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兒童心理的論文

  一個人一生中所受到的教育是系統的、全方位的,它不僅僅來自於大家最為熟悉的學校,它還來自於我們每天所身處的社會和家庭,三位一體的系統工程建設直接影響著一個人一生的成長與命運,尤其是家庭因素對兒童心理髮育有重要影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影響兒童心理髮展的因素》

  摘要:制約兒童心理髮展的二大因素“遺傳”和“環境”的爭論一直是心理學一個古老的話題。回顧心理學史上一些著名流派對該問題的闡述,並把制約兒童心理髮展的因素歸結為透傳因素群、環境因素群和個體因素群,並動態地分析他們的作用,有利於我們掌握兒童心理髮展的因素,也有利於兒童的心理髮展。

  關鍵字:心理髮展影響因素;遺傳因素群;環境因素群;個體因素群

  自從科學心理學建立以來,有關心理髮展的制約因素問題一直是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問題之一。在探討兒童心理髮展因素的過程中,很大時間以來存在著“遺傳”和“環境”之爭,這場爭論從中世紀開始一直持續到最近,儘管現代心理學家們不再持有非此即彼的立場,但回顧歷史,考察現在,本文將從心理學派的爭論中找出制約兒童心理髮展的諸多因素。

  儘管在影響兒童心理髮展因素問題上,曾經派別林立,觀點各異,但是,目前心理學界普遍認為,影響兒童心理髮展的因素群可歸為三大類:自然因素群、環境因素群和個體因素群。

  1自然因素群

  該因素群包括遺傳生理因素和先天因素。遺傳因素是指前代遺傳以及在此基礎上個體生長、發育乃至衰老、死亡的整個過程中的一系列生理解剖特點,現代心理學認為,遺傳和生理因素,特別是腦、神經生理方面的特徵是心理現象產生的物質基礎,為心理髮展提供了可能性,沒有了這個基礎,一切發展都是不可能的,但是,它對心理髮展不起決定作用。

  先天因素是指出生前影響個體生長髮育的諸因素,除遺傳基因決定外,還有一些是由先天環境影響造成的,其中較重要的有母體環境。母體環境就是出生前影響胎兒生長髮育的生物環境,一般稱為理化環境。有關研究表明,在母體環境中,營養、溫度、藥物、輻射等保健方面的因素對胎兒的生理髮育和心理髮生作用極大,甚至對出生以後兒童的健康和適應能力的發展都有重要影響。我們平常所說的“胎教”實質上就是指應為胎兒創造一個安靜、舒適、和諧的母體環境。

  2環境因素群

  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因素是指來自於自然界的對個體心理髮生影響的方方面面,包括人生存所必需的食物營養、氣候、土壤、山川、河流、礦藏等動植物資源。這些因素的好壞,以及滿足與否,都直接影響兒童心理的發生、發展。也許是來自於對環境決定論的否定,人們往往忽視了自然環境因素對心理髮展的影響,把環境因素僅僅理解為社會環境。其實,自然環境對心理的影響不總是間接的,而往往是直接的。平時常常說到某些人具有某種濃厚的地域特色,這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因素是有很大的關係的。社會環境因素是指影響兒童心理髮展的各種社會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它對心理髮展的作用是最複雜的,也是決定性的,它主要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各種影響,家庭是兒童出生以後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其中家庭規模大小、經濟結構、父母教養態度、親子關係等都對兒童心理髮展有著直接、重要的影響。社會信仰、價值觀念等社會化目標首先都是通過父母的過濾,以高度個體化了的有選擇的形式傳遞給兒童的。家庭是兒童所面臨的第一大社會環境。學校教育是對兒童施加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系統的影響,對兒童獲取科學文化知識,兒童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他們心理的全面發展等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環境中同伴關係好壞直接關係到兒童的社會化程序。與學校環境相比較,社會因素主要是指自發地、潛移默化地對兒童心理髮生影響的一切社會條件,包括社會經濟狀態、文化背景、意識形態、風俗習慣、民族傳統、時代精神等。人是社會的人,人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發展,社會生活條件決定著個體的發展。

