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當前國內外軍事形勢論文

  官方話語具有表達政治觀點、宣傳政治理念、形成輿論導向、建構民眾心理的重要作用。在外交事務中,官方話語是表達國家立場、改善國際關係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形式與政策中國夢論文

  【摘 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人民的夢、每個人的夢.中國夢以其寬廣的視野、豐富的內涵,成為當今中國的時代強音、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幟,也對當代大學生賦予了神聖的歷史使命.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的主力軍,理應成為中國夢宣傳教育的主力軍,成為用中國夢凝聚當代大學生力量的主力軍,增強大學生對中國夢的認知認同,強化大學生對自身所肩負責任和使命的深刻認識,激發大學生強烈的愛國之心、強國之願、報國之志.

  【關鍵詞】中國夢;當代大學生;歷史使命;凝聚力量

  黨的以來,明確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思想,並在不同時間和不同場合,從不同角度對中國夢進行了論述,高度凝鍊了我們黨現階段的奮鬥綱領和目標,凝聚了黨心、振奮了民心.他還指出,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當代大學生作為青年一代的重要組成,應以勇於擔當、敢於擔當、善於擔當的氣魄與能力,勇擔時代賦予的重任與使命.高校是當代大學生教育、培養的主陣地,應在向當代大學生闡釋中國夢、用中國夢凝聚當代大學生的力量、增強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夢的認知認同、教育引導當代大學生感知中國夢賦予的歷史使命等方面主動作為.

  一、中國夢的歷史淵源與時代內涵

  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強調,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國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箇中國人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

  一從歷史角度分析,中國夢喚醒了人們深沉的記憶,是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新拓展

  歷史是照亮現實、照亮未來的鏡子.縱觀歷史,中國經歷了歷史上的輝煌時期,如漢唐時期;也經歷了衰落時期,如明朝中葉以後到清朝康熙時期.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開始了屈辱的歷史,從此也開始了民族復興的歷史,也就是開始了中國夢的歷史.此後,經過無數仁人志士170多年的奮鬥和努力,現在到了快要夢想成真的時候.可以說,中國夢是在中華民族的深沉記憶中孕育而生的,它生長的土壤是屈辱的、苦難的,因而也是動人心魄、撼人心魂的.

  就本質而言,實現中國夢與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奮鬥目標不是矛盾的,而是統一的,其根本都在於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都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內在需要.作為當下中國社會的最強音,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最高追求,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新成果,是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新動力,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指明瞭前進的方向.同時,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中,與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奮鬥目標一樣,也同樣面臨我國如何由大國向強國邁進的時代課題,需要解決當前改革發展建設中面臨的一系列問題,這些都需要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予以指導、引領實踐.因此,中國夢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拓展了新思維、開闢了新境界、指明瞭新方向.

  二從現實角度分析,中國夢照亮了民族奮鬥的程序,是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的新導向

  改革開放30餘年以來,在對新中國成立60餘年不斷探索的經驗進行總結、對鴉片戰爭後的170餘年的發展歷程進行梳理、對中華民族5000餘年的悠久文明進行傳承的基礎上,我們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實踐證明,這條道路是成功的、正確的,也是來之不易的.如今,“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中國夢以國家強勁發展為現實支撐,照亮了中華民族艱苦卓越的奮鬥歷程,因而是激動人心、振奮人心的.

  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實現中國夢,中國道路是最佳途徑,中國精神是內在靈魂,中國力量是動力源泉,這三者就是“中國夢”夢想成真的根本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國情和時代特徵相結合而形成的,是引領中國走向繁榮富強、和諧幸福的道路,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中國精神是中華民族共同創造、共同依託、共同傳承的文化精神、價值觀念的總和,包括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凝聚中華民族團結一心、促進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動力,也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中國力量是56個民族大團結、13億中國人匯聚而成的磅礴力量,是一股奮勇拼搏、開拓創新的力量,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力量之源、勝利之本.因此,以中國夢這一目標導向為引領,必將譜寫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的新篇章.

