253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commodity circulation methods and logistic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Third-party logistics is becoming the dominant form of logistics, to accelerate the circulation of commodities speed, shorten the circulation time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ocial production is significant.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a higher third-party logistics requirements, third-party logistics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This paper attempts based on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as a background,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ird-party logistics, the purpose is to reveal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mmerce background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third party logistic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hird-party logistics.

  Key words: TPL; electronic commerc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隨著傳統產業模式的變革和現代資訊科技的發展,電子商務的應用在我國呈現出了迅猛增長的勢頭,在此同時對第三方物流產生了巨大的需求,推動著第三方物流業的發展。但相對於快速發展的電子商務,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相對滯後。電子商務全新的商業模式給第三方物流企業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壓力和挑戰,第三方物流企業應該如何面對這種機遇與挑戰,是當前物流業發展中不可忽視的問題。

  1 電子商務的發展給第三方物流帶來的機遇

  電子商務的發展給物流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機遇。它改變了傳統的交易模式,打破了時空的限制,使得交易過程中的商流和物流分離,而是通過網路可以將遍及全球的使用者連線起來,全天候的為客戶提供服務。

  第三方物流隨著物流理論與實踐的不斷深入發展而出現,是物流一體化、專業化的必然產物。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拉動了非常巨大的物流需求。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在特定的時間段內按照特定的方式向使用者提供個性化的系列物流服務,這種物流服務是建立在現代電子資訊科技基礎上的,企業之間是聯盟關係。電子商務這種跨區域、跨時域的特點,要求物流活動也具有跨區域、跨時域的功能[1]。對大多數企業來說,資源是有限的,往往不能夠獨立完成這樣的物流活動。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利用擁有的相關領域的專業資源和經驗提供門到門的服務,並且保持較低的成本來保質保量的完成這些任務。因此,電子商務過程中龐大的交易量給物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物流也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長期來看,電子商務與物流業互相促進,共同發展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第三方物流必然會在電子商務發展的背景下迅速地成長起來。

  2 電子商務的發展對物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

  2.1 物流需求分散化和全球化

  從技術的角度出發,在全球的任何一個角落,無論何人只要有一臺電腦,並可接入因特網,就能在網上購物,也就可能成為電子商務的客戶。但在電子商務發展的初期,要使網路所覆蓋的所有地區都是電子商務的銷售區域是不可能的[2]。因為電子商務的客戶在地理上的分佈相當分散,要求送貨的地點也不集中,而目前企業自營物流網路不可能像因特網那樣有廣泛的覆蓋範圍,所以無法經濟合理地組織送貨。

  2.2 物流需求多功能化和個性化

  傳統的物流活動把物流各個職能分割成包裝、運輸、倉儲、裝卸等若干獨立的環節。而電子商務要求提供給企業的是全方位的物流服務,包括倉儲、運輸,還包括配貨、分發和各種客戶需要的配套服務,使物流成為連線生產企業和使用者的重要環節。

  2.3 物流需求多品種和小批量化

  電子商務的興起導致技術應用、社會經濟模式、政策體制等一系列巨集觀、微觀環境發生變化,企業對於商品流通的需求也呈現出多品種、小批量化的特點。與此相適應,物流系統必須從傳統的大批量、少批次向靈活、快速、機動的方向發展,物流技術和組織應適應有一定彈性的小批量需求,供應生產流通的時間和線路要儘量縮短。   3 電子商務背景下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的思路

  3.1 加快第三方物流業資訊化的建設速度

  在電子商務的背景下,第三方物流必須以電子資訊科技為基礎,才能適應電子商務的要求。第三方物流資訊化的發展,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1廣泛採用先進的資訊科技實現物流資訊化。現代物流企業本身要求能夠進行電子商務活動,如客戶在網上下單、網上簽收、網上結算,並能對貨物流動全程保持的監控。因此,物流企業首先要建立自己的管理資訊系統,發展建設Intranet和Extranet及各種運輸機械裝備資訊終端和GPS全球定位系統、GIS地理資訊系統,並能通過通訊衛星與企業Intranet相連[3]。可以說,在電子商務時代,實現物流業務活動的電子化和網路化是專業物流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2應用和開發新的物流管理軟體。計算機智慧給物流業以新的方式來處理儲存與移動產品的傳統任務,新的技術與新的物流戰略一起出現[4]。新興的基於網際網路的管理軟體將使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體會到運輸管理系統TMS或倉庫管理系統WMS帶來的好處,他們可以通過交納租用費用或交易費來使用應用服務提供商ASP提供的解決方案,而不必因更大範圍的軟體一體化而支付大量的軟體安裝與使用費用。

