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去溼氣的保健操與食物

  人溼氣重就會全身不舒服,很容易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危害的,那麼你知道要如何祛除體內溼氣呢?簡單的幾個動作就可以去溼氣了,非常好用,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有關於去溼氣的保健操,希望你會喜歡。

  保健操

  1、拍手

  體內溼氣重的人,在雙手的大魚際靠近手腕的地方,會呈現青色或紫色。經常拍拍手,尤其是大魚際處,就能將滯留在體內的溼氣給拍出去。最開始拍手時,會覺得渾身不舒服,這個時候一定要堅持住,不要放棄。

  2、抓腋窩

  腋窩的頂點是極泉穴,它是心經的重要穴位,也是腋下淋巴最密集的地方,經常按摩、抓揉此處,能幫助心臟排毒。沒事可以多按摩腋窩的。

  3、拍肘窩

  拍打肘窩能去除心肺上的毒素,連續拍打5~10分鐘,就會出現青、紅、紫、黑不同顏色的毒素反應物。

  4、拍打腹股溝

  拍打腹股溝腹部和大腿連線的地方能加速氣血執行,驅除病邪。不僅能健脾胃,對於調理婦科病、治療因血脈不暢導致的血瘀痰溼都很有效果。

  5、拍膕窩

  在膕窩也就是膝蓋後的凹陷的中心點上,有一個重要的穴位——委中穴,走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 最大的排毒祛溼通道,而委中穴就是這個通道上的一個重要排汙口。如果這裡不通暢,體內的溼氣排不出去,很容易導致關節炎。空閒時候,拍打膕窩5~10分 鍾,或直到出痧、有瘀斑為止。每10天拍一次,把這個排汙口調理通暢,體內的溼氣就能順利排出來了。

  食物

  1、白扁豆

  首推的就是有“長壽豆”之稱的大白扁豆。白扁豆性微溫、味甘,其營養豐富:除碳水化合物外,每百克中含蛋白質28克,鈣116毫克,以及其他多種營養素。它具有和胃化溼、健脾利水、止瀉等功能,主治脾虛腹瀉、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赤白帶下等症。

  白扁豆的補脾除溼效果極其理想,就是比較不容易熟,可以用高壓鍋壓,提前泡一下更容易軟爛。

  2、薏米

  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溼藥。好的薏米有一種藥的味道,沒有黴味也沒有長毛。薏米可以和紅豆煮粥,就是單純的薏米加紅豆,而不要加上大米,喝水吃豆子,長期堅持就會有效果了。再者,可以把薏米洗淨晾乾用鍋炒,鐵鍋幹炒,就像炒芝麻那樣炒好就ok了。單獨吃薏米或者家裡有粉碎機的打磨成粉可以像衝芝麻糊一樣衝著喝,比煮粥效果更勝一籌。

  3、紅豆

  紅豆可以補血,亦可以除溼。中醫角度來說,紅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利水、清熱除溼、消腫解毒的功效。用紅豆煮水喝,或者加上黑豆和綠豆一起煮水,可以很好的排出體內的溼氣。紅豆還可以做豆沙,做稀飯,做甜品,但是要小心不要買到赤豆,那種豆子屬於藥類,吃多會中毒的,一般很容易和紅豆混淆。

  食療方法

  1、芹菜湯:芹菜250g,煎湯,吃菜飲湯,連續服用。

  2、蒼耳子防風紅糖煎:蒼耳子60g,防風60g,紅糖25g。將蒼耳子、防風加水濃煎熬膏,加紅糖,每次二湯匙,開水沖服。

  3、綠豆苡米海帶湯:綠豆凹g,苡米30g,海帶20g,水煎,加紅糖適量服。每日1-2次。

  4、白菜根湯:白菜根200g,銀花20g,紫背浮萍20g,土茯20g,水煎,加適量紅糖調服,每日1-2次。

  5、白菜蘿蔔湯:新鮮白菜100g,胡蘿蔔100g,蜂蜜20毫升。將白菜、胡蘿蔔洗淨切碎,按2碗菜1碗水的比例,先煮開水後加菜,煮5分鐘即可食用,飲湯時加入蜂蜜,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