  三從未來角度分析,中國夢描繪了國家發展的藍圖,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佈局的新要求

  中國夢是強國夢、復興夢、幸福夢.黨的明確了“兩個百年”的奮鬥目標.“兩個百年”的奮鬥目標分別以建黨一百年、新中國成立一百年作為時間節點,是實現中國夢的兩個關鍵歷史節點,表明實現中國夢是一個長期奮鬥、持續奮鬥的過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一夢想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凝結,是中華兒女共同期盼的縮影,描繪出國家發展壯大的巨集偉藍圖,因而是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由道路、理論、制度三位一體構成的,是黨和人民長期實踐取得的根本成就.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佈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佈局要求科學統籌我國各項改革和建設,有力協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個方面,著力推動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的相互促進,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夢是富強中國、民主中國、文明中國、和諧中國、美麗中國的有機統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五位一體總佈局之間遙相呼應,體現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佈局下系統推進各項建設、改革、發展的內在要求.

  二、中國夢賦予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當代大學生作為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的青年群體,應積極、主動擔當起時代賦予的歷史重任和使命,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一中國夢要求當代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中國夢是黨的執政理念的昇華,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當代大學生必須牢固樹立的遠大理想.這就要求當代大學生應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個人夢與中國夢有機結合起來,把理想信念與理性認同科學理論、正確認識歷史規律、準確把握基本國情有機結合起來,把個人品德的錘鍊與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有機結合起來,做一個放眼世界、關心國家,志存高遠、追求執著,信念堅定、胸襟寬廣的人,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堅定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以實際行動踐行中國夢,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負重任、敢於擔當的棟樑之材.

  二中國夢要求當代大學生練就過硬本領,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增強勤於學習、善於鑽研、勇於實踐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中國夢既體現了國家意志,又表達了13億中國人的願望,是每一箇中國人的夢.當代大學生的素質與本領是影響實現中國夢程序的直接因素之一.這就要求正處於學習黃金期的當代大學生應珍惜美好的大學時光,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每天比別人努力一點點,埋頭苦讀、刻苦鑽研,勤于思考、善於總結,將自己培養成為基礎紮實、知識廣博、業務精通的複合型人才,為自己揚帆遠航、搏擊青春提供持久動力與能量.堅持三個面向,不斷更新知識、學以致用,在實踐中發現新知、運用真知,掌握真才實學,增強本領技能,積極、主動在踐行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熔爐中奉獻青春、奉獻才智,積極、主動在現代科學技術的學習和運用中、在迎接新技術革命的挑戰中擔當重任,成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中堅力量.

  三中國夢要求當代大學生勇於創新創造,以敢為人先的銳氣、艱苦奮鬥的精神、持之以恆的韌勁,爭做鍥而不捨、馳而不息的自強者、踐行者

  中國夢是嶄新的夢、遠方的夢,實現中國夢需要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需要發揚中華民族百折不撓、勇往直前、頑強拼搏的精神.當代大學生是富有朝氣、活力、創造力的群體,理應成為創新創造的先鋒,在各個領域形成積極向上的正能量.這就要求當代大學生應以敢為人先的銳氣,超越因循守舊的思維,衝破滿足現狀的藩籬,致力於解放思想、上下求索、開拓進取,樹立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壯志;以艱苦奮鬥的精神,牢記“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用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意志,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特別是勇於到條件艱苦的基層、國家建設的一線、專案攻關的前沿,幹事創業,經受鍛鍊,增長才幹,讓全社會的每個肌體、每個崗位都煥發出最大的創造活力;以持之以恆的韌勁,用探索真知、求真務實的態度,投入到創新創造的具體實踐中,坦然面對創新創造道路上的暗礁與險灘、挫折與失敗、苦悶與煩惱,敢於啃硬骨頭,甘於坐冷板凳,在立足本職的創新創造中不斷積累經驗、取得成果.

  三、以中國夢凝聚當代青年大學生的青春正能量

  高校推進中國夢的宣傳教育、用中國夢凝聚當代大學生的力量是一項政治任務,也是一項系統工程,應從自身特點與優勢出發,在唱響主旋律、築牢主陣地、暢通主渠道上下功夫,積聚起當代大學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同心共築中國夢的正能量.

  一用中國夢凝聚當代大學生的力量,必須唱響主旋律,著力引導當代大學生領會中國夢的精神實質

  中國夢體現了中華民族充滿自信、大步前行的高昂旋律,是承載幾代人夙願、承繼先人光榮傳統、具有時代內涵的精神旗幟.用中國夢凝聚當代大學生的力量,要貫穿“中國夢的本質內涵、實現路徑、根本保障”這一主線,唱響中國夢的時代主旋律.

