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類論文

  隨著人們生活及教育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逐漸開始重視幼兒的學前教育問題,我國的幼兒教育得到迅速普及和發展。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網際網路時代幼兒教育教學

  計算機走進千家萬戶,資訊的傳播進入了光速時代,智慧手機的出現,更把網際網路的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我們在幼兒教育教學中,把網路技術和課堂教學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促進了家園互動,促進了師生互動,家長滿意,幼兒高興,我們的教學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

  一、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大膽使用數字化工具

  這是一個數字化的時代,我們不能漠視數字化工具的出現。直接一點兒說,我們不要怕幼兒開電視、玩手機、打電腦……這些都屬於生活工具,只要家長正確引導,從娃娃抓起才是最好的。現在兩三歲的幼兒,還沒有上幼兒園,就能把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玩得有模有樣,稚嫩的小手指上下左右一劃,音樂響起來了,視訊打開了,圖畫跳出來了,很多爺爺奶奶都異常吃驚,連連叫絕。因此,在網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中,培養幼兒的自主動手能力是完全可行的。比如,我在進行圖形教學時,先指導幼兒開啟一體機,然後指導幼兒點選選單,在一體機上找到各種圖形,接著讓幼兒觀察圖形,試著說出圖形的名稱,並分別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小朋友們爭先恐後,玩得開心極了。然後我給幼兒分發磁力片,讓他們說出每一個磁力片是什麼顏色的,是什麼樣的圖形,讓幼兒自己去識記。

  接著,我在電腦上進行演示,把磁力片組合在一起,搭成一個小房子,小朋友們瞪著大大的眼睛,開心極了。最後,我讓小朋友自己動手,用磁力片搭建自己喜歡的東西,有的搭建了一列火車,有的搭建了一艘輪船……儘管不完美,甚至七扭八歪,但小朋友們喜歡玩,玩得忘乎所以,這裡,沒有知識的灌輸,只有興趣的引導。小朋友們在玩中獲得知識體驗,在玩中發展智力因素,在玩中培育創新意識,一切都順理成章,一切都無需刻意安排。

  網路技術與實際操作結合在一起,讓小朋友的活動更直觀,更具有情趣性。這種形式生動活潑,很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是傳統的教學模式無可企及的。一體機走進課堂,為我們的幼兒教育開闢了一個廣闊的天地,它是聲光電的組合,不僅有五彩的畫面,更有曼妙的音樂和清脆的聲音,對小朋友的影響是全方位的。讓小朋友自己動手,學習簡單的操作,不僅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而且能保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現代幼兒教育的必然選擇。

  二、鼓勵幼兒與老師互動,歡迎家長參與其中

  一體機的功能十分強大,操作也十分簡單,輕輕一點,眼前立馬五彩繽紛,既有高天流雲,又有山河湖海;既有草綠花紅,又有鶯歌燕舞。可謂無所不有,無所不能。網路技術的應用,為老師與小朋友互動、家長與幼兒的互動創造了條件。我多次組織了“詩配畫,背古詩”活動,我利用一體機展示畫面,讓小朋友伴著音樂背誦古詩。我展示的第一個小視訊是:皓月當空,月光如水,一位詩人站在屋子裡,一會兒仰望明月,一會兒低頭沉思。小朋友們有的舉起了小手,有的站起來,有的喊起來,一點兒也不拘束,是優美的意境感染了他們。

  一個小朋友用稚嫩的聲音一字一頓地背誦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此時此刻,我和小朋友一起走進了詩畫的王國,那裡有思國懷鄉的詩人,有汗流浹背的農民,有吹著短笛的牧童,有雪中垂釣的漁翁……一個個次第登場,隨著音樂,是那麼的從容,那麼優雅。我和小朋友沉浸在優美的畫面裡,沉浸在濃濃的詩意裡。我還組織了“聽音樂,背童謠”活動,伴著舒緩的音樂,我和小朋友們載歌載舞,一個小朋友打著手勢,慢條斯理地揹著:“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愛吃蘿蔔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一體機畫面中,一片綠草地,一個小房子,一隻小白兔,還有一盤蘿蔔和青菜,這簡潔的畫面,把小白兔那活潑可愛的樣子表現得淋漓盡致,這就是童謠的魅力,這就是網路的魅力,讓老師和小朋友的互動變得輕鬆自在,變得妙不可言。

