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碩士論文

  綜觀當今世界和中國,凡是成功的企業,都有優秀的企業文化,反之,凡是失敗的企業,都存在著不良的文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企業文化建設與民營企業關係分析

  摘要:企業文化是企業的最高信念,這種靈魂約束和感染著人們的日常行為規範。本研究從分析企業文化的內涵以及企業文化功能對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入手,揭示民營企業在文化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建議,對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一點借鑑和參考。

  關鍵詞:企業文化;民營企業;發展對策

  新經濟時代下和國家政策的扶持下,民營經濟迎來了良好的發展局面,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因此,一個企業的文化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要想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核心技術是關鍵,但更不可或缺的是企業文化建設,這是企業能夠蓬勃發展的精神內涵。

  一、企業文化的內涵

  通常來講,小團隊靠自覺、中團隊靠制度、大團隊靠文化,由此可見,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一般來說企業文化包括三個層面:物質、制度和精神,它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形成的企業理想信念和價值觀的累積,這種企業文化一直影響著員工的價值觀、約束基本行為準則,並激勵著人們去實現理想目標。

  二、企業文化的功能與民營企業的發展

  1企業文化的導向功能。一個企業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整體及員工個人的價值取向,好的企業文化有利於團隊精神的培養,團隊的目標影響著個人的目標,只有相互感染、不謀而合,才能使所有員工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的向著企業目標共進。

  2企業文化的約束功能。每個企業都會制定出各種各樣的規章制度來約束員工,在執行的過程中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所具有的約束力畢竟有限,屬於一種被動約束,我們通常所講,“小團隊靠自覺、中團隊靠制度、大團隊靠文化”,企業文化就是這種無形的力量,只有真正讓員工融入了企業文化,被這種文化氛圍所感染、薰陶,才能更好的起到影響和約束功能。

  3企業文化的凝聚功能。文化具有很強的凝聚作用,良好的企業文化對整個團隊目標起著精神導向的作用,對團隊凝聚力也起著激勵作用。企業文化能夠站在員工的立場進行設定,就會有很強的凝聚力。因此,企業的目標方向、組織形態、行業精神、社會地位與企業成員保持一致,就會有很好的凝聚功能

  。4企業文化的激勵功能。良好的企業文化可以引導培養員工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並且最終形成企業與個人共同的價值觀,這種共鳴必然會對員工有很大的激勵作用。在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氛圍中,大家互相支援和理解,員工們會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維護企業的榮譽和形象。

  三、民營企業在文化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

  1文化建設發展緩慢。企業文化建設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還是由於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民營企業的一大特點就是功利性,比較關注企業是否盈利,物質領域比精神內涵的追求要更重視。據瞭解,企業一般會把生產能力、市場營銷能力科研能力作為核心競爭力,而忽略企業文化的貢獻。因此,文化建設自然受到冷落,發展緩慢。

  2企業文化重模仿,輕創新。企業文化應該注重創新性和獨特性,結合企業的特點和員工的需求,設計出適合公司健康發展的先進理念。不能夠千篇一律的去抄襲或模仿別人的“座右銘”,“拿來主義”是不可取的,只有創新才能立足。一味地模仿其他企業,不能體現自己的共同價值觀和理想信念,難以形成自身獨特的文化。

  3企業文化與企業發展相脫離。企業的文化首先要實際,並且與企業品牌和產品理念相一致,更不能使企業文化與企業發展相背離。因此,要注意培育和形成良好的企業整體價值和品牌文化,達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氣、激勵企業幹部職工團結奮鬥、努力拼搏的目的,不斷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和市場競爭力。

  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1企業文化要融入本地化經營。企業要注重地域性建設,要在本地市場上形成口碑,這就需要企業與地域文化相結合,研究當地市場,瞭解人們的消費需求,掌握客戶的心理,實現產品本地化,這樣才能得到更好的回報。另外,以人為本,人是企業的核心,因此,在員工的招聘中,儘量做到人才本地化,便於員工“安居樂業”,紮根企業,為企業做出貢獻。