  1. 把握內涵實質.引導大學生深刻領會中國夢的精神實質,把握好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基本內涵,把握好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的重要遵循,把握好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的本質屬性,把握好中國夢是對中國古代五千餘年文明史的追憶、近代百餘年屈辱史的反思、新中國發展改革史的回顧而得出的理性思考,把握好國家夢、民族夢、集體夢與個人夢之間的辯證關係,突出中國夢的思想內涵、挖掘中國夢的歷史底蘊、闡述中國夢的現實意義,堅定理想信念、鑄牢精神支柱、夯實思想基礎,進一步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決心.

  2. 做好結合文章.將中國夢的宣傳教育與黨的精神的學習宣傳貫徹有機融合,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宣傳教育有機融合,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有機融合,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有機融合,與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領會有機融合,與高等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有機融合,與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強和改進有機融合,與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有機融合,進一步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3. 弘揚實幹精神.引導大學生深刻認識實現中國夢的關鍵是靠腳踏實地、真抓實幹,必須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將實現中國夢的滿腔熱情轉化為刻苦學習、勤奮工作、報效祖國的激情;深刻認識每個個體都是中國夢的參與者、踐行者、書寫者,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謀實策、鼓實勁、辦實事、出實效,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夢想;深刻認識圓夢的旅程中可能遇到巨大的阻力、承受巨大的壓力,必須以攻堅克難的勇氣、開拓創新的精神、持之以恆的韌勁團結在一起,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進一步凝聚起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二用中國夢凝聚當代大學生的力量,必須築牢主陣地,著力激發當代大學生踐行中國夢的強大動力

  課堂教育教學是高校深化中國夢宣傳教育的主渠道.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共同構成高校育人的有機整體,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用中國夢凝聚當代大學生的力量,要發揮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的主陣地作用,推動中國夢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1. 注重教材建設的系統性.在認真梳理、系統歸納中國夢的基本內涵、提出背景、實現路徑、組織保障等的基礎上,根據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內容及特點,找準切入點、選好結合點、抓住關鍵點,將中國夢的相關內容全面、科學、合理地融入和滲透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章節中,並編撰便於教師教學、學生學習中國夢的教輔資料,形成統編教材與教輔資料相互銜接、互為補充的教材體系.

  2. 注重教學內容的全面性.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過程中深入解讀中國夢的歷史底蘊、現實意義、時代內涵,以及實現中國夢的重大意義、本質要求、根本保障,深入解讀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程序、輝煌成就、寶貴經驗和前進方向,深入解讀黨的提出的兩個一百年戰略目標;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融入中國夢的相關內容,引導師生積極投身於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並準確解答學生關注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同時,採取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鮮活的事例、新穎活潑的形式,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3. 注重教育方式的實踐性.以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為載體,組織大學生積極參與到各級各類以中國夢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比如:“夢想中國”大學生志願者行動計劃,暑期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學雷鋒社會實踐活動等,引導大學生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百姓,幫助他們將對中國夢的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將對中國夢的認識、認知、認同落實到具體的行動、行為上,以實踐活動傳遞中國夢,以實際行動踐行中國夢,以實幹精神托起中國夢.

  三用中國夢凝聚當代大學生的力量,必須暢通主渠道,著力增強當代大學生實現中國夢的自信自覺

  開展中國夢宣傳教育工作是一項面向各層面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重大而長遠的政治任務.用中國夢凝聚當代大學生的力量,要暢通由學校宣傳教育、教師研究創新、學生學習展示等三個平臺共同構成的主渠道,推進以中國夢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建設,切實把握唱響中國夢的主動權.

  1. 構建學校宣傳教育平臺.精心挑選宣傳內容、宣傳載體,利用宣傳櫥窗、教室走廊、文化長廊等校內公共場所的宣傳媒介張貼宣傳海報、懸掛勵志名言、布展名人字畫,利用校園網站、電視、廣播、報紙、簡訊平臺以及微博、微信等傳統、新興媒體開設中國夢宣傳教育的專題、專欄、專版,廣泛宣傳中國夢,展現中國夢的強大凝聚力.精心設計活動主題、活動形式,利用主題宣講、主題班會、主題黨團日、專題報告、書籍推薦、歌曲傳唱、社會實踐等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平臺,開展中國夢理論和實踐的宣傳教育,引導師生描述民族國家的復興夢、講述親歷親見的中國夢、暢談個人發展的我的夢,促使中國夢主題教育常態化.發揮先進典型的榜樣作用,培育、表彰、宣傳師生中湧現出來的熱愛祖國、踐行夢想、事蹟突出的先進典型,傳播立德樹人、同心共築中國夢的正能量,激勵師生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引導他們投身於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形成為實現中國夢而團結奮進的精氣神.