  3個體因素群

  兒童心理髮展不是一個被動的過程,而是一個積極主動的過程,其中個體本身的因素起著主導作用。首先,個體生理成熟的快慢或遲早,特別是腦和神經系統方面的成熟直接影響兒童心理的發展,二者之間是一種互動的關係,一方面生理成熟有利於心理髮展;另一方面心理髮展又促進生理成熟。其次,各種內外因素對兒童心理的影響並不是孤立起作用的,離不開兒童的主體活動,主體活動對心理的影響最直接、最顯而易見,是個體心理學發展的動力性因素。而且兒童心理髮展並非是一揮而就的,它是一個漫長的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已發展和完善了的心理品質影響著其它心理過程的進一步發展,或是促進,或是抑制。

  總之,兒童心理髮展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動態過程,這是由影響心理髮展因素的複雜性、變化性所決定的。因此,我們要用辯證的、全面的、動態的觀點來考察影響兒童心理髮展的各種內外因素及其相互關係。家庭、學校、社會應可能地為兒童心理的全面發展創設一個最適宜的條件或環境,這也許才是我們討論這個問題的最終目的所在。

  參考文獻

  [1]劉金花.兒童發展心理學[M].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6.

  [2]張文新.兒童社會性發展[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3]李景春.論心理髮展的制約因素[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2.

  篇二

  《淺談家庭因素對兒童心理的影響》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現代人立足社會的必備要素之一,家庭因素對兒童心理的影響日益明顯,本文將從三個方面進行探討,即:家庭氛圍、父母的素質,教養方式。

  關鍵詞:家庭因素;兒童心理;教養方式

  一個人一生中所受到的教育是系統的、全方位的,它不僅僅來自於大家最為熟悉的學校,它還來自於我們每天所身處的社會和家庭,三位一體的系統工程建設直接影響著一個人一生的成長與命運,尤其是家庭因素對兒童心理髮育有重要影響。

  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基礎教育”都是至關重要的,而在兒童時期形成良好健康的心理,對每個人成長的健康、未來的發展來說又是重中之重。所以我們在關注學校教育對兒童心理影響的同時,也要了解家庭因素對兒童心理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將從下面三個因素分別進行討論:家庭氛圍;父母的素質受教育程度;父母的教養方式。

  一、家庭氛圍

  所謂家庭氛圍,是指個體所處的環境氣氛和情調,是家庭成員在家庭生活中相互影響、相互制約過程中所形成的某種心理氛圍和環境氣氛。研究表明,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中,孩子有安全感,生活樂觀、愉快,能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處理人際關係,形成開朗大方、求知好學、誠實謙虛、合作合群等良好人格特徵。而在不良的家庭氛圍中,家庭成員衝突不斷、家庭氛圍緊張,兒童易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沒有安全感,易發生情緒和行為問題,形成膽小怕事、孤獨退縮、行為放任、不講禮貌等人格特徵。

  一親子關係對兒童心理的影響

  親子關係指父母與未成年子女的關係,對兒童心理髮展的影響會隨著兒童的年齡增長而有所變化。嬰兒時期,孩子依賴父母的撫養,不但父母餵養、照顧、保護,生理上的滿足依賴父母,而且在心理上也依賴父母。嬰兒由父母那裡獲得安全感及信賴感。幼兒時期,父母除了繼續撫養之外,還要開始給予適當的管教,讓幼兒學習生活上所需的基本知識及做人的行為準則,讓幼兒逐漸獲得管理與控制自己慾望及行動的能力。童年期,父母要鼓勵兒童與外界接觸,從生活中學習;鼓勵兒童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意見,參與家庭的討論,能以家庭一份子的身份發揮作用。青少年階段,子女對父母的依賴減弱,關係疏淡,與父母以平行的關係相處。在親子關係發展的過程中,父母要始終注意與孩子建立溝通,積極主動地與孩子交流,注意觀察孩子的言行,瞭解他們的感受及成長中的困難,做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守護者。

