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論文參考

  公共圖書館作為一個知識的載體,傳播知識的場所,它的公共服務主要表現為公共大眾傳播知識,為公共大眾提供學習的場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圖書館論文,供大家參考。

  圖書館論文範文一:圖書館網路資訊保安論文

  1圖書館網路資訊保安隱患

  1.1計算機病毒的入侵

  如果計算機病毒快速發散出去並感染那些安全的部分,將對計算機網路和圖書館資訊造成不可估計的損失。病毒幾乎都具有傳播快,損害性強,突變種類多樣,可控能力低等特徵,它們不但很難被根除還會造成更多的變種,當病毒發生作用,會使伺服器不能正常運作,資料丟失,資料資訊破壞等嚴重影響,還可以會造成硬體無法工作,使系統癱瘓,這會導致無法估計的損失。

  1.2內?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卑踩?饈侗∪?/p>

  一方面,使用者安全意識不強,沒有意識對系統進行防護。另一方面,如果內部人員的操作失誤或故意破壞系統,將對圖書館的網路資訊保安造成巨大的傷害。此外,圖書館的主要使用者是大學生,同時,他們也被稱為最活躍的網際網路使用者,由於好奇網路的新技術,一些學生會利用網際網路學到的,甚至是他們自己研究的方法進行攻擊,對網路造成一定的影響和破壞。因此,數字圖書館受到安全威脅。

  2保障數字圖書館網路資訊保安的措施

  2.1防範計算機病毒

  反病毒工作可以根據閘道器伺服器和工作站不同的水平實施防護作用。最先要做的事是安裝保護軟體,對系統進行嚴密的保護,還要掃描輸入輸出的一切資訊,阻止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其次要把防毒軟體安裝在整個網路系統的內部,並建立了一個特殊的機構進行管理和維護。

  2.2防範黑客入侵

  2.2.1資訊加密技術資訊加密技術是指把不願公佈的資料加密管理,這樣可使資料的安全性得到保證,也使資料擁有者放心。加密技術的使用,對圖書館裡面的資訊庫,檔案和其他資料加密或編碼,這將使未經授權的使用者檢視資料受到限制,從而確保網路資料傳輸的安全和完整。

  2.2.2防火牆與入侵檢測技術防火牆的運作是相對單獨的,它能夠在圖書館總體控制下,對來往的資訊進行監測,阻止不被允許進行的切入活動,以及在不正常的通道下不能資訊輸出,封鎖特洛伊木馬。入侵檢測入侵檢測系統是發現入侵行為,提高系統安全性的一種有效方法,它可以禁止那些損害體系正常運轉和對體系造成危害的行為發生。他還可以在計算機執行過程中過濾出有效資訊,對這些資訊監測,以此檢查出體系是否處於安全狀態和保護系統正常運轉。

  2.2.3VLAN技術  VLAN的全稱是虛擬區域網,它把局域網裡面的設施有規劃地進行分配,然後進行虛擬工作,所以這些工作站的區域是不一定一樣的。只有把圖書館的網路分成有效的幾部分VLAN才能使圖書館的資料得到安全保障。通過對圖書館網路劃分成多個VLAN如網路,電子閱覽室等。只要把工作站和伺服器在同一VLAN連線,可以減少VLAN之間的通訊,提高網路的效能。

  2.3提高內部人員安全意識

  保證網路資料的安全性需要圖書館管理人員有較強的責任感以及具備相應的職業道德素質。根據許多安全機構統計顯示,超過70%的安全事件完全或主要是由內部管理不善造成的。因此,圖書館工作人員應及時改變傳統的工作理念,學習必要的專業知識,調整現有的知識系統結構,提高系統的安全意識和理解。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是防止和消除安全隱患的根本。