  3努力搭建物流資訊平臺。為實現供應鏈的最優化,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具體的物流職能外包給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而自己則是基於網際網路建立虛擬供應鏈。虛擬供應鏈兼具響應性、靈活性和可見性特點[5],例如,企業可以通過租用倉儲合作伙伴的儲存空間,迅速建立起自己的物流網路,並可根據需求的變化增加或減少租用的空間、調整網點的佈局;同時,可利用倉儲合作伙伴預先配置的物料搬運系統和計算機管理系統,迅速建立起自己的作業與資訊系統,藉助倉儲合作伙伴的業務經驗,很好地實現拆包、分揀、包裝、配送等一系列物流職能,以低成本滿足客戶的高要求。

  3.2 大力提高物流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水平

  建設現代化的物流企業,必須採用現代化的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管理技術,調整和優化物流企業現有組織結構。首先,要把顧客服務作為一種經營理念。建立正式的顧客服務職能部門並建立完善的業績評價體系,打造創造性的合作伙伴關係,在日常的活動中,要經常性地按市場需求對物流服務的水準進行靈活的調整,使其成為企業管理的核心。其次,實行全面過程管理。從整個供應鏈的角度開展管理工作,分清不同領域、不同部門和顧客間的聯絡與區別,不斷增加物流服務的市場價值或附加值。再次,從重視利潤管理轉向重視利潤率的管理。傳統的利潤觀念十分重視其邊際效應,物流企業在尋求投資回報率和效益增長的過程中,既不能忽視商品銷售的邊際利潤,又要充分關注資源管理及資財的利用效益所產生的影響[6]。第四,依據實際需要進行企業業務流程重組。通過組織結構扁平化,減少管理層次來實現資訊傳遞的準確快速和作業過程的順暢。第五,拓展業務範圍,實現全程一體化物流服務。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流通企業必須能夠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既包括倉儲、運輸服務,還包括配貨、分發和各種客戶需要的配套服務,使物流成為連線生產企業與終端使用者的重要環節[7]。由於電子商務環境下,消費者對所選購商品的交貨時間要求快速、準時,所以,供應鏈上的各企業為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必須加快物流速度,實現物流全程的一體化服務。傳統的流通業把物流分割成包裝、運輸、裝卸、倉儲等若干個獨立環節,由不同企業單獨完成,而現代物流則需要強調協作以提高整體協同效用。

  3.3 重視人才的培養

  1加快培育複合型人才。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產業需要複合型人才,這種人才既要懂物流管理,又要有電子商務的知識儲備,還要廣泛涉獵市場營銷、計算機技術等領域。目前我國教育體系對這樣的複合型人才的培養力度還達不到要求,無法培養出足夠的適應物理產業發展需要的新型複合人才。我國需要繼續推進教育體制的改革,在教學模式和學科體系設計上進行適當調整,加快複合型人才的培養教育工作。

  2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建立從業資格認證制度。除了不斷為物流企業輸入新的素質較高的員工外,還就充分重視在職人員的職業教育,加強現有物流人員的培訓。職業教育可以採用多種形式,劃分不同的層次。通過多種渠道,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將參加物流培訓並獲得資格證書作為物流企業管理人員和職工的上崗基本資格。在適當的時機,建立“註冊物流師”制度。

  總的來說,電子商務的發展對第三方物流提出了相對更高的要求,而第三方物流業的發展已經成為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另一方面,電子商務的發展又促進了第三方物流的資訊化、自動化、網路化的變革,使第三方物流進一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立足我國當前物流市場狀況,結合當前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加快第三方物流穩定、健康發展,對降低工商企業的成本,提高我國工商企業的國際竟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駱溫平. 第三方物流[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全國電子資訊系統推廣辦公室. EDI與電子商務[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3]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 中國物流發展報告[R]. 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12.

  [4] 張鐸,林自葵. 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5] 詹姆斯・P・沃馬克. 精益思想[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6] 陳疇鋪. 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M]. 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

  [7] 曾強. 電子商務的理論與實戰[M].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