  2. 構建教師研究創新平臺.發揮哲學社會科學理論資源豐富的優勢,以紮實推進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為契機,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建設等為依託,加大中國夢的研究闡釋創新工作力度,特別是對中國夢與憲政夢、西方民主、普世價值等的區別進行深入闡述,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越性的自信.發揮優質學術資源的優勢,以學術前沿論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論壇等各種形式的學術活動為平臺,發揮高校與高校、政府、科研機構之間聯絡緊密的優勢,大力整合、靈活利用各個學術主體的優質學術資源,建立中國夢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加大對中國夢的研究、交流、探討.發揮高層次人才密集的優勢,以名師大講堂、社科大講堂等校內外學術知識普及活動平臺為載體,最大程度地發揮優質人力資源的作用,採取專家解讀中國夢、領導講述中國夢等形式,加大對中國夢的宣傳普及力度.

  3. 構建學生學習展示平臺.以網路為載體,在校園網上開設專題網站,設立專門的互動專區,既為學生學習中國夢的有關理論及新觀點、新論述搭建平臺,也為學生圍繞中國夢的主題抒發自己的情懷、寄語國家的發展未來、展示自我才華創造條件,利用網路的內容豐富、覆蓋面廣、共享度高的特點助推中國夢的品讀、傳播、傳遞.以微博為載體,建立由校方微博、名師微博、微博粉絲等共同組成的微博聯盟,在微博上發起以中國夢為主題的互動話題,並通過微博徵文、微博簽到、微博接力等多種方式,把握微時代的話語主導權,引導師生以獨特的視角和全新的創意廣泛參與、展現自我,將個人的成長成才夢想統一到中國夢上來,利用微博傳播速度即時性、內容自主性、方式互動性的特點助推中國夢的傳播.以活動為載體,堅持寓教於樂的原則,舉辦與中國夢相關的演講比賽、徵文比賽、攝影比賽、文藝展演、影視展播、畢業塗鴉等主題活動,精心組織學生參與活動策劃、活動實施,充分展示當代大學生激揚青春、追逐夢想的良好精神風貌,利用活動主題鮮明、組織有力、實踐性強的特點助推中國夢的品讀、傳播、傳遞.

  參考文獻

  [1] 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5.5.

  [2] 冷溶.什麼是中國夢,怎樣理解中國夢[n].人民日報, 2013.4.26.

  [3] 張爍.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強調: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奮勇前進[n].人民日報,2012.11.30.

  範文二:形式政策論文關於釣魚島分析

  關於中日釣魚島問題的分析

  回家看新聞老是看到釣魚島,所以查了查資料寫了這篇東西.

  自從上世紀90年代起,日本不顧之前合法的國際條約,以及和中國達成的共識,在釣魚島問題上不斷製造爭端,並由此多次引發兩國外交摩擦,引起中國國內民眾憤慨遊行,我們不能不認識到這個問題的突出性和嚴重性.

  釣魚島diaoyu island,中國大陸稱作釣魚島.臺灣、港澳稱作釣魚臺,是釣魚島列島的主島,位於臺灣東北外海,中琉界溝俗稱“黑水溝”西側,距基隆港約190公里,距日本沖繩島西南約420公里.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位於中國臺灣省基隆市東北約92海里的東海海域,主要由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南小島和北小島及一些礁石組成.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領土,中國人最早發現、命名和利用的島嶼.

  一、 目前形勢

  釣魚島目前實際上現在處於日本的而控制之下.釣魚島隸屬於中國臺灣省宜蘭縣頭城鎮大溪裡管轄.1972年5月15日,美國將琉球主權移交日本時,一併將釣魚臺列嶼的行政管轄權也交給日本.目前該島實際由日本控制,被劃為沖繩縣石垣市,日文名稱“尖閣列島”;針對日本的行徑,中國大陸及臺灣對釣魚臺列島聲張主權, 自1970年開始,華人組織的民間團體曾多次登島或試圖登島以具體行動宣示主權,稱為“保釣運動”.

