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教育實習相關小論文

  在中等職業學校的實習教學中推行素質教育必須從師資隊伍建設、改變教育教學方法、以人為本、在教學中創設教學環境,製造氛圍促使學生不斷提高實習操作水平,從而使其相應的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議中職學校實習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摘要:素質教育是在人的心理髮展的基礎上,通過社會實踐、自身學習逐漸使人的素質發育成熟。中職學校的素質教育就是在其心智偏低、行動習慣較差的情況下,營造發展能力的環境,結合社會實踐,通過教育使其成為社會所需的職業人才,主要包括文化素質、思想品德素質、心理素質、生理素質等幾個方面。在中等職業學校的實習教學中推行素質教育必須從師資隊伍建設、改變教育教學方法、以人為本、在教學中創設教學環境,製造氛圍促使學生不斷提高實習操作水平,從而使其相應的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實習教學;中職學校;素質教育;內容;措施

  中圖分類號:G718.3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14-0262-02

  隨著“大力發展中職教育”國家政策的提出和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社會對技術工人的要求越來越多,但同時對工人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這給從事中職教育的學校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但是受生源質量和其他因素的影響,中職學校的教育、管理都有一定的難度,怎樣將這些被大學、高中、初中淘汰的青年人培養成為社會的有用之人,這給中職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實習教學作為中職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在其教學過程師生接觸的時間更多,能夠相互瞭解,這就有利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實習操作技能和專業知識,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實習中更應加強素質教育。下面本文就在實習教學中如何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的問題作一些探討。

  一、在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中等職業學校的實習教學在總體上存在以下不足:1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現在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基礎普遍較差,學習興趣不高。2不良習慣多。大多數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團隊協作能力差。3不能積極主動學習,對學習沒有興趣,缺乏動力。4大多數學生學習態度不夠端正,課堂紀律較差。5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消極情緒,認為學生素質低、學習不積極主動,影響了教學效果和自身的工作情緒。面對中職實習教學的現狀,我們應該積極改變教育教學模式,在實習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從而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中職學校實習教學中的素質教育內容

  1.素質教育的含義。素質教育,就是根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目的,以尊重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潛能的開發,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特徵的教育。中職學校的素質教育就是在其心智偏低、行為習慣較差的情況下,營造發展能力的環境,結合社會實踐,通過教育使其成為社會所需的職業人才。

  2.中職學校實習教學中的素質教育內容。專業素質是職業素質的核心。職業教育的核心就是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技能,是通過練習獲得的能夠完成一定任務的動作系統。那麼,中職學校實習教學中的素質教育指的又是什麼呢?文化基礎理論知識方面:1必須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礎理論知識;2具有應用理論去指導實踐的能力;3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思想品德方面:1有協同合作的團隊精神;2有刻苦耐勞的精神和良好的職業素養。技能素質方面:1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操作;2在“一技之長”的基礎上練就“一專多能”。

  三、在中職實習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措施

  在中職實習教學中有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性,那麼,如何在中職實習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呢?

  1.“以人為本”,全面關心學生成長。在中職教育實習教學中教師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所授內容進行研究、加工,使課程講得恰到好處,能在總體上符合學生的能力,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升。在教學管理上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廣泛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教學管理方式,使同學們覺得實習教學是有意義的。

  2.提高教師的素質。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實施中職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保證。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素質的高低,教師的職業素質主要包括德和才兩部分。首先是教師的職業道德,教師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傳播者和建設者,是中職學生的引路人,肩負著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職業素養的技術工人的重任。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行動者,必須注意自身修養,嚴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表裡如一、以身立教。其次是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作為一名實習教師,必須在精通專業知識的同時,熟練掌握技能操作。教師在傳授知識和技能的時候一定要精通專業知識,掌握所授專業的內容,懂得本門課程的發展趨勢,融會貫通,靈活駕馭教學內容,開拓學生的視野,發展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操作能力。

  3.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明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認識、探索、自學、發展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設計課題時要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實際操作水平和學生所能接受的活動方式出發,精心設計學生活動程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參與感。2以教師為主導。教師要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技能、思維水平、學習心理及情感,正確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學習中,能夠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方法、方式進行觀察和調整,保證自己全心投入學習;在學習後,能夠對自己的學習結果進行檢查、評價和改正。3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興趣。布魯納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教師應想盡辦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4幫助學生重新樹立信心。進入職校學習的學生或多或少都有一種挫敗感,所以幫助他們重新樹立信心,發揮潛能,不僅是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更關係到學生今後的職業生涯。利用中職學生活潑好動、動手能力強的特點,積極引導,肯定他們在專業實習過程中取得的每一點成績,樹立他們的自信意識。5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實習教學中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就是要讓他們自覺地遵守勞動紀律、社會道德規範,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形成良好的品德。通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使學生明辨是非,修身養德,自覺進行自我約束和教育,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使素質教育工作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4.堅持嚴格要求與互相尊重相結合的原則,建立平等友愛的師生關係,注重學生學習自信心的培養。融洽的師生關係有助於大面積提高學生的素質。當學生從教師那裡感受到真誠的關懷和熱愛,他就會有一種受到依賴、鼓舞與激動的內心情感而產生共鳴、親切感和信任感,愉快地接受教師的教誨,並將教誨轉化為行動,實現教師的期望。從教師的角度看,只有取得學生的信任,他所傳授的知識與道理才能為學生所接受。

  5.分類要求,加強學法指導,確保“面向全體學生”落到實處。實習教學要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面向全體受教育者,使每一個受教育者得到發展。美國著名心理學家B.S布盧姆提出,提高教學效果的前提條件是教師要努力為班內所有的學生提供均等的學習機會。因此,在實習教學中要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不斷提高他們的技能操作水平,強調理論結合實踐,以人為本,關愛每位學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總之,在實習教學中,教師只有堅持以素質教育為本,逐步培養學生遵紀守規、愛崗敬業、提高專業技能的意識;積極調動他們學習知識、技能的自覺性;培養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性、團結協作精神,不斷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和業務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伍新春,龔雙江.中職素質教育[M].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2]陳樸.機械製造生產實習[M].重慶大學出版社,2011.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