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相關小論文

  教科書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資源,直接影響著師生的教學活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高中物理教學設計思考

  摘要:高中物理作為高中的重要課程之一,對於每個高中的學生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但由於高中教學中容易出現很多問題,而且物理屬於比較抽象的科目,存在很多的公式和推理,比較枯燥乏味。很多高中老師通過對相應物理教學方法的總結,逐漸在教學中運用了教學設計這種系統的物理教學方法。筆者通過對這種教學方法的分析總結出高中物理設計中教學中的幾個關鍵點,並對高中物理教學設計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相應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設計;要點

  最近幾年來,我國的高中物理教學方法不斷的改革創新,很多的教學方法被運用在教學中,教學設計這種較為系統的物理教學方法,在不斷的運用過程中逐漸表現出較為良好的作用。從整體上來說,教學設計就是根據課程和授課的需要,根據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過程分為教學目標、方式和安排。

  一、高中物理教學的基本要求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該對物理實驗引起相應的重視,並在實際教學中,更加註意教學觀念的轉變。通過將物理實驗教學的觀點進行轉變,逐漸實現高質量的教學。由於新觀念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以及保障實驗課程的安排,作為教師,要擺脫陳舊觀念的影響,以學生為主體,並以此發展高中物理的多方面多角度的思維方式,增強物理實驗教學,並讓學生參與其中。只有不斷的提升高中物理教學的多方面要求,才能保證高中物理教學符合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的需要。

  二、高中物理教學設計中需關注的幾個要點

  1.採用開放式設計策略,強調以理解為基礎

  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是所謂的滿堂灌的模式,但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設計教學方式並不是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是設計教學針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通過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分析,結合實際的教學要求,進行的不同的物理教學設計。一般來說,這種方式跟家注重學生的自身特徵,並根據高中得知識教學體系,進行相應的變化,最終實現高中物理的教學設計。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需要從基礎做起,並針對不同的策略進行開放式的設計,最終實現教學的根本目標。

  2.採取結構式設計方式,強調知識架構為重點

  對於高中物理來說,需要學習的知識是很多的,而且需要根據高中的物理要求不斷的構件相應的知識理論體系。在進行設計高中物理教學的時候,需要將知識的框架進行總結性的設計,並對結構中惡相關知識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總結,讓學生在學習知識點的時候,不斷掌握各個知識點,並最終形成高中物理知識框架的自我構建。對於高中教學中的物理實驗,也應該引起相應的重視,通過實際的實驗,加深學生的認識,並將物理和生活之間聯絡起來,提高學生對物理本質的掌握,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3.採取探究式設計方法,強調學法分析為關鍵

  對於高中物理的學習,不能僅僅侷限於書本和練習題,應該通過高中物理培養學生自身分析物理的能力。通過設計高中物理教學,教會學生學習物理的方法,並通過對相關理論的學習,提升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想要實現這種方式,就要在高中物理教學設計中,融入物理分析的內容,並將目光從傳統的知識點教學中移開,真正實現教學設計的高目標。通過學生對相關物理情況的分析,實現學生的自主思維,並提升自身的物理分析能力。所以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的時候,要對其中的問題進行多思考,並以試驗帶動理論學習,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多指導了,多引導,進而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提升學生對物理的整體思維能力。

  三、對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的思考和幾點建議

  1.演示實驗課課有,學生實驗細細做

  在對高中物理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首先要秉承的就是實驗優先的思想。雖然我國屬於應試教育,但隨著課程的不斷改革,高校和教育部都認識到了高中物理需要以試驗為基礎,並全面提高各方面的實驗水平。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分析,高中物理教學中的物理實驗遠遠沒有得到要求,而且學生進行的實驗有很多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知識體系與實驗之間沒有絕對的聯絡。另外高中物理知識體系相對來說比較抽象,如果沒有實驗為基礎,就會導致學生對其中的物理現象等無法理解。

  2.教學內容形象化,教學手段多樣化

  高中物理教學不但要傳統相應的教學知識,還要傳授相應的教學方法,所以在教學時候,需要將教學內容形象化,並將抽象的高中物理知識具體化。想要達到這種目標,需要藉助一定的工具,通過工具將這種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物理實驗就是最有用的方法之一。於此同時還可以將物理知識與平常的生活現象聯絡在一起,進而實現物理知識的形象化。在物理教學的時候,也可以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比如網路技術等。

  3.學生情況多瞭解,因材施教效果好

  由於高中的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所以在進行高中物理設計教學的時候,應該注意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學習好的學生自然理解能力較強,不能針對學習好或者是學習較差的學生制定一刀切的教學方案。應該從全體出發,注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並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合適的調整。對不同能力的學生,可以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

  四、結束語

  我國的應試教育模式需要進行深入的改革,高中物理教學屬於難度很大的教學學科。在對高中物理教學進行設計的時候,需要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考慮個體之間的差異,並全面提升設計的全面性,真正做到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的無死角,為全面提升高中物理教學的水平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王紅蕊.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之我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23***