  2防止企業無形文化與有形管理制度發生碰撞。很多企業文化與公司制度存在斷層,有的企業以“烏托邦”式的理念建立企業文化,與生產實際和企業制度格格不入,導致企業內部分歧較大、秩序混亂、人心不齊,出現文化與制度發生了內耗。因此,文化與制度應該是相輔相成的,沒有文化的制度是僵化的,沒有制度的文化也是不切合實際的。

  3結合自身特色,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化。當今企業倡導文化創新和科技創新,因此,企業文化的獨特性是企業發展的一大亮點。好的企業需要借鑑其他企業的優秀文化,來充斥自己,甚至可以學習一下西方先進文化的管理理念,最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形成企業文化的精髓。塑造企業文化還要考慮這幾個因素:行業特徵、企業家特質、國內國際企業文化新潮、追求獨特模式、長期形成等。

  4建立統一的企業文化,營造人才相容環境。營造人才相容環境,可以規避風險,啟用競爭,創造效益。就拿聯想集團來說,,讓最好的工人來搞技術,讓最差的技術人員去當車間工人,打破界限,而且讓每個員工都會經常性地變換工種能上能下,使每一位員工的潛能都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實現人盡其才。

  5提高績效與人才培養。人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要重視人才的培養,善用激勵手段,穩定隊伍。一般來說,公司激勵員工主要有這樣幾種方式:

  a.重視員工的需求,給予職業保障;

  b.績效工資要真正體現在多勞多得上,給員工很大的鼓勵性;

  c.給每位員工做長期的職業生涯規劃。在注重物質鼓勵的前提下,也要重視精神鼓舞。新經濟時代,民營經濟的發展逐漸加快,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企業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強調製度建設的同時,更不能忽略文化層面的建立,儘管如此,有一些民營企業依然對文化建設的認識淺薄,這些都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因此,民營企業要想提升企業的管理規模,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要重視企業文化層面的建設,讓企業文化指導著公司進行良好、持久、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雷夫.略論我國民營企業的文化建設[J].活力,20092,56-57.

  [2]劉光明.企業文化[M].經濟管理出版社,2011:8-11.

  [3]趙冰,薛紅.民營企業要重視建立企業文化[J].經濟師,20068.52-53.

  [4]高曉芹,龍如銀.組織行為學[M].中國礦業大學,2003,8.

  範文二:核心價值觀下的企業文化建設研究

  摘要: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對企業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同時也是一個企業凝聚力和創造力的源泉,有利於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的轉型期,頻繁的思想文化交流、交與交鋒使得人們的思想更加活躍,價值取向也趨向多元化。作為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企業同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和問題。我國目前正處於全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浪潮中,作為社會微觀組成部分的國有企業,不僅要全面提升文化軟實力,更應該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做到與時俱進,加強自身文化建設,把企業文化軟實力的提高作為企業改革發展的重中之重。當前在自身企業文化建設的問題上,很多企業還存在著不足之處。因此,在新形勢下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建設企業文化問題,如何統領企業文化建設,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社會主義建設;核心價值觀;國有企業文化建設

  然國有企業文化各具特色,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所以,應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去帶領國有企業的文化建設,在企業內部形成基本的道德標準、統一的指導思想、遠大的理想信念和強大的精神動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引導企業全體員工團結向上的一股力量,全面提升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是當前國有企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帶領國有企業的文化建設,而不是生拉硬拽、機械模仿。其精髓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也是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和方向。國有企業的文化建設,弘揚的是一種民族精神,一種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堅持不懈地加強對國家和企業的認同感與歸屬感,提高愛國意識,發展團結意識,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在企業轉型發展的偉大實踐中,積極體現大膽求實創新的精神,貫徹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帶領下,打造企業品牌,創立企業精神,實踐企業價值觀,按照企業轉型發展的實際情況,深入總結、挖掘企業獨具特色的核心價值觀,形成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又具有時代特色的企業精神。

  一、當前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主要不足

  1.缺乏價值觀培育

  目前,一些國有企業的文化建設尚未有具體而明確的培養目標,從而導致企業內部的價值觀培育缺乏針對性,目的性不強,使企業職工參加企業文化建設積極性受挫

  2.思想觀念陳舊

  一些國有企業的負責人仍存在嚴重的“重物質生產,輕文化建設”的落後思想觀念。還有很多國有企業未充分意識到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軟實力就在於企業的文化建設。

