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主任管理典型論文

  小學班主任不僅作為知識的傳播者,還是一個班級的主心骨,這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淺析小學班主任管理

  摘要:班主任是學校中全面負責一個班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師。一個班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也是一個班中全體任課教師教學、教育工作的協調者。孩子是祖國的花朵也是未來的主人。良好的班集體環境對每位小學生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班級管理不僅是一個工作還是一門藝術,怎樣建立一個優秀的班級呢?需要廣大班主任深入投入到工作中去。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班級氛圍;人性化;班幹部;活動

  一、以大愛之心營造家庭式的班級氛圍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應該關愛每一位學生,用大愛之心滋養每一位學生的心靈,用自身的行動帶動每一位學生,培養學生的大愛情懷,讓學生樂於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培養學生的博愛之心和大愛之心。在接受班主任管理工作之初,為了讓自己儘快地對新生產生真摯的師愛,班主任可以主動營造各種機會與學生們接觸、交流。在課堂上多與學生互動,多給學生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個關心的愛撫、一句溫暖的問候。課間,班主任可以和學生們打成一片,和他們聊天、交談,為他們的高興而高興,為他們的煩惱尋找出口。同時,班主任還和家長保持良性而緊密的溝通,尋求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幫助孩子們快樂地學習和成長。可以說,學生在班集體中感受到的是家庭式的班級氛圍,是家人般的溫暖呵護,不僅師生關係趨於和諧,同學之間的關係融洽,就連學生和家長之間的關係也變得越來越親密起來。

  二 、以人性化班級管理制度帶動班級和諧發展

  俗語說得好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還應善於建立人性化的班級管理制度,既有嚴格的班級管理制度,又不乏人情味。這就要求我們的班主任獎懲有度,獎懲有章,獎懲有法。班規是對學生不良行為的約束和糾正,但是如果一味地要求結果,利用強制手段要求學生遵守,往往會適得其反。班主任應多設立獎勵機制,減少懲治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班級事務的積極性。另外,我們的學生處於成長期,教師應懂得寬容學生,允許學生犯錯,在學生犯錯以後,要善於引導學生,而不應僅僅是指責和懲罰,更不能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和自尊心。班規面前,人人平等。一個優秀、融洽的班集體則離不開人性化的班級管理制度。班主任在針對不同學生的管理上面,要進行變通,要講究管理的藝術,以便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勇於開拓創新的精神,讓所有學生都能夠獲得進步。班主任應當以人性化班級管理制度來帶動班級和諧發展,讓學生在富有凝聚力的和諧班集體中快樂成長,快樂學習。

  三、組建優良的班幹部隊伍,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

  班幹部,不僅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班級規章制度的落實者和監督者,更是學生們心中的標杆。班主任應當有效地發揮班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帶動班集體健康向上。

  小學生一般都有著較強的表現慾望,都渴望能積極參與到班級日常管理工作中,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注和認可。作為班主任,應當善於調動班級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為班集體的主人。班主任可以細心觀察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和專長,為他們量身打造了一系列班級職務,比如班長、副班長、體育委員、生活委員、值日長、小組長、水長、燈長……小學班主任可以更多的是給他們創造一個體驗的機會和體驗成功的感受,讓大家心繫集體,甘於為集體付出。同時,實行班級工作“分權”,各司其職、分工協作、相互制約,力爭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幹。

  四、開展各種有意義的教育活動,讓學生自信快樂成長

  班主任要積極組織、參與學校各項有意義的活動,並且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各種活動中,既做組織者,又做參與者,在活動中既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又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形成良好集體的氛圍。在活動中,班主任應引導學生相互關心、尊重理解、團結協作。許多優秀班主任的經驗表明“寓教育於活動中”對實現班集體的共同目標,對激發學生的自信、自能,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都是行之有效的。

  五、協調統一,形成教育合力

  小學生的成長過程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包括社會環境、學校教育和家庭培養的方方面面,因此,只有將各個影響因素協調起來,才能夠讓教育的效果更好。而班主任正是社會、學校和家庭三者間溝通的紐帶,能夠發揮重大的協調作用,將各個教育體系形成合力,從而推動和諧班集體的構建,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班主任在學校內部發揮協調作用,積極聯絡該班的其他學科教師,和他們主動溝通,召集所在班的任課教師定期開會,共同探討學生的管理問題。同時,班主任還應該推動班委會的自主管理能力。讓學生能夠實行自治、自理,並讓學生能夠有效利用社會教育資源,推動班集體的建設。此外,班主任還應該不定期與家長溝通,這樣能夠及時反饋學生的狀態和問題,從而與家長們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案。這三方面的協調工作,對於班主任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是隻有協調統一,才能夠促進班級每一位成員個性向健康和積極的方向發展。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班主任要用自己的學識、人品、工作態度、教學方法等因素去影響和感染學生,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班主任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挖掘他們的潛能,要啟動學生的積極意識和進取心,引發他們產生求知的慾望和需求,形成自我教育的要求和能力,要利用和創造條件為學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各方面健康和諧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鴻蒼.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要注重養成教育[J]. 新課程小學,2013,08:135.

  [2]岑德菊. 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研究[J]. 新課程小學,2013,08:193.

  [3]喬金娥. 做好班主任工作 提高班級管理水平[J]. 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3,07:18.

  [4]江勳華. 談小學班主任的理性與感性管理方式[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6:212.

  [5]白瑪多吉. 用心溝通,構建和諧班級――淺談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策略[J]. 新課程下,2013,04:174.