  圖書館論文範文二:圖書館行動網路論文

  一、圖書館關聯性回顧

  去年9月,世界首家無書圖書館在美國得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市開業。所謂無書bookless,顧名思義,就是不收藏紙本文獻,取而代之的是全數碼化的“圖書”,圖書館通過向用戶提供電子閱讀器實現傳閱和外借數字館藏的讀者服務功能,使用者也可以用任何電子產品借閱圖書,也可以借用圖書館的電子閱讀器。可以說無書圖書館目的不是完全替代圖書館,而是強化版的圖書館。隨著WiFi和3G等行動網路的迅猛發展,數字化閱讀顛覆性衝擊著傳統閱讀觀念,在改變人們閱讀習慣的同時卻也拓展了人類的閱讀空間,使用者能夠更好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碎片化的閱讀,其網路應用也從相對簡單的新聞類向時長較長、黏性較大的社交、生活服務類發展。網路對圖書館的衝擊是顯著的,作為圖書館四大支柱業務之—的傳統讀者服務從模式到內容整體性的受到了歷史性的衝擊,其中首當其衝的是報刊服務。《中國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收藏7900多種中文期刊、國外各種型別的學術搜尋引擎功能齊全、以及報紙的電子化,使用者隨時隨地可通過網際網路搜尋、下載、閱讀電子版中外文期刊和報紙,自然就不會再親臨圖書館閱讀報刊資料了。在歐美一些國家,紙質期刊和報紙已經完全被電子版的期刊和報紙所取代,我國出版界的紙媒體被電子媒體取代也已是指日可待的了。種種現象似乎正在印證著上世紀20年代我國教育家夏丐尊理論“:書只是供給知識的一種工具,供給知識其實並不一定要靠書”。“假定有這麼一天,無線電話和電影發達得很進步普遍,放送的材料有人好好編制,適於各種人的需要,那麼書的用處會逐漸消滅,因為這些利器已可代替書了。”就我們現在習慣的書籍閱讀形式也只不過流行了百餘年曆史,追溯遠古是沒有圖書館的,現在看來人類的將來也可以不必有圖書館,取而代之的是可移動“私人藏書樓”即現代流行術語iLibrary。在行動網路時代,人去哪裡iLibrary也可跟隨到哪裡,人人都可以擁有屬於專門為自己定製的iLibrary,真正做到了自由自在、無障礙的暢讀。

  二、圖書館員的角色轉變

  一圖書館人的危機意識

  決定現代圖書館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是人的素質,優秀的圖書館員成為了現代圖書館最重要的資源。網際網路的浪潮在衝擊著社會各行各業的同時也深度影響著圖書館的漸變,我們的館藏正在由圖書、報紙、期刊等傳統實體紙媒載體逐步向電子資料庫等各種型別的虛擬知識資源過渡,圖書採購、分類、編目等日常工作也早已由集團式機構批量處理,傳統的讀者工作已經從量到質發生了全面的變化,那麼圖書館員就真的可以從繁瑣的業務工作中解脫出來了嗎?其實不然,我們的服務是以使用者需求為導向的,倘若在網際網路時代的圖書館服務仍舊墨守成規地延續傳統的守株待兔工作模式,則必將被時代的浪潮淹沒。

  二網路資訊時代圖書館人的角色定位

  圖書館人在知識爆炸、資訊瞬間更新的時代需要在角色上實現自我轉變,然而要求圖書館員對自己從事的工作全方位地瞭如指掌是不切實際的,但圖書館員在網路時代起碼要能夠在浩瀚的資訊海洋中擔負起資訊導航員的角色吧,以我們的專業技能為使用者在知識海洋中提供資訊過濾、內容解析、知識發現的服務。網路資訊時代的圖書館員要想為使用者提供深入有效的知識服務,首先必須熟悉知識資源的各種形態,並且還要熟練掌握多種資訊技術,如此才能針對使用者需求建設和開發館藏資源,才能實現對知識資源的再加工、描述和分析,才能從質量上判斷和評估知識資源的優劣並向用戶進行報道或推薦。圖書館員有效的知識服務還必須建立在熟練掌握全球免費開放的電子圖書館網址、常用的中外文學術搜尋引擎、以及科技文獻檢索工具等等技術手段上,要儘可能多地掌握中外文報刊線上閱讀、下載、訂閱的途徑,外文報刊尤以為重。外文報刊由於訂購成本極其昂貴,而且到館時間又相對滯後,一般圖書館基本不訂購紙本外文報刊,由此對於有需求的使用者能夠找到免費的網路線上閱讀就顯得尤為珍貴了。圖書館員在指導使用者進行網路線上閱讀方面的業務拓展空間還是比較廣泛的,而根據使用者的閱讀取向也可以為其推薦郵箱訂閱服務,以《時代週刊》為例,如果使用者需要每天閱讀該報某一欄目,則只需點選首頁最下方倒數第二行的Newsletter,彈出一個選單,選擇需要訂閱的欄目,填上訂閱者的郵箱地址和國籍,這樣使用者訂閱的欄目內容每天就會自動傳送到他的郵箱裡面。如有使用者需求,對於全球著名網站我們都可以照此方法為其推薦網上訂閱服務。要實現對接網路時代的角色轉變,圖書館人的自我增值最為重要。德國圖書館學家F.A.艾伯特在《圖書館員的教育》一書中提出,圖書館員要有綜合性的知識、廣泛的外語和歷史知識,並主張圖書館員必須接受嚴格的專業教育。作為被網路化了的圖書館館員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是必須的,新時代圖書館人不僅要有奉獻精神還要有創新能力、不僅要有熟練應用現代網路技術的能力還要具備敏銳的職業觸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資訊導航員的作用。全球一體化是當今世界的主流,未來20年,我國將加速融入全球化,因此圖書館員也需具有一定的外語應用能力,才能高瞻遠矚地順應社會發展需求。

