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農村基礎教育佈局調整研究

  論文關鍵詞:農村基礎教育 撤點並校 啟示
  論文摘要:均衡發展已成為義務教育的戰略性任務,農村基礎教育“撤點並校”應運而生,這一措施對提高農村基礎教育質量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實施中也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借鑑美國合併學校運動,給我國“撤點並校”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一些解決途徑。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基礎教育佈局調整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2001年《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第13條要求,因地制宜調整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佈局,農村小學和教學點適當合併。全國各地自此開始了以改善辦學條件、優化教育資源等為目標的大規模的學校合併工作。 
  一、“撤點並校”取得的成效 
  1.促進了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當規模小的學校和一些教學點被撤併以後,各地就將有限的教育資源集中使用,從而避免了過去分散辦學時普遍存在的教育資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問題。接受調查的縣鄉兩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認為,農村中小學佈局調整促進了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而在所有接受調查的縣教育局局長中,這一比例高達100%。儘管在調查中學校校長、中層管理人員、教師及其他人員(教輔和工勤人員),對這一問題的認同比例呈遞減趨勢,但在各項選擇中都居首位。由此可見,儘管教育工作者對這一問題的看法不完全一致,但大多數人都認為,農村中小學佈局調整促進了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 
  2.提高了農村學校的規模效益。調查發現,在受訪人員中,有相當大比例的人員認為農村中小學佈局調整提高了學校的規模效益。而從農村中小學佈局調整前與佈局調整後的學校規模比較中,能夠明顯看到各級學校的校均在校學生人數都有顯著增長,高中的規模增長極為明顯,這是由於高校擴招後對普通高中產生了極為顯著的拉動作用。 
  3.促進了區域內教育的均衡發展。在實地調查中我們看到,農村中小學佈局調整以後,一些基礎設施較好、教學質量較高的農村中心校,由於投入加大、資源集中,其辦學條件在當地農村達到一流水平,其基礎設施、師資、教學儀器裝置、管理水平等也朝著與城鎮水平差距縮小的方向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村學齡兒童可就近接受高質量、高水平的教育;從長遠來看,對縮小區域內、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推進區域內、城鄉間的教育均衡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我國“撤點並校”可以說是整合教育資源的一個創舉,但在執行的過程中由於我國國情、地域、經濟發展狀況、人口結構等多方面的問題的複雜性也產生了很多問題。 
  二、農村小學撤點並校引發的問題 
  農村的“撤點並校”這一政策推行9年以來,使得教育資源得到了有效地整合,學生綜合素質得以提高,促進了辦學的規範化、科學化,許多家長和老師為此叫好。然而,“撤點並校”帶來欣喜的同時,也帶來不少煩惱。教育界人士分析認為,農村小學在教育資源整合過程中,家庭、學校、政府和社會都產生了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1.學校撤併之後,家長負擔增加。撤併學校帶來了上學成本的壓力,終將落到家長的身上。並校之後許多原來就近上學的學生因寄宿產生了住宿費、伙食費、生活費、交通費等合計每年數千元的開銷;學生年齡太小,異地就學家長不放心,不少家長選擇了陪讀,這樣又增加了租房費等開支。許多貧困地區的孩子,由於家裡負擔不起學費而導致新的輟學率反彈的現象。 
  2.安全隱患增多。由於鄉村地勢比較寬闊,部分村屯相隔較遠,一旦並校,將不可避免地產生學生上學、放學的交通問題。現在許多學校都採用校車固定接送的方法,但並不意味著這樣就可以徹底解決孩子的上學、放學問題。遇到雨雪天氣,道路泥濘溼滑,或車輛超載,學生安全存在潛在隱患。此外社會上的不法分子也可能對學生造成危害,這些隱性的危害應受到學校和家長的重視。 
  3.學校發展受限。學校撤併後,許多“新學校”並沒有相應地擴建,導致許多地方出現“巨班”現象;而擴建校舍的學校所消耗的教育投資要遠遠超過並校前的投資費用,閒置的校產如不擴建將無異於廢墟,便造成了新的資源浪費,與教育資源的集約使用和優化配置的目的南轅北轍。況且新學校的師資大都來自撤併的學校,教學質量也並沒有相應提高,限制了“新學校”的發展。 
  4.大批師資力量閒置。我國農村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狀況存在著區域數量過盛、學科結構失衡、年齡分佈不均和學歷層次偏低等諸多結構性問題。並校數量多,導致“新學校”將面臨著極大的管理問題。資源整合後,由於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嚴重製約著師資力量的調整,有部分教師被調至新學校工作,同時也造成大批師資力量閒置。因此,剩餘教師的下崗安頓問題成為該政策能否得到社會各方支援的關鍵。 
  5.學生在並校後的磨合期容易出現因不適應而產生違紀行為。撤點並校帶來的不僅僅是安全隱患和資源浪費等顯性後果,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期,受學校、家庭環境影響較大。由於孩子們過早離開父母過集體生活,難以適應新學校的生活,身心受到了不良影響,這是更嚴重的隱性危機。有些孩子因不適應食堂飯菜而食慾不振,造成營養不良;有些孩子的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適當的疏導,造成性格上的偏執,可能出現逃課、打仗、違反課堂秩序等問題,學習受到嚴重影響。 
  撤點並校並不是中國首創,很多國家的教育發展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借鑑意義的便是美國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