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與少先隊活動

     作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一個主陣地——少先隊,在開展教育活動上有著它特殊的作用和得天獨厚的優勢。少先隊是少年兒童自己的組織,而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又是少先隊教育的主要形式和載體,學生在隊活動中可以感受各種心理體驗,在特定的教育氛圍中發揮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使身心健康發展。輔導員是少年兒童的“親密朋友和指導者”,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的優勢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構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僅是少先隊自身的需要,而且是深化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融入少先隊活動中,擴充套件活動的深度,拓展活動的廣度,強化活動的的延伸性,下面談談我的三點看法:  
        一、借鑑少先隊本體性活動,構建心理健康教育氛圍  
  所謂少先隊本體性活動是指少先隊自身的、基礎的、常規的教育活動。如少先隊傳統教育活動、基礎建設、手拉手等。在這些主體性活動中,可以抓住一些有利的落腳點,適時有效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少先隊傳統教育活動中,以教師節為例,我們可以在節日來臨之前,利用學校的紅領巾廣播站宣傳有關師愛、尊師、敬師等題材的內容,並在全校發出倡議,徵求活動方案。之後,再把這些創意反饋給全體學生,讓同學們選擇最能體現自己情感,最符合自己性格和心理的活動方式進行活動,節日結束後通過學生的日記和教師的反饋調查活動的效果,評選出優秀創意和優秀表現者。這樣的做法不僅讓學生實實在在參與了活動,而且在活動中體驗到教師的辛勞,進一步溝通師生之間的情感,改變學生對教師存在的某方面的偏見,懂得尊師、懂禮。  
  在少先隊基礎建設方面以升旗為例,在傳統旗儀式上注入一些新的活力。 
如師生、家長進行國旗下的講話,進行特長展示的活動,可以讓這些活動更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使學生在升旗儀式上表現自我、體驗成功而感到驕傲和鼓舞,也使其他學生產生“急於一試”的積極心態或是得到一種美的薰陶。 
  二、建立心理教育基地,營造良好教育環境
  結合學校教育實際,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形成多元化的心理輔導模式。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基地這塊,可以從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教室佈置時可開闢一個“中隊角”,版面內容可以豐富多彩。為了貼近隊員,欄目可安排隊員自己的作品展示,比如書法、科技製作、美術等等。從中也可穿插一些校園新聞、心理健康以及最新通告等宣傳內容。這樣,既充分展現隊員的特長,增強自信心,同時對於培養學生的生活情趣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其次,各中隊設定一個“心靈驛站”。小學生的心理有時是脆弱的,他們有話不敢當面講。“心靈驛站”的設定可以及時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小學生開始說真話了,架起了師生之間的溝通橋樑。“心靈驛站”為消除隊員不良情緒,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為協調隊員的人際關係,排除兒童的人格障礙,增強隊員的心理健康,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最後在紅領巾廣播站、校宣傳欄也可以設定一些隊員們喜聞樂見的專題內容,如“心理衛生知識”“如何培養自信心”“跟我交朋友”等,再結合心理健康專題講座給隊員們以情感的陶冶和思想的薰陶,讓他們在豐富的文化環境中接受薰陶,淨化心靈。  
  三、層層展開教育活動,不斷提高隊員素質
  根據各年級隊員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我覺得層層教育非常重要。低年級學生應注重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因此,在低年級可開展一些疊被子比賽、吃飯刷碗、房間我打掃等自我服務活動。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既培養了他們的自理能力,同時也確立了良好的勞動意識。對於中年級隊員,可以通過“雛鷹爭章”活動,加強行為規範,樹立紀律觀念,強化自主意識。對於高年級隊員,則應要求他們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確立奮鬥目標,促進其心理素質提高,為今後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