  三、圖書館服務的創新

  一圖書館的轉向

  從提供資源到幫助創新在2012年6月美國舉行的“學術圖書館員2012年會議”AcademicLibrarians2012上,美國雪城大學iSchool教授DaveLankes進行了一個主旨發言,發言中他強調了不少關於當代圖書館服務的新認識和新趨向:學術圖書館的圖書館員不應該簡單的提供給學生他們想要的,他們應該讓學生思考;只有幫助社會進步,而不僅僅是做社會的“創可貼”,圖書館才有可能在困難的條件下存活下來;強化圖書館工作一切以使用者為中心。在館藏上,不再強調館藏的覆蓋率,而是要明白使用者真正需求是什麼;在服務上,讓使用者參與到圖書館工作中,而不是僅僅提供最好的服務。可以說這就是國外一些學者們針對網路電子時代而提出的“新圖書館學”,其宗旨恐怕就是為了拓展實體圖書館服務的創新性研究。科技創新能力作為當今社會活力的標誌,它體現的是一個國家的綜合競爭實力。任何一項科技創新都可能催生一個產業,可能影響乃至改變世界。在這個風起雲湧、大浪淘沙的大時代,圖書館的服務工作,或者滿足需求,或者創造需求,唯有創新才能吸引讀者的眼球,才有出路,才有光明的前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實體圖書館如何走出困境是一個帶有全球性的課題,近些年為了應對經濟困境和使用者的日益減少趨勢,美國一些公共圖書館開始搭建“製造空間”makerspace、或者稱之為hackerspace,後者直譯為黑客空間平臺,讓有共同愛好的人群聚會、社交併且進行協作,分享資源和知識,製造事物。這是一種大膽的創新體驗,它完美的體現了圖書館從提供資源到幫助創新之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

  二用創新引領圖書館發展

  目前,3D印表機已經被國內許多大型企業所接受,併成為產品研發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3D印表機的應用為圖書館開展服務創新提供裝置平臺,圖書館幫助使用者利用豐富的館藏資源,進行數字設計和創新研究,利用3D印表機把使用者的創意列印成型,激發他們的創造欲。《經濟學人》雜誌曾評價“:偉大發明所能帶來的影響,在當時那個年代都是難以預測的……。而今,我們仍然無法預測,3D列印在漫長的時光裡如何改變這個世界。”未來社會是知識經濟,技能為上的社會。圖書館要肩負起歷史重任,成為知識更新、資訊輸送、發明創造的基地。目前中國的教育制度嚴重禁錮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使學生變成了學習和考試的機器。要實現“中國夢”,首先就要從教育抓起,從娃娃抓起,出於啟蒙開發目的,有條件的圖書館可引進3D印表機搭建一個使用者體驗的應用平臺,以便吸引孩子們來這裡嘗試一種帶有遊戲性質的全新生活體驗,通過3D技術幫助孩子們按照自己的興趣製作圖書和玩具以及簡單的日常生活用品,進而實現趣味性的智力開發,進而彌補課堂教育在思維創新和動手能力方面的不足。歷史上許多偉大的發明創造都是源自於當初某個小創意的啟迪,圖書館的啟蒙性創新活動激發的是孩子們善於思考、勤于思維的本性,激勵的是孩子們的創作慾望和嘗試膽量,最為重要的是培養了孩子們面對陌生領域時懂得了從圖書館、從生活中的一切空間尋找答案的方法。3D印表機的應用對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創新尤其重要,3D應用的引進有助於大學生把書本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通過3D印表機把他們的科研成果立體呈現出來,更加有助於大學生創造力的發揮,激發他們的科技創造熱情和能力,3D技術的引入加速了科研進度、降低了研發成本,有利於快速推進科研成果與社會生產的商業化融合,進而服務於地方的經濟發展與城市建設。高等院校應從科研經費中抽出一定的比例投入到圖書館的服務創新,建立圖書館“創意製造空間”,以鼓勵學生的創造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