  但是2012年9月10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藤村修宣佈,日本政府已經決定由政府購買“尖閣諸島”即中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中的釣魚島、北小島和南小島,將這三個島“收歸國有”,並且緊接著在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當天上午與所謂“土地所有者”慄原國起簽訂了購買“尖閣諸島”即中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中三個島的合同;期間,還扣押中國在此捕魚的公民,衝擊漁船等.這在我國國內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各地人民掀起了一股抵制日貨、反日遊行的高潮,更有甚者打砸日系車輛、和銷售日本產品的商場、攻擊日本駐中國大使;民間保釣船遠赴釣魚島宣誓主權;與此同時,國家政府也提出嚴正抗議,並派出漁政船前往釣魚島巡航.

  二、釣魚島歷史及其爭端

  在古老的歷史上,中國關於釣魚島的最早記載可追溯到千年前的隋朝,那時中國的臺灣和釣魚島鄰近著的另一個獨立的國家叫琉球,隋煬帝曾派使臣朱寬召其歸順.14世紀,明太祖時期,琉球王乃正式進貢朝廷,成為藩邦屬國.1372年,中國人楊載首先駐足釣魚島.明永樂年間出版的《順風相送》對釣魚島有詳細記載.其間明人在臺灣轄區釣魚島採珠集藥、捕魚開發從未間斷過,這些在明嘉慶11年陳侃所著的《使琉球錄》中也有清楚記載.明朝中葉,戚繼光等民族英雄抗擊倭寇時,就以釣魚島為戰略防線.但是在1602年日本侵犯琉球,琉球從此遭倭寇監督內政40餘年.而正是琉球群島與釣魚島的關係讓日本有機可趁.

  而日本最初妄想爭奪釣魚島是由於釣魚島1884年,日本福岡縣人古賀辰四郎為了獲取釣魚島上的信天翁海鳥羽毛,向日本政府申請開發該列嶼.最後此人及其後代以主人自居,並向日本政府“買下”此島,後來日本政府又於今日揚言在民間籌資買下該島,並付諸行動.

  但是根據歷史,1940年,同屬於日本“轄屬”的臺灣和琉球爭奪釣魚島的歸屬權,日本東京法庭做出判決:釣魚島仍舊歸屬臺灣管轄.二戰後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證明釣魚島完全沒有理由屬於日本領土.而1951年,日本

  與美國等48國簽定《舊金山和約》,授權美國託管琉球群島.作為戰勝國的中國被排除《舊金山和約》協籤之外,這一非法合約成為日本人的辯詞.日本著名的歷史學家井上清教授也明確提出“釣魚群島自明朝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日本的先知者也明確記載了釣魚島是中國領土”,他還嚴肅指出,日本竊占釣魚諸島是“故意無視歷史事實”.這是日本國內正常的呼聲,但是很多日本政客對此視而不見 三、 釣魚島的價值

  釣魚島諸島總共面積不過6、7平方公里,是什麼讓來年各個國家互不相讓呢?當然,對於中國來說這是主權問題無可爭辯,但對於日本政府來說,這個小小的島嶼就有其他的用途了.釣魚島及其周邊的島嶼價值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石油價值 1966年聯合國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經過對包括釣魚島列島在內的我國東部海底資源的勘查,得出結論:東海大陸架可能是世界上最豐富的油田之一,釣魚島附近水域可能成為“第二個中東”,因此釣魚島主權的歸屬對於石油資源日漸短卻的中日兩國都生命攸關,但是日本更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因此更加激起日本奪佔釣魚島的野心.

  2大陸架劃界 釣魚島列島在海洋劃界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釣魚島主權歸屬哪一方將極大地影響大陸架的劃分.如果日本獲得釣魚島,那麼根據國際法,釣魚島周邊兩百海里都將納入日本領海範圍,這對我國極為不利.

  3、戰略交通要道 釣魚島附近海域是一條十分繁忙的海上大通道,誰控制該地域誰就能遏制他人咽喉.這可以說我國的一塊跳板,在家門口的一個根據地.

  4、支援臺獨橋頭堡 由於地理位置的相近,美日如果在釣魚島駐軍,將能起到支援臺獨橋頭堡作用,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可能會導致美國插手,是問題變得更加複雜.

  四、 中國應該採取的措施

  一、審視己方立場,安定國內群眾情緒.要引導國民正確地進行遊行示威以及各

  類愛國行動,避免事倍功半,引起國內和環境不穩.

  二、堅定不移走經濟發展路線,不能因此打亂國家發展步伐.經濟發展才是現在的主題,我國不能因為戰略錯誤而葬送改革開放的成果.

  三、維護國家主權,防止外來勢力插手,使問題國際化.同時也要尋求國際友國認可,並且要堅決維護國家主權決不後退,適當的情況下可以擱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