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五歲小孩的智力

  真正的智力開發,就是要針對小孩的年齡特點,按照規律,通過環境和教育的作用,,達到提高智力的目的。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一起來看看吧!

  提高五歲小孩智力的方法

  目前,熱衷於5歲兒童早期智力開發的人很多。許多父母很早就教兒童認字,算術;有的家長還對兒童進行早期定向培養,如很小的小孩就在家長的逼迫下學畫畫,學書法,學鋼琴、小提琴等。其實這種教育增強的並不是兒童的智力,而充其量不過是一些知識和技能,但後果則會妨礙孩子正常的智慧發育,引起孩子情感上的許多問題,導致孩子討厭學習、身心不健康等問題。

  什麼是智力?說穿了就是人適應環境的一種潛能。人類之所以能夠生存,就是因為人有能夠根據環境不斷改造自己、探索世界未知數、解決生活中面臨的問題的能力。所以,智力不是隻表現在讀、寫、算等技能方面,還包括解決其他各種問題的能力、與其他人友好相處的能力等方面。比如,在解決諸如有兩個煤氣爐灶時,是用一個灶先做菜後做飯,還是先煮飯後炒菜;還是同時用兩個灶一邊煮飯一邊炒菜的問題時,就需要動腦筋好好地計劃一下,否則就會吃冷菜、冷飯或浪費許多時間。

  又比如,一個學習成績好的中學生在上了大學,獨立生活後,需要對自己進行正確評價,調整時間,學習和生活,克服不安定的心理,以適應大學的人際關係,這也是一種智力,一種自己主動調節心理狀態的能力。一個人若不具備這些能力,只會被動地記憶些死的知識,那麼他的一生是不會有大出息的。

  目前,社會上普遍存在重知識輕能力的現象,過分重視讀、寫、算,而忽視實踐能力的培養。比如,有的家長認為發展孩子的智力就是讓孩子識字,所以就想方設法地阻止孩子玩耍,逼孩子記憶一個個生字生詞。一旦把早期識字擺在不恰當的位置,又缺乏科學的教子方法,就會妨礙孩子的正常發展,加重孩子的精神負擔,損害孩子的身心幢康”,影響孩子社會性的發展。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對早期教育作了這樣的描述:“早期刺激可以看成是早期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對於5歲的兒童,它更具有生理學——心理學色彩。它是通過節律感***聲音的、音樂的、顏色形狀變換、運動物體、時間間隔***、語言、觸覺、動作--運動的安排等方式進行的。在兒童早期刺激訓練中,玩具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識字並不是兒童早期教育的唯一重要因素。

  有的家長片面認為小孩只有早識字才能及早地表現出聰明智慧,而忽視了長遠的打算。其實,人的培養週期很長,不同的教育階段需要完成不同的特定任務,如果兒童在早期由於提前識字而妨礙了那一特定階段任務的完成,造成了厭學、自卑的情緒,結果就會影響其一生的發展。這種後果也許在幾年以後才顯示出來,到那時後悔就晚矣。

  提高五歲小孩智力的遊戲

  握筆,用剪刀

  握筆寫字或是用蠟筆做圖畫似乎是每個上幼兒園的孩子都會做的事情,由於這項本領需要一系列複雜的感覺和記憶技能做支撐,有些孩子還是掌握不好。要想讓孩子拿好筆、用好剪刀,一定要多做練習。父母可以安排孩子做一些有趣的練習活動。比如給孩子準備一個漂亮的小鑷子,請他試著往大大小小的碗裡夾豆子,或是用剪刀剪剪小草棍什麼的,孩子可能會比較有興趣。

  拍球,接球

  說起來有些奇怪,鬆鬆只有一個乒乓球,還是他的好朋友亮亮給的。鬆鬆的爸爸曾經說過,我的兒子將來又不是做運動員的料,不必在玩球上浪費時間。其實,不管孩子將來是不是有希望做下一個姚明,他依然要練習拍皮球和接球,因為孩子需要發展基本的“手——眼協調”和反應技能。達到目標最有效的途徑就是練習、練習、再練習,這樣就能較好地建立大腦反應和肌肉動作之間的記憶聯絡。要知道,許多運動明星也是這麼練出來的。

  按扣子,用拉鍊

  若干年前,衣服需要係扣子,鞋子需要繫鞋帶,孩子的精細動作技能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得到鍛鍊。可是現在的童裝穿脫起來十分方便,有許多衣服是不用係扣子的。不過,給娃娃穿脫衣服也可以達到鍛鍊的目的。要是有的小男孩覺得這麼做太“幼稚”了,不妨讓他給自己喜愛的大動物玩具穿上小小孩的衣服。父母也可以有意識地給孩子穿一些帶扣子***按扣也行***、帶拉鍊的服裝***上衣***和需要繫鞋帶的鞋子,使孩子有更多的機會鍛鍊小肌肉,同時提高生活自理的能力。

  拼圖

  要說拼圖,鬆鬆家裡可有不少,從幾十塊一盒的到上千塊一盒的都有,圖案更是五花八門、色彩紛呈,因為鬆鬆爸爸覺得這是一種發展智力的遊戲。從發展孩子的運動技能來看,並不是說孩子能拼的塊數越多、圖案越複雜就越好。在這裡,拼圖的目的很明確:在發展孩子的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的同時,提高孩子運用小肌肉進行精細運動的能力和空間技能。使用那些圖案簡單的大塊拼圖就行。

  走直線,練平衡

  保持身體的平衡也是發展運動技能的重要內容,而且孩子們的遊戲中也有不少活動對平衡身體有要求。父母要知道,五六歲的孩子已經知道和其他小朋友做比較了。如果他做不好、站不住,他就會覺得很沒面子。可是,平衡能力也不是一下子就能練好的,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尋找機會和孩子一起練習金雞獨立的動作。比如在家裡劃一條直線練習走平衡,在一個點上站立不動練習金雞獨立,或踮著腳尖上臺階等。父母不要操之過急,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孩子一定會進步的。

  提高小孩智力的方法

  1、鍛鍊寶寶手指的靈活性

  到了這一階段,孩子的手指已很靈活了。為了進一步加強他手指的靈活性,促進大腦發育,媽媽可以和小寶寶一起做手指操。和著音樂的節奏,讓每個手指得到運動。還可以讓寶寶經常拿小些的物體。搭積木是這個時期最好的遊戲。

  特別建議:用手指拿東西,是刺激大腦最好的辦法。

  2、多讓寶寶做運動

  要讓孩子運動身體,不要只侷限於戶外,家裡只要有條件,也可以讓孩子在室內做幼兒體操。床上運動對孩子也很有好處。如前後翻滾等。讓寶寶的運動能力和智慧同步發展。總之,身體鍛鍊可因地制宜,不必拘泥太多,但要注意寶寶的安全。

  特別提示:不要隨便許諾,不要哄騙孩子。

  3、多和孩子說話和交流感情

  讓孩子多聽音樂、對話、兒歌、故事等,在娛樂中教孩子發出簡單的聲音,直到教會孩子簡單的字詞句子。家長要多擁抱、撫摸和逗引孩子,來訓練孩子的交往能力。多讓孩子與他人接觸,和小朋友玩,不要把孩子孤單單放在一邊不管不問。

  4、小小“左撇子”

  習慣使用左手的孩子,右腦更發達。孩子小的時候看不太出來,但是四歲左右,孩子慣用哪隻手就會很明顯了,而且孩子用手做事情的機會也變多了,這時候他們都會主動以慣用手來操作,而對應到的也就是大腦功能比較優勢的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