  [2]張立傑.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淺談[J].生物技術世界.2016***02***

  [3]馮楠,王林.運用演示實驗突破高中物理教學難點的實踐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02***

  [4]王塔娜.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03***

  [5]車偉.高中物理教學中圖的價值與應用研究[J].中學物理.2016***01***

  範文二:三維目標下優化高中物理教學的策略

  摘要:教師應該注重教學過程的體驗.唯有如此,才能強化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

  關鍵詞:教材開發;三維目標;高中物理教學

  新課改強調,要按照三維目標實施高中物理教學,但實際情況往往顧此失彼,甚至有些教師穿新鞋走老路,依然重知識輕過程,此類教學過程中的不當之處應予以糾正.如何依託三維目標進一步優化高中物理教學呢?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優化高中物理教學策略談點體會.

  一、發掘教學內容的價值,提升教材利用效率

  圍繞三維目標開展教學,需要以多樣化的教學素材為載體.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層次的二次開發,充分提煉教材的隱性價值.在此過程中,教師以開發者的身份,從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出發,結合學生的實際基礎,以教材為參照,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整合.以人教版物理教材為例,其中諸如“實驗”、“演示”、“做一做”、“科學漫步”等欄目,都是基於新課程理念的創新化設計,教師可以結合實際需要,對此類教學資源靈活取捨、適當增刪,並結合強大的網際網路功能,對有關內容進行完善,使教學過程能夠體現三維目標.例如,“電動勢”的教材開發.人教版教材對應章節後段有三個欄目:“說一說”、“科學漫步”和“做一做”.對這三個欄目,教師可以進行深層面的開發,提升其教育價值.

  ***1***“說一說”的設計意圖

  在於引導學生再次理解電動勢的定義方法,屬於科學方法的教育.教師可以圍繞這一點,讓學生回憶還有哪些物理量的定義也是源於比值定義法,並說明此類定義方式的表述有什麼特點,強化學生相關方法的養成;

  ***2***“科學漫步”介紹了生活中常見的

  電池,屬於STS教育的範疇.一方面,教師讓學生對相關內容進行研讀,從而瞭解電池的一般分類和具體引數;另一方面,教師可結合當前電池的汙染問題,蒐集有關含汞電池危害性的資料,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3***“做一做”是一項實踐活動,讓學生對常用的可充電電池進行一項調查,通過這項活動,培養學生資訊蒐集和處理的能力.對此,教師要進行鼓勵和引導,提供學生所需的幫助,並在課堂上讓學生圍繞調查結果進行交流和討論,並給予中肯的評價和建議.通過這樣的教材處理,學生所掌握的就不僅僅是幾個枯燥的概念,他們得到多個維度的能力培養.

  二、優化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引導學生高效認知

  怎樣將教學內容呈現給學生,從而引導學生獲取物理知識,提升物理思維,養成科學方法呢?主要的呈現方式有:探究式、討論式和講授式等.在教學實踐中,往往是多種方式相互交融,將各種不同的知識以與之匹配的方式呈現出來.教師應該從學生易於接受的角度出發,結合物理知識的特點,時而引導探究,時而引發討論,時而進行講解,充分滲透三維目標.例如,“渦流”的課堂匯入環節設計.本節內容以實驗引入:將電磁爐擺放在實物展臺上,將盛有適量清水的兩個玻璃容器放在上面,在其中一隻容器中放入一塊金屬片.引導學生思考:電源開動後,會有什麼現象?開啟電源,沒有金屬片的容器未曾發生任何變動,有金屬片的容器中的水逐漸變熱.通過實物投影,金屬片周邊不斷有氣泡上升的現象.教師提出問題:水被加熱的原因是什麼呢?學生結合討論並猜想:通過對比,原因肯定在金屬片身上.教師追問:金屬片為什麼有如此功能?金屬片怎麼會發熱呢?能量從何而來?電磁爐正常工作時,是電磁爐自身在發熱嗎?如果不是,它所消耗的能量以何種方式發生轉移?學生討論並完善猜想:金屬片的發熱是源於其中的電流,就像一般的電熱絲一樣;電磁爐,顧名思義,其能量的轉移方式應該與磁場有關.一步步的猜想,逐漸逼近電磁爐工作的原理,也就逐漸切入本節課的主題———“渦流”.

  三、整合實驗課件,促進學生融入課堂

  現代物理教育理念認為,多樣化運用教學手段,可將原本抽象的物理知識,以實驗、多媒體課件的形式,更加形象、直觀地展示出來.例如,“尖端放電”的教學設計.筆者的實驗設計:圖1所示為一張經壓制形成的凹凸不平的金屬薄片,並在相應位置貼上紙片,將正規化感應起電機與金屬片相連.搖動手柄後,發現凸起處的紙片會豎起來,平的地方的紙片略有起身,凹處的紙片幾乎不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類比驗電器的工作原理分析紙片豎起的原因,說明金屬片上電荷分佈的特點.

  總之,以實驗和多媒體技術所特有的表現力、感染力,能夠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