  篇二

  淺議小學班主任管理

  【摘要】現在的小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都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有些甚至養成不少的壞習慣,且小學生大多年紀小,身心發展不成熟,沒有明確的是非觀念,他們需要一個優秀的引導者,小學班主任不僅作為知識的傳播者,還是一個班級的主心骨,更是小學生們的主要引導者,那麼要怎麼樣做才能扮演好這樣重要的角色呢?本文就小學班主任管理做一簡單論述。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愛心;管理

  當今小學生的特點是:年齡小、心智發展不成熟,自理能力差,尤其是大多數的獨生子女,他們往往表現很脆弱,不能自己面對生活上、學習上的困難,容易產生依賴思想,覺得在家有父母操心,在學校自然有人操心幫自己解決問題,而且自我約束能力較差,養成散漫的習慣,在家都是家人聽自己,做事都是按著自己意願做,很難習慣學校的各種規定的制約,這些壞習慣不僅影響小學生自身的學習,嚴重的會影響小學生將來的生活習慣和性格的養成,對今後的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

  小學班主任在面對如今存在越來越多問題的小學生們,應該怎樣去做才能讓一個班級的小學生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較好的學習成績呢?這就要求小學班主任不僅要做好知識的傳播,更應該花更多的心思在如何管理好一個班級身上,根據當今小學生的特點,平等、耐心、積極的面對小學生,讓他們在內心深處去改變自身缺點,從實際生活中去改變自己身的壞習慣,關心和幫助他們,不斷的解決小學生們在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是非判斷觀念,主要通過以下幾點來實現這個目標。

  一、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

  小學生因為缺乏是非判斷的標準,缺乏主見意識等,造成小學生容易模仿他人,對他人的行為習慣沒有選擇,沒有取捨的全盤接受,所以,作為老師應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尤其是小學班主任,不僅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接觸較多,而且在小學生的管理中有更多的接觸,所以,小學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不同程度,不同時刻的影響著每個小學生。這就要求小學班主任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不僅是教學技能,而且更要提高自身的修養,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等日常生活習慣中都應該有正確的原則和態度,具有表率作用。應當以《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要求自己,規範自己的行為,做到“學為人師,為人示範”,要求學生做的,自己要先做到,自己做不到的,就不能要求學校做到,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要有高度的責任心、事業心,要有無私的奉獻精神,要擺正自身的位置,正確處理好生活中的義和利,奉獻和索取的關係,嚴於律已,寬以待人,表裡如一,遵守教育規定,不斷提高業務水平,熱愛學生,兢兢業業,誨人不倦,真正成為行為示範的優秀班主任。

  二、多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用愛心、信心引導學生

  小學生因對世界充滿好奇,對未知的東西總是懷著美好的態度,作為小學班主任更應該做好引導,使小學生樹立爭正確的觀念。小學班主任要做好引導作用,首先要擁有一顆愛心,用愛去關心,愛護小學生們,只有心裡裝著學生,以全身心的愛意去教育小學生,小學生才會更好的接受班主任,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當小學生們調皮犯錯時,應該慢慢的引導,慢慢的給他說道理,用愛心去關心他們,而不是一味的責怪和打擊,這樣學生們很容易產生厭學、厭師的可能,所以,班主任應該以全身的愛心去關心小學生,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消除心理障礙,走出困境,讓小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可親、可信,真正的體驗到老師的愛心。同時,小學生因對很多東西都不清楚,不敢勇敢的去嘗試,怕自己不會或者做錯,這就要求小學班主任要做到積極鼓勵小學生,要充分的信任的他們,告訴他們這件事他們能做到,而且會做得很好,這樣小學生們才對自己充滿信心,能以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精神去面對生活和學習。

  三、擁有正確的教育觀念,正確的引導學生

  小學教育對人的一生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這要求小學班主任一定要擁有正確的教育觀念,堅決摒棄喜優厭差、填鴨式教育等錯誤的教育觀念。小學生處於成長的初期,其成長有多個階段且成長較快,所以作為小學班主任應該認真瞭解小學生在不同階段的身心特徵和發展規律,選擇適合的教育方式、教育內容、教育形式等,充分發揮班主任的作用,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要平等的對待每個小學生,不能因為某個小學生特別調皮,或者學習成績特別差就放棄該學生,讓其自生自滅,應該平等的對待每個學生,積極鼓勵成績差的學生,讓他們融入到班集體中,感受班集體的溫暖,感受到班主任並沒有放棄拋棄他們,讓他們重拾學習和生活的信心。同時,班主任在面對這樣迅速成長,自制能力較差的小學生時,在學生們發生摩擦口角時,要以正確的態度對待,不能因為學生家庭背景、學習成績、平時表現等盲目的下定論,應該多方聽取其他同學反映的情況,調查出事實的真相,耐心教育,公平對待,不能在小學生的心裡留下任何陰影。

  四、重視小幹部的作用,積極營造良好班級氛圍

  小學生中的小幹部對同學的影響較大,小學生容易產生比較的心理,如果覺得有人比自己做得更好就想以他為榜樣做好自己的事情,希望更小幹部一樣,甚至超過這些小幹部,所以班主任要充分發揮小幹部的作用,以點帶面,帶動全班的同學努力學習。同時,要積極給班級營造團結、拼搏、努力、上進、感恩等良好的班級氛圍,要讓小學生們在一個積極向上的環境中成長,如果一個班級形成的是貪玩好耍、相互攀比等不良風氣,學生們根本沒辦法更好的學習,更談不上提高思想修養了。同時,要積極開展各類活動,通過各種集體活動,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增進相互之間的友誼,讓小學生們在快樂中學習,在融洽溫暖中成長。在班級集體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班主任應當應該扮演好聽眾的角色,以朋友的身份,充分聽取學生們提出的各種建議和意見,充分發揮小學生們自主開展活動的能力,不僅提高了小學生們的組織能力等,更能讓他們體會到班主任管理的辛苦和艱辛,更能理解班主任,更能改善班主任和小學生之間的關係,同時也營造了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