  3.文化建設沒有滲透力

  一些國有企業的文化建設沒有細緻地入到生產生活實際中去,甚至還普遍存在脫節的現象,以至於作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精神支撐的文化建設難以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4.未深入開展文明建立活動

  在樹立文明活動過程中有華而不實的現象,並未將樹立文明活動深入開展成為實踐社會價值觀的主戰場,從而未將傳播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實踐活動形成一定的聲勢。

  二、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建設國有企業文化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1.提升國有企業責任意識作為社會重要組成部分的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不僅決定了的一個企業的終極發展目標是敢於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還是提升經濟指標。在核心價值觀的引導下積極開展國有企業的文化樹立,不僅能夠把國家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為企業自身發展的終極目標,還能夠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使整個社會向和諧、健康的方向發展。

  2.要提高國有企業影響力和凝聚力,這是一個國有企業社會責任感的主要表現,這一表現主要是在能將符合社會核心價值觀的企業價值觀作為構建自身文化建設的責任。而只有當傳統價值觀成為一個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根基,將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作為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引領方向,並積極吸納健康向上的正能量的價值觀,才能夠提高企業文化的凝聚力。因此,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理念和全體員工的共同理想,能極大地提高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為企業的發展壯大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3.全面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國有企業黨組織應適應時代發展要求,與時俱進,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這是企業全體員工發展的重要載體。進行國有企業的文化建設應由核心價值觀的引導,才能高效利用國有企業黨組織的能量與優勢,同時促進國有企業黨組織真正起到政治核心作用,以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

  4.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貫徹執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時代精神,才能展現和實踐優秀企業全體員工的道德行為,才能形成和發展積極向上的企業風氣;秉承“保質、高效、創新、協作”的崇高理念,才能打造一流的企業文化品牌,才能推動企業的發展與創新。所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旗幟,才能使企業立於不敗之地,才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核心價值觀引領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

  1.確立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目標,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帶領企業的文化建設,首先要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夠建立起一個自身的文化體系,可以適應行業的改革與發展要求,並與維護國家利益和消費者利益相一致。此文化體系,具有強大的凝聚力,能夠挖掘出企業職工的潛在創新能力,使企業的發展和員工的自身促進起到良性作用,從而實現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目標。

  2.帶領企業的文化建設的價值觀應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確立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思想,一方面要落實《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另一方面要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遵循文化建設的發展規律,提升國有企業的發展能力,致力於國有企業軟體和硬體的提升,做到企業科學的可持續發展。

  3.貫徹執行企業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帶領企業的文化建設,第一,要貫徹執行“以人為本、全員參與”的基本原則。對於國有企業而言,企業確立文化建設的目標要依靠全體員工的群策群力,企業文化建設的各項任務要通過全體員工的實踐來完成。第二,要貫徹執行“統籌兼顧”的原則,即緊密結合企業的文化建設與企業的改革發展。第三,要貫徹執行“突出特色”的原則。不但要堅決執行行業主體文化,還需要按照自身企業本身特點進行完善,努力打造一個富有國企鮮明文化特色的企業品牌。當前,經濟與企業文化的融合而迸發的核心競爭力是一個國有企業最基本、最長久、最難以替代的優勢,並且已經發展成為未來不可阻擋的新趨勢。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領和發展國有企業的文化建設,不僅要遵守企業文化資源向企業文化產業轉化的特定規律,而且要積極發揮區位與文化資源優勢,加速開發、利用、整合企業文化資源,使企業文化建設不僅有先進的文化特徵,同時又具備強大的市場競爭力,能夠積極推進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產品,推進企業文化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的轉化,擴大產業規模,形成文化產業叢集,迅速實現文化資源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轉化,併成為國有企業的競爭優勢,擔負起轉型發展的歷史重任。

  參考文獻

  [1]李為民.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企業文化建設[J].工會資訊,2012,4:13-15.

  [2]楊康.企業文化建立中的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21:153.

  [3]魯佩嫻.探析企業政治文明建設與企業文化的關係[J].商業故事,2014,28:68-69.

  [4]趙榮喜.從企業文化視角談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機制的創新[J].求實,2014,S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