  我還把小朋友的媽媽請來了,讓她們和自己的寶貝兒一起練習剪紙。我們在活動中,先觀剪紙視訊,有心靈手巧的老奶奶,剪得又快又好,栩栩如生;有不緊不慢的小朋友,剪得像模像樣,一絲不苟。接著,進入剪紙操作階段,看誰剪得好,看誰剪得多,看誰剪得快。小朋友們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媽媽幫著孩子擦汗,幫著孩子鋪紙,幫著孩子數數,小朋友則使出渾身的解數,一會兒一個大青蛙,憨態可掬;一會兒一隻小蜻蜓,小巧玲瓏;一會兒一隻大白鵝,昂首挺胸。孩子看看媽媽,笑了;媽媽看看孩子,笑了。這種動手活動,有親情的融合,有能力的發展,一切是那麼自然,一點兒也不造作。親子製作,是合作,是交流,是共享。一切有賴於網路,一切有賴於親情,一切有賴於師愛。

  三、藉助網際網路,組建家園互聯QQ群

  我藉助網際網路,組建了QQ群、微信群,我和幼兒家長都可以參加群互動。我把小朋友在幼兒園的情況記錄下來,上傳到QQ群和微信群,幼兒家長第一時間就知道孩子在幼兒園玩的開心麼?吃的好麼?睡的香麼?家長們瞭解了孩子的在園情況,工作就踏實了,也避免了不必要的誤會。家長們還會把孩子在園的情況,讓鄰居去看,讓同事去看,成了生活中的一道大餐。幼兒家長也可以把孩子在家的視訊傳給我,小朋友自己會洗手了,自己愛洗腳了,自己會穿衣服了,都成了媽媽感興趣的話題。親子閱讀,是爸爸最關心的,孩子在聽故事,聽得入了迷。我大膽利用網際網路,通過家園互動,老師和幼兒家長互動,我們把幼兒教育搞得風生水起,家長喜歡,老師喜歡,孩子更喜歡。通過互動,拉近了老師和幼兒家長的距離,形成了教育的合力。

  參考文獻:

  【1】黃人頌,季誠鈞.學前教育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方曉義.怎樣做父母.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篇2

  談幼兒教育中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摘要:學會合作是每個人想要立足當今社會的一個必備技能,也是社會在不斷髮展的重要前提。注重合作意識與其能力的培養,也是目前幼兒教學方面的一個重點。本文就以興趣激發,鍛鍊幼兒與其同伴進行合作的同時,為其創造條件,及時教導孩子擁有合作意識,等重要方法進行了敘述。

  關鍵詞:幼兒合作;鍛鍊能力;培養方法

  合作這個詞語現在對幼兒來講還是處於模糊,不熟悉的階段,他們只是知道,在自己要完成某件事的時候,需要第二個人來為自己幫忙,從而保證所要做的事能夠順利完成,這就行了。幼兒不會思考什麼叫合作,不懂與夥伴進行協商,也不明白什麼叫做分頭進行。對於現在幼兒缺乏合作的表現,我從以下幾點進行了分析和處理。

  一、創造合適幼兒的教育環境

  從國家釋出的指導綱要等檔案上可以看出,對於幼兒的教育,是以培養良好習慣為主的。注意性格的教育,並落實到每一個活動中去,這也間接地要求了我們為幼兒要創造一個積極有力的環境。在思想上,我們試著讓幼兒獨立自由的思考,營造和諧友善的氣氛,使幼兒冒出想要同夥伴進行合作遊戲的想法,然後在根據幼兒的狀態進行引導,從而成功合作,使其體會到合作後成功的快樂。在生活方面,教師應創新思維,充分利用每一個空間和物體,讓幼兒感受到合作的氛圍。比如:教師在牆上張貼小朋友合作的畫報,教導幼兒觀看關於合作的動畫,在課外活動時兩人互相幫忙來玩同一個玩具。我們也可以按照孩子興趣愛好與孩子共同協作,如,老師和幼兒合作畫畫,給予其正確的指導和幫助,讓幼兒明白合作的重要性。這樣,不僅使幼兒提高了繪畫本領,而且也逐漸學會了什麼叫合作,從而體會到成功所帶來的樂趣。

  二、重視幼兒合作意識的培養,激發興趣

  興趣是人類一切行為動力的核心因素。幼兒需要在一個良好的,輕鬆的學習環境中逐漸培養興趣。因此,失去興趣的學習也是使幼兒喪失主動學習心理的關鍵,同時幼兒也會產生牴觸心理,是喪失求知慾的一大危害。那麼,我們應如何對幼兒進行正確引導以激發合作的興趣呢?

  1、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

  孩子的好奇心是不可磨滅的,所以我們要緊抓這一心理為其適時培養合作的興趣。使幼兒克服與人溝通的恐懼,大膽與同伴進行合作交往。

  2.共同合作表演節目

  老師為幼兒講述一個關於合作的故事,然後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讓他感受到只有大家一起玩,才會更加快樂。通過講故事做遊戲等合作事例,激發幼兒合作興趣,讓幼兒覺得與小夥伴合作也是不錯的選擇,從而愛上合作,為下一步鍛鍊孩子合作能力提供了幫助。

  三、製造幼兒合作的機會

  幼兒合作能力始終得不到大幅提高與其是獨生子女有著很大關係。在家裡,因為只有一個孩子,父母往往都是極度寵溺的。長久之後,幼兒的性格開始改變,變得自私,暴力,以為全世界都會圍著我轉的性格,更是不利於對幼兒進行合作意識的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也會不斷下降,受到限制。面對這種現象,為幼兒提供合作的機會也顯得極為重要了。首先,教師要指導幼兒進行一些合作遊戲。如,讓幼兒進行傳乒乓球的遊戲,要求兩人合作完成。這時候幼兒就需要思考自己才能把球傳的快,傳的好,而又不掉在地上,最後互相討論協商,把幼兒的合作培養結合到遊戲的每一個環節之中,這樣也為幼兒提供了鍛鍊合作的機會。

  四、合作所給幼兒帶來的快樂

  在幼兒逐漸學會與同伴進行合作時,慢慢也體會到了合作所帶來的簡便與快樂,會繼續想和他人合作。此時教師可以使用鼓勵法,對合作能力表現較差的幼兒進行鼓勵,對合作能力表現優異的幼兒進行獎賞,並讓其他幼兒進行學習。教師的對一個孩子的評價也是很重要的,幼兒都希望在教師面前證明自己,使其得到表揚,這也是幼兒合作成功的關鍵之處。當然,合作中免不了出現矛盾與埋怨,教師要多注意觀察幼兒的心理,一旦發現,立即為其指導和疏解,以免合作雙方產生消極心理,從而失去合作的積極性。

  五、教師為幼兒樹立學習的榜樣

  在教導幼兒合作的過程中,教師的形象便一直在幼兒心中都是很偉大的,他的一舉一動都無時無刻的影響著孩子們,從日常生活到行為習慣,從言談舉止再到情感態度,這些對於孩子們來講都很重要。所以老師要利用自身,為孩子們進行引導。比如教師可以試著與孩子分享一天中遇到的高興的事,讓孩子與你一起快樂。再比如看到孩子在進行遊戲時,可以以請求的語氣來詢問孩子:“我可以加入你們嗎?”教師這樣做會讓幼兒體會到向別人分享所給予自己的樂趣,然後便會產生向同伴分享和合作的想法。教師也應發現分享合作優異的幼兒,讓其他幼兒進行效仿學習。我們要激發幼兒合作學習的興趣應從各方面入手,不斷為幼兒創造合作的條件,正確引導,為其良好發展奠定基礎。總之,學會合作是幼兒走向社會立足的重要保障。所以,對幼兒從小進行正確的合作培養是十分關鍵的,是當前教育所應積極實現的一個重要目標。

  參考文獻:

  [1]崔麗瑩.幼兒合作行為的發展與影響因素研究述評[J].學前教育研究.201004

  [2]張樹俊.巧妙引導幼兒與他人合作[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002

  [3]王小英,王永傑,孫賀群.幼兒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與指導策略[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