  二夫妻關係對兒童心理的影響

  父母雙方和諧的關係對兒童心理髮展極其重要。如果父親與母親相處很好,那麼家庭生活就能為兒童心理髮展提供有利的環境,使孩子合作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兒童在這種環境中成長,就比較容易把興趣指向他人,孩子會賦予生活真正的意義,也會在不知不覺中發展其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如果一個家庭雙親不和,父母經常扯皮打架吵鬧,家庭經常充滿火藥味,子女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只能造成他心靈自卑,感情痛苦,精神壓抑,個性孤僻,不關心集體和他人。反之,健康溫馨的家庭,父母以自己良好的言行和修養言傳身教影響孩子,使孩子能健康成長,熱情開朗,積極向上。

  二、父母的素質

  身教勝於言教,父母的素質包括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等對兒童具有強烈的示範作用,影響著父母對兒童的教育態度與方式,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童的心理素質。

  一父母的文化素質與兒童心理

  父母的文化素質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童的心理成熟與生長髮育。就文化素質而言,一般說來,若父母的文化素養高,他們往往都會懂得一些教育知識,掌握一些良好的教育方法,這樣的家長在對待兒童的教育問題上往往會採取恰當的方法,兒童能夠很好地接受父母的意見與引導,這樣一來對於他們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

  二父母的心理素質與兒童心理

  就心理素質而言,可以這樣說,父母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行為與之密切相關的心理狀態,而不是言辭說教。因為兒童是在一種與父母的心理神奇的融合、感應與參與的狀態之中,他們對父母內心的重大變化經常有迅速的反應,父母的心理障礙也會毫無例外地投射到兒童的心靈上,兒童在心理上甚至生理上的某些病態往往可以在其父母的精神狀態中找到原因。因此,父母在對兒童進行教育的同時,也要意識到要想改變兒童身上的某些東西,就應首先看他們是否能夠在自己身上被改變,努力使自己具備明朗、達觀、善良、坦誠的心理素質。這樣,才能使兒童具有一個生長良好個性與優秀人格的溫床。

  三、父母的教養方式

  教養方式是指父母在撫養教育孩子時所使用的系列方法是父母各種教養行為的特徵概括,是一種具有相對穩定性的行為風格。許多心理學家研究表明:良好的教養方式促進兒童在個性、品德及行為諸方面健康成長,而不良的教養方式會阻礙兒童心理髮展,造成兒童性格缺陷、人格障礙等不良心理問題。有心理學家把父母對子女的養育態度分成如下三種類型:民主型、權威型、放縱型。

  父母以權威的方式教育子女,對孩子的一舉一動橫加干涉、限制和斥責,甚至經常打罵;他們對孩子缺乏耐心,希望惟命是從。在這種教養方式影響下,孩子容易產生恐懼心理,缺乏自信心,往往以說謊自衛。嚴重者或喪失自尊心,自暴自棄,一旦擺脫父母的管制,就可能走上越軌或犯罪的道路;或以父母為榜樣,在家挨打受罵,出門打人罵人,性格蠻橫暴躁。

  總之,兒童心理髮展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動態過程,它受到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和個體因素等多方面的影響。而家庭是兒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何綜合運用家庭諸因素促進兒童心理髮展,為兒童心理的全面發展創設一個最適宜的家庭環境,才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參考文獻:

  [1]易利紅.簡論影響兒童心理髮展的因素[J].雲夢學刊,2002,3.

  [2]李景春.論心理髮展的制約因素[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2.

  [3]周序.父母文化程度和流動兒童學業成績的關係.中國家庭教育專業網.

  [4]高潔.西安市高年級小學生心理健康與父母、教師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D].陝西師範大學,2007.

  [5]張傑,王美芳.母親心理健康、教養行為與幼兒焦慮的關係[J].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09.

  [6]蔣獎.父母教育方式與青少年行為問題關係的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誌,2004.

  [7]劉美丹,劉曉豔.家庭教養方式對兒童心理髮展的作用及影響[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7.

  [8]陳幗眉.學前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9]李紅娟.學齡前兒童行為問題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中國學校衛生,2001.

  [10]張麗華.父母的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化發展研究綜述,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7,3.