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現代小說教學的有效性

    小說教學是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板塊,提高小說閱讀教學水平、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現就,我初淺談幾點自己的想法:
    一、吃透文字,精心備課
    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深入文字,教師首先要深入文字,對文字進行準確、深入、富有個性的解讀。小說、散文、戲劇、詩歌四大文體裡,學生對小說的興趣較為濃厚,所以對老師的小說課堂生動教學期望較高,因此,教師課前應該熟悉文字、研透文字,小說教學要設立哪些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是什麼,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另外,除了要熟悉文字外還要備好學生,精心設計符合本班學生情況的教案。
    二、注重預習,事半功倍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小說往往篇幅巨集大、內涵蘊藉、手法多變,短時間內閱讀量大,學生課前如果沒有預習,聽課就顯得被動了,在一堂課內難以兼顧全面。因而學生在上課之前一定要熟讀文字三遍,熟悉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
    三、巧設情境,渲染氛圍
    教師在平時授課時注意情境匯入,目的是為了營造一種學生對課文學習的氛圍和一種讓學生去探求問題的慾望,學生有了探求問題的慾望,我們的課堂教學效果自然就會達到事半功倍。如在教《楊修之死》以前,可以一邊播放《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一邊展示《三國演義》裡的人物圖片,用它的雄渾和古樸,為我們翻開三國的歷史畫卷。金戈鐵馬的古戰場,刀光劍影下一個個鮮活的面容浮現在我們眼前,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知人善任的劉備,膽氣豪壯的孫權,英姿颯爽的周瑜……今天讓我們再來結識兩位三國人物——曹操和楊修。如是設定雖然不是很巧妙,卻也能在課文學習前開啟學生對課文中人物形象探討的慾望。
    四、抓住情節,分析人物
    情節是小說的骨架,人物是小說的核心,教師在授課時要把文章的教學重點放在情節及人物刻畫之上。如《我的叔叔于勒》這篇小說可謂情節跌宕起伏,在教學時,應儘量讓學生講述討論梳理出小說的情節,最好讓學生演繹展示,教師有意無意加以渲染,那麼在對情節的梳理中就會妙趣橫生,課堂就會活躍,印象自然也就深刻得多了。對人物描寫方面細緻引導展示,則更會增加形象性,小說的魅力就更能體現出來。在授課中如何讓文中的人物形象展示出來,是小說教學成敗的關鍵,我們在教學時儘量避免“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探究與對話中表現並強化語文能力,讓小說中的人物展示出來,小說的課堂教學就會生動得多,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就能體現出來,教學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
五、多變教法,多維展示
    1、影視欣賞法。
    語文教材中的小說,有很多都改編成了電影、電視劇,合理地利用這些影像資料,使小說閱讀教學與電影電視欣賞結合起來,充分展示語言藝術與視覺藝術的魅力,這對小說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如多數同學對三國時期的人物都較為陌生,為此,講授《楊修之死》時,可以安排學生欣賞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相關片斷,使學生對人物的性格特點、為人處世有較多直觀的認識。同時,還可藉此學習感受編劇、導演、演員對小說主題、人物形象、語言風格的把握,深化對作品的理解。
    2、點撥教學法。
    如吳敬梓的《范進中舉》,該文的主要特色在於諷刺筆調中巧妙地運用了對比的表現手法,從而使得文章平中生奇、妙趣橫生。我們不要急於解決同學們的疑惑,忙於去分析、講解,而應重點抓住一些“變化”來下工夫,如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前後的語言。在范進中舉前,他是左一個“現世寶”,右一個“爛忠厚沒有用的人”,貶得范進一錢不值;而當范進中舉以後,他的態度便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稱范進是“賢婿”、是“老爺”了,才學又高,品貌又好,是“天上的星宿”,極盡阿諛之能事。據此,可以趁勢提問:為什麼胡屠戶的表現前倨後恭?這和什麼有關?經過一番思考和討論,同學們自然能夠認識到這一切都與封建科舉制度有關,進而看到其腐朽的本質。
    3、改變情節法。
    情節是小說的骨架,它支撐著整篇小說,有時讓學生去改變小說情節,重新安排人物的命運,對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把握主旨有出乎意料的效果。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在教學中,大家常常要求學生續寫故事,但這老套的做法既和理解主旨無關緊要,對分析人物亦無重大幫助,更好的做法是可以在於勒歸來處做文章——假如於勒成為大富翁歸來時會怎樣?同學們紛紛敘述了菲利普夫婦、女婿等阿諛奉承的醜態。
    六、寫作練習,豐富體驗
    課程標準對初中學段學生的要求是: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絡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小說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提高學生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讓學生在這個美麗的藝術世界裡可以任意馳騁,從而多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可以讓學生做適量的小小說寫作練習以豐富體驗。小小說的寫作能使學生充分發揮獨特的想象力,如果我們能熱情合理進行個性化情節設計,倡導表達自由、健康、樂觀的主題,一定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同時也就可以增強學生對小說的情